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pretation of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coastal fault zone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 China based on the gravity data 被引量:2
1
作者 Lisi Bi Zhenhuan Ren +2 位作者 Xiuwei Ye Tianyou Liu Jihua Qiao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8年第2期142-150,共9页
By systemic process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gravity data, w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coastal fault zone(west of Yangjiang to Beibu Bay)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 By systemic process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gravity data, w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coastal fault zone(west of Yangjiang to Beibu Bay)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 China. This showed an apparent high gravity gradient in the NEE direction, and worse linearity and less compactness than that in the Pearl River month. This also revealed a relatively large curvature and a complicated gravity structure. In the finding images processed by the gravity data system, each fault was well reflected and primarily characterized by isolines or thick black stripes with a cutting depth greater than 30 km. Though mutually cut by NW-trending and NE-trending faults, the apparent NEE stripe-shaped structure of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coastal fault zone remained unchanged,with good continuity and an activity strength higher than that of NW and NE-trending faults. Moreover,we determined that the west segment of the coastal fault zone is the major seismogenic structure responsible for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coastal region in the border area of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region of south China West segment of the coastal fault zone Gravity data Seismogenic structure
下载PDF
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n the South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Revealed by GPS Data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2
作者 Xiong Xiaohui Jiang Zaisen +2 位作者 Wu Yanqiang Wang Qixin Li Shengl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1期43-56,共14页
In order to obtain deformation parameters in the south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Euler datum transformation and the least square collocation for data interpolation and smoothing are used to process GPS displac... In order to obtain deformation parameters in the south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Euler datum transformation and the least square collocation for data interpolation and smoothing are used to process GPS displacement time series data in the south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and the rigid and elastic-plastic block motion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rain parameters in each subarea. Conjoint analysis of displacement,velocity of each station and strain parameters of each subarea reveal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he south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increas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causing a highest deformation rate 6 times the background value and heighten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hidden faults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earth surface along its two sides,which leads to the seismic risk of the southern segment increasing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comparison of seismic risk among subareas based on the tectonic and seismicity background indicates that the most dangerous area is on the southeast of Longmenshan faults,and the background strain accumulation and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dvanced the occurrence of Lushan earthquake and the sinistral strike-slip on the rupture plan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lso caused a slight two-year long continuous strain release in the south segment of Xianshuihe fault,but the influence is far less than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ssive strain caused by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后 GPS 汶川 数据显示 水平形变 动态特征 地壳
