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常规扫描与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1
作者 罗建华 朱侣明 +3 位作者 陈圣文 邱秦文 谢鑫 杨娇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CT常规扫描与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赣南医学院兴国医院的35例疑似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28层螺旋CT常规扫描与128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的... 目的分析CT常规扫描与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赣南医学院兴国医院的35例疑似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28层螺旋CT常规扫描与128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各类型小肠肿瘤疾病的检出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5例疑似小肠肿瘤疾病患者中,阳性32例,阴性3例。32例阳性患者中,小肠脂肪瘤15例,小肠平滑肌瘤12例,腺瘤5例。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疾病的诊断准确度为94.29%、敏感度为96.88%,CT常规扫描的诊断准确度为71.43%,敏感度为75.00%,CT小肠造影高于CT常规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疾病诊断的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6.88%,阴性预测值为66.67%,CT常规扫描特异度为50.00%,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12.50%,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各类型小肠肿瘤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肠肿瘤患者,与CT常规扫描相比,CT小肠造影检查准确度、敏感度更高,诊断效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常规扫描 ct小肠造影 小肠肿瘤 准确度 敏感度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研究颗粒形状对砂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王志兵 宁泽华 +1 位作者 王晨 孙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077-9086,共10页
为了探究颗粒形状对砂土力学性质的影响,选取玻璃珠、石英砂、玻璃渣3种颗粒形状差异较大的砂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重构了3种砂土的三维结构,选取了伸长率(EI)、扁度(FI)、球度(S)3个表征颗... 为了探究颗粒形状对砂土力学性质的影响,选取玻璃珠、石英砂、玻璃渣3种颗粒形状差异较大的砂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重构了3种砂土的三维结构,选取了伸长率(EI)、扁度(FI)、球度(S)3个表征颗粒形状参数的均值作为砂土颗粒整体形状参数(overall regularity,OR),并对整体形状参数OR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配制7种不同形状参数的砂土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其力学强度参数,研究砂土颗粒形状对其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7种砂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为应变软化型,都呈现出先剪缩后剪胀的特性;整体形状参数OR能较好反映砂土的力学特征,即随着整体形状参数OR的减小,应变软化现象变得不明显,但其峰值偏应力呈增大的趋势;砂土的内摩擦角随整体形状参数OR的减小呈线性增长,表观黏聚力急剧增大,但最大剪胀角随OR的减小而减小。此外,将临界内摩擦角与整体形状参数OR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两者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状 ct扫描技术 三维重构 整体形状参数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临界内摩擦角
下载PDF
Experiment of dynamic seepage of tight/shale oil under matrix fracture coupling
3
作者 DU Meng YANG Zhengming +10 位作者 LYU Weifeng LI Zhongcheng WANG Guofeng CHEN Xinliang QI Xiang YAO Lanlan ZHANG Yuhao JIA Ninghong LI Haibo CHANG Yilin HUO X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A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with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nd CT scanning.The microscopic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ight/shale ... A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with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nd CT scanning.The microscopic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ight/shale oil in pore throat by dynamic imbibi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dynamic imbibition were analyzed.The dynamic seepage process of fracking-soaking-backflow-production integration was simulated,which reveals the dynamic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enhancing oil recovery(EOR).The seepage of tight/shale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rong displacement and weak imbibition as oil produced rapidly by displacement from macropores and fractures,weak displacement and strong imbibition as oil produced slowly by reverse imbibition from small pores,and weak displacement and weak imbibition at dynamic equilibrium.The greater displacement pressure results in the higher displacement recovery and the lower imbibition recovery.However,if the displacement pressure is too high,the injected water is easy to break through the front and reduce the recovery degree.The higher the permeability,the greater the imbibition and displacement recovery,the shorter the time of imbibition balance,and the higher the final recovery.The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imbibition contact area between matrix and water,reduce the oil-water seepage resistance,promote the oil-water displacement between matrix and fracture,and improve the oil displacement rate and recovery of the matrix.The soaking after fractur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imbibition replacement and energy storage of the fluid;also,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carrying of the backflow fluid and the displacement in the mining stage is the key to enhancing oi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shale oil physical simula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t scanning dynamic imbibiti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EOR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平扫在肺结核CT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丁晨宇 蒋东 +2 位作者 秦立新 李宝学 李政旻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肺结核检查中替代CT常规平扫(TNC)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9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完成胸部CT TNC和双能量CT VNC的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0.12岁;病程3~2...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肺结核检查中替代CT常规平扫(TNC)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9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完成胸部CT TNC和双能量CT VNC的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0.12岁;病程3~26个月,平均病程15.21个月;结核菌痰检阳性。两组患者均接受胸部CT TNC和双能量CT VNC。两种检查方式完成后,对其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及对肺结核病变检出率进行评价。结果CT TNC与CT VNC图像主动脉噪声和信噪比(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9±3.04)Hu vs(10.37±2.42)Hu、4.97(3.57~6.99)vs 4.05(3.20~4.83)。P<0.05],主动脉CT值、肌肉CT值和竖脊肌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CT图像医师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图像医师评分均为3分及以上,图像均满足诊断标准。两种检查方式图像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 TNC与CT VNC动脉期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图像实际剂量(ED)值相近,只相差0.06 mSv。结论双能量CT VNC对肺结核病变的检出能力和图像质量与CT TNC相仿,能避免患者接受更多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虚拟平扫 双能量 肺结核 常规平扫
