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ergy-based study on eco-economic system of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a case of Gans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Xue, Bing Chen, XingPeng +3 位作者 Geng, Yong Yang, Mian Yang, FuXia Hu, XiaoFe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3期207-213,共7页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 model case,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n the eco-economic system of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based on emergy synthesis theory.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values of renewable em...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 model case,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n the eco-economic system of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based on emergy synthesis theory.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values of renewable emergy flow,non-renewable resources,imported emergy,exported emergy,waste emergy,and total emergy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8-2007,the performance of Gansu eco-economic system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newable emergy flow within the province basically remained steady state which was estimated at 2.99×1022 solar emjoules (sej) from 1978 to 2007. The imported emergy and exported emergy were estimated at 3.75×1017 sej and 2.99×1020 sej in 1978 and increased to 1.07×1022 sej and 1.44×1022 sej respectively in 2007. The nonrenewable emergy flow was estimated at 1.62×1022 sej and increased to 1.85×1023 sej,with annual growth rate of 8.7%,while the estimated total emergy was 4.58×1022 sej in 1978 and increased to 2.11×1023 sej in 2007,with annual growth rate of 5.41%. Our results indicate a deteriorate situ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region.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was based on a great consump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 and caused continuous decrease in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 was 0.53 in 1978,increased to 6.06 in 2007,indicating a rapid degradation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quality. We calculated that the actual population was 1.53 times the renewable resource population in 1978,increased to 7.06 times in 2007.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8-2007,the emergy rose from 2.45×1015 sej/(capita·a) to 8.07×1015 sej/(capita·a). Ou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mergy density presented a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and then the emergy currency ratio in Gansu decreased from 7.08×1013 sej/Chinese Yuan to 7.82×1012 sej/Chinese Y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y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id and semi-arid area gansu province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climate and forest development in the mid-mountain zone of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 Mountains,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Li DAI YiXing FENG +2 位作者 GePing LUO YanZhong LI WenQiang X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63-72,共10页
The mountainous forests in arid regions, being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are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to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 The mountainous forests in arid regions, being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are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to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 mid-mountain forest and i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field survey, climate indices and soil nutrient analy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of the northern Tianshan Mountains. The forest (Picea schrenkiana) was distributed between 1,510 and 2,720 m asl. Tree height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exhibited a bi-modal pattern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and rested at 2,450 and 2,250 m asl, respectively. The two maxima of DBH appeared at 2,000 and 2,550 m asl, and the taller trees were observed at 2,100 and 2,600 m asl. For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the difference was approximately 5.8℃ between the lowest and the highest limits of the forest, and the average decreasing rates per hundred meters were 0.4g℃ and 0.55℃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between 1,500 and 2,000 m asl and above 2,000 m asl, respec- tively.