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意阵列双基地MIMO雷达的半实值MUSIC目标DOD和DOA联合估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秦 张林让 +1 位作者 郑桂妹 李兴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2-538,共7页
实值处理具有降低高自由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角度估计大计算量的优势。但受制于阵列的共轭对称性,对于任意阵列结构的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角(direction of departure,DOD)和接收角(direction of arr... 实值处理具有降低高自由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角度估计大计算量的优势。但受制于阵列的共轭对称性,对于任意阵列结构的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角(direction of departure,DOD)和接收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联合估计,若不做附加的预处理则无法实现实值操作,故将常规阵列实值处理的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超分辨算法推广至任意阵列结构的双基地MIMO雷达。首先根据MIMO雷达的导向矢量共轭与镜像的对等性,提取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的实部,并对其进行特征分解得到"目标加倍"的信号子空间及其应对的噪声子空间;然后利用Kronecker积的特性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搜索区域减半的一维半实值域MUSIC谱,取出目标DOD真值与其镜像代入降维Capon算法来剔除虚拟峰值得到目标DOD估计真值;最后利用特征矢量得到模糊DOA估计值,采用方向余弦差最小范数方法得到目标DOA无模糊估计值。本文算法估计性能与一维搜索复数域MUSIC相当,计算量约降50%,且能够实现DOD和DOA的自动配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值多重信号分类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任意阵列 发射角估计 接收角估计
下载PDF
明清词韵学的辨体视野与尊体策略
2
作者 杜玄图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辨体视野,源于诸家不同的尊体策略。明清词韵学之尊体策略经历了“曲化合乐—格律稽古—寻源释韵—回归词体”的演进,辨体视野相应地经历了“关联曲以与诗辨—关联诗以与曲辨—与古乐府之通与辨—辨而不破”的演变。不同层面、不同途径的音律观照,是造成明清词韵学辨体视野不一、尊体策略各异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词韵学 辨体 尊体 演变 音律
下载PDF
安徽文南词特色与传承保护探析
3
作者 赵雅星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从文南词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其丰富多样的文本内容和通俗易懂、曲式鲜明的音乐特色进行研究,发现文南词正面临区域萎缩、剧目缺失、文化身份模糊以及保护力量分散的现状。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内容形式、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网络宣传等途径... 从文南词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其丰富多样的文本内容和通俗易懂、曲式鲜明的音乐特色进行研究,发现文南词正面临区域萎缩、剧目缺失、文化身份模糊以及保护力量分散的现状。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内容形式、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网络宣传等途径不断加大对文南词的传承保护,以扩大文南词的艺术影响。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为以安徽文南词为首的地方戏曲艺术发展寻求出路,也为其他稀有剧种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南词 文本内容 唱腔 传承保护
下载PDF
口传艺术“楚调唐音”歌吟词的音声意韵研究
4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4-99,共6页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乐形态的分析,探寻歌吟中词的吟唱规律及其音声意韵的艺术观念,以丰富传统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艺术 “楚调唐音”歌吟 音乐形态 音韵
下载PDF
以音乐性为本位的词体文人化--再论李清照《词论》
5
作者 严佳丽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9-51,共3页
