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童乔慧 任晨晨 《华中建筑》 2023年第3期134-138,共5页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历史建筑数字展览可视化提供信息支持,多角度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价值,实现历史建筑价值再生,在新时代为历史建筑价值再生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数字化 云平台
下载PDF
武汉大学释古启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
作者 杨华 朱明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7,共13页
百余年来,武汉大学几代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形成了新旧融合、中西会通、继往开来的传统。其研究涉及文史各个领域,但他们尤其关注“一源一流”,即对中国早期文明进行“释古”研究,对明清以来的文化转型历程进行整体阐述。同时,他... 百余年来,武汉大学几代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形成了新旧融合、中西会通、继往开来的传统。其研究涉及文史各个领域,但他们尤其关注“一源一流”,即对中国早期文明进行“释古”研究,对明清以来的文化转型历程进行整体阐述。同时,他们注重以长江中游即荆楚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研究。他们在对中国文化史的叙述、对“封建”问题和早期启蒙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冲击—反应”模式和“文明冲突论”的回应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学术创新,是由于湖北地区具有以经史旧学融会新学术和新思想的良好学风,其中鄂东学人和鄂东学术的贡献尤为明显。新儒家代表人物多出自鄂东,而武汉大学学者的新儒家研究可视为对前辈学术的继承与回归。新世纪以来,新一代学者继承传统,在诸多领域仍保持特色,多有所拓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传统文化 封建 文化转型 早期启蒙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童乔慧 魏净兰 李亦星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的数据信息,并将BIM模型导入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中进行采光分析,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光性能优化策略,旨在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保护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学生饭厅及俱乐部 历史建筑保护 光性能优化
下载PDF
另一种面向——近代工程师莱文斯比尔的在华探索
4
作者 唐莉 童乔慧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基于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视角,从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相关的150余份结构设计图纸出发,追溯结构工程师莱文斯比尔在华的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展现其在建筑制图规范化、现代结构技术“中国化”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近代建筑体系建立、西... 本文基于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视角,从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相关的150余份结构设计图纸出发,追溯结构工程师莱文斯比尔在华的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展现其在建筑制图规范化、现代结构技术“中国化”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近代建筑体系建立、西方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探索意义,以及对中国近代建筑业的发展影响,以此纪念这位工程师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文斯比尔 结构工程师 结构设计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翼角建造探析
5
作者 唐艺窈 童乔慧 尚伟 《建筑遗产》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01年、2016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西协作建设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典范。文章基于翔实史料,梳理了两期工程中翼角建造的历史。论述了一期工程中,本土工匠主动施工变更的...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01年、2016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西协作建设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典范。文章基于翔实史料,梳理了两期工程中翼角建造的历史。论述了一期工程中,本土工匠主动施工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原因。并解读了在施工变更的影响之下,外籍设计师对二期工程翼角结构设计和图纸绘制的改进,及设计改进所体现的观念变化。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论述了近代中国固有式建筑中,本土工匠的主动施工变更现象,此现象反映了本土工匠对民族形式的影响更具主动性,且与工匠地缘相关。同时通过解读两期工程翼角的设计内容,论述了外籍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设计认知的探索与发展。最终以此反映本土工匠和外籍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影响侧重与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本土工匠 施工变更 翼角 中国固有式建筑
下载PDF
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起始
6
作者 潘文婵 陈剑宇 《华中建筑》 202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的创立与国立南京大学的影响息息相关。该文阐述了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出现前,建筑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式和国立南京大学对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辐射影响,通过分析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源头、创立、承启与延伸,进一步梳... 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的创立与国立南京大学的影响息息相关。该文阐述了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出现前,建筑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式和国立南京大学对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辐射影响,通过分析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源头、创立、承启与延伸,进一步梳理武汉三所院校教师教育背景的谱系,说明了武汉高等建筑教育与国立南京大学的关联,从而阐明武汉高等建筑教育从无到有的创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区 国立南京大学 建筑教育 建筑系
下载PDF
高校建筑遗产管理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7
作者 吕斯俊 黄渤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9期191-193,共3页
