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张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采取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无创呼吸正压通气治疗]与研究...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采取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无创呼吸正压通气治疗]与研究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临床指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的74.36%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SpO_(2)(98.36±6.01)%、PaO_(2)(70.63±4.51)mm Hg(1 mm Hg=0.133 kPa)较对照组的(94.31±5.28)%、(61.21±4.23)mm Hg高,PaCO_(2)(46.24±2.42)mm Hg较对照组的(54.02±2.63)mm Hg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3.21±0.57)L、FVC(3.59±0.24)L、FEV1/FVC(74.36±5.34)%较对照组的(2.34±0.63)L、(3.05±0.43)L、(68.24±4.12)%高(P<0.05)。研究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3±0.37)、(4.76±0.54)、(6.31±0.65)、(9.34±1.03)d,均较对照组的(2.54±0.65)、(6.55±0.84)、(8.81±1.05)、(14.52±1.13)d短,气管插管率5.13%较对照组的23.08%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20.14±2.06)ng/L、CRP(6.65±0.71)mg/L、PCT(1.31±0.26)ng/ml较对照组的(23.04±2.13)ng/L、(8.23±0.87)mg/L、(1.62±0.34)ng/ml低(P<0.05)。结论在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能够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可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纳洛酮 血气指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白雪莲 刘仲楠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3...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行气管插管持续机械通气,试验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治疗结果及时间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肺活量(VC)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EV_(1)、FVC、FEV_(1)/FVC、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液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上升,试验组PaO_(2)、pH值、S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好转率(98.11%)高于对照组(83.02%),恶化率(1.89%)低于对照组(13.21%),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可以明显缩短气管插管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获得较高的治疗好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纳洛酮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呼吸衰竭 效果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纳美芬应用于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苏靖诚 黄萃琛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1期44-47,共4页
为研究小剂量纳美芬静脉注射给药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作用,对纳入标准的90例初产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给药前2min,S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mL,J组静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以生理... 为研究小剂量纳美芬静脉注射给药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作用,对纳入标准的90例初产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给药前2min,S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mL,J组静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2mL),N组静脉注射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2mL)。三组产妇Bromage改良评分及新生儿Apgar 1min、5min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产妇舒适度GCQ评价,N组得分明显高于J组和S组(P<0.05);对比三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N组(3.33%)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J组(33.33%)和S组(56.67%)。研究发现,小剂量的纳美芬静脉注射预给药,能有效降低初产妇行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产妇分娩镇痛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小剂量纳美芬 不良反应 镇痛效果 生命体征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在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丽云 叶铁虎 +1 位作者 张银中 赵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在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A)中加用小剂量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吗啡用药量及其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9例术后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纳洛酮组接受术后静脉PCA治疗。吗啡组为150m l盐水中加入60m g吗啡(PCA剂量为吗啡... 目的研究在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A)中加用小剂量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吗啡用药量及其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9例术后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纳洛酮组接受术后静脉PCA治疗。吗啡组为150m l盐水中加入60m g吗啡(PCA剂量为吗啡1m g),纳洛酮组为在吗啡组的基础上加入6μg/kg纳洛酮。记录启动PCA泵后0、2、4、6、8、12、24h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V AS)、吗啡的消耗量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在启动PCA泵2h时,吗啡组和纳洛酮组的V 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4、6、8h后安静时吗啡组VA S评分分别为(43.6±5.4)、(38.2±4.6)、(42.3±4.8)m m,纳洛酮组为(37.6±6.0)、(31.8±5.4)、(33.2±6.3)m m;活动时吗啡组V AS为(51.6±6.0)、(42.8±5.6)、(48.3±4.9)m m,纳洛酮组为(49.6±5.8)、(37.2±6.0)、(42.1±5.3)m m,两组VA S在安静和活动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24h吗啡总用药量纳洛酮组(36.6±13.5)m g较吗啡组(43.7±14.6)m g显著减少(P<0.05);恶心、呕吐在4、8h时纳洛酮组的发生率较吗啡组低(P<0.05),头晕、瘙痒及呼吸频率、指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排气时间、镇静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术后吗啡PCA治疗药液中加入小剂量纳洛酮可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术后 吗啡 纳洛酮 副作用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罗骞 涂星 +1 位作者 熊芬 苏芬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评价醒脑静和纳洛酮联用及单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成本效果,构建临床决策模型,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效果指标采用文献分析法计算总有效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间接分析获得;成本指标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非直接医疗... 