下载PDF
Geological Ev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ity of the Wuhe-Mingguang Section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in Late Pleistocene 被引量:2
3
作者 Shu Peng Fang Lianghao +4 位作者 Zheng Yingping Lu Shuo Pan Haobo Song Fangmin Li Shengqi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4期485-499,共15页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trike-slip fault in East China,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raws scholars attention for its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mos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long segments in Shandon...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trike-slip fault in East China,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raws scholars attention for its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mos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long seg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Bohai Bay where huge earthquakes occur frequently. Meanwhile,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segments lying to the south of Huaihe River have been inactive since the late Quaternary and thus it is incapable of generating moderate or strong earthquakes. However,these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have been questioned by our recent work for part of the fault south to the Huaihe River.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near Wuhe county and Mingguang City in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and elaborat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mainly consists of four branches and at least one should be active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for the Wuhe-Mingguang section. This segment is monopolized by dextral strike-slip motion in late Quaternary. Different from obvious faults in bed rocks or consolidated sediments,the latest activity trace in Quaternary loose sediment revealed by trench excavation is not obvious or even invisible to visual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our recent work and previous studies, we call for more attention to be paid to invisible faults in young sediment and also suggest that more research be conducted along this seemingly placid se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城-庐江断裂带 晚更新世 活动特征 地质证据 高分辨率卫星图像 松散沉积物 强地震活动 第四纪晚期
下载PDF
K-Ar dating of extensional fault gouge from the Yi-Shu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被引量:5
4
作者 WANG YongSheng ZHU Guang +3 位作者 HU ZhaoQi ZHANG BiLong XIANG BiWei XIE ChengL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489-503,共15页
Two grabens were developed in the Yi-Shu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TLFZ) during its exten-sional activities, and are now confined by four major NNE-trending normal faults and filled with Creta-ceous sediments.... Two grabens were developed in the Yi-Shu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TLFZ) during its exten-sional activities, and are now confined by four major NNE-trending normal faults and filled with Creta-ceous sediments. These faults were developed due to their reactivities, containing gouge and cutting the graben sediments. Detailed field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faults experienced sinistral transten-sional moment related to regional NE-SW extension during the reactivit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of the finest gouge samples gives illite crystallinity values higher than 0.42o?2θ, indicating temperatures experienced by the gouge samples were less than 150℃ .