高校历史建筑不仅仅是砖块和水泥,作为高校宝贵的建筑遗产,也同样是许多人大学时光记忆中的重要角色。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对高校市级历史建筑的重视度,无论是外界还是高校内部都普遍不高,缺乏科学性的保护。武汉理工大学两处... 高校历史建筑不仅仅是砖块和水泥,作为高校宝贵的建筑遗产,也同样是许多人大学时光记忆中的重要角色。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对高校市级历史建筑的重视度,无论是外界还是高校内部都普遍不高,缺乏科学性的保护。武汉理工大学两处市级历史建筑的保护存在同样的问题。文章调研并总结武汉理工大学市级历史建筑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武汉理工大学市级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更多高校市级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理工大学 建筑遗产 高校市级历史建筑 保护策略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十八栋”的建筑特征及其文物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童乔慧 李聪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武汉大学"十八栋"指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武大在珞珈山建造的18栋英式别墅。本文从建筑史学和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十八栋史科和遗存实例的考证,探究其选址布局、建筑特征和风格,提炼其文物价值,进而对近代建筑遗产的... 武汉大学"十八栋"指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武大在珞珈山建造的18栋英式别墅。本文从建筑史学和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十八栋史科和遗存实例的考证,探究其选址布局、建筑特征和风格,提炼其文物价值,进而对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提出再利用或改造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十八栋 建筑特征 文物价值
下载PDF
浅谈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的建筑历史 被引量:7
9
作者 傅欣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的校园历史建筑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近代高等学府建筑的佳作和典范。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后依然散发着昔日的光辉,记录着它所经历的历史与沧桑。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在中...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的校园历史建筑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近代高等学府建筑的佳作和典范。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后依然散发着昔日的光辉,记录着它所经历的历史与沧桑。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中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示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历史建筑 建筑历史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选址与建造(上篇) 被引量:3
10
作者 童乔慧 孙昕勇 陈慧东 《华中建筑》 2018年第7期116-118,共3页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学府,武汉大学记录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演变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是研究近代历史变迁和城市建筑演变的珍贵资料。该文通过大量史料研究,分析20世纪30年代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最初设计原则、选址、建造到落成的...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学府,武汉大学记录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演变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是研究近代历史变迁和城市建筑演变的珍贵资料。该文通过大量史料研究,分析20世纪30年代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最初设计原则、选址、建造到落成的艰巨历程,试图尽量还原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建造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早期建筑 选址 建造
下载PDF
交互与新生——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思想解读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童乔慧 唐莉 黎启国 《建筑师》 2019年第5期56-68,共13页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是我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和设计的典范,然而关于其校园规划思想的研究却比较匮乏。本文根据设计师开尔斯和莱文斯比尔的设计手稿以及多种关于校园建设的原始文字档案,从时代背景...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是我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和设计的典范,然而关于其校园规划思想的研究却比较匮乏。本文根据设计师开尔斯和莱文斯比尔的设计手稿以及多种关于校园建设的原始文字档案,从时代背景、建校理念用地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早期校园规划和建筑形制形成的因素。旨在全球视阈下解读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思想,凸显出武汉大学校园规划及建设的全球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校园规划 折中主义 美国校园 开尔斯
下载PDF
“学院派”建筑教育的首块中国“试验田”——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颖 徐杨 韩立帆 《华中建筑》 2016年第7期146-150,共5页
该文以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学院派"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交叉运用传播学理论建构其传播要素模型,并对各要素进行专业解读;既而从"横向"传播角度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是"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传入... 该文以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学院派"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交叉运用传播学理论建构其传播要素模型,并对各要素进行专业解读;既而从"横向"传播角度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是"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传入中国的首块"试验田"的专业地位,从"纵向"传播角度解析其专业学源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中的后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学 早期建筑教育学 学院派学 传播
下载PDF
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述略(1928—1931)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颖 徐杨 +1 位作者 韩立帆 李源远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期150-151,共2页
本文以东北大学1928-1931年间的建筑教育史实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论述教育主体的构成特征;评价其教学体系上的"学院派"学缘传承及"中国化"探索;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上... 本文以东北大学1928-1931年间的建筑教育史实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论述教育主体的构成特征;评价其教学体系上的"学院派"学缘传承及"中国化"探索;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上的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学 早期建筑教育 学院派
下载PDF
历史建筑保护的BIM技术运用——以武汉大学华中水工试验所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童乔慧 杨飞 刘天卉 《华中建筑》 2021年第5期31-36,共6页