目的评价醒脑静和纳洛酮联用及单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成本效果,构建临床决策模型,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效果指标采用文献分析法计算总有效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间接分析获得;成本指标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非直接医疗成本,通过广州市某三甲中医院治疗和收费标准统计获得。并以药价下调10%和护理费用上调10%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醒脑静和纳洛酮联用及单用纳洛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9%和78.10%,期望总成本分别为1 036.46和880.01元,成本、效果值分别为11.27和11.14;成本效果增量比较显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组每提高一个疗效百分点需花费约10.51元。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成本、效果比为11.37,而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成本、效果比为10.98,其比值低于纳洛酮组。结论从临床经济学和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建议在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治疗时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纳洛酮 急性酒精中毒 成本-效果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7
6
作者 邵伯云 周维华 +1 位作者 朱伯金 李小龙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 目的观察使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变化,并随访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1%vs.79.0%,x^2=8.927,P=0.00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FEV_1/FVC%和呼吸困难评分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6.668、6.272、6.192、6.597,P<0.05);观察组的SpO_2、PaO_2、PaCO_2、pH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6.616、6.931、6.315、6.219,P<0.05);观察组随访的气管插管率和6个月内急性加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583、6.467,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4,P=0.102)。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耐力和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有创呼吸机使用率和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
下载PDF
龙血竭总黄酮抗炎镇痛作用及其镇痛机制探讨 被引量:51
7
作者 陈素 吴水才 +1 位作者 曾毅 刘向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观察龙血竭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确定龙血竭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探讨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实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龙血竭及其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以纳洛酮拮抗实验,探讨龙... 目的观察龙血竭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确定龙血竭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探讨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实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龙血竭及其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以纳洛酮拮抗实验,探讨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机制是否与阿片受体有关。结果龙血竭及其总黄酮能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痛阈,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纳洛酮不影响龙血竭总黄酮对小鼠热刺激痛阈的提高。结论龙血竭及其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龙血竭总黄酮应是龙血竭抗炎镇痛的主要有效部位。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机制应与阿片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龙血竭总黄酮 抗炎镇痛 纳洛酮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静脉注射未能减轻吗啡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艾青 张志捷 +4 位作者 王春光 何亮亮 朱四海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 研究术后吗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加用小剂量的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吗啡用药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下肢骨科手术92例,在所有入选病人中,有3例结果显示可疑而退出.所有病人都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 目的 研究术后吗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加用小剂量的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吗啡用药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下肢骨科手术92例,在所有入选病人中,有3例结果显示可疑而退出.所有病人都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立即开始PCIA.依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三组:Ⅰ组(29例),吗啡复合纳洛酮1组,两药浓度比为1 600:1;Ⅱ组(32例),吗啡复合纳洛酮2组,浓度比为2 000:1;Ⅲ组(28例),单纯吗啡作为对照.各组静脉泵中的吗啡浓度相同为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80 mg吗啡.镇痛泵的设定参数为:PCA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8 min,无背景剂量.记录术前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记录启动PCA泵前后病人的SpO2,术后2、6、24 h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的消耗量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和各处理药物的用量.结果 根据实际进入的89例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无论在吗啡的消耗量还是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和Ⅲ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58.6%、65.6%和64.2%,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1.1%、34.3%和35.7%,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41.3%、40.6%和42.8%,另外各组需要应用补救药物的例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术后吗啡PCIA治疗药液中加入小剂量纳洛酮对减少吗啡消耗量,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镇痛 吗啡 纳洛酮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紫金龙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勐 王银叶 艾铁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 研究紫金龙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热板法、扭体法研究紫金龙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 ,采用福尔马林实验、纳洛酮拮抗实验和竖尾实验研究其镇痛机制。结果 紫金龙总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 ,但对... 目的 研究紫金龙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热板法、扭体法研究紫金龙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 ,采用福尔马林实验、纳洛酮拮抗实验和竖尾实验研究其镇痛机制。结果 紫金龙总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 ,但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无明显镇痛作用。紫金龙总生物碱对福尔马林所致小鼠两相疼痛均有明显镇痛作用。纳洛酮未能拮抗其镇痛作用且紫金龙总生物碱给药组动物均未出现 S形竖尾反应。结论 紫金龙总生物碱既具有外周镇痛作用 ,又具有中枢镇痛作用 ,但其作用不同于吗啡类药物 ,也不同于非甾体抗炎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龙总生物碱 镇痛 纳洛酮