李清照《词论》以音乐性为本位,对词体提出更为严格的格律要求。在廓清诗词界线的同时,诉诸语言系统本身,是音乐文学格律意识的自觉,也是词作为音乐文学试图摆脱音乐而获得文体独立的尝试和努力。《词论》进一步论及词体创作的具体技法... 李清照《词论》以音乐性为本位,对词体提出更为严格的格律要求。在廓清诗词界线的同时,诉诸语言系统本身,是音乐文学格律意识的自觉,也是词作为音乐文学试图摆脱音乐而获得文体独立的尝试和努力。《词论》进一步论及词体创作的具体技法和审美理想。虽然不免受到宋人重知识、重才学的学者之风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融诗化文的时代气息,但其中鲜明的文人气质,更进一步推动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音乐性 文人化
下载PDF
“隋唐燕乐”的不同系统与词的起源 被引量:3
6
作者 成松柳 陈江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9-43,共5页
词的产生受"隋唐燕乐"的影响,研究词起源不得不对"隋唐燕乐"进行考察。词的起源与词体的正式确立应视为两个概念。词的起源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应主要关注词如何由音乐生成;词体的正式则为文体学的问题,重点在于... 词的产生受"隋唐燕乐"的影响,研究词起源不得不对"隋唐燕乐"进行考察。词的起源与词体的正式确立应视为两个概念。词的起源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应主要关注词如何由音乐生成;词体的正式则为文体学的问题,重点在于区别词是如何独立成为一种文体。有唐一代并无"隋唐燕乐"的概念,是后人为了称谓及研究的方便而提出的。"隋唐燕乐"包罗万象,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为宫廷音乐系统,一为民间音乐系统。二者各自对词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词体雏形孕育于民间,词起源的时间,其上限只能是初唐,下限只能是盛唐,词体的正式成立在中晚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燕乐 音乐系统 词的产生
下载PDF
论唐宋词与燕乐之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遂 习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1-76,共6页
文章阐明了三个观点 :1 )唐宋词是一种曲牌体声乐艺术形式 ,其曲牌的音乐定式产生于“隋唐燕乐”。也可以说 ,由于“燕乐”曲子的程式化而产生了唐宋词这一艺术形式 ;2 )由于“唐宋词”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 ,所以其声辞配合的方式决定着... 文章阐明了三个观点 :1 )唐宋词是一种曲牌体声乐艺术形式 ,其曲牌的音乐定式产生于“隋唐燕乐”。也可以说 ,由于“燕乐”曲子的程式化而产生了唐宋词这一艺术形式 ;2 )由于“唐宋词”是声乐艺术的一部分 ,所以其声辞配合的方式决定着词体的形式 ;3 )“词体”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词乐的衰亡与新兴乐种的繁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子词 声辞配合 隋唐燕乐
下载PDF
宋代词学视域中的李清照《词论》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宝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5,共8页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程,或称之为"诗化"。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突破过甚而疏离词之本位的倾向。李清照既认同词的雅化,又不赞同因雅化而背弃词的本质特征,其关注的焦点则是词的合律可歌的音乐性本位。正因为李清照的这一词本体论蕴涵了上述的两个向度,故其词学观不能以"婉约"与"豪放"的两分法加以概括。文章最后探讨了周邦彦为何不被李清照置评的原因,因周词虽恪守音律,格调典雅,但其词品仍不能免俗所致。李清照对周的这一态度也表达了她的词学思想的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雅化 词乐 周邦彦 姜夔
下载PDF
宋词所描写的琵琶音乐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尊明 李晓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1-56,共6页
《全宋词》中涉及对琵琶妓乐的赋咏和描写的词作多达二百五十余篇,除了一般性地描写"琵琶"这一音乐意象之外,还有大量作品是专门赋咏琵琶乐与琵琶妓的。宋词对琵琶音乐的描写主要包括琵琶乐器和琵琶乐曲两大部分,对琵琶乐器... 《全宋词》中涉及对琵琶妓乐的赋咏和描写的词作多达二百五十余篇,除了一般性地描写"琵琶"这一音乐意象之外,还有大量作品是专门赋咏琵琶乐与琵琶妓的。宋词对琵琶音乐的描写主要包括琵琶乐器和琵琶乐曲两大部分,对琵琶乐器的描写往往突显最精美最典型的局部特征,如弦槽、弹拨、弦索和琵琶上的图案,精美而香艳;对琵琶乐曲的描写,分全篇描写和部分描写两种类型,多是调动丰富的联想,通过生动的比喻来加以展现,以苏轼、辛弃疾、晁补之、曾觌等人的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琵琶 音乐 审美
下载PDF