下载PDF
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王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结节上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CT扫描结果,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结节上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CT扫描结果,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穿刺活检结果显示,88例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9例,良性结节59例;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出恶性结节22例、占比75.86%(22/29),良性结节47例、占比79.66%(47/59);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出恶性结节23例、占比79.31%(23/29),良性结节49例、占比83.05%(49/59)。低剂量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7.55±1.21)mSv低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13.82±2.2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相比,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诊断效能理想,图像质量相当,但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方案的辐射小,安全性更有保障,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64排螺旋ct扫描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诊断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效能分析
6
作者 赵梓杨 张玲娟 +2 位作者 王云肖 代福月 董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下颌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54岁;损伤...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下颌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54岁;损伤原因,意外摔伤23例,交通事故致伤35例,打击致伤22例。全部患者均完善CT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以术中诊断作为评定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下颌髁突骨折类型、骨骼移位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髁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下骨折和Ⅰ型、Ⅱ型、Ⅲ型骨折及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MRI对韧带撕裂和髁突表面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81.25%vs 56.25%、78.75%vs 52.50%。均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I和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对髁突骨折类型、关节腔积液和髁突骨折移位情况的诊断效能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MRI对韧带撕裂和髁突表面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结论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髁突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和关节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相当,其中MRI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平扫 三维重建 下颌髁突骨折 骨骼移位类型 软组织损伤 效能分析
下载PDF
131I 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复发的探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芳 包贺菊 +4 位作者 于彤 朱家瑞 赵文锐 王新强 许根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86,389,共3页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与131I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复发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7年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197例次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31I全身显像影像学分期标准:根据图像显示的病...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与131I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复发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7年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197例次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31I全身显像影像学分期标准:根据图像显示的病灶摄取量、位置、数量及波及范围将病人分为4期:Ⅰ期,摄取范围局限于甲状腺床;Ⅱ期,甲状腺床+颈部淋巴结摄取或甲状腺床+纵隔淋巴结摄取;Ⅲ期,颈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摄取+肺摄取;Ⅳ期,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部弥漫性摄取,或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骨等其他脏器摄取;组织器官放射性摄取分级标准:按放射性分布的浓聚程度和分布范围分为0,1,2,3级;结果两种显像模式:(1)对甲状腺癌的分期具有显著差异(Z=-3.864,P=0.000)。(2)对颈部、纵隔和骨分级存在显著差异(Z=-3.779,P=0.000;Z=-3.434,P=0.001);对甲状腺原位病灶和肺分级没有显著差别(Z=-1.507,P=0.13;Z=-0.839,P=0.401)。结论 131I全身显像联合131ISPECT/CT断层显像明显提高了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SPEct/ct断层显像 131I全身显像 探测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常规及高分辨扫描对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贾西中 蒋蕾 许东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高分辨扫描对矽肺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矽肺疑似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高分辨扫描,分析其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高分辨扫描对矽肺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矽肺疑似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高分辨扫描,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入组患者中73例确诊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确诊患者痰液培养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55.13%,革兰阳性菌33株,占42.31%,真菌2株,占2.56%。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对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敏感度为71.23%,特异度为28.57%,诊断符合率为67.50%;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敏感度为94.52%,特异度为85.71%,诊断符合率为93.75%。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扫描(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引起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矽肺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对病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下呼吸道感染 多层螺旋ct 常规扫描 高分辨扫描
