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econstructive Analysis of Four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
作者 上官潇潇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4期72-73,81,共3页
Translation does not take place in a vacuum and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affected and manipulated by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and neither the translator nor the translation is ever neutral.For deconstructi... Translation does not take place in a vacuum and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affected and manipulated by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and neither the translator nor the translation is ever neutral.For deconstructionists,translations can never be identi⁃cal replicas of the source text,and translation augments and modifies the original.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deconstructive analy⁃sis of the four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so as to probe into 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multi-versions of one same literary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DECONSTRUCTION the uncertainty of meaning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Concept and the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oncept
2
作者 胡慧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11期73-76,93,共5页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inevitability of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building concept,the conn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i...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inevitability of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building concept,the conn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ith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The key point is that the contemporary design should absorb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of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building concept 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concept,forming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ocal ecology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EXIST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culture ECOLOGICAL CONCEPT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Teena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3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era.Based on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this paper analyzed,from the Marxist perspective,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 ent of people,the value of peo ple and social development,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argeted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for teenagers,and proposed to develop and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arry out extensive education on the Marxism,socialism patriot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teenagers build socialism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 their faith in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mmu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T the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NATURE of man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PATRIOTISM traditional culture
下载PDF
On “Qi” in Kungfu Panda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hilosophy
4
作者 周渊博 《海外英语》 2019年第3期184-188,共5页
Kungfu Panda produced by America is quite famous in China and many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on i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 fact, "Qi"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 of Chinese philosophy which determine the succ... Kungfu Panda produced by America is quite famous in China and many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on i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 fact, "Qi"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 of Chinese philosophy which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Panda. However, the present researches about kungfu hardly pay enough attention on how "Qi" works.Therefore, the paper, by introducing and discussing the concept of "Qi",discusses the role of reflective ways for "Qi" to show special China kungfu.This paper provides opportunity for foreigners to learn China ancient culture about "Taoism". The purpose of thepaper explain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Inter-culture TAOISM culture awareness PHILOSOPHY of“Qi”
下载PDF
世界·国家·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美好”向度
5
作者 王井荣 祝志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0-32,共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既有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擘画美好世界愿景的展望,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建设更加美好中国蓝图的构想,还有对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提供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的行动。习近平文化思...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既有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擘画美好世界愿景的展望,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建设更加美好中国蓝图的构想,还有对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提供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的行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整个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繁荣的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视野、美好生活文化需求的民生视野三重向度,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美好世界 美好中国 美好生活
下载PDF
山水文化视域下城市山水系统营建研究
6
