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期刊作为方法:美国的中国学学术史变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松 周雨秋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3期52-68,共17页
中国学期刊是展示美国中国学领域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为美国和全球的区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和思想资源。美国中国学期刊的发展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冷暖亲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冷战前后的曲折起步;中美建交前后的繁荣发展;全球... 中国学期刊是展示美国中国学领域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为美国和全球的区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和思想资源。美国中国学期刊的发展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冷暖亲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冷战前后的曲折起步;中美建交前后的繁荣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深化拓展。为了更好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从系统论、谱系论、关系论、比较论四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以中国学期刊作为方法,考察其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创刊理念、发展路径、学者活动以及学术影响,可以透视期刊视野中的中国学历史面貌与演进过程,了解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式,加强中美之间的文明互鉴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国学 学术期刊 中国学 冷战 中美建交
下载PDF
友好城市的建立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光勤 张李霜 龙明慧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8,共18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崛起,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如何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提升来华留学生质量已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2006—2018年中国与全球196个国家建立友好城市的数量和来华留学生规模的面板数据...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崛起,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如何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提升来华留学生质量已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2006—2018年中国与全球196个国家建立友好城市的数量和来华留学生规模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考察友好城市的建立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友好城市的建立对来华留学生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来华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和来华非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成立;考虑到友好城市的建立与来华留学生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生源国与中国的建交时间作为工具变量,检验结果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友好城市的建立对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显著高于对欠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但仅对欧美国家、大洋洲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以及非洲国家的来华非学历教育留学生规模具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友好城市的建立可以提高生源国对中国的信任度,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因此,中国政府应积极推动友好城市的建立,提升中国在全球的信任水平,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实施差异化友好城市政策,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规模 友好城市 信任机制 建交时间
下载PDF
明使倪谦使行朝鲜考述——以《朝鲜纪事》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水博 李晓全 全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4期86-92,共7页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朝鲜世宗三十一年)明朝派遣颁诏使倪谦出使朝鲜,颁布朝鲜新帝登基的即位诏书。倪谦出使朝鲜期间,除完成颁诏任务外,还进行了拜谒古代先贤祠庙、三却女乐、同朝鲜官员及文人礼尚交往和诗文唱和等活动。该文以《朝鲜...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朝鲜世宗三十一年)明朝派遣颁诏使倪谦出使朝鲜,颁布朝鲜新帝登基的即位诏书。倪谦出使朝鲜期间,除完成颁诏任务外,还进行了拜谒古代先贤祠庙、三却女乐、同朝鲜官员及文人礼尚交往和诗文唱和等活动。该文以《朝鲜纪事》为中心,通过查找有关文献、图书等,分析遴选倪谦作为词臣出使朝鲜的条件、历史背景,对倪谦使行朝鲜的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土木之变后,朝鲜虽对明朝实力存有怀疑,但是在“慕华”思想影响下仍奉行“事大”的外交政策,同明朝维系着友好关系,且倪谦同朝鲜文人的诗文唱和促进了明代中朝之间友好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谦 《朝鲜纪事》 使行朝鲜 活动 中朝关系 “与华同”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中马建交的背景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秦艳峰 喻常森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60-67,共8页