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forest zon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and the maximum value was at 2,000 m asl. For per hundred meters,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rate of 31 mm between 1,500 and 2,000 m asl and decreased by 7.8 mm above 2,000 m asl. The SOM, TN and TP were high between 2,000 and 2,700 m asl and low at the lower and upper forest limits. The minimum CaCO3 con- centration, pH value and EC coincided with the maximum precipitation belt at 2,000 m asl. The SOM, TN and TP were high in the topsoil (0-10 cm) and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values observed in the deep soil layers (〉10 cm). The soil nutrients exhibited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higher aggregation in the topsoil. In conclusion, soil and climat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working synergistically to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id-mountain forest in the study area. The or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forest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soil nutrients〉precipitation〉elevation〉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mountain forest climatic conditions soil properties Picea schrenkiana arid region central Asia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被引量:69
3
作者 CHEN FaHu HUANG Wei +2 位作者 JIN LiYa CHEN JianHui WANG JinS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2期1812-1821,共10页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tempor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ACA) and their regional differences during 1930-2009 using month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from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 O...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tempor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ACA) and their regional differences during 1930-2009 using month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from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is westerly circulation dominated arid region is generally increasing during the past 80 years, with an apparent increasing trend (0.7 mm/10 a) in winter.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CA also differ regionall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stinct subregions (Ⅰ West Kazakhstan region, Ⅱ East Kazakhstan region, ⅢCentral Asia Plains region, Ⅳ Kyrgyzstan region, and V Iran Plateau region).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falls fairly even on all seasons in the two northern subregions (regions Ⅰ and Ⅱ, approximately north of 45°N), whereas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falling mainly on winter and spring (accounting for up to 80% of the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 in the three southern subregions.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increasing on all subregions except the southwestern ACA (subregion Ⅴ) during the past 80 year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ppeared in subregions Ⅰ and Ⅲ. The long-term trends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all subregions are determined mainly by trends in winter precipitation. Additionally, the precipitation in ACA has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he 2-3-year cycle is identified in all subregions, while the 5-6-year cycle is also found in the three southern subregions. Beside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here were 3-4 episodic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ll subregions, with the latest episodic change that started in the mid- to late 1970s. The precipitations in most of the study regions are fast increasing since the late 1970s. Overall, the responses of ACA precipitation to global warming are complicated. The variations of westerly circulation are likely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study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 central Asia annual and seasonal precipitation changing tendency regional difference
原文传递
2005-202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站月潜在蒸散量数据集
4
作者 苏文 张心昱 +11 位作者 李锦 初玉 高新莲 郭小伟 姜峻 李国振 连杰 林丽莎 汪树超 杨淇越 张志山 朱元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21-35,共15页
潜在蒸散表征大气蒸发能力,是衡量区域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气候干旱程度变化、水资源供需平衡、植被耗水量等的关键参数。在收集中亚生态系统监测网络12个生态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位于西北干旱区生态站的气象观... 潜在蒸散表征大气蒸发能力,是衡量区域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气候干旱程度变化、水资源供需平衡、植被耗水量等的关键参数。在收集中亚生态系统监测网络12个生态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位于西北干旱区生态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基础上,经过数据质量控制与插补,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生成了2005-202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站月潜在蒸散量数据集。本数据集时间序列较长、覆盖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可作为亚洲中部干旱问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模型输入数据、模拟结果验证数据等,也可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 中亚 西北干旱区 生态站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的滑坡灾损土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牛 刘桦 +4 位作者 王金牛 宿星 石凝 罗栋梁 盖艾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6-1323,共18页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陇中黄土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西段的黄河流域上游,一直以来是滑坡事件的高发区,因其突发性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防治力度与投...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陇中黄土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西段的黄河流域上游,一直以来是滑坡事件的高发区,因其突发性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防治力度与投入加大,该区域有关滑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修复手段有了较为全面的提升,特别在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该区域现有的针对性研究方法与灾损土地的修复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本文就陇中黄土丘陵区滑坡的影响因素和现有修复模式进行综述,首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图示研究区域的环境概况,进而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概括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并就目前滑坡灾损土地修复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全面阐述滑坡灾损治理的必要性,为未来滑坡治理梳理潜在的研究方向,促进滑坡治理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黄土丘陵 地质灾害 修复模式 人类活动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不同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