下载PDF
纳络酮注射液治疗137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世伟 何平 +2 位作者 田文广 何渝 丁静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2期2070-2070,2072,共2页
目的探讨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肝性脑病3d内清醒... 目的探讨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肝性脑病3d内清醒者,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7%和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是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的促进清醒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肝性脑病 临床有效率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漆松涛 张永明 +1 位作者 邱炳辉 方陆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剂量疗效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以及0.1、0.2、0.4、0.6、0.8 mg.kg-1.d-1纳洛酮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分组剂量纳洛酮,观察GCS、血压、脉搏...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剂量疗效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以及0.1、0.2、0.4、0.6、0.8 mg.kg-1.d-1纳洛酮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分组剂量纳洛酮,观察GCS、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测定血浆β-内啡肽(-βEP)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随访3个月,观察GOS、肢体和语言功能评分。结果GCS、β-EP、CRP在小剂量纳洛酮组(0.1 mg.kg-1.d-1)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纳洛酮组各组间(≥0.4 mg.kg-1.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空白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0.2 mg.kg-1.d-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脉搏、呼吸在纳洛酮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GOS、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在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小剂量组恢复最差(P<0.05);但大剂量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盐酸纳洛酮(≥0.2 mg.kg-1.d-1)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②小剂量盐酸纳络酮(≤0.1 mg.kg-1.d-1)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保护无意义,临床不提倡使用;③盐酸纳络酮剂量0.4~0.6 mg.kg-1.d-1为最佳临床推荐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脑损伤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丹 姜红峰 +3 位作者 何菲 叶文 刘本德 任立权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35-236,共2页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 8例出现肺性脑病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 5例采用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 2 3例采用尼可刹米和洛贝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 8h内较对照组有较高的苏醒率 ,且苏醒所需时间短。 8...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 8例出现肺性脑病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 5例采用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 2 3例采用尼可刹米和洛贝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 8h内较对照组有较高的苏醒率 ,且苏醒所需时间短。 8h后治疗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PaCO2 的平均水平较对照组低 ,而PaO2 较对照组高。结论 :纳洛酮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通气 ,明显地加快肺性脑病患者的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药物治疗 肺性脑病 临床观察 尼可刹米 洛贝林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纳洛酮对右美托咪定麻醉小鼠催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翠 余剑波 +5 位作者 周汾 陈慧荣 王曼 宫丽荣 穆蕊 董树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右美托咪定麻醉小鼠有无催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纳洛酮组(NAL组)、阿替美唑组(ATI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3组(n=10)。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 mg/kg,给药后90 min,各组分别腹...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右美托咪定麻醉小鼠有无催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纳洛酮组(NAL组)、阿替美唑组(ATI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3组(n=10)。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 mg/kg,给药后90 min,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纳洛酮2 mg/kg、阿替美唑2 mg/kg与生理盐水10 m L/kg,于右美托咪定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60、90、95、105、120、180 min评估镇静、镇痛水平,并观察小鼠苏醒时间(以翻正反射恢复为标准)。结果各组在右美托咪定给药5 min后即表现明显的镇静、镇痛效应,约在60 min时达到峰效应和在180 min恢复;阿替美唑和纳洛酮均可降低右美托咪定的镇静、镇痛效应。NAL组在给药后95、105、120、180 min镇静评分均低于NS组,在95、105、120 min镇静评分均高于ATI组;NAL组在给药后95、105、120 min镇痛评分均低于NS组(均P<0.05),与ATI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TI组、NAL组小鼠的苏醒时间短于NS组[min:(3.0±1.9)vs(5.0±2.5)vs(91.0±5.7);F=1 793.368,P<0.05],NAL组与AT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对右美托咪定麻醉小鼠具有一定的催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纳洛酮 右美托咪啶 镇痛 阿替美唑 催醒作用 苏醒时间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轻、中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培君 吕希玉 +1 位作者 林玉梅 孔荣 《中国药师》 CAS 2003年第10期645-646,共2页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轻、中型颅脑外伤中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GCS 9 13分患者 12 8例为治疗组 ,12 5为对照组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 :经过 3d、7d或 14d的治疗后 ,治疗组在生命体征、TCD和ICP监测、症...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轻、中型颅脑外伤中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GCS 9 13分患者 12 8例为治疗组 ,12 5为对照组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 :经过 3d、7d或 14d的治疗后 ,治疗组在生命体征、TCD和ICP监测、症状消失率及体征转阴率等方面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 ) ;3个月后随访 ,治疗组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盐酸纳洛酮可以促进急性轻、中型颅脑外伤病人病情的恢复 ,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颅脑外伤 疗效