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对立的两极格局向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演变。作为西方阵营跟随者的东盟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华政策,双方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对抗、中立到接近的过程。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创始... 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对立的两极格局向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演变。作为西方阵营跟随者的东盟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华政策,双方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对抗、中立到接近的过程。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率先实现与中国建交。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来西亚 建交 意义
下载PDF
基础研究领域中韩科学合作状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彩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9-243,共5页
选取中韩建交以来被SCI、SSCI、A&HCI收录的中韩合著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中韩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着重从合作规模、合作机构、合作学科领域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中韩科学合作的特点与规律,... 选取中韩建交以来被SCI、SSCI、A&HCI收录的中韩合著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中韩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着重从合作规模、合作机构、合作学科领域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中韩科学合作的特点与规律,为中韩科学合作关系健康发展提供量化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建交 科学合作 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中韩建交25年是成功的吗?--从历史的角度看中韩建交25周年的成果与课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5-14,共10页
中韩是在朝鲜半岛政治形势缓和与稳定以及亚洲和平与安定的条件下于1992年建交的。由于朝鲜半岛南北分裂是冷战留下的产物,中朝同盟,韩国会产生忧虑;美韩同盟,中国也会产生忧虑。在这些交错的关系中,20年来韩国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 中韩是在朝鲜半岛政治形势缓和与稳定以及亚洲和平与安定的条件下于1992年建交的。由于朝鲜半岛南北分裂是冷战留下的产物,中朝同盟,韩国会产生忧虑;美韩同盟,中国也会产生忧虑。在这些交错的关系中,20年来韩国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韩国与中国如何处理好关系,如何在美中两个大国间把握平衡与稳定。萨德入韩使中韩关系处于困境,但中韩共同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应不断从全球层面、朝鲜半岛层面和国家层面去探讨构建中韩关系的合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建交 社会人文学 批判性中国研究
下载PDF
论中国巴西建交及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世秀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9-464,共6页
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历史上巴西民风曾受到经由澳门传播的华夏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东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西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建交乃至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各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历史上巴西民风曾受到经由澳门传播的华夏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东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西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建交乃至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各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为建立有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中巴建交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下载PDF
十月革命与苏俄对华“人民外交” 被引量:3
8
作者 薛衔天 《俄罗斯学刊》 2018年第3期19-33,共15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这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对华外交举动。宣言表达出苏俄将对华实行"人民外交"的理念。随着对华宣言的发表,苏俄相继派外交代表来华,与北京政府进行建交谈判,正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这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对华外交举动。宣言表达出苏俄将对华实行"人民外交"的理念。随着对华宣言的发表,苏俄相继派外交代表来华,与北京政府进行建交谈判,正式建立中苏外交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以五四运动为代表,中华民族已经开始觉醒。伴随着民族觉醒,中国兴起了"国民外交"。来华的苏俄代表在与北京政府谈判过程中,借助于国民外交,广泛地进行"人民外交",将宣言对华"人民外交"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华掀起了强大的承认苏俄的社会舆论,并借助这一舆论,成功地与北京政府签订了《中苏协定》(亦即《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实现了中苏建交,扩大了十月革命对华影响,改变了苏俄在东方被封锁和被孤立的地位。与此同时,在中国大地上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核心的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中苏建交 人民外交 国民外交
下载PDF
平等相待 真诚友好——中国与东帝汶建立外交关系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新生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2年第5期3-5,共3页
2012年是东帝汶独立10周年,也是中国与东帝汶建立外交关系10周年。建交以来,两国本着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关键词 中国 东帝汶 建交10年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中俄关系与国际法实践(1949—2019年) 被引量:3
10
作者 匡增军 马晨晨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9年第5期99-126,共28页