作者 管恩晴 马波 +2 位作者 郭嘉 王彦军 杨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明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微量降水及露水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撑。[方法]设置了普通聚乙烯膜覆垄(T_(1))、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T_(2))、聚四氟乙烯膜覆垄(T_(3))共3个处理... [目的]探明覆膜材料汇集微量降水及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微量降水及露水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支撑。[方法]设置了普通聚乙烯膜覆垄(T_(1))、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T_(2))、聚四氟乙烯膜覆垄(T_(3))共3个处理,以裸地(T_(4))为对照,进行集流面坡度优化,对微量降水和露水发生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研究区多年单次5 mm以下降水总量占年降水量的29.8%,年平均露水量为31.68 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2%;(2)不同覆垄模式5 cm和15 cm埋深位置土壤体积含水率大小顺序一致,表现为:聚四氟乙烯膜覆垄>普通聚乙烯膜覆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裸地;(3)覆垄汇集微量降水对土壤水分影响深度明显增加,降水量为2 mm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可达15 cm,而裸地条件下仅达到5 cm位置;(4)露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在0—5 cm,当露水量为0.8 mm时,普通聚乙烯膜覆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垄、聚四氟乙烯膜覆垄、裸地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分别提高0.6%,1.6%,4%,0.2%。[结论]不同覆膜处理汇集微量降水和露水对土壤水分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聚四氟乙烯膜覆垄汇集效果最好,垄沟内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材料 微量降水 露水 土壤水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区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下有机肥替代氮肥对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的影响
7
作者 王友生 雷艳红 +1 位作者 雍山玉 李效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124-1129,共6页
为了掌握陇中旱作区不同有机肥替代氮肥量和种植密度组合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等养分替代条件下,以陇薯7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3个施肥水平(常规施氮、有机肥替代氮肥20%、有机肥替代氮肥40%)与3种种植密度(5.25万、6.00万、6... 为了掌握陇中旱作区不同有机肥替代氮肥量和种植密度组合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等养分替代条件下,以陇薯7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3个施肥水平(常规施氮、有机肥替代氮肥20%、有机肥替代氮肥40%)与3种种植密度(5.25万、6.00万、6.75万株/hm^(2))组合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氮肥量和种植密度组合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商品薯率有一定的影响;相同替氮量水平下,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相同种植密度下,有机肥替代氮肥20%不仅改善了马铃薯农艺性状,还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以有机肥替代氮肥20%(施N216kg/hm^(2)、有机肥2700 kg/hm^(2))、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组合处理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28333.3kg/hm^(2),较对照常规施氮(施N 270kg/hm^(2)),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增产12.79%;商品薯率也最高,为79.8%,较对照增加10.1个百分点。综合考虑认为,有机肥替代氮肥20%(施N216kg/hm^(2)、有机肥2700kg/hm^(2))+种植密度6.00万株/hm^(2)的组合处理为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肥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氮肥 种植密度 马铃薯 农艺性状 产量 陇中旱作区
下载PDF
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1954)的历史贡献
8
作者 任晓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1941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为统一领导党在西北地区工作的中央派出机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懈地进行了13年的艰苦奋斗,一直到1954年12月宣告撤销。在这13年中,西北局走过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新... 1941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为统一领导党在西北地区工作的中央派出机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懈地进行了13年的艰苦奋斗,一直到1954年12月宣告撤销。在这13年中,西北局走过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峥嵘岁月,在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成不同时期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任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西北地区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历史作用;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地方实践经验,出色地履行了党中央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理论认识提供了试验地和阐发地;创造性开展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成为当代中国许多重要制度的历史先河;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干部,发挥了重要组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 历史贡献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9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务,也决定着西北局其他方面工作的成效。西北局通过贯彻落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三三制”原则指导下推进边区政权建设、推行边区精兵简政和组织开展边区防奸锄奸工作等重大举措,把边区的政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边区成为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1975-2007年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75
10
作者 白洁 陈曦 +1 位作者 李均力 杨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8,共9页