下载PDF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诊断在肺结节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剑波 李玉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诊断在肺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肺部有小结节的患者进行肺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并对其扫描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下图像质量、肺结节大小分布及检出数、形态学特征及定性诊断...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诊断在肺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肺部有小结节的患者进行肺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并对其扫描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下图像质量、肺结节大小分布及检出数、形态学特征及定性诊断情况。结果低剂量图像优良率为100.0%,与常规剂量图像的9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肺结节检出数与低剂量检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下肺窗、纵隔窗检出同类形态小结节数量与低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下肺癌、结核增殖灶、肺转移瘤、炎性结节及定性困难数量与低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相比,低剂量图像噪声较大,肺窗背景有半透明膜样改变,纵隔窗均匀度较低,骨质较密区域伪影加重。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肺结节,与常规剂量相比,影像质量和诊断效果并未降低,但降低了患者的吸收剂量,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扫描 常规剂量 肺结节
下载PDF
成人颅脑CT低剂量扫描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培功 殷志杰 +3 位作者 李祥林 张迪 王静 李建平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及适当的扫描参数。方法采用模体应用研究和临床验证的方法,通过调整扫描参数(mAs),对Catphan 500 CT性能模体进行多次扫描,对扫描的图像进行高对比分辨率、低对比分辨率、图像噪声及均匀性评价,...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及适当的扫描参数。方法采用模体应用研究和临床验证的方法,通过调整扫描参数(mAs),对Catphan 500 CT性能模体进行多次扫描,对扫描的图像进行高对比分辨率、低对比分辨率、图像噪声及均匀性评价,依据诊断要求确定颅脑CT低剂量扫描参数,分别以常规扫描参数、低剂量扫描参数对成年志愿者进行CT扫描,并对相应的图像质量作出评价,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降低毫安秒,图像噪声增加,图像低对比分辨率下降,CT剂量呈线性降低;低剂量扫描参数(120 kV,100 mAs)完成的志愿者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成年脑外伤、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病情复查的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以实验的方式扫描Catphan 500 CT性能模体能够确定出患者低剂量扫描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颅脑ct 低剂量扫描参数 Catphan 500 ct性能模体
下载PDF
CT及三维计划系统在食管癌放疗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慧玲 穆双锋 +2 位作者 曲智锋 段锋 王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 对比食管癌放射治疗中CT扫描和常规模拟定位的优劣。方法 对 1 2 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 ,同时行CT扫描和常规模拟定位 ,用三维计划系统制定治疗方案 ,对以上两种定位方法所描述靶区肿瘤的最大直径和等剂量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食管癌放射治疗中CT扫描和常规模拟定位的优劣。方法 对 1 2 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 ,同时行CT扫描和常规模拟定位 ,用三维计划系统制定治疗方案 ,对以上两种定位方法所描述靶区肿瘤的最大直径和等剂量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定位方法肿瘤最大直径对比差别前后、右后、和左后分别为2 0±0 5、4 3± 1 2 ,1 4± 0 3 5、4.0± 1 .1 ,1 .5± 0 .4、3 .6± 1 .2 ;等剂量曲线分布为 1 2 0例和 63例 ,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ct扫描定位 三维计划系统
下载PDF
HR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鲍坤旺 周牮 廖凤翔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73-374,共2页
目的:对比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扫描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探讨HR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具有明显的颅底骨折症状的135例病例采用GE Hispeed NX/i系列双螺旋CT扫描机,先CT常规扫描(层厚层间距5m... 目的:对比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扫描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探讨HR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具有明显的颅底骨折症状的135例病例采用GE Hispeed NX/i系列双螺旋CT扫描机,先CT常规扫描(层厚层间距5mm),然后进行HRCT扫描,并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5例颅底骨折中HRCT显示骨折线105例,CT常规扫描显示骨折线69例,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结论:HRCT扫描法能大幅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骨折 ct 高分辨率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胸部能谱成像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对比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凤婷 陈嘉雯 卓水清 《影像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评价比较胸部能谱成像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需进行胸部CT检查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常规CT扫平扫以及胸部能谱成像扫描,对两种CT扫描方式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面的差... 目的:评价比较胸部能谱成像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需进行胸部CT检查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常规CT扫平扫以及胸部能谱成像扫描,对两种CT扫描方式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进行评比,以确定最佳扫描方式。结果:常规CT平扫的CTDlvol、DLP、ED与能谱动脉期成像进行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CT平扫的上述指标与能谱静脉期成像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CT平扫的图像噪声评分、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与能谱动脉期呈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能谱静脉期成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CT扫描,胸部动脉期能谱成像辐射剂量与之相当,虽然胸部静脉期能谱成像辐射剂量较高,但图像质量良好,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选择扫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ct扫描 胸部能谱成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在结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永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8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T结肠成像诊断,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T结肠成像诊断,并根据情况结合增强扫描,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与统计两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20.0处理。结果:对照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依次为96.88%、94.44%、0.92,研究组则依次为100.00%、88.89%、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5.18±4.22msv,对照组则为22.38±5.27msv,同时研究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上可取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的效果,但可以更好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低剂量 常规剂量 ct结肠成像 增强扫描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宇 胡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和肝内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三期增强CT检查,分析结直肠癌原发病灶...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和肝内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三期增强CT检查,分析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分布情况、肠系膜下静脉解剖位置、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结果 (1)原发病灶有35例位于右侧,其中5例盲肠癌,23例升结肠癌,7例横结肠癌。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结直肠癌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其中9例降结肠,33例乙状结肠癌,21例直肠癌。(2)27例患者的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32例汇入肠系膜上静脉,5例患者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3)发现了396个转移病灶,经CT诊断,364个为正确病灶,正确检出率为91.91%。(4)原发病灶有35例位于右侧,63例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对比分析左右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明显,肝内转移瘤分布和原发病灶位置有规律可言,掌握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ct 增强扫描 影像学表现 病灶 检出率
