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and prediction of petroleum occurrence in sedimentary basins:A review 被引量:8
1
作者 Hao Fang Zou Huayao Gong Zaishe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9,共8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major points of contention concerning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to discuss the nature and primary controls of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sedimentary b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major points of contention concerning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to discuss the nature and primary controls of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oil/gas fields away from generative kitchens. There is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driving force (buoyancy) and the restraining force (capillary pressure controlled largely by permeability contrast) in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heterogeneous carrier beds. At a large scale, there is a critical angle of dip of the carrier beds which determin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morphology or permeability contrasts in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in heterogeneous carrier beds. Maximum-driving-force-controlled migration pathways occur in carrier beds with an angle of dip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dip and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are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morphology of the sealing surfaces. Minimum-restraining-force-determined migration pathways occur in carrier beds with an angle of dip smaller than the critical angle where permeability contrasts would exert a mor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osition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PMP), defined as very restricted portions of carrier-beds that focus or concentrate petroleum from a large area of the generative kitchen,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n sedimentary basins. The focusing of petroleum originating from a large area of the generative kitchens into restricted channels seems to be essential not only for long-range petroleum migration in hydrostatic conditions, but also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oil or gas fields. Regions may miss out on petroleum migration because of its three-dimensional behavior, and two-dimensional migration modeling may be misleading in predicting petroleum occurrence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petroleum migration heterogeneous carrier beds preferential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petroleum occurrence
下载PDF
油气运移输导层研究及量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86
2
作者 罗晓容 雷裕红 +4 位作者 张立宽 陈瑞银 陈占坤 许建华 赵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8-436,共9页
油气二次运移的发生取决于实际地质条件下运移动力和通道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及空间分布。前人在运移动力方面的定量研究已趋完善,但对于运移通道的研究仍长期停留在定性阶段。基于近年来量化分析通道地质体的尝试... 油气二次运移的发生取决于实际地质条件下运移动力和通道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及空间分布。前人在运移动力方面的定量研究已趋完善,但对于运移通道的研究仍长期停留在定性阶段。基于近年来量化分析通道地质体的尝试,考虑到实际盆地中油气运移研究的尺度及可操作性,借鉴油田开发中储层描述的思想和方法,提出输导层的概念,以实现对油气运移通道的量化表征。输导层定义为:区域盖层之下具有一定厚度的地层单元,为微观上具有孔隙空间和渗透能力的输导体的总和,这些输导体在宏观上几何连接、油气运移发生时相互之间具有流体动力学连通性。根据中国陆相盆地实际情况,总结出砂岩输导体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立砂岩输导层模型的基本工作程序,形成可以利用通常的物性参数进行输导层量化表征的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输导层段确定;②输导层砂地比图的勾绘;③输导体的几何连通性分析;④输导层的流体动力学连通性分析;⑤输导层输导性能的量化表征。从建立由不同类型输导体所构成的输导格架的角度,渗透率应是最为理想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通道 输导层 连通性 量化表征
下载PDF
碎屑岩输导层内油气运聚非均一性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铁军 罗晓容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13,共12页
油气在以连通孔隙为流体储、流空间的碎屑岩输导层中的运移具明显的非均一性。在实际盆地中 ,输导层往往是非均质的 ,在宏观上表现为岩性、岩相在盆地范围内的频繁变化 ,在微观上则主要受粒度大小、胶结物含量、成岩作用等的影响。利用B... 油气在以连通孔隙为流体储、流空间的碎屑岩输导层中的运移具明显的非均一性。在实际盆地中 ,输导层往往是非均质的 ,在宏观上表现为岩性、岩相在盆地范围内的频繁变化 ,在微观上则主要受粒度大小、胶结物含量、成岩作用等的影响。利用BasinMod所做的定量模拟试验发现 ,即便在宏观均质孔隙介质中 ,油气运移的动力也往往是非均一的 ,表现为受控于构造形态的空间变化。在非均质输导层中 ,运移动力的非均一性与所处的地质背景有关 :在毛细管力梯度小于浮力梯度时 ,流体势的梯度方向与浮力梯度方向相同 ,油气运移仍沿浮力降低的方向进行 ;当毛细管力梯度大于浮力梯度情况下 ,流体势梯度方向发生改变 ,岩性变化带成为油气运移的封挡层。将数值模拟分析的认识应用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 ,在假设输导层侧向延伸性良好的条件下 ,分析了输导层油气运移路线 ,认为石西 1井区、盆 4井区及陆 1井区等构造高部位为重要的油气运移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层 运移动力 运移路径 油气聚集 碎屑岩 烃源岩
