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Book Publishing and Analysis of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
作者 WANG Xi-rong YAN Jia-hu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The paper is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book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sher being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ts predece... The paper is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book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sher being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ts predecessor.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book printing methods published by the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are lead printing,and among the types of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atalogue of library collections is the most com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book publishing history of publication history of library
下载PDF
Political History of Books:A Case Study of Precedents of Ritual Protocol for Jin's Imperial Ministers and Annotations to the Report on Jin's Official Posts
2
作者 Huang Zhen Zhu Guil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2期66-83,共18页
This article takes Fu Chang's Precedents of Ritual Protocol for Jin's Imperial Ministers and Xun Chuo's Annotations to the Report on Jin's Official Posts as a means to observ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 This article takes Fu Chang's Precedents of Ritual Protocol for Jin's Imperial Ministers and Xun Chuo's Annotations to the Report on Jin's Official Posts as a means to observ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ooks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during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Jin dynasties. Both Fu Chang and Xun Chuo were employed as high-ranking officials, with a background of being from the Central Plain, by the regime of the Later Zhao founded by Shi Le. Their purpose for writing the two books w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regime's 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 The collapse of Shi Le's regime led to the flow of people and their possessions to the south. During these movements, the two books along with other materials and records were brought to Jiankang and then contributed to th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and late Eastern Jin Dynasty. As historical facts and references for political reformation, these books revealed the duality of institutional writings. The collection and dispersion of books after the Disaster of Yongjia, 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should be placed in a wider political process for further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of the book the Later ZHAO founded by Shi Le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writing
下载PDF
On the Publishing Boom of Natural History Book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Reasons Behind It
3
作者 Ai Lian Guo Xiao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第6期140-155,共16页
Natural history,a discipline of ecological significance,is regaining popularity in China,especially after 2010,thanks to the promotion of academic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series of natural history ... Natural history,a discipline of ecological significance,is regaining popularity in China,especially after 2010,thanks to the promotion of academic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series of natural history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creating a publishing boom.Natural history books in China are experiencing growth in numbers and genre with more accurate segmentation in themes,indicating that the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 trade is going to mature.By genre,most natural history books are primary,focusing on basic knowledge about birds,animals,and plants,while the secondary books focusing on the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f natural history make up only a small portion.