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utcome of buttress plate-nail construct used for reconstruction of broken lateral wall i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1
作者 Saurabh Jain Satish Rohra +2 位作者 Harshwardhan Dawar Bhupendra Kushwah Adit Agraw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23-227,共5页
Purpose:Intramedullary implants are well accepted fixation of all types of intertrochanteric(IT)frac-tures,both stable and unstable types.Intramedullary nails have an ability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posteromedial p... Purpose:Intramedullary implants are well accepted fixation of all types of intertrochanteric(IT)frac-tures,both stable and unstable types.Intramedullary nails have an ability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posteromedial part,but fail to buttress the broken lateral wall requiring lateral augmentation.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ugmented with trochanteric buttress plate for broken lateral wall with IT fractures,which was fixed to the femur through hip screw and anti-rotation screw nail.Methods:Of 30 patients,20 had Jensen-Evan typeⅢand 10 had type V fractures.Patients with IT fracture of broken lateral wall and aged more than 18 years,in whom satisfactory reduction was achieved by closed methods,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Patients with pathologic or open fractures,polytrauma,prior hip surgery,non-ambulatory prior to surgery,and those who refused to participate were excluded.The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radiation exposure,quality of reduction,functional outcome,and union time were evaluated.All data were coded and recorded in Microsoft Excel spread sheet program.SPSS 20.0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and normality of the continuous data was checked using Kolmogorv Smirnov test.Results: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was 60.3 years.The mean duration of surgery(min),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mL)and mean number of exposures were 91.86±12.8(range 70-122),144.8±3.6(range 116-208),and 56.6(range 38-112),respectively.The mean union time was 11.6 weeks and the mean Harris hip score was 94.1.Conclusion:Lateral trochanteric wall in IT fractures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and needs to be recon-structed adequately.Nail-plate construct of trochanteric buttress plate fixed with hip screw and anti-rotation screw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augment,fix or buttress the lateral trochanteric wall giving excellent to good results of early union and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lateral trochanteric wall Intramedullary nail Proximal femoral nail Trochanteric buttress plate
原文传递
脊柱胸腰段骨折侧前方TSRH与Z-plate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2
作者 张烽 江振华 +2 位作者 陈向东 陶然 王以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比较前路TSRH与Zplate不同固定方法在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分两组(每组5具),分别用TSRH和Zplate行侧前方固定,应用实验应力分析... 目的比较前路TSRH与Zplate不同固定方法在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分两组(每组5具),分别用TSRH和Zplate行侧前方固定,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应用TSRH内固定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17%~20%和8%;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与Zplate固定组相比仅小5%和5%,统计显示两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TSRH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性上优于正常对照组,与Zplate固定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操作简便,价格也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TSRH与Z-plate 侧前方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3
作者 彭硕 黄菲菲 +2 位作者 夏丽伟 黄坚汉 蒙诗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外侧壁骨折块后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31例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15例单纯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男3例,女12例...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外侧壁骨折块后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31例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15例单纯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男3例,女12例;年龄(75.87±7.46)岁;另16例采用PFNA内固定后再应用预弯好的3.5 mm螺孔锁定钢板内固定外侧壁骨折,男4例,女12例;年龄(76.15±9.47)岁。术后随访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尖顶距(tip-apical distance,TAD)、术后负重站立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7(12±5)个月。两组术后即刻颈干角为111°~132°(119.3±8.3)°。骨折复位效果:PFNA组,优11例,可2例,差1例;PFNA+锁定钢板组,优12例,可3例,差1例。PFNA组1例发生螺旋刀片经股骨头切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D及术后负重站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各项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辅助锁定钢板内固定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可较好恢复外侧壁完整性,提高PFNA内固定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不稳定型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外侧壁破裂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4
作者 刘松 于波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0-340,共1页
2020年10月~2022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大转子保护钢板治疗8例外侧壁破裂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4例,女4例,年龄71~90岁。左侧... 2020年10月~2022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大转子保护钢板治疗8例外侧壁破裂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4例,女4例,年龄71~90岁。左侧5例,右侧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破裂型骨折 大转子保护钢板 老年人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广(综述) 鄢陵(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601-606,共6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中,其发病率逐年上升。IFF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的难点及研究的热点,非手术治疗易发生髋内翻、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且患者需较长时间的卧床,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时有发... 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中,其发病率逐年上升。IFF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的难点及研究的热点,非手术治疗易发生髋内翻、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且患者需较长时间的卧床,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时有发生。因此,目前多主张在患者能耐受的条件下积极手术干预,从而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围绕IF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髓内外联合固定 内侧皮质支撑