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释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秋妍 陶然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98,共7页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和词家,《旧唐书》本传记载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两句话不仅是对温庭筠行为和创作的描述,而且也是对晚唐五代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本质和音乐功能的揭示。温庭筠对与音乐相关的两种...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和词家,《旧唐书》本传记载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两句话不仅是对温庭筠行为和创作的描述,而且也是对晚唐五代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本质和音乐功能的揭示。温庭筠对与音乐相关的两种文体——乐府倚曲、词体创作,都做出很大的贡献,新出土的温庭筠所撰的《杨辇墓志》表现的倚声观,更有助于对温庭筠乐府和词作的理解。词是"声"与"诗"逐渐融合而又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新的音乐文学体式,温庭筠在这一体式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主体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旧唐书》 乐府倚曲 侧艳 词体创作
下载PDF
律词申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桃坊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50-55,共6页
洛地先生提出的“律词”的概念,可将中国音乐文学史上诸种歌辞排除在外,使我们对调体性质的认识更为清晰。所谓“律词”,是指合格律的词作,或具有格律规范的词作。唐宋以来的词,可称为“律词”。但如果仅从民族文学形式着眼而无视其为... 洛地先生提出的“律词”的概念,可将中国音乐文学史上诸种歌辞排除在外,使我们对调体性质的认识更为清晰。所谓“律词”,是指合格律的词作,或具有格律规范的词作。唐宋以来的词,可称为“律词”。但如果仅从民族文学形式着眼而无视其为音乐文学,遂以为它是从唐代格律诗体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就忽视了词体出现的特定文化条件,以致掩蔽了其艺术特质。律词的产生并非由于近体诗格律的发展,是其句式简单变化的结果,而是由于隋唐新燕乐的流行应运而生的新体音乐文学。律词是唐代新燕乐的歌辞,敦煌曲子词已是律词。每一支燕乐曲歌辞的始辞是倚声制作的,经过许多文人的模拟,遂使该乐曲成为具有独特格律意义的词调。因其倚声制词,以辞从乐,故是长短句的形式,并形成以调调定位的独特的格律。唐宋时词是依据音谱而演唱的,在此情形下,并未因律词的产生而弱化原有的乐曲,而是使律词音乐化了。律词与音乐的关系不仅是歌辞与音乐系统的结合,它们在形式上也融合,因而律词是中国音乐文学的最高级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词 音乐文学 格律 近体诗 词体 燕乐
下载PDF
从《教坊记》曲目考察词调中的西域音乐因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人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8,共8页
内容提要:《教坊记》乐曲流行最广, 并且最能代表唐代的音乐风貌, 唐五代词调亦多源自教坊乐曲。《教坊记》曲目中部分已确认为胡乐(主要是西域乐曲), 本文依据近年来学界研究的成果, 试图补充论证一些教坊曲目中的西域乐曲, 藉此说明... 内容提要:《教坊记》乐曲流行最广, 并且最能代表唐代的音乐风貌, 唐五代词调亦多源自教坊乐曲。《教坊记》曲目中部分已确认为胡乐(主要是西域乐曲), 本文依据近年来学界研究的成果, 试图补充论证一些教坊曲目中的西域乐曲, 藉此说明西域各民族音乐在词曲方面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坊记笺订》 词调 西域音乐
下载PDF
《楚辞》文本的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亚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178,共5页
《楚辞》音乐的具体呈现状态已经遥不可及,但通过其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屈原用生命弹奏的宇宙音乐和人生旋律。《楚辞》的内在音乐首先体现为文本语音的节奏和旋律,语气助词"兮"是其文本向音乐转化的重要契机;其次,屈原作品... 《楚辞》音乐的具体呈现状态已经遥不可及,但通过其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屈原用生命弹奏的宇宙音乐和人生旋律。《楚辞》的内在音乐首先体现为文本语音的节奏和旋律,语气助词"兮"是其文本向音乐转化的重要契机;其次,屈原作品的动态意象如"风"和"落叶",使得天地万物无不处于一种特定的节奏之中,文本中之"日月"、"春秋"往来构成了音乐最本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屈原作为生命历程之体验者如同音乐中的一个动机,求索、飞升、徘徊,最终通过对于肉体的断然弃绝而抵达永恒的旋律。同时,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于时间流逝之感慨,在特定的语音结构中,被发展成为文本内在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音乐艺术 节奏 音乐结构 动态意象 时间 旋律
下载PDF
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明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03-207,211,共6页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定词谱》的成就最高。这些格律谱不仅被用来指导创作,而且成为清人廓清词之体制、维护词体特性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体式 词体特性 词律 词谱 词体观