下载PDF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三要素”分析——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鹤永 田坤 +3 位作者 邱旭明 刘启东 刘震 宋丽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7-583,共7页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主要受输导层的非均质性、通道产状和运移动力3种"要素"控制。结合计算分析和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的油气运移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述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中"...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主要受输导层的非均质性、通道产状和运移动力3种"要素"控制。结合计算分析和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的油气运移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述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中"三要素"的作用机理。"三要素"中"动力"要素是核心,控制着油气运移的趋势和方向;"产状"要素对"动力"要素起约束作用;"非均质性"要素决定着油气能否运移以及运移速度。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实际上是"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通道产状 流体动力 优势运移通道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滨岸相砂质输导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运聚影响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涛 徐怀民 +4 位作者 江同文 陈宣华 刘太勋 方慧京 韩如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滨岸相输导层为例,研究输导层的非均质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影响。利用沉积构型的研究方法将输导层的非均质结构解剖为9个级次;通过野外露头描述以及岩心物性资料,重点分析了东河砂岩7、8级输导层单元的非均... 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滨岸相输导层为例,研究输导层的非均质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影响。利用沉积构型的研究方法将输导层的非均质结构解剖为9个级次;通过野外露头描述以及岩心物性资料,重点分析了东河砂岩7、8级输导层单元的非均质性。在同一级次的输导单元内,将输导层非均质类型划分为结构非均质和物性非均质两种类型;结合输导层非均质和流体分异发现两者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运用成藏数值模拟方法对东河砂岩的成藏动态过程进行模拟。综合以上研究成果,认为油气在滨岸相输导层内运移时,受储层非均质的影响油气的运聚具有时空不均一性。这种复杂的时空配置关系造成的复杂油水分布是倾斜的油水界面的主要成因。从古油藏到新的圈闭聚集成藏,输导层非均质性对这一过程的影响表现在运移和聚集两个过程,包括运移开始、运移调整、运移稳定、聚集开始和聚集结束五个阶段。两个过程五个阶段在输导层的不同位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东河砂岩 输导层 非均质 滨岸相
下载PDF
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异质性 人口迁移 收入差距 迁移壁垒
下载PDF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分析——基于托达罗模型与刘易斯模型
7
作者 于谨凯 曹艳乔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9-24,31,共7页
我国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发现,形成托达罗悖论的条件不一定满足,可见,以托达罗模型为依托的劳动力转移路径并不适合中国的现状,反而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曾经被托达罗模型... 我国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发现,形成托达罗悖论的条件不一定满足,可见,以托达罗模型为依托的劳动力转移路径并不适合中国的现状,反而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曾经被托达罗模型所否定的刘易斯模型却极具有适应性。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转移路径依赖,因此,应该尝试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创新。诸如,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调整产业结构,消除资本歧视,消除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以及鼓励多种多样的劳动力转移方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路径依赖 路径创新 托达罗模型 刘易斯模型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ing of secondary mig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Chang-6 Member of Yanchang Formation (Upper Triassic),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 China 被引量:13
8
作者 LUO XiaoRong YU Jian ZHANG LiuPing YANG Yang CHEN RuiYin CHEN ZhanKun ZHOU B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z2期91-102,共12页
Mathematic modeling,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ol in oil and gas migration studies.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hydrocarbon migration... Mathematic modeling,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ol in oil and gas migration studies.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hydrocarbon migration tends to take relative narrow pathway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percolation theory. It is then calibrated using physical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s tested unde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in different migration cases. Through modeling, dynamic conditions of large-scale migration pathways within homogeneous formations can be evaluated. Basin-scale hydrocarbon migration pathway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during the model application to the Chang-8 Member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Longdong area of Ordos Basin. In heterogeneous formations, spatial changes in fluid potential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secondary migration, and heterogeneity control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ometry of secondary migration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ARBON migration PERCOLATION theory NUMERICAL model migration pathway migration carrier heterogeneity