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natural history books saw a boom driven by peoples’enthusiastic pursuit of science.Today,natural history books follow the tides of 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aching out to the domain of“natural history and the public.”There will be broad prospects for books featuring“natural history+,”such as“natural history+painting,”“natural history+literature,”“natural history+food,”and“natural history+tou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history natural history books PRIMARY SECONDARY “natural history+”
下载PDF
中国图书馆史研究新进展——“海源阁藏书暨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王蕾 王昊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5,共7页
海源阁藏书研究是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领域。文章概述“海源阁藏书暨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成果,从海源阁藏书研究、中国图书文化史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和图书馆史志编纂等方面对会议内容加以总结,展望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趋势。
关键词 海源阁 图书馆史 图书文化史 图书馆史志编纂
下载PDF
18世纪法国的书籍生产与思想转变再思考
5
作者 洪庆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转换历史观察的视角,从社会政治面相角度透视18世纪中期的法国,此时启蒙大潮方兴,而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可能的实情是,启蒙时代理性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成长,并非启蒙书籍流播教化的产物,而是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文明史一种持续性发展趋势的结果。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乃至启蒙运动,只是这一进程中一个个突出而显见的节点而已。18世纪来临的书籍时代与启蒙大潮,只能说是在广度上扩展、在高度上提升了该趋势。由于革命主角们从此前时代的著作及其倡导的思想原则中寻找话语来源,让人感觉是启蒙制造了革命,但实际上,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近代法兰西国家建构中留下的政治性和制度性的积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阅读史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欧洲文明进程
下载PDF
《永乐大典》的书厄、流散及其文化传承
6
作者 白清礼 史伟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永乐大典》是我国图书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对图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图书事业为视角,梳理《永乐大典》的编纂背景、历经浩劫及国内外流散的坎坷历程,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沧桑与不朽价值。这部国宝级典籍饱经沧桑但传承之路依... 《永乐大典》是我国图书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对图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图书事业为视角,梳理《永乐大典》的编纂背景、历经浩劫及国内外流散的坎坷历程,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沧桑与不朽价值。这部国宝级典籍饱经沧桑但传承之路依旧蹒跚,亟须更多关注。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论证《永乐大典》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析传承路径,旨在激活其新时代生命力,推动《永乐大典》的文化智慧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 图书事业 书厄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古书诗书多互称”说辩证
7
作者 刘娇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1期139-157,174,共20页
《墨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引《诗》之文句而称“书”、引《书》之文句而称“诗”,以及不见于今传《诗》《书》的同一文句在被古书引用时或称“诗”或称“书”的现象,孙诒让以“古书诗书多互称”之说作解,以往学者又有讹误说... 《墨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引《诗》之文句而称“书”、引《书》之文句而称“诗”,以及不见于今传《诗》《书》的同一文句在被古书引用时或称“诗”或称“书”的现象,孙诒让以“古书诗书多互称”之说作解,以往学者又有讹误说、“书”为五经总名说、“诗”非《诗经》文本之专名说、所引文句同出一源而分采入“诗”“书”之说等。本文从先秦时人所称“诗”之含义以及“诗”“书”之间存在交集等复杂情况出发,逐一考察具体用例,广搜古书中类似文句以为参照,探究所谓“诗书互称”现象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诗书多互称” 原因
下载PDF
书评与古代小说现代研究著述的经典构建
8
作者 温庆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9,共11页
关注古代小说现代标点整理本与彼时学者研究著述的现代书评,在理性思索与感性品悟的“期望”与“拟想”中,以价值定性的方式推动古代小说现代研究著述的经典构建。典型之例是谭正璧、胡怀琛、赵景深、毕树堂等人在各类书评中,持续推进... 关注古代小说现代标点整理本与彼时学者研究著述的现代书评,在理性思索与感性品悟的“期望”与“拟想”中,以价值定性的方式推动古代小说现代研究著述的经典构建。典型之例是谭正璧、胡怀琛、赵景深、毕树堂等人在各类书评中,持续推进比较视野下鲁迅的古代小说研究著述在价值层面的意义构建。此举隐含着现代书评以不断新生的社会思想文化去消解时人研究的学术重构意图,希冀在“质之读者”的再构建中催生新的“辩解”。作为一种批评媒介,现代书评重提古代小说的现代研究著述时并非一味取悦他人。此举有助于在逻辑一致性与文化同源性的构建中,强化品评的主导性。这是古代小说的现代研究著述被予以典范建构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书评 古代小说研究 经典构建 学术史 著述
下载PDF
中国中古音乐史研究的“新感受力”——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
9
