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太宗的西晋文学情结与唐代文学的“祖宗之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光兴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5,共9页
唐太宗李世民御撰《晋书·陆机传论》,是他晚年对陆机的定论,其论反映的西晋文学情结,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文学趣味,而且在当时的文学观念语境与历史背景中也顺理成章。一者,隋唐政权与十六国北朝一脉相承,对于正统性的根源认同,自然... 唐太宗李世民御撰《晋书·陆机传论》,是他晚年对陆机的定论,其论反映的西晋文学情结,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文学趣味,而且在当时的文学观念语境与历史背景中也顺理成章。一者,隋唐政权与十六国北朝一脉相承,对于正统性的根源认同,自然偏向推崇西晋。二者,中古隋唐时期,唯美的、贵游的文学正统趣味,客观上正是以陆机为主要典范的。三者,作为三百年王业的创始之主,唐太宗的文学趣味、文学修为,可称为唐代文学"祖宗之法"。从文学史长时段的角度观察,明人有关唐太宗文学趣味与唐代文学价值取向之间具有特定关系的论断,言之成理,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李世民 陆机 西晋文学 帝京篇
下载PDF
“西晋洛京——客闽台根亲文化圣地”说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金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西晋洛京,地处河洛地区中心,展示着中华民族一个时段的成就和辉煌,是当时河洛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代表。西晋洛京是中原汉人首次大规模南迁最重要、是具代表性的出发地。西晋洛京和后来的数次汉人南迁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客家人、闽... 西晋洛京,地处河洛地区中心,展示着中华民族一个时段的成就和辉煌,是当时河洛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代表。西晋洛京是中原汉人首次大规模南迁最重要、是具代表性的出发地。西晋洛京和后来的数次汉人南迁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客家人、闽南人、台湾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台湾文化源于河洛文化,西晋洛京和客家、闽南人、台湾人既有血脉传承渊源关系,又有文脉渊源传承关系。至今尚存的京城遗址、太学遗址、辟雍碑等,都是西晋洛京难得的实物遗存。河洛文化是典型的根亲文化,西晋洛京是客、闽、台人最理想、最具代表性的"根亲文化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洛京 客闽台 根亲文化 圣地
下载PDF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立碑时间发微
3
作者 郝军军 《文物季刊》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是研究云冈石窟的重要文献,原石碑早已不存,碑文幸存于清人传抄的《永乐大典》天字韵《顺天府》条引《析津志》文中。碑文为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写,但这并不是立碑时间。从碑文中避金世宗及“寿昌”...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是研究云冈石窟的重要文献,原石碑早已不存,碑文幸存于清人传抄的《永乐大典》天字韵《顺天府》条引《析津志》文中。碑文为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写,但这并不是立碑时间。从碑文中避金世宗及“寿昌”讳,以及出现了“经武将军”这一武散官名称,可以判断立碑时间在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改名完颜雍至明昌初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 《析津志》 避讳 经武将军
下载PDF
辽金西京大同瓷窑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4
作者 袁翠清 《云冈研究》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辽金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推动制瓷业逐步走向辉煌。辽金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有中原汉文化的因素,还能让人感受到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游牧传统以及中亚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对辽金时期西京大同瓷窑... 辽金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推动制瓷业逐步走向辉煌。辽金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有中原汉文化的因素,还能让人感受到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游牧传统以及中亚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对辽金时期西京大同瓷窑简要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西京大同地方瓷窑的发展历程、瓷器装饰艺术风格、瓷器造型特征等。通过对辽金时期西京大同瓷窑及瓷器发展脉络的分析,展示了西京大同瓷器制造业的发展盛况和发展水平,进而揭示了辽金时期大同瓷器的传播以及对周边瓷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金时期 西京大同 大同瓷窑
原文传递
晋侯稣钟铭■城之战地理考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晖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晋侯稣钟铭所记战争是《国语.周语上》所说宣王丧南师并“料民于太原”之后进行的,晋侯稣钟铭所记城之战交战地点并非齐鲁的郓城一带,而在今河南中南部的“南国”钧台一带。本文并对夙夷及其有关地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周 晋侯稣钟 宣王 南国 钧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