该文以武汉大学水工试验所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BIM技术应用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必要性,采用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水工所各构件的BIM族规划,接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工所砖墙与斗栱模型,探索了各构件之间的驱动关系与参数化... 该文以武汉大学水工试验所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BIM技术应用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必要性,采用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水工所各构件的BIM族规划,接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工所砖墙与斗栱模型,探索了各构件之间的驱动关系与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建立了针对历史建筑的族模板,并在建筑施工管理上加以运用,以期为历史建筑保护的BIM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自然取向·经典遵循——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理念的源流再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世丹 彭昱 刘炜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6,共9页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但因史料缺失,对其存在多种解读,影响其学术价值的完整呈现。基于设计师凯尔斯的教育与职业经历,聚焦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校园规划思潮和范式,将建成环境与书面文献进行比照与分析。...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但因史料缺失,对其存在多种解读,影响其学术价值的完整呈现。基于设计师凯尔斯的教育与职业经历,聚焦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校园规划思潮和范式,将建成环境与书面文献进行比照与分析。研究表明美国近代校园规划的环境启迪理念及相关范式在武大早期校园中均有体现,可概括为自然取向和经典遵循两大特征。早期校园由追求理想大学的愿望所塑造,融合了自然品质与经典秩序,并与大学和国家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回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诉求,对当代大学校园建设仍具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 凯尔斯 规划理念
下载PDF
从凯尔斯到沈国尧——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述评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秉德 《新建筑》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从建筑史学研究视角探讨1928~1990年武汉大学的校园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 。
关键词 武汉大学 校园规划 建筑作品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建造历程及其修缮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童乔慧 查吟川 李洋 《新建筑》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校园内狮子山东部,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栋主楼、四栋附楼以及连廊组成。其建造分为二期进行,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完工。理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武汉大学理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原始功...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校园内狮子山东部,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栋主楼、四栋附楼以及连廊组成。其建造分为二期进行,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完工。理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武汉大学理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原始功能基本延续下来。武汉大学理学院建成后比较大型的修缮保护工程主要有1946年的复校修缮、21世纪初的结构加固和2015年的首次数字化整体修缮保护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理学院 开尔斯 修缮 保护
下载PDF
珞樱中的天上宫阙——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乔慧 胡宇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该文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为研究对象,结合老斋舍各阶段设计图纸探究其规划演变历程,并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和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挖掘老斋舍独特的历史价值。老斋舍包括四大栋宿舍楼和连接各栋的三座拱券门,建筑群掩映在樱花丛中... 该文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为研究对象,结合老斋舍各阶段设计图纸探究其规划演变历程,并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和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挖掘老斋舍独特的历史价值。老斋舍包括四大栋宿舍楼和连接各栋的三座拱券门,建筑群掩映在樱花丛中,成为校园内最具特色的景观园区,如天上宫阙般雄伟壮观。老斋舍是中国近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中西方设计师对民族形式的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老斋舍 规划演变 地不平天平 设备装置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溯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菊芳 张晨阳 许小兰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现阶段有关早期武汉大学的研究较多出现在建筑学领域,而有关其规划建设的筹备过程、规划思想来源、规划发展的历史成因等研究尚十分缺乏。因此,本文试图以历史文献和情境分析等方法,溯源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建设的人员筹备、选址和规... 现阶段有关早期武汉大学的研究较多出现在建筑学领域,而有关其规划建设的筹备过程、规划思想来源、规划发展的历史成因等研究尚十分缺乏。因此,本文试图以历史文献和情境分析等方法,溯源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建设的人员筹备、选址和规划原则的确定等前期工作。通过探究当时西方校园规划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规划实践,结合开尔斯的教育背景,发现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同样受到"鲍扎"思想的影响。研究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可促进对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与建设的进一步认识,还为校园早期建筑和空间营造等方面的保护提供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早期校园规划 “鲍扎”思想 开尔斯
下载PDF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从这里读懂中国近代建筑史 被引量:2
20
作者 柳肃 肖灿 《中外建筑》 2021年第6期42-47,共6页
湖南大学是由岳麓书院改为近代学堂,再发展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是指校园内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建筑,每一幢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表现出文化、思想、艺术、技术的发展和变迁,清楚地展现出由古代书院发展到现代... 湖南大学是由岳麓书院改为近代学堂,再发展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是指校园内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建筑,每一幢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表现出文化、思想、艺术、技术的发展和变迁,清楚地展现出由古代书院发展到现代大学的全过程,对于研究中国近一个世纪来的建筑发展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些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柳士英和刘敦桢,他们两位都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中国近代建筑史 柳士英 刘敦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