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K-Ar data and proportions of detrital illite in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of the gouge samples, we conclude that refaulting for the western boundary fault of the TLFZ, abbreviated to F4, took place at ca. 90 Ma and for the eastern boundary fault, abbreviated to F1, happened from 70 to 60 Ma. During the two phases of reactivity imposed by the same NE-SW extension, the TLFZ experienced uplifting and no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in the two grabe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LFZ experienced extension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 which supports the inference that lithospheric thinning was still undergoing in the eas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 magmatic hi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Shu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EXTENSIONAL fault GOUGE K-Ar dating of ILLITE X-ray diffraction
原文传递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新生代构造活动的年代学证据
5
作者 田鹏 杨周胜 +1 位作者 喻聪骏 孙滨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2期42-53,共12页
运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已获得众多成果,但尚未有从低温—中温—高温系统的角度构建热演化史过程的研究,断裂带左旋走滑的启动时间仍存在争议。总结了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的年龄数据,通过分析认为... 运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已获得众多成果,但尚未有从低温—中温—高温系统的角度构建热演化史过程的研究,断裂带左旋走滑的启动时间仍存在争议。总结了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的年龄数据,通过分析认为相同同位素体系厘定的年龄值从南东端到北西端变新,差异性减小;将研究区分为北、中、南3段,使用低温、中温、高温年龄构建时间-温度(T-t)变化曲线,热演化史表明断裂带经历了2期冷却历史,冷却速率和隆升剥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记录了伸展应力自南向北依次传播、转换拉张强度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弱、断裂活动性明显减弱的过程;将断裂带构造活动划分为快速左旋走滑阶段(35~20 Ma)、左旋走滑逐渐减弱阶段(20~6 Ma)及右旋走滑阶段(6 Ma至今)。断裂构造活动反映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力持续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 同位素年龄 构造-热演化史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徽浮山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新发现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朋 姚大全 +4 位作者 杨源源 郑海刚 王行舟 许洪泰 方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903,共15页
郯庐断裂带淮河以南段第四纪地层分布不均,断层新活动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苏皖交界地区多次实地踏勘发现,淮河南侧的安徽浮山段断层发育于NNE向条形岗地的边缘,对第四纪地层和地貌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浮山段开挖的三塘探槽、浮山... 郯庐断裂带淮河以南段第四纪地层分布不均,断层新活动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苏皖交界地区多次实地踏勘发现,淮河南侧的安徽浮山段断层发育于NNE向条形岗地的边缘,对第四纪地层和地貌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浮山段开挖的三塘探槽、浮山南剖面等均显示,断层错断了晚第四纪地层,表明该段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仍存在较强的活动。综合地层年代样品测试结果,浮山段断层最新活动时代可达全新世早期,最近1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10.6±0.8)^(7.6±0.5)ka BP之间。探槽及剖面揭露的断层表现为正右旋滑动特征,这或是断层所在区域局部构造应力场复杂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淮河以南 浮山段 全新世早期
下载PDF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史忠生 方乐华 +4 位作者 王天琦 李碧宁 苏玉平 马凤良 汪望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9-396,共8页
本文通过对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盆地结构、构造演化、构造特征、主要圈闭类型、不同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形成机制等研究,深入探讨了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反向断块圈闭是Muglad盆地最主要的圈闭类型,而主力产... 本文通过对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盆地结构、构造演化、构造特征、主要圈闭类型、不同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形成机制等研究,深入探讨了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反向断块圈闭是Muglad盆地最主要的圈闭类型,而主力产油区块1、2、4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一种是古隆起及斜坡区应力调节作用下的反向断块圈闭,该类型反向断块圈闭构造背景相对稳定,加之斜坡或古隆起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成藏构造。另一种为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因中非剪切带走滑扭动作用形成的局部反向断块圈闭,该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受凯康槽边界断裂多期强烈活动影响具有保存难、不易成藏的特点。另外,凯康槽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进一步决定了油气平面富集差异。凯康槽东侧Shelungo、Bamboo和Unity隆起带的发育及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为油气富集创造了良好的圈闭和保存条件;而凯康槽西侧不发育类似的隆起带,由西部斜坡和西部断阶带组成。西部斜坡反向断层不发育,西部断阶带多期强烈活动使得凯康槽西侧油气发育程度整体不如东侧。受西部断阶带的多期改造,西部斜坡区具有多层系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 中非剪切带 反向断块 凯康槽 油气成藏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性与深部地壳电性结构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惟 朱光 +1 位作者 严乐佳 詹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90,共11页