作者 陈永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作为中国音乐断代史之一的中古音乐史,其具有不同一般的时空维度和“中世性”的历史文化特质。夏滟洲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以新的学术视域、学术术语和学科范式,将公元3~9世纪的中国中古音乐制度、音乐人、音乐活动、... 作为中国音乐断代史之一的中古音乐史,其具有不同一般的时空维度和“中世性”的历史文化特质。夏滟洲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以新的学术视域、学术术语和学科范式,将公元3~9世纪的中国中古音乐制度、音乐人、音乐活动、文化区域等历史事项,置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互的学术场域,集中研究中古音乐的主体—伎乐与乐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质,构建了中国中古音乐新的“历史映像”,显示出有别于同类研究的“新感受力”和学术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音乐史 乐伎与伎乐 映像 新感受力 书评
下载PDF
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文集日本写本的收藏、整理与研究
10
作者 卞东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域外汉籍中存在着大量中国典籍的汉文写本。这些写本或为中国失传的文献,或与传世之本多有差异。域外汉文写本可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其中中国文集日本写本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文集日本写本在日本公立图书馆... 域外汉籍中存在着大量中国典籍的汉文写本。这些写本或为中国失传的文献,或与传世之本多有差异。域外汉文写本可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其中中国文集日本写本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文集日本写本在日本公立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私文库、寺院以及个人手中皆有收藏。自江户时代开始,学者就已经注意到这批文献的价值,《佚存丛书》《古逸丛书》《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景印旧钞本》等丛书中皆有收录。晚近以来,学术界对中国文集日本写本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但仍有大量文献未进入研究视野。应尽快展开对中国文集日本写本全面的调查、编目与叙录,并从“东亚汉文写本学”与书籍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研究,同时深入对五山时代中国文集汉文“抄物”写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集 日本写本 东亚汉文写本学 书籍史 抄物
下载PDF
书籍史视域下的《唐诗三百首》研究
11
作者 宗瑞冰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2期71-80,共10页
《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年来刊刻最多、传播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唐诗选本之一。近代新印的《唐诗三百首》有别于传统古籍,呈现新旧并存、交叉融合的版本特点,构成了册页制度下新的版本形态;其发行传播借助现代报刊以及灵活多变的销售策... 《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年来刊刻最多、传播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唐诗选本之一。近代新印的《唐诗三百首》有别于传统古籍,呈现新旧并存、交叉融合的版本特点,构成了册页制度下新的版本形态;其发行传播借助现代报刊以及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成为新印古籍市场化成功运作的典范;对它的阅读接受也趋向于去功利化。《唐诗三百首》等近代新印古籍对于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古籍事业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对丰富扩展我国书籍史研究也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新印古籍 书籍制度 书籍史
下载PDF
论古典目录学与学术史的关系
12
作者 王承略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古典目录学是用书目的形式反映学术发展源流的一门学问。古典书目是学术史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学术史的必读典籍。古典目录学对于学术史研究,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与学术史关系密切的四部古典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 古典目录学是用书目的形式反映学术发展源流的一门学问。古典书目是学术史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学术史的必读典籍。古典目录学对于学术史研究,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与学术史关系密切的四部古典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和《萃编续刊》的汇编整理出版,摸清了中国文献典籍的家底,为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建立文献典籍数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 目录学 学术史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
下载PDF
从法书文献到童蒙读物的流传轨迹——以启功先生《说〈千字文〉》为线索
13
作者 于翠玲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1期21-33,共13页
智永的《千字文》以楷书和草书体书写,有多种版本。启功的研究展示了法书文献的复制方式及流传轨迹,还强调《千字文》具有启发童蒙、流传广远的实用价值。这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法书文献的版本知识、认识“王羲之这个角色”、拓展法书文... 智永的《千字文》以楷书和草书体书写,有多种版本。启功的研究展示了法书文献的复制方式及流传轨迹,还强调《千字文》具有启发童蒙、流传广远的实用价值。这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法书文献的版本知识、认识“王羲之这个角色”、拓展法书文献出版物及书法教学“启发童蒙”的功用,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特色的阅读史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智永 千字文 法书文献 童蒙读物 阅读史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的一次系统总结——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14
作者 谢欢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5期118-120,F0003,共4页
郑锦怀先生所著《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一书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拓展编年方法在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应用场域;深化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促进图书馆学知识积累。该书的特点为:视角新颖、史料丰富、索引完备。但是该书... 郑锦怀先生所著《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一书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拓展编年方法在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应用场域;深化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促进图书馆学知识积累。该书的特点为:视角新颖、史料丰富、索引完备。但是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郑锦怀 书评 图书馆学教育史