下载PDF
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结合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的应用
16
作者 曹治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结合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志愿者做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扫描,评价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诊断的关系,同时记录扫描的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结合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志愿者做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扫描,评价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诊断的关系,同时记录扫描的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单纯低剂量50mAs扫描对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显示的清晰度影响很小,没有影响到对其图像的观察诊断,结肠的三维结构图像在降低剂量扫描时也几乎不受影响;而对肝脏、结肠肿块、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腹膜后淋巴结分辨率等均有明显影响,并且对其图像的三维重建成像也有影响。单纯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对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肝脏、结肠肿块、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腹膜后淋巴结均清晰显示。低剂量平扫+常规剂量增强扫描同样能清楚显示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肝脏、结肠肿块、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及腹膜后淋巴结。结论:采用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相结合的扫描方法,是一种既降低病人所受辐射量,又可满足诊断的实用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充气造影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常规剂量增强扫描
下载PDF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CT切片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英豪 杜红秀 +2 位作者 杨军 吴佳 阎蕊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28,共3页
基于山西地方原材料,依托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对常温下C55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7、28 d两个不同龄期下进行了X射线CT扫描试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内部微观结构变化与龄期的关系,并得出了混凝土内部微结构... 基于山西地方原材料,依托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对常温下C55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7、28 d两个不同龄期下进行了X射线CT扫描试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内部微观结构变化与龄期的关系,并得出了混凝土内部微结构随龄期的变化曲线,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山西地区公路桥梁上部结构常用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高性能混凝土 ct扫描 微观分析
下载PDF
直流分量下常规CT和抗直流CT计量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敏 靳绍平 +3 位作者 宋宏天 肖霞 杨爱超 胡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54-160,共7页
交直流配网的发展及整流型负荷的不断增加,使得交流电网中往往存在直流分量。直流分量致使常规单铁芯CT超差严重。基于直流分量下常规单铁芯CT失准机理的研究,对一种基于高磁导率铁芯与低磁导率铁芯的复合铁芯结构抗直流CT,借助电路及... 交直流配网的发展及整流型负荷的不断增加,使得交流电网中往往存在直流分量。直流分量致使常规单铁芯CT超差严重。基于直流分量下常规单铁芯CT失准机理的研究,对一种基于高磁导率铁芯与低磁导率铁芯的复合铁芯结构抗直流CT,借助电路及磁路关系,建立抗直流CT的误差传变模型,对其计量性能进行研究。基于比例直流叠加法进行计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铁芯抗直流CT工频交流测量性能与常规单铁芯CT相当,精度满足0.2级。直流分量占比小于40%的交流电流测量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单铁芯CT,比差小于3%,角差小于360′,具备良好的抗直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分量 常规单铁芯ct 抗直流ct 计量性能 交直流配网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活动性肺结核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雅斌 冯再辉 +1 位作者 段伟 沈吉 《系统医学》 2016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活动性肺结核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就诊的5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对其进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方式的病灶检出率和病灶诊断信息。结果低...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活动性肺结核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就诊的5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对其进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方式的病灶检出率和病灶诊断信息。结果低剂量组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树芽征、空洞征检出率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41%、60.34%、53.45%、41.38%vs 74.13%、62.07%、55.17%、43.10%](P>0.05);2种检测方式的气道壁增厚、小叶样实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检出率完全相同,均为68.97%、96.56%、43.10%、32.76%(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活动性肺结核的病灶检测率与常规剂量CT检测率无明显差异,但接受X射线剂量减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常规剂量螺旋ct 肺结核扫描
下载PDF
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红外检测及CT图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良豪 杜红秀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5-769,共5页
对掺0%和0.2%聚丙烯纤维的C6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模拟火灾高温试验,测试了高温前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了高温后混凝土的红外热像图谱。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红外热像平均温升与受火温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比的... 对掺0%和0.2%聚丙烯纤维的C6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模拟火灾高温试验,测试了高温前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了高温后混凝土的红外热像图谱。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红外热像平均温升与受火温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比的关系;对常温、300℃、400℃、500℃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了CT图像扫描试验,分析纤维对混凝土内部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高温 红外热像 ct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