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湖面变化反映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以中亚干旱区平原区尾闾湖泊、吞吐湖泊和高山湖泊三类典型内陆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5-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湖泊水域边界信... 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湖面变化反映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以中亚干旱区平原区尾闾湖泊、吞吐湖泊和高山湖泊三类典型内陆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5-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湖泊水域边界信息,分析近30年来内陆湖泊湖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内有超过一半的内陆湖泊急剧萎缩,湖泊总面积从1975年的91402.06km2减小到2007年的46049.23km2,减小了49.62%.其中,平原区尾闾湖泊面积减小最为显著;吞吐湖泊主要受出口河流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湖面变化较为复杂,既有扩张也有萎缩;高山湖泊主要受气候波动影响,水面变化相对稳定.在中亚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不同类型湖泊面积的变化也反映出干旱区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内陆湖泊 湖面变化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与土壤碳密度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渊刚 罗格平 +3 位作者 王玉辉 韩其飞 范彬彬 陈耀亮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碳密度作为估算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和排放含碳气体数量的关键要素—碳存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判定碳源汇、制定缓解全球变化的合理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干旱半干旱区相关研究的薄弱性与其广大的陆地面积极不相称。通过搜集与中亚五... 碳密度作为估算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和排放含碳气体数量的关键要素—碳存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判定碳源汇、制定缓解全球变化的合理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干旱半干旱区相关研究的薄弱性与其广大的陆地面积极不相称。通过搜集与中亚五国和新疆生物量或植被碳密度资料有关的文献,整理中亚五国和新疆的土壤剖面数据,对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和土壤碳密度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和土壤碳密度因区域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而呈现一定差异。总体而言,林地的植被与土壤的碳密度最高;草地土壤碳密度高于耕地土壤碳密度,中亚五国草地植被碳密度高于该区农田植被碳密度,而低于新疆农田植被碳密度;裸地作为植被覆盖度最低的类型,植被与土壤的碳密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土壤 碳密度 干旱区 中亚
下载PDF
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1∶5万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选择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帆 孔牧 +5 位作者 刘华忠 岑况 徐仁廷 宋云涛 王成文 郝志红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2,332,共6页
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选择试验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工作。对比结果认为,两种方法均可在该类景观区圈定出明显、完整的矿致异常。在残山和剥蚀戈壁相间分布区,土壤测量较水系沉积物测量覆盖面积大,异常强... 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选择试验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工作。对比结果认为,两种方法均可在该类景观区圈定出明显、完整的矿致异常。在残山和剥蚀戈壁相间分布区,土壤测量较水系沉积物测量覆盖面积大,异常强度高,效果好,缺点是较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量大。实际工作时,可根据工区水系发育情况合理采用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测量 甘肃北山
下载PDF
甘肃中部高寒区5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测定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国栋 杨发荣 +5 位作者 顾娴 潘发明 邹凤轩 黄杰 何振富 贺春贵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67-71,共5页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产量与穗长及叶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叶比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酸性洗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金凯5号’和‘陇单4号’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23425.64 kg/hm^(2)和22083.64 kg/hm^(2),适合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中部高寒区 饲用玉米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贾科利 姚玉玲 +1 位作者 郭占军 叶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8-222,228,共6页
基于遥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及层次分析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MSS以及1987,1996,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该区域近30a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该区耕地和建... 基于遥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及层次分析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MSS以及1987,1996,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该区域近30a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该区耕地和建设用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新增耕地主要来自未利用土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向林地、草地转化是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产生了景观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加,生态环境退化等生态效应。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以还林还草、禁牧及水利等综合治理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调控下,土地利用结构得以调整,植被覆盖增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 干旱带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在陇中半干旱区的产量与品质分析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玉明 杨发荣 +5 位作者 黄杰 刘文瑜 王国栋 杨芳萍 杜文华 张燕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长特性及全株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黑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小黑麦品种(系)均完成了生育周期,生育期在118~148 d。小黑麦鲜、干草产量分别为20.00~27.55 t/hm^(2)、11.14~16.55 t/... 试验旨在研究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长特性及全株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黑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小黑麦品种(系)均完成了生育周期,生育期在118~148 d。小黑麦鲜、干草产量分别为20.00~27.55 t/hm^(2)、11.14~16.55 t/hm^(2)。T-138鲜、干草产量最高,T-133蛋白质产量最高。小黑麦的干、鲜草产量与植株分蘖数和枝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株蛋白质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与鲜干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T-133和T-138小黑麦品系综合性状较优,在试验区适应性表现较好,可作为陇中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半干旱区 小黑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中国西北旱区暴雨水汽输送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6