中俄建交70年来,两国关系与国际法实践取得了丰厚成果。双边层面,两国国际法实践鲜活地体现了中俄双边关系的继往开来。此类实践集中表现在两国对国家或政府的承认、处理旧约和缔结新约、解决边界争端、缔结和履行其他双边条约等领域。... 中俄建交70年来,两国关系与国际法实践取得了丰厚成果。双边层面,两国国际法实践鲜活地体现了中俄双边关系的继往开来。此类实践集中表现在两国对国家或政府的承认、处理旧约和缔结新约、解决边界争端、缔结和履行其他双边条约等领域。同时,两国在多边框架内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实践,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协调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类实践集中表现为参与国际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事务,解决热点问题,建立、运行和改革国际组织或机制等。从两国关系与国际法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中俄国际法实践和两国关系,相互影响又具有独立性,双方角色也有所转变;同时,两国国际法实践虽兼具务实性与创新性等特点,但仍呈现出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容易受到国际环境及第三国的影响。以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新起点,两国关系和国际法实践将续写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国际法实践 中俄建交70周年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下载PDF
刍议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中韩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40到90年代,曾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到阻碍,但中韩建交后,这种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来对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 中韩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40到90年代,曾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到阻碍,但中韩建交后,这种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来对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作一简要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交 中韩 文化交流 动因
下载PDF
三十而立,行稳致远——对中韩建交30年来国内学界韩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张雷生 魏莲莲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4-31,141,142,共10页
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教育和人文交流日益频繁,韩国教育也随之进入中国学界的研究视野。基于建交30年来中韩两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状况的研究背景,以国内学者对韩国教育的研究状况为轴线,分析了国内学者对... 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教育和人文交流日益频繁,韩国教育也随之进入中国学界的研究视野。基于建交30年来中韩两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状况的研究背景,以国内学者对韩国教育的研究状况为轴线,分析了国内学者对韩国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时间、研究主题、研究人群构成及合作情况、研究机构及发文期刊来源等方面的特点,建议学界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扩大研究主题范围;丰富和规范研究范式,打破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加强国际间深层次交流合作,借助两国学术界的实质性合作来提升研究的敏感性、积极性、科学性,不断提升研究质量,为国内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为深化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建交 韩国教育 国内学者 研究历程 未来展望
下载PDF
中韩建交对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朴胜镇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9,共5页
1992年中韩建交助推了朝鲜族人口流动,推动了朝鲜族分布格局变化和朝鲜族社会城镇化的进程,也给朝鲜族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认真分析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会推动朝鲜族社会更快发展。
关键词 中韩建交 朝鲜族人口流动 社会影响
下载PDF
晚清中国用条约强化中朝宗藩关系的失败(1876—1895)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1-466,共6页
明治维新后,中日双方围绕中朝宗藩关系的存废问题,展开外交斗争。为了使中朝宗藩关系取得国际合法性,清廷主动让朝鲜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后,又与朝鲜订立双边条约,从而使宗藩关系被纳入条约体系当中。清廷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近代... 明治维新后,中日双方围绕中朝宗藩关系的存废问题,展开外交斗争。为了使中朝宗藩关系取得国际合法性,清廷主动让朝鲜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后,又与朝鲜订立双边条约,从而使宗藩关系被纳入条约体系当中。清廷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范式来实行“立约保藩”,导致表面的不平等转化为内在实质上的不平等。由于中国的实力的衰弱,无力反击日本的军事攻击,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彻底放弃中朝宗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藩关系 条约体制 中国 朝鲜 日本
下载PDF
中泰现代外交关系的建立:以20世纪30年代后两国正式建交努力为中心的考察(1932-1946) 被引量:1
15
作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97-104,共8页
19世纪中叶中泰之间的朝贡体系瓦解,自此以后的近100年间,两国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政局初定,便开始寻求与泰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两国才签署正式的外交文件,恢复了中... 19世纪中叶中泰之间的朝贡体系瓦解,自此以后的近100年间,两国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政局初定,便开始寻求与泰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两国才签署正式的外交文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关系。本文以这一时期中泰两国围绕设领和建交等问题的交涉和努力为中心进行考察,揭示此过程背后变动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因素对于两国关系的走向,不同时期双方政府的不同考量,以及华人问题如何与外交问题相缠绕,如何制约和影响两国的建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建交 《中暹友好条约》 泰国华人 朝贡贸易