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强度大、频率高,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强震沿该断裂带中段局部发生,弱震不均匀分布,一些部位为无震区。本文利用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该断裂带中段地震孕育的深部背景进行了对... 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强度大、频率高,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强震沿该断裂带中段局部发生,弱震不均匀分布,一些部位为无震区。本文利用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该断裂带中段地震孕育的深部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切穿整个地壳,地壳电性结构显著不均一,但普遍出现陡立的低阻带与高阻带相间排列的现象,从而成为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上3处≥Ms7级强震的地壳电性结构实例显示,带内上地壳中、下部出现刚性高阻层连接旁侧或两侧刚性高阻体时才会出现大的应力积累,从而成为强震发生必要的深部结构条件。而该断裂带弱震区显示全地壳尺度陡立软弱低阻带与刚性高阻带相间排列现象,其中的高阻带内只能积累有限应力而诱发弱震。该断裂带无震区上地壳出现了巨厚的异常软弱低阻层,成为极易蠕滑带,旁侧的刚性高阻体完全无法积累应力而诱发地震。上述实际对比分析表明,大型活动断裂带内上地壳的电性结构和流变学与地震活动性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郯城0庐江断裂带)中段 地震活动性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土地壳电性结构 应力积累
下载PDF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的浅层地球物理方法探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大虎 廖华 +4 位作者 梁明剑 王明明 王世元 杨歧焱 顾勤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5,共10页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中,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均未发现地表破裂现象,加之该断裂浅层地球物理资料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和发震能力的评...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中,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均未发现地表破裂现象,加之该断裂浅层地球物理资料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和发震能力的评估。针对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经过区段的主要乡(镇)所在地多为宽度不大于300m的山间峡谷地区,且探测场区存在交通条件不便、场地工作面狭窄等问题,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工作中采用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道短排列接收和共反射点多次覆盖观测的地震数据采集方式,并经数据处理后获得地震反射剖面图像。浅层地震探测定位结果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断面、探槽开挖和钻孔联合剖面资料,共同揭示了NE向的盐井—五龙断裂在宝兴县五龙乡东风村一带精确的空间展布位置、产状规模和近地表构造形态。探测结果表明盐井—五龙断裂于五龙乡北东风村西河两岸的T1阶地处隐伏通过,性质为倾向NW的逆冲断裂,近地表倾角50°-60°,上断点埋深19m。该断裂断错宝兴西河T2、T3阶地,西河右岸T1阶地断裂通过处两侧基岩的断距6-8 m,其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宽度约30m。本文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可对判定盐井—五龙断裂的近地表构造活动提供可靠的地震学证据,也为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城)的灾后工程选址重建、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 盐井—五龙断裂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
下载PDF
日本M_(W)9.0地震前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构造应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业君 黄耘 +5 位作者 刘泽民 郑建常 江昊琳 李婷婷 杨浩 王俊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4-2136,共13页
本文以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和收集了1970—2016年114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构造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探讨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本文以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和收集了1970—2016年114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构造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探讨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的影响.结果显示: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造成了显著影响,表现为应力场出现扰动变化和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挤压为主的背景应力场呈现出一定的拉张作用,应力结构及应力方向发生变化,最大主应力σ_(1)轴倾伏角增大,中等主应力σ_(2)轴倾伏角减小,最大主应力σ_(1)轴方向发生小幅逆时针偏转.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国陆地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中强地震丛集活动.应力场扰动变化和地震起伏活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先后呈现出3个不同阶段,扰动导致的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阶段性改变是地震活动增强的动力机制.结果还显示,应力场扰动变化和地震活动增强开始于9.0级地震前1~2年,揭示了9.0级地震的影响不仅限于同震和震后,在其孕震后期已经对远场的中国陆地东部产生了影响.本文结果可以为日本俯冲带大震对中国陆地构造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日本M_(W)9.0地震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扰动 震源机制 地震活动增强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下载PDF