作者 钱正安 蔡英 +3 位作者 宋敏红 吴统文 周建琴 栾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7-590,共14页
为突破中国西北旱区水汽输送分析分歧大、难深入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剖析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先重点分析、评述了西北核心旱区夏秋季及晚春暴雨的水汽源地、水汽输送路径和模型的研究进展,也指出仍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区范围... 为突破中国西北旱区水汽输送分析分歧大、难深入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剖析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先重点分析、评述了西北核心旱区夏秋季及晚春暴雨的水汽源地、水汽输送路径和模型的研究进展,也指出仍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区范围大,地形分隔明显,不同季节各地的降水环流变化也大,各地的水汽源地等差异大是合理的,应分区分季节分别研究。(2)先就西北区东、西部分别简洁地总结了该两区夏季主雨、主干旱的盛行组合环流型。(3)在夏秋季我国东部、河西走廊地区先后相继出现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伸、偏东风等特定有利流型下,台海水汽能借助西伸副高南侧的东南风急流等三支急(气)流,沿一逆"之"字形路径,被接力输送到西北核心旱区,再与北方槽冷空气交绥致雨。即核心旱区的主要水汽源地在台海区,其水汽输送动态过程详图也被构建。那是核心旱区夏秋暴雨水汽输送的主要型态之一。(4)在春季,特别是晚春,若孟湾、我国东部及河西分别相继出现孟湾西南气流、晚春南下弱冷高压阻挡及河西偏东风流型背景下,孟湾水汽亦能借助孟湾西南急流等三支急(气)流,沿环绕高原东边缘的半圆形路径,被"三棒接力"输送到核心旱区致雨。即:孟湾也是影响西北核心旱区春季,特别是晚春暴雨的另一重要水汽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核心旱区 水汽源地和路径 台海地区 副高西伸 三支急(气)流接力水汽输送
下载PDF
农畜产品虚拟水计算与虚拟水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亚娟 赵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2,共4页
根据甘肃省肃州区2008年统计资料,计算得到该区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并与塔里木河流域、河西走廊等虚拟水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肃州区生产单位质量农产品虚拟水消耗低于塔里木河流域,高于河西走廊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 根据甘肃省肃州区2008年统计资料,计算得到该区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并与塔里木河流域、河西走廊等虚拟水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肃州区生产单位质量农产品虚拟水消耗低于塔里木河流域,高于河西走廊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生态环境特征,对肃州区虚拟水战略提出了建议:促进虚拟水贸易,调整农业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农畜产品 干旱区 肃州区 甘肃省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子婷 杨磊 +3 位作者 李广 戚建莉 柴春山 张洋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5-2235,共11页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然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郊凤翔镇和远郊鲁家沟镇为例,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主响应曲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解析2镇1998—2015年农村...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然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郊凤翔镇和远郊鲁家沟镇为例,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主响应曲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解析2镇1998—2015年农村经济结构及收入变化对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的响应特征,确定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解释了2镇70.4%的农业收入结构差异,因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小麦等夏粮作物向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的转变,进而影响了农业收入结构的变化;(2)退耕还林(草)政策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弱于对农业收入结构的影响,它解释了2镇54.1%的农村经济结构差异,近郊凤翔镇农村经济收入明显高于远郊鲁家沟镇。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远郊鲁家沟镇农村经济结构影响相对较小,近郊凤翔镇工业、服务业和商业餐饮业等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随着农业收入比重的降低而有所提高;(3)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带动了该区种植业结构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村集体收入之间的差距;(4)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过程中,梯田面积、玉米和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纯收入。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在实施过程中需考虑地域差异,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在推动种植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兼顾林业、牧业和一些非农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恢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草) 农业收入结构 农村经济结构 地域差异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贾科利 张俊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利用1978年MSS、1987年、1996年及2007年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加,沙地面积减少了281 6... 利用1978年MSS、1987年、1996年及2007年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1978-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快速增加,沙地面积减少了281 682hm2。草地以年均0.17%的速率不断增加,林地面积减少了近3万hm2。土地利用系统无序化程度增加,土地利用利用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大。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投入、富裕程度、政策和自然因素是驱动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土地利用变化起着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信息熵 变化趋势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陕北和陇中土壤侵蚀区域差异的地质地貌之剖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2 位作者 孙虎 惠振德 刘护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55,共7页
对比了陕北和陇中土壤侵蚀在方式、强度、粗泥沙上的差异,分析了引起这种差异的岩性,地貌组合类型、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等因素的特征,据此就两地水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水保措施的布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陕北 陇中 土壤侵蚀区域 地质地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