作者 王亚军 许舒琳 郁珊珊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文章阐述古代山水文化的形态,总结自古以来渗透进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山水文化精神,引出当代山水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山水城市”概念,通过对国内外与“山水城市”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山水城市”营建研究作铺垫。基于山水人民城市的最终目标... 文章阐述古代山水文化的形态,总结自古以来渗透进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山水文化精神,引出当代山水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山水城市”概念,通过对国内外与“山水城市”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山水城市”营建研究作铺垫。基于山水人民城市的最终目标,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环境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物质空间与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主旨出发,构建山水生态城市、山水公园城市、山水人文城市,形成山水文化视域下的“山水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文化 山水城市 生态城市 公园城市 人文城市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实现研究: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7
作者 李书亭 孟偲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解突破了物质层面局限,更兼顾精神领域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意,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不变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坚...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解突破了物质层面局限,更兼顾精神领域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意,更是中国人自古至今不变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力量,将更有利于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美好生活
下载PDF
隐微处的罗生门图——《骗子:他的假面舞会》中的共同体书写
8
作者 唐文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156,共10页
《骗子:他的假面舞会》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之一,尽管在出版前被寄予厚望,但当时学界却颇有微词,而且小说销量不佳,令麦尔维尔深感沮丧。现在看来,当时学界对该小说的质疑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者忽略了作... 《骗子:他的假面舞会》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之一,尽管在出版前被寄予厚望,但当时学界却颇有微词,而且小说销量不佳,令麦尔维尔深感沮丧。现在看来,当时学界对该小说的质疑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者忽略了作者的创作初衷。从隐微视角审视故事,麦尔维尔在小说中尝试从文本创作和文化认同建构等方面反思美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既指出了建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困惑,是从美国文艺复兴时期集体作家意识出发勾勒的一幅共同体建构的罗生门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骗子》 隐微书写 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斜目而视下的英国20世纪60-70年代社会景观--《历史人物》中作为“歪像”的大学校园、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空间
9
作者 宋艳芳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2期52-64,共13页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的学院派小说《历史人物》所描述的文化空间——大学校园、现代城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提供了一系列“歪像”,让读者得以从不同侧面审视20世纪60—70年代英国的社会景观,探察其背后的现实。虚构的大学校...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的学院派小说《历史人物》所描述的文化空间——大学校园、现代城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提供了一系列“歪像”,让读者得以从不同侧面审视20世纪60—70年代英国的社会景观,探察其背后的现实。虚构的大学校园反映了现实中英国的“新大学运动”及遍布国内外的激进主义潮流;沿海的南方城镇影射了英国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日常生活空间里上演着女权主义运动的戏剧性故事,同时也揭示了女性抗争所受到的局限。小说以小见大,以戏仿反映现实,虚实之间既关照了历史,也彰显了空间与文化的关联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歪像 空间 文化
下载PDF
唯物史观语境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引领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阳 李万鹰 张盼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唯物史观在坚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英雄人物的创造作用,阐明了英雄人物引领历史事变、人民群众孕育伟大精神的历史意蕴。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孕育产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其植根人民、朝乾夕惕、坚韧向前的强... 唯物史观在坚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英雄人物的创造作用,阐明了英雄人物引领历史事变、人民群众孕育伟大精神的历史意蕴。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孕育产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其植根人民、朝乾夕惕、坚韧向前的强大精神导向作用,锻造了一支支“铁人式”过硬队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坚定了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旨趣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斗争精神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优秀传统文化探源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嘉唯 张雅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7-34,共8页
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矢志不渝追寻的目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好生活,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矢志不渝追寻的目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好生活,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其中,“第二个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优秀传统文化的历代更迭为美好生活积淀了如“天下大同”“皆有所养”“道法自然”“兼爱非攻”“缘法而治”等文化基因。新时代,立足“第二个结合”,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以“宁静致远”的价值观、“民惟邦本”的群众观、“和而不同”的天下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推动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 美好生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与话语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伟 姚秉轩 顾慧卿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性,厘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可能性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扎根中华大地,推进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City Walk:美好生活视域下的体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13
作者 于兆楠 荆雯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9期118-122,165,共6页
City Walk是一种以漫步为主要途径来体验城市风景和文化氛围的新型“微旅游”方式。本文在分析City Walk的内在机理及价值的基础上,对以美好生活视域下City Walk中体文旅融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纾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ity Walk中... City Walk是一种以漫步为主要途径来体验城市风景和文化氛围的新型“微旅游”方式。本文在分析City Walk的内在机理及价值的基础上,对以美好生活视域下City Walk中体文旅融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纾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ity Walk中体文旅融合的现实困境为缺乏相应科学健身知识储备、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过度商业化与文化原貌冲突、过于集中的City Walk路线。据此提出纾困路径:在人才支持方面要培育体文旅复合人才,组建专业队伍;在政策支持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奖惩机制;在创新支持方面要持续探索新区域,助力体文旅高质量发展;在宣传支持方面要打造City Walk中的城市IP属性,扩大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City Walk 体文旅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新西兰教师绩效管理政策的柔性特点
14
作者 牛慧丹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118,I0005,I0006,共11页