安徽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测量与区域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计划 孙军 +5 位作者 曹志磊 卢叶啸 孙鸿博 于磊 刘川琴 程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6-342,402,共8页
收集安徽地区沿郯庐断裂带及“霍山窗”布设的6个场地流动水准测量近30 a的观测资料,应用“形变速率累加分析”法进行处理,研究异常时段与周边地震的关系,分析相同时段所有场地形变速率累加整体特征。结果表明:1)形变速率累加分析能够... 收集安徽地区沿郯庐断裂带及“霍山窗”布设的6个场地流动水准测量近30 a的观测资料,应用“形变速率累加分析”法进行处理,研究异常时段与周边地震的关系,分析相同时段所有场地形变速率累加整体特征。结果表明:1)形变速率累加分析能够有效提取每条测线超过2倍标准差的数据,同时速率较小的趋势性变化可得到压制。2)形变速率累加分析在提取形变速率时,原始数据的转折变化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保留,曲线转折时期形变速率累加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3)连续的形变速率累加时段映震效果较好,但并不能一一对应,需结合测线进行具体分析。4)研究区各测线形变速率累加在不同时段出现的频次不同,说明断裂活动均具有一定的分时特征,分时活动整体上具有群体性特点。5)当该区域跨断层水准资料的形变速率累加出现较为密集的群体性变化时,华东地区发生M_(S)5.0左右地震的可能性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形变速率累积分析 霍山窗 前兆异常
下载PDF
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后南北地震带北段面波速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珊 杨立明 +2 位作者 周龙泉 张辉 王芃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3-430,共8页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94个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9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两个月相同时间窗长的瑞利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相速度成像结果表...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94个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9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两个月相同时间窗长的瑞利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相速度成像结果表明:岷县漳县地震前5—6月相对于3—4月,临潭—宕昌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波速降低的现象,而震后8—9月相对于5—6月波速逐渐恢复升高,这说明在岷县漳县地震前两个月出现了波速低值异常,并且在低速异常区域的边界处发生了此次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北段 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 背景噪声 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临潭—宕昌断裂带 波速低值异常 祁连山中段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强震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成帅 杨建思 +3 位作者 郑钰 田宝峰 姜旭东 徐志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年第5期24-31,共8页
搜集整理南北地震带区域自史料记载(公元前193年)到2012年9月的强震(M_S≥6.0)资料,初步分析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区域的地震发震构造活动性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震一般发生在断层带上,具有空间分布的集群性特征和时间群集性质。研... 搜集整理南北地震带区域自史料记载(公元前193年)到2012年9月的强震(M_S≥6.0)资料,初步分析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区域的地震发震构造活动性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震一般发生在断层带上,具有空间分布的集群性特征和时间群集性质。研究发现,地震带南段发生6.0≤M_S≤7.9地震次数明显高于北段和中段,而发生M_S≥8.0地震的可能性较低,中段与南段较接近,与北段有明显差异;南北地震带存在明显的纬向、经向强震活动迁移现象,纬向尤其明显;1900年以来,南北地震带已经有4次明显的能量释放阶段,并给出M≥6.0地震的震级—频度统计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断裂带 分段活动性 时空分布 震级—频度关系
下载PDF
从反射地震剖面中认识芦山地区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杨洋 于常青 +4 位作者 范柱国 宋丽蓉 梁姗姗 何俊杰 梅中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48-3259,共12页
采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合地表地质信息,本文对芦山地区的地壳结构、深浅构造和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地壳结构特征清晰,深度约为15km左右;区内断裂由于受青藏高原向东南方向的推挤和坚硬的四川盆地阻挡的联合... 采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合地表地质信息,本文对芦山地区的地壳结构、深浅构造和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地壳结构特征清晰,深度约为15km左右;区内断裂由于受青藏高原向东南方向的推挤和坚硬的四川盆地阻挡的联合作用均属逆冲断裂,其中双石—大川断裂以低角度向深部延伸,主要表现为纯逆冲的运动学性质,并与周边小断裂共同组成叠瓦状断层构造.而广元—大邑断裂为上陡下缓式逆冲断裂,与其六条分支断裂共同组成了"正花状"构造,断裂活动是以逆冲为主,并伴随着小的水平滑动,是一条斜向逆冲的断裂.在芦山地震发震断裂的2km范围内推测存在一陡一缓两条断裂,并根据三者形态推测其在18km或以上收敛到一起并向深部延伸,从而使它们在芦山地震中被同时激活.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近地表活动断裂和地壳深部构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构造环境、深浅构造关系以及断裂的活动性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结构和构造 芦山地震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破裂空段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梅秀苹 邵志刚 +2 位作者 张浪平 冯建刚 代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9-525,580,共17页
