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1
作者 徐天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德约科维奇和梅德韦杰夫的技战术水平与打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在发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德约科维奇和梅德韦杰夫的技战术水平与打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在发球局,梅德韦杰夫ACE球个数要多于德约科维奇,一二发球速也都高于德约科维奇,而在发球得分率上,德约科维奇要优于梅德韦杰夫;(2)在接发球方面,德约科维奇破发成功率和接发球得分率都明显优于梅德韦杰夫;(3)在网前方面,德约科维奇整场上网次数和网前得分率均占明显优势;(4)在体能方面,德约科维奇总跑动距离和平均每分跑动距离均多于梅德韦杰夫,拥有较为充沛的体能;(5)在制胜分方面,德约科维奇高于梅德韦杰夫6个;(6)在非受迫性失误方面,德约科维奇少于对手4个。据此,建议:运动员在发球技术中应兼具角度、速度和旋转的结合;接发球站位不能过于靠后;主动增加上网次数;多进行基本功练习,加强主动进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网球公开赛 男子单打决赛 德约科维奇 梅德韦杰夫 技战术
下载PDF
2008年澳网男单半决赛、决赛德约科维奇技战术统计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博 王利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运用录像分析法,摄录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德约科维奇半决赛、决赛的全过程,在慢放状态下逐局、逐分、逐板地观看、记录,对德约科维奇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德约科维奇属于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质量较高,上网成功率... 运用录像分析法,摄录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德约科维奇半决赛、决赛的全过程,在慢放状态下逐局、逐分、逐板地观看、记录,对德约科维奇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德约科维奇属于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质量较高,上网成功率高,非受迫性失误少,主动得分能力强,击球稳定性好,技术全面,战术运用合理。分析其取胜的原因,观察现今网坛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网球运动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男单 半决赛 决赛 技战术
下载PDF
网球正手技术选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以2010年澳网男单决赛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彤 赵俊伟 李转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了解决网球正手技术选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以2010年澳网男单决赛中多项正手技术选用为例,对选手的正手击球稳定性与攻击力、正手主动变线率、正手随球上网技术和正手侧身反斜线技术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以上正手击... 为了解决网球正手技术选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以2010年澳网男单决赛中多项正手技术选用为例,对选手的正手击球稳定性与攻击力、正手主动变线率、正手随球上网技术和正手侧身反斜线技术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以上正手击球技术的合理运用会对比赛结果产生正面影响,并据此得出结论:正手击球稳定性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大于正手变线稳定性;高水平选手在正手击球落点与线路变化的选择上存在趋同倾向;片面追求随球上网次数导致随球上网成功率下降;正手侧身反斜线技术对比赛胜负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网球正手技术 差异分析 比赛结果
下载PDF
2013年澳网女单决赛技术统计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娟 甘婷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李娜和阿扎伦卡在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对阵时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李娜在发球、接发球、主动得失分的稳定性上与阿扎伦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并在分析其失利原因的基...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李娜和阿扎伦卡在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对阵时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李娜在发球、接发球、主动得失分的稳定性上与阿扎伦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并在分析其失利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拟为我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年澳网 女单决赛 比赛分析
下载PDF
2014年澳网女单决赛李娜与齐布尔科娃技战术统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平 余群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0-4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国李娜与斯洛伐克齐布尔科娃的比赛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技战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差距,为其技战术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国李娜与斯洛伐克齐布尔科娃的比赛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技战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差距,为其技战术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的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女单决赛 技战术
下载PDF
2013年澳网德约科维奇与对手技战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军 杨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德约科维奇与比赛中所遇到对手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分析出德约科维奇技战术中的制胜因素,并得出他最终在澳网夺冠的原因,并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借鉴和指导。结论是:德约科维...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德约科维奇与比赛中所遇到对手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分析出德约科维奇技战术中的制胜因素,并得出他最终在澳网夺冠的原因,并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借鉴和指导。结论是:德约科维奇技术全面稳定,战术运用得当;心理素质好,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处理关键分的能力强,体能储备充分,体能分配恰当,比赛的节奏掌控力强。主要启示是: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要对心理素质进行针对性训练;对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实战训练;还要进行体能训练,要有充分的体能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德约科维奇 技战术 比较研究
下载PDF
2011年澳网决赛李娜得失分方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宝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年第1期51-52,共2页