下载PDF
山东省立图书馆旧址巡礼
15
作者 王子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15-20,33,共7页
山东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大明湖公园西南隅。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历史进程中,其园林式的馆舍在我国现代图书馆馆舍建筑中别具风格,成为传承古代藏书文化的典范;其附设金石保存所的办馆方式也开辟了我国现代图书馆与博物馆... 山东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大明湖公园西南隅。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历史进程中,其园林式的馆舍在我国现代图书馆馆舍建筑中别具风格,成为传承古代藏书文化的典范;其附设金石保存所的办馆方式也开辟了我国现代图书馆与博物馆融合发展的独特路径。尤为可贵的是,昔日的山东省立图书馆如今仍能弦歌不辍,坚持开放,为历史优秀建筑活化利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立图书馆 奎虚书藏 图书馆建筑 民国图书馆史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对古典图书目录分类的因革损益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伟林 耶健 毛瑞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文章在梳理古典图书目录史部类目源流演变的基础上,分因、革、损、益概括了《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设置对古典图书目录分类的继承与调整。《四库全书总目》对中国古典目录学史部的二级类目进行了广泛的继承,奠定了《四库全书总目》史... 文章在梳理古典图书目录史部类目源流演变的基础上,分因、革、损、益概括了《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设置对古典图书目录分类的继承与调整。《四库全书总目》对中国古典目录学史部的二级类目进行了广泛的继承,奠定了《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的主体框架,这不仅展现了《四库全书总目》征实的学风,也反映了其编撰者的目录学修养。《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类目也有革新,主要是创设纪事本末类,将仪注类、刑法类合并进故事类并改名为政书类,将诏令和奏议同时著录在史部并创造性地将其合并为一类,增设和更改了很多三级类目。《四库全书总目》史部部分类目的设立和取消,包含着浓厚的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色彩,体现出较强的官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史部 图书分类 古典目录学
下载PDF
论明代女教书籍出版的社会秩序建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思雨 李明杰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然增多的深层社会原因,探寻明代女教书籍出版对于当时社会秩序的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书籍 出版史 社会秩序 明代
下载PDF
面向数字人文的中国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璐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1,共13页
历史上的私家藏书活动并非孤立、单一现象,既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着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文章通过建立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数据库,在文化史、社会史等多重视角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相关性分析,量化和可视化地揭示私家藏书... 历史上的私家藏书活动并非孤立、单一现象,既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着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文章通过建立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数据库,在文化史、社会史等多重视角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相关性分析,量化和可视化地揭示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总体上不平衡的空间聚集型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分布模式、构成形态的基础性因素,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是影响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地域分异的活跃因素和关键因素;其中,历史时期文学家数量、进士数量、书坊数量、粮食总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与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流水系、高程地貌则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迹 藏书史 私家藏书楼 影响因素 GIS
下载PDF
京师图书馆善本书目编纂实践与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振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过去一般认为京师图书馆(1909—1928)留存有三部善本书目,实际该馆先后有缪荃孙、王懋镕、江瀚、夏曾佑、张宗祥、史锡永主持编纂过六部善本书目,在近代公藏书目编纂历程中堪称典范。本文根据史料及对现存稿抄本书目的调查,回溯京师图... 过去一般认为京师图书馆(1909—1928)留存有三部善本书目,实际该馆先后有缪荃孙、王懋镕、江瀚、夏曾佑、张宗祥、史锡永主持编纂过六部善本书目,在近代公藏书目编纂历程中堪称典范。本文根据史料及对现存稿抄本书目的调查,回溯京师图书馆编目历程,将之分为草创蓝本、简明书目、善本书志三个时期,补叙王懋镕、张宗祥、史锡永所编三部善本书目的相关情况。该馆善本书目编纂实践,体现了近代藏书由私化公、善本书目编纂规范化之过程,开创了公共图书馆编纂善本书志的先例。这些历史书目记录了古籍的历史面貌及国家图书馆早期编目成果,为京馆旧藏善本留下了六份“历史档案”,可为调查京馆旧藏善本去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图书馆 善本书目 公藏书目 图书馆史
下载PDF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20
作者 柴天骐 王福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20,共12页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的动摇。在取义层面上,两《唐书》引《诗》与新《春秋》学相结合,在日常运用与学术研究两个向度上体现了唐代《诗》学对春秋《诗》学的复归,并与“诗史”观念的产生相联系,显示了唐代《诗》学从注重礼乐教化的外学逐步转向探索儒家精义的内学。在此基础上,宋人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取“圣人之意”作为统贯群经之本源,并在具体的《诗》学方法层面将春秋用《诗》之法与孔、孟《诗》学相结合,昭示了宋代《诗》学子学化承传与确立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唐宋经学转型 两《唐书》 《宋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