综合活动构造与重要活动断裂带的历史及现今强震震源区或破裂分布等资料,南北地震带北段存在长期缺少MS≥7.0地震的破裂空段.为了考察这些空段的地震危险性,首先采用Burgers体黏弹介质模型,计算周围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强震在空段引起的库... 综合活动构造与重要活动断裂带的历史及现今强震震源区或破裂分布等资料,南北地震带北段存在长期缺少MS≥7.0地震的破裂空段.为了考察这些空段的地震危险性,首先采用Burgers体黏弹介质模型,计算周围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强震在空段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其次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采用Dieterich模型分析历史强震对空段地震活动的影响,讨论了空段所在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破裂空段的地震危险性程度自高到低依次是: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的若尔盖—九寨沟段、六盘山断裂带中南段空段、香山—天景山段裂中南段同心空段、天祝—大靖空段、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西段、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东段.该结果可为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地震危险性估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北段 强震破裂空段 库仑应力 动态演化 Burgers体黏弹介质模型 地震发生率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5级以上地震时空迁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良辉 石小磊 +3 位作者 张伟峰 潘洁 肖攀 杜默然 《科技资讯》 2020年第35期63-65,共3页
郯庐断裂带是大华北地区一条南北纵贯的活动地震带,这些地震活动在时空特征上表现出活跃、平静和迁移这三大特点。在整个大陆区域内部,强震常常表现出沿着一条活动断裂带边迁移发生的特点,地震活动期内断裂带附近的板块构或板块边界相... 郯庐断裂带是大华北地区一条南北纵贯的活动地震带,这些地震活动在时空特征上表现出活跃、平静和迁移这三大特点。在整个大陆区域内部,强震常常表现出沿着一条活动断裂带边迁移发生的特点,地震活动期内断裂带附近的板块构或板块边界相继发生大地震的情况也很常见,因此地震目录表现出规律性以及沿断裂带迁移的现象。该课题通过分析选取特定段内地震目录,对该地震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从M-T图、频度图和累计频度、能量释放曲线、发震时间间隔、震中迁移等,对华东地区未来的地震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地震活动性 地震学方法 时空迁移规律
下载PDF
断层几何形态对阿拉斯加中南部俯冲带慢滑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昊天 周仕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1-694,808,共15页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俯冲带几何模型,在速率-状态依赖型摩擦律和准动态算法的框架下,对阿拉斯加库克湾的慢滑移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探究断层几何形状对慢滑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因素对慢滑移的时空演化有较大影响;慢滑移区域的...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俯冲带几何模型,在速率-状态依赖型摩擦律和准动态算法的框架下,对阿拉斯加库克湾的慢滑移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探究断层几何形状对慢滑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因素对慢滑移的时空演化有较大影响;慢滑移区域的宽度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断层几何形态更平缓的区域将导致更大、更快的事件。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慢滑移的成因以及断层几何形态对慢滑移时空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滑移 阿拉斯加中南部俯冲带 断层几何效应 速率-状态依赖型摩擦律
下载PDF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断层封闭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忠涛 施和生 +2 位作者 秦成岗 高鹏 屈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51,共5页
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的断层特征及封闭性主控因素作了初步归纳和总结,并对断层封闭性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长期处于张应力场背景之中,反向正断层发育。这些断层都在晚期(10 Ma左右)形成,控... 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的断层特征及封闭性主控因素作了初步归纳和总结,并对断层封闭性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长期处于张应力场背景之中,反向正断层发育。这些断层都在晚期(10 Ma左右)形成,控制了该区圈闭的形成与分布,同时,也影响和控制了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分布范围。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较多,侧向封闭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层砂岩质量分数,其次是断距。纵向封闭性影响因素有断层性质、断层活动强度及构造应力场等。该区研究认为,所处地层砂岩质量分数小于30%,断层断距适宜(500 m以下且未断穿上部盖层),且走向上延伸较短的,具有较好的侧向封闭性。该区气藏在纵向上能够得以封闭的原因主要在于断层晚期形成,平面上呈雁行式排列组合,具有扭性特征,纵向封闭条件相对较好,且该区天然气属晚期充注,气藏受构造运动影响小,使得油气得以保存。同时,由于研究区的烃源供给非常充足,在局部地区,即使断层在纵向上泄露了油气,但只要天然气的充注速度大于散失速度,圈闭仍可使油气聚集成藏。封闭有利地区为研究区的南部及东部,其珠江组上段砂质质量分数小于30%,属古珠江三角洲前缘—浅海陆棚相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雁行式 晚期 反向断层 有利地区 珠江口盆地中南部
下载PDF
福建省含煤区推覆、滑脱构造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文杰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推覆、滑脱构造为福建省主要控煤构造,但在其南、北两段含煤区的表现迥然不同。北段滑脱强度大,为大规模由隆起向坳陷(由西向东)逆冲的推覆构造型式,而南段滑脱强度相对较小,为两侧向向斜中部对冲的推覆构造型式。究其原因,除公认的软... 推覆、滑脱构造为福建省主要控煤构造,但在其南、北两段含煤区的表现迥然不同。北段滑脱强度大,为大规模由隆起向坳陷(由西向东)逆冲的推覆构造型式,而南段滑脱强度相对较小,为两侧向向斜中部对冲的推覆构造型式。究其原因,除公认的软硬岩层相间、隆起坳陷的位能差异原因外,还认为北段的宽缓波状带、南段的向背斜序列带以及北西走滑性断裂的分割作用是造成该推覆、滑脱活动迥异的基本因素。研究这些规律,对福建省新一轮找煤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南坳陷 推覆滑脱构造 宽缓波状带 向背斜序列 北西向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