本文采用了三段分析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在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的得失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李娜得分的主要部分在发球战术系统,但与对手相比发球战术的优势不明显,李娜的失分主要发... 本文采用了三段分析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在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的得失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李娜得分的主要部分在发球战术系统,但与对手相比发球战术的优势不明显,李娜的失分主要发生在底线非受迫性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决赛 李娜 得失分
下载PDF
2009年澳网男单决赛技术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年第4期38-39,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资料等方法,对2009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决赛中两人的发球、接发、网前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等方面对两位决赛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资料等方法,对2009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决赛中两人的发球、接发、网前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等方面对两位决赛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为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澳网决赛 技术分析
下载PDF
李娜在2011年澳网比赛中运用的技战术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广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年第2期31-33,共3页
李娜是我国最优秀的网球女选手之一,也是世界女子单打排名前十的选手。她总共经历6次澳网比赛,2010年表现突出,进入澳网单打四强。2011年再接再厉进入决赛并获得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四大满贯女单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本文对李娜在澳网7场... 李娜是我国最优秀的网球女选手之一,也是世界女子单打排名前十的选手。她总共经历6次澳网比赛,2010年表现突出,进入澳网单打四强。2011年再接再厉进入决赛并获得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四大满贯女单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本文对李娜在澳网7场比赛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娜 网球 技术统计分析
下载PDF
2012年澳网男单决赛选手发球技战术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海永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年第3期33-35,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澳网男单决赛选手的发球环节中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发球速度以及发球落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发和二发球的平均速度具有明显差别,而且随发球...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澳网男单决赛选手的发球环节中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发球速度以及发球落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发和二发球的平均速度具有明显差别,而且随发球区域的不同一发二发的落点选择也不同。但是总体趋势都是意图控制对方的反手和中路,尤其是二发中路偏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男单决赛 发球
下载PDF
2015年全英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VS桃田贤斗技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玉 李蕾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82-84,共3页
通过观看2015年全英公开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与桃田贤斗的比赛录像,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林丹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技术运用进行技术统计,同时对双方技术运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丹凭借自己充实... 通过观看2015年全英公开赛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与桃田贤斗的比赛录像,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林丹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技术运用进行技术统计,同时对双方技术运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丹凭借自己充实的体能、高超的技术、强大的心理素质取得胜利,两人在技术打法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风格,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但从体能和心理素质来说林丹略占优势,指出双方技术打发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后的比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全英赛 羽毛球男单半决赛 林丹 桃田贤斗 技术对比
下载PDF
2014年澳网女子单打决赛李娜技战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小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第31期212-213,共2页
通过对李娜2014年澳网女单决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网球的教学、训练以及比赛提高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李娜是底线进攻型选手,... 通过对李娜2014年澳网女单决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网球的教学、训练以及比赛提高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李娜是底线进攻型选手,底线的对攻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本次比赛中李娜也敢于去大胆的尝试网前技站术才或许分数,但其稳定性仍有待提高。(2)李娜在发球技战术的方面比对手更具威胁性,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从而施展自己全面的和力量型的打法,掌握比赛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女子单打 决赛 技战术分析
下载PDF
从概念转喻视角分析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以澳网男单决赛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1-24,共4页