下载PDF
超低剂量纳洛酮对阿片类药物镇痛效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鲍杨 马丽敏 +2 位作者 贺广宝 史东平 俞卫锋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2期70-71,共2页
纳洛酮作为纯阿片受体拮抗剂,常被用于拮抗阿片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或阿片类药物中毒等。但超低剂量的纳洛酮(<1μg/kg)近些年分别在离体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被证实与阿片类药物联用可以减轻后者... 纳洛酮作为纯阿片受体拮抗剂,常被用于拮抗阿片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或阿片类药物中毒等。但超低剂量的纳洛酮(<1μg/kg)近些年分别在离体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被证实与阿片类药物联用可以减轻后者的副作用,甚至可增强镇痛作用。其还可减轻大剂量瑞芬太尼诱发的患者术后痛觉过敏,降低或阻止啮齿类动物的阿片类药物耐受,可能的相关机制是其选择性的抑制阿片受体的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剂量纳洛酮 阿片类药物 镇痛效能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伟琼 严建泉 +3 位作者 王智坚 郭炜 黄玉娥 黄汉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叭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叭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总体疗效明显增加,患者苏醒的时间明显缩短,ADL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纳洛酮 颅脑损伤 疗效
下载PDF
恩丹西酮复合纳络酮预防硬膜外吗啡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蓝仲岳 岳军 +1 位作者 姜晓芬 胡明伦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纳络酮联合用药预防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8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恩丹西酮组 ,C组为纳络酮组 ,D组为恩丹西酮复合纳络酮组。所有病人在手术后接受硬膜外...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纳络酮联合用药预防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8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恩丹西酮组 ,C组为纳络酮组 ,D组为恩丹西酮复合纳络酮组。所有病人在手术后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 ,B、D两组病人在术毕静推恩丹西酮 8mg,C、D两组病人在硬膜外用吗啡的同时加用纳络酮 0 .4mg。结果 :四组病人 48h内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B、C、D三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 ,皮肤瘙痒发生率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尤其D组特别明显 ;C、D组尿潴留发生率与A、B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恩丹西酮与纳络酮联合用药 ,在不改变术后吗啡镇痛效果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丹西酮 纳络酮 吗啡 副作用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催醒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玉宝 庞飞 刘谦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催醒效果。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B组24例,单用纳洛酮治疗,C组22例,单用醒脑静治疗,比较3组患者开始治疗到清醒的时间。结果 A组患者平均清醒...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催醒效果。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B组24例,单用纳洛酮治疗,C组22例,单用醒脑静治疗,比较3组患者开始治疗到清醒的时间。结果 A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4.10±1.33)h,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促醒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纳洛酮 醒脑静 催醒作用
下载PDF
纳洛酮与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国成 方惠霞 +3 位作者 骆美娟 蒋亚斌 刘燕清 王欢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18-219,共2页
目的 :了解纳洛酮与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 (ACT)疗效的差异。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纳洛酮与其它药物治疗ACI的 9项对照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 :①同质性检验 :x2 =13 4 32 9,自由度为 8,P >0 0 5。②合... 目的 :了解纳洛酮与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 (ACT)疗效的差异。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纳洛酮与其它药物治疗ACI的 9项对照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 :①同质性检验 :x2 =13 4 32 9,自由度为 8,P >0 0 5。②合并效应量的检验 :OR合并 =2 392 2 ,OR合并95 %可信区间为 1 81~ 3 13。OR合并 的检验 :x2 =4 0 0 72 3,P <0 0 0 1。结论 :纳洛酮治疗ACI的疗效显著优于目前常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疗效
下载PDF
联合应用血必净与钠洛酮干预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伟 郭雅琼 +7 位作者 王文军 徐旭 董浩 代文光 王树龙 马之嘉 付芳 赵立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2期156-158,11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必净(XBJ)、钠洛酮(NX)干预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一2013年6月在笔者医院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为人选标准,干预组11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必净(XBJ)、钠洛酮(NX)干预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一2013年6月在笔者医院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为人选标准,干预组112例,对照组57例;干预组患者在就诊及入院时分别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α(IL-α)、磷脂酶A2(PLA2),对照组仅于入院时进行同样项目检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就诊时ALT为328.43±21.35U/L,AST为298.49±19.62U/L;人院时ALT为58.12±11.67U/L,AST为54.72±10.31U/L。对照组患者入院时ALT为350.88±27.72U/L,AST为302.91±24.31U/L;干预后ALT、AST降低,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XBJ与NX治疗可显著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腹损伤 急性肝细胞功能损害 血必净 钠洛酮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