下载PDF
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青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温庭筠的乐府体艺术主要渊源于李贺,兼法李白与六朝乐府,主要通过环境烘托、兴托引喻等富于暗示性的手法以及绮丽的语言,形成以绮艳为主的艺术风格。其乐府体对温庭筠的词体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中晚唐的文人词创作中引入了文人乐府... 温庭筠的乐府体艺术主要渊源于李贺,兼法李白与六朝乐府,主要通过环境烘托、兴托引喻等富于暗示性的手法以及绮丽的语言,形成以绮艳为主的艺术风格。其乐府体对温庭筠的词体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中晚唐的文人词创作中引入了文人乐府的浮艳风格,并对以后的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庭筠乐府诗对词体绮艳风格形成的影响,可以一直追溯到大历诗人韩翃乐府中的婉媚之调。这种婉媚之调经由李贺乐府的发展,在温庭筠乐府诗中得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乐府体 词体 渊源 影响
下载PDF
宋代乐语名实考辨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启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乐语是解读宋代音乐生活,探寻燕乐演出体制的一把钥匙,但时常不为人所熟知。本文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对宋代乐语的“名”与“实”进行考辨,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 乐语 名实 致语 口号 教坊词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土家族竹枝词对地方音乐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晓辉 熊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竹枝词的发展在艺术史上一直都与地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刘禹锡因为受到巴渝竹枝歌的影响,开创了竹枝词文体并引向文坛发展,此后竹枝词受到各地文人的青睐。土家族竹枝词记录了许多土家族的音乐活动,也给土家族地区的音乐创作带来... 竹枝词的发展在艺术史上一直都与地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刘禹锡因为受到巴渝竹枝歌的影响,开创了竹枝词文体并引向文坛发展,此后竹枝词受到各地文人的青睐。土家族竹枝词记录了许多土家族的音乐活动,也给土家族地区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元素,同时也对地方音乐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竹枝词 竹枝歌 地方音乐 影响
下载PDF
姜白石的词乐与清雅之韵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向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旋律 清雅
下载PDF
音乐与辞章:宋词的两种传播方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金梅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词在宋代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立足于音乐,通过歌妓的演唱使之走向最广大的受众;二是立足于文字,以题写、手抄、印刷等形式在特定的人群内流传。演唱可以使词快速有效地播之四方,文字则使词得以长时间传播。
关键词 歌妓 宋词 辞章 宋代 流传 特定 形式 演唱 音乐 文字
下载PDF
从《凉州词》创作看声诗的断代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润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9-104,共6页
唐代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融合了西域与中原乐曲的《凉州曲》而来,并成为唐代声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宋词创作兴盛之后,诗人们却不再创作具有边塞主题的声诗《凉州词》,从《凉州词》的由盛转衰可以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声诗,... 唐代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融合了西域与中原乐曲的《凉州曲》而来,并成为唐代声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宋词创作兴盛之后,诗人们却不再创作具有边塞主题的声诗《凉州词》,从《凉州词》的由盛转衰可以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声诗,其断代应该是在唐宋之际,其体裁则多是近体诗。这一早已被任半塘《唐声诗》所提出的观点,在《凉州词》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声诗 断代 《唐声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