概念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概念转喻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其次,用概念转喻对近五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澳网")男子单打决赛(以下简称"男单决赛")的英语... 概念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概念转喻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其次,用概念转喻对近五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澳网")男子单打决赛(以下简称"男单决赛")的英语网球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在分析了概念转喻在文本中的使用频率和形式之后,可以观察出在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中,概念转喻多体现选手的荣誉或者赛事最突出的特征,通过使用概念转喻,体育新闻报道能更加生动有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 澳网 男单决赛 英语网球新闻报道
下载PDF
2020年澳网女单冠军肯宁技战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曦文 《辽宁体育科技》 2020年第5期105-108,12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肯宁在澳网比赛中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肯宁在澳网比赛中全面的技术、合理的战术布局以及充沛的体能是获胜的基础因素;稳定的一发与二发是获得胜利的主要因素;善于利用旋转和...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肯宁在澳网比赛中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肯宁在澳网比赛中全面的技术、合理的战术布局以及充沛的体能是获胜的基础因素;稳定的一发与二发是获得胜利的主要因素;善于利用旋转和落点调动对手是取胜的有利因素;对关键分的把握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出色的心态调整能力是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肯宁 技战术特征 制胜因素
下载PDF
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璐 《辽宁体育科技》 2019年第6期71-7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阪直美和科维托娃在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阪直美的发球水平高于科维托娃,其发球时速、惊人的爆发力和天生的身体优势在众多世界优秀女子网...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阪直美和科维托娃在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阪直美的发球水平高于科维托娃,其发球时速、惊人的爆发力和天生的身体优势在众多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中有优势;大阪直美在发球速度和非受迫失误上比科维托娃更占优势,但还需要提高网前控制能力和网前得分能力,增加更多的得分手段;科维托娃的发球、接发球、非受迫性失误的控制以及对关键球的处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建议大阪直美在以后训练中加强网前技术的训练,合理运用战术,将底线击球技术与网前技术相结合;而科维托娃则要强化发球训练,提高发球的稳定性和发球时速,增强技术发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女单决赛 技术分析
下载PDF
探讨李娜2014澳网夺冠的成因及启迪
16
作者 卜天宇 彭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第13期137-138,共2页
2014新年伊始,最让国人惊喜的是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摘取桂冠,成为41年来首位超过30岁的澳网女单冠军,实现了中国网球运动的新突破,创造了中国网球运动的新历史。本文通过李娜在2014年澳网公开赛决赛中的表现,借助... 2014新年伊始,最让国人惊喜的是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摘取桂冠,成为41年来首位超过30岁的澳网女单冠军,实现了中国网球运动的新突破,创造了中国网球运动的新历史。本文通过李娜在2014年澳网公开赛决赛中的表现,借助相关数据分析李娜获得冠军的原因,以及李娜夺冠给我们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决赛夺冠 制度因素 技战术因素 心理因素 启迪
下载PDF
2013年澳网李娜单打技术能力分析
17
作者 翟小龙 高元元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对李娜2013年澳网女子单打比赛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中国今后的优秀的网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高质量的发球和稳定的底线技术能力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李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 澳网 李娜 技术能力
下载PDF
基于概念隐喻分析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以澳网男单决赛为例
18
作者 黄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32-36,共5页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对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澳网")男子单打决赛(以下简称"男单决赛")的英语网球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在分析了概念隐喻在文本中的使...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对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澳网")男子单打决赛(以下简称"男单决赛")的英语网球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在分析了概念隐喻在文本中的使用形式之后,可以观察出在英语网球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多反映场上的活动以及网球赛事的动态特征。通过使用概念隐喻,体育网球新闻报道能更加贴合读者的实际生活感受,使读者有如临现场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 澳网 男单决赛 英语网球新闻报道
下载PDF
201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思玉 顾星晨 《安徽体育科技》 2020年第4期36-3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蒂姆与纳达尔在2019年法网公开赛男单决赛的技术水平及打法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蒂姆在发球速度和ACE球数量上更占优势,但纳达尔注重球的旋转和角度,1发成功率和发球得分...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蒂姆与纳达尔在2019年法网公开赛男单决赛的技术水平及打法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蒂姆在发球速度和ACE球数量上更占优势,但纳达尔注重球的旋转和角度,1发成功率和发球得分率相对较高;此外,纳达尔在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上网得分率以及制胜分和非受迫失误方面全面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网 男单决赛 技战术
原文传递
2014年澳网女单决赛选手的技术打法分析与对策研究
20
作者 毛玉柱 张永强 《安徽体育科技》 2015年第3期21-23,4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选手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的竞赛特点及技战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李娜在体能以及发球、接发球、主动得失分的稳定性上优于齐布尔科娃...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选手李娜与齐布尔科娃的竞赛特点及技战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李娜在体能以及发球、接发球、主动得失分的稳定性上优于齐布尔科娃,并在分析其成功原因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拟为我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女单决赛 技术打法 分析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