下载PDF
一九七八年布热津斯基访华会谈中的台湾议题——基于美方新近解密档案的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桂峰 杨舒眉 《临沂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0-60,共11页
台湾问题是布热津斯基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会谈的重要议题。布热津斯基表示将按照"建交三原则"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但希望中方不公开批驳美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布热津斯基没有提出对台军售问题。中方表示只要美方不将不... 台湾问题是布热津斯基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会谈的重要议题。布热津斯基表示将按照"建交三原则"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但希望中方不公开批驳美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布热津斯基没有提出对台军售问题。中方表示只要美方不将不公开反驳其对台湾问题的声明作为前提条件,美方可以表达自己的希望,中方也会重申如何和何时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布热津斯基访华期间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现实态度拉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热津斯基访华 台湾问题 建交三原则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清代后期柏葰在朝鲜活动述论——以《奉使朝鲜驿程日记》为中心
17
作者 全莹 王阳阳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8-82,91,共6页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朝鲜宪宗十年)清朝派出吊祭使柏葰前往朝鲜谕祭朝鲜孝显王妃。柏葰在朝期间,除完成吊祭使命外,还进行了赏赐朝鲜官民、辞却赆银、观赏景色以及与朝鲜官员进行诗歌交流等活动。通过对柏葰在朝鲜活动的研究可以看到...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朝鲜宪宗十年)清朝派出吊祭使柏葰前往朝鲜谕祭朝鲜孝显王妃。柏葰在朝期间,除完成吊祭使命外,还进行了赏赐朝鲜官民、辞却赆银、观赏景色以及与朝鲜官员进行诗歌交流等活动。通过对柏葰在朝鲜活动的研究可以看到,清朝虽然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但其在朝鲜的地位并未削弱,清朝与朝鲜仍维系着友好的关系,而柏葰与朝鲜官员的诗歌交流则可视为此一时期中朝文化友好交流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葰 《奉使朝鲜驿程日记》 活动 中朝关系
下载PDF
中韩建交后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朴美言 崔一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4期158-161,共4页
中韩两国作为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开创了两国间交流的新纪元,成为韩国文学进军中国的重要契机,译介到中国的韩国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该文就中韩建交后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现状做一概括整... 中韩两国作为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开创了两国间交流的新纪元,成为韩国文学进军中国的重要契机,译介到中国的韩国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该文就中韩建交后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现状做一概括整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建交 韩国文学 译介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韩中建交后韩国华侨社会地位变化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永禄 李和承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11-22,共12页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在韩华侨人数变化的趋势、有关在韩华侨研究的概况进行了分析;从政府对华侨的关注及政策的改进、韩中民间经济贸易关系加速、韩国华侨扩大对外交流的努力、华侨学校的再兴等方面阐述了韩中建交后韩国华侨社会的变...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在韩华侨人数变化的趋势、有关在韩华侨研究的概况进行了分析;从政府对华侨的关注及政策的改进、韩中民间经济贸易关系加速、韩国华侨扩大对外交流的努力、华侨学校的再兴等方面阐述了韩中建交后韩国华侨社会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对韩国华侨地位加以评估。结论是,由于韩国政府对外国人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在韩国的影响力日趋显著;受教育、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在韩华侨在韩国的地位并无明显改善;随着新华侨影响幅度的加强,在韩华侨社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韩国政府对于外国人的政策已有相应程度的改善,包容多种文化的政治态度应予以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中韩建交 韩国华侨 华侨社会 社会地位 新移民 对待外国人的政策
下载PDF
唤醒沉睡的马中关系(1970-1974年):马中建交前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与文化互动中的角色 被引量:3
20
作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41-52,共12页
本文借助多种资料与文献,分析了1970年到1974年间以李引桐和曾永森为代表的几位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一些马来西亚华人团体和个人的活动,试图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怎样通过社会文化互动来促成马中建交。因此可见民间渠道或跨国社会文化互动与官... 本文借助多种资料与文献,分析了1970年到1974年间以李引桐和曾永森为代表的几位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一些马来西亚华人团体和个人的活动,试图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怎样通过社会文化互动来促成马中建交。因此可见民间渠道或跨国社会文化互动与官方渠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和文化互动不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马中关系,最后还迎来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中建交 李引桐 曾永森 敦拉萨 周恩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