新西兰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种相对柔性的问责制,强调学校在制定和实施教师绩效管理方面的高度灵活性。由于多方权力的博弈,新西兰的教师专业标准具有高度的弹性,并未引入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相对于强调精确评估和高利害问责的教... 新西兰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种相对柔性的问责制,强调学校在制定和实施教师绩效管理方面的高度灵活性。由于多方权力的博弈,新西兰的教师专业标准具有高度的弹性,并未引入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相对于强调精确评估和高利害问责的教师问责机制,新西兰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在实质性责任追究方面存在很大限制。这种相对柔性的问责制度反映了新西兰教育领域对引入教师问责制度的谨慎态度。中国在借鉴西方国家教师政策的经验时,需要考虑多方权力博弈对教师问责制和专业性的影响,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在教育制度层面,应努力创造信任和支持的文化环境,拓展教师的专业自主空间,避免行政干预对教师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教育 教师政策 教师问责制 绩效管理 教育文化
下载PDF
水环境影响下明代福建梅花所城海防聚落空间营建
15
作者 付嫣然 林志森 +1 位作者 李玲秀 沈杨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目的】明代海防聚落多沿海分布,空间营建既要满足军事防御功能,也要满足御洪、防潮、排涝、取水的需求。研究明代海防聚落的选址与空间布局,有助于乡土地域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水环境影响下地域性聚落的保护。【方法】以明代福建梅花所... 【目的】明代海防聚落多沿海分布,空间营建既要满足军事防御功能,也要满足御洪、防潮、排涝、取水的需求。研究明代海防聚落的选址与空间布局,有助于乡土地域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水环境影响下地域性聚落的保护。【方法】以明代福建梅花所城为例,运用ArcGIS软件和DepthMapX空间句法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从人地关系出发,探究在水环境影响下海防聚落的空间营建特征。【结果】发现梅花所城因形就势,居高而建,跨海避河;利用山势、街巷、建筑排涝;筑城设壕,砌筑石屋、石墙,层层防御;合理布设水井,保障梅花所城用水安全。【结论】明代海防聚落基于水环境进行选址与空间布局,建成符合当地防御和发展需求的聚落空间,营建策略兼具御洪、防潮、排涝以及御敌功能,可为海防聚落等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为现代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文化景观 传统聚落 人地关系 洪涝 选址 空间特征
下载PDF
AIGC视域下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机协同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焱松 王玉珲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了推动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技术文明相适应,本文以技术与文化共通的多模态属性的耦合关系作为出发点,以人机协同机制弥合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模态逻辑差异,提出了AIGC视域下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机协同策略。具体来看,本研究在技术层面基于信... 为了推动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技术文明相适应,本文以技术与文化共通的多模态属性的耦合关系作为出发点,以人机协同机制弥合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模态逻辑差异,提出了AIGC视域下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机协同策略。具体来看,本研究在技术层面基于信息处理、内容创造、协同修订等方面细化AIGC视角下人机协作的流程及要求,在文化生产层面则面向不同社会主体形成了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及文化流通的路径,实现了AIGC技术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活态化、可持续性作用,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传统文化 人机协同 设计应用 文化产业
下载PDF
论唐诗中“羽人”形象的诗风及文化内涵
17
作者 郑小琼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时隔千载,“羽人”形象千变万化,其起源与发展脉络清晰。发展至唐代,“羽人”原始形象渐趋褪去,逐步与道教“仙人”形象趋近或重叠。在35位诗人中,他们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诗风,体现在雄奇壮丽、闲适恬淡、幻化浪漫... 时隔千载,“羽人”形象千变万化,其起源与发展脉络清晰。发展至唐代,“羽人”原始形象渐趋褪去,逐步与道教“仙人”形象趋近或重叠。在35位诗人中,他们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诗风,体现在雄奇壮丽、闲适恬淡、幻化浪漫三方面。在《全唐诗》中,有48首诗作借“羽人”形象或言志或传情,他们或传递崇道的向往之情;或寄寓壮志难酬的苦闷;或表达坚定爱国爱民的信念;或抒发对现实的沉重哀切;或代表一种超然的心境;或追求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唐代诗人情感内涵丰富,概言之,他们咏‘羽人’形象的诗作蕴含着两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反映他们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较深,在诗歌创作中追求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典型地体现时代性、思想性与文化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羽人”诗风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北疆多民族生态文化融合与共生
18
作者 麦拉苏 乌日陶克套胡 包凤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9,125,共1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我国先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准则。我国北疆各民族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漫长历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我国先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准则。我国北疆各民族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漫长历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游而牧之”的草原畜牧文化、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逐鸟兽而居”的狩猎采集文化、达斡尔族“顺天时,量地利”的农牧渔猎多元文化都有共同的指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本土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以各民族生态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各民族生态文化的交融共生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是北疆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多民族 生态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五四文学命题的延展与重审:从《财主底儿女们》谈起
19
作者 邓姿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在民族解放战争语境下,当五四文学的启蒙姿态渐渐被遮蔽时,路翎执著地选择接续五四文学命题、还原五四传统的写作路向。一方面,他认同五四文学命题在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吸纳、被阐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对五四文学命题的... 在民族解放战争语境下,当五四文学的启蒙姿态渐渐被遮蔽时,路翎执著地选择接续五四文学命题、还原五四传统的写作路向。一方面,他认同五四文学命题在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吸纳、被阐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对五四文学命题的有效性与可信度产生质疑。在《财主底儿女们》中,路翎用蒋纯祖的悲剧否定了五四文学对个人主义的乐观书写,从性别等级维度反思了五四文学将女性解放作为反封建武器的局限性,并以蒋家儿女“离家—回归”的情节结构模式完成了五四文学对传统家族文化绝决批判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财主底儿女们》 个人主义 女性解放 传统家族文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之传承与创新
20
作者 石超 王景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7-106,共10页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同样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根基。中国共产党通过抽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要素,发掘传统要素的隐含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最终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同样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根基。中国共产党通过抽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要素,发掘传统要素的隐含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最终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的五大特征。具体讲,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对“广土巨族”的“大一统”治国理念的扬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对“以民为本”“重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的扬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对“廪实知礼”“惟勤尚雅”的重德理念的扬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的扬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对“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大同思想的扬弃。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确立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 广土巨族 民本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