原文传递
山东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态势与路径探讨
9
作者 张褀 王桂新 《西北人口》 2007年第5期12-16,共5页
根据对山东省丘陵地区临沭县的农户外出打工情况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山东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是相当普遍的,打工对家庭的收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打工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才是劳动力剩余和年轻人渴望从事... 根据对山东省丘陵地区临沭县的农户外出打工情况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山东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是相当普遍的,打工对家庭的收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打工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才是劳动力剩余和年轻人渴望从事非农业生产等原因。存在缺乏双亲监督,留守儿童读书不理想的家庭约有20%。当地政府对农民外出打工起到的引导作用比较有限,调查中接受过政府培训或者由政府组织外出打工的农民仅约占20%。当地招商引资项目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不太明显,文章呼吁一定要注意发挥我国劳动力便宜的相对比较优势,走劳动密集型道路,以求拉动就业。关于劳动力转移的态势,研究发现,农村2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供给已经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估计在不久的未来,流向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总量上不会减少,但是真正能够融入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农村年轻知识型劳动力(知识型在这里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供给会出现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丘陵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态势 路径
下载PDF
碎屑岩输导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运聚成藏 被引量:23
10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强 +4 位作者 张立宽 雷裕红 程明 施辉 曹斌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72,共20页
碎屑岩地层普遍具有非均质性。然而,在勘探尺度的油气运聚和成藏研究中,输导层内部成分、结构和物性等方面的非均质性被忽略,致使输导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地层流体和油气运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碎屑岩输导层的非均质性受沉... 碎屑岩地层普遍具有非均质性。然而,在勘探尺度的油气运聚和成藏研究中,输导层内部成分、结构和物性等方面的非均质性被忽略,致使输导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地层流体和油气运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碎屑岩输导层的非均质性受沉积构造控制,在浅层埋藏过程中即已发生明显的差异性成岩作用,其中渗透性岩石被低渗透性隔夹层所分隔,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在结构非均质性输导层中,油气运移路径的分布极不均匀,与传统上物性表现为宏观均质性的输导层模型相差甚远。结构非均质性输导层中的油气总体向上倾方向运移,在原先认为应发生垂直运移的层段运移的油气受隔夹层阻碍,运移路径变得十分复杂,侧向运移则可发生在输导层的上、中、下任意部位,但处于上倾方向的圈闭仍然是油气运移的最终指向和有利目标。在运移途中,油气可在任何地方聚集,其单个油气量较小,但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很广,总量可能远大于处于高点圈闭中的油气藏。结构非均质性输导层中,油气的运移路径和聚集方式与传统认识不同,为油气运聚和成藏过程的认识带来许多启示,勘探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目标选择,洼陷区和斜坡区都可能成为有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层 非均质性 油气运移路径 聚集方式 油气藏
原文传递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卓 司浩楠 +7 位作者 时明月 徐晨哲 范文强 马双飞 Ammarah Kausar 廖庆亮 张铮 张跃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6期776-789,共14页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在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基础上可同时得到表面功函数,且具有纳米级高分辨率,是原位探究样品表面信息的有效表征手段.目前,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在探测对水、氧和电子束辐射极其敏感的钙钛矿材料方...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在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基础上可同时得到表面功函数,且具有纳米级高分辨率,是原位探究样品表面信息的有效表征手段.目前,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在探测对水、氧和电子束辐射极其敏感的钙钛矿材料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本论文系统地介绍了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并深入地阐述了其在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带结构、载流子传输动力学、缺陷态、晶相种类和离子迁移方面的应用前景.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为揭示钙钛矿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的独特性能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显微镜 开尔文 钙钛矿 探针 应用 表面形貌 电子束辐射
原文传递
农民工缘何背井离乡?基于社会比较和区位理论的农民外出务工主客观路径分析
12
作者 陈亚硕 王潞 +2 位作者 陈奥博 李朋波 杨春江 《人力资源管理评论》 2018年第1期48-61,共14页
农民工作为城市生产和服务行业的重要劳动力资源,其成因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和解读'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现象背后的多元动因,兼顾经济、社会和个人心理视角,基于社会比较和区位理论构建了由城乡距离对收入(客观... 农民工作为城市生产和服务行业的重要劳动力资源,其成因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和解读'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现象背后的多元动因,兼顾经济、社会和个人心理视角,基于社会比较和区位理论构建了由城乡距离对收入(客观)和对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行为的路径模型。应用北京大学的CFPS2014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城乡距离负向影响村民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负向影响村民外出务工,城乡距离负向影响村民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男性村民外出务工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最后,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距离 外出务工 异质性 主客观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