下载PDF
合并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6
作者 彭硕 黄菲菲 +2 位作者 易乾彦 蒋慧韬 黄坚汉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外侧壁对股骨近端骨折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外侧壁完整性的恢复有助于对破碎的股骨近端骨折块形成初始固定,恢复髋部外展肌群的有效长度,可有效预防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畸形、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外侧壁对股骨近端骨折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外侧壁完整性的恢复有助于对破碎的股骨近端骨折块形成初始固定,恢复髋部外展肌群的有效长度,可有效预防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畸形、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对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转子间骨折重要性的认识、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的确立未能达成一致,本文经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对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转子间骨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期待可提高临床上对外侧壁骨折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骨折稳定性 内固定 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髓内与髓外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吴银生 许兵 +4 位作者 余作取 王萧枫 戴寿旺 李敏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 :观察股骨外侧壁的完整性对髓内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方法:采用成人尸体同侧股骨标本12具,均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外侧壁完整PFNA组、外侧壁完整PF-LCP组、... 目的 :观察股骨外侧壁的完整性对髓内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方法:采用成人尸体同侧股骨标本12具,均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外侧壁完整PFNA组、外侧壁完整PF-LCP组、外侧壁破损PFNA组、外侧壁破损PF-LCP组,每组3具,4组股骨标本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进行压缩载荷实验,观察股骨标本的最大载荷力,并用游标卡尺测量骨折断端的压缩前后的间隔位移及骨折远、近端沿粗隆间的滑动位移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外侧壁完整PFNA组的最大载荷力大于外侧壁完整PF-LCP组,并且外侧壁破损PFNA组的最大载荷力也大于外侧壁破损PF-LC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前4组股骨标本的骨折端间隔距离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后外侧壁完整PFNA组的骨折端间隔距离、压缩前后的骨折端位移及骨折远、近端的滑动位移与外侧壁完整PF-LCP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侧壁破损PFNA组的骨折端间隔距离、压缩前后的骨折端位移及骨折远、近端的滑动位移均小于外侧壁破损PFLC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强的载荷力,股骨外侧壁完整时髓内与髓外固定均有较强的稳固性,但股骨外侧壁破损时髓内固定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可见髓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外侧壁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同进钉点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蔡群斌 姜自伟 +3 位作者 林梓凌 陈心敏 董航 黄培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9,I0003,I0004,共7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不同进钉点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方法基于志愿者髋部CT资料,通过Mimics、Geomagic等软件提取和优化右侧股骨三维模型,导入Solidworks软件中与PFNA模型装配不同进钉...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不同进钉点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方法基于志愿者髋部CT资料,通过Mimics、Geomagic等软件提取和优化右侧股骨三维模型,导入Solidworks软件中与PFNA模型装配不同进钉点并分割模拟不同外侧壁骨折线得到3个A模型(股骨外侧壁粉碎,内侧支撑存在)和3个B模型(股骨外侧壁粉碎,内侧支撑缺失),导入Abaqus软件中设置材料参数、边界条件等后运算,查看模型的Von Mises云图。结果A模型中外侧壁上部进钉形成应力集中,中部进钉移位较大,下部进钉应力分布均匀且移位较小;B模型外侧壁上部进钉移位较大,中部进钉应力较大且应力集中,下部进钉应力分散且移位较小。结论PFNA在外侧壁下部进钉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进钉点 外侧壁破裂 股骨转子间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28
9
作者 胡孙君 陈舰 +2 位作者 陈杰 俞光荣 张世民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4期436-437,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3例,良10例,中5例。结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3例,良10例,中5例。结论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骨折愈合较快,短期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外侧锁定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平 喻秀兵 +1 位作者 王海洲 陈海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8-81,共4页
目的 浅议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侧壁危险型的特点及意义,评价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 目的 浅议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侧壁危险型的特点及意义,评价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0例。根据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走等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根据评定标准,优17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靠、疗效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尤其适合于需切开复位以及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壁危险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建武 沈晓钟 +1 位作者 曹振宇 周孝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II)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患者相关资料,其中49例伴外侧壁骨折,记为外侧壁骨折组;另外113例不伴有外侧壁骨折,记...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II)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患者相关资料,其中49例伴外侧壁骨折,记为外侧壁骨折组;另外113例不伴有外侧壁骨折,记为外侧壁完整组。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PFNA-II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相同,均获得至少12个月门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指标和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等。结果:外侧壁骨折组与外侧壁完整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负重训练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骨折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长于外侧壁完整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骨不连,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骨折组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高于外侧壁完整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患髋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II治疗IFF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手术效果,但伴外侧壁骨折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会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外侧壁 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外侧壁破裂和未破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俊 厉国定 +3 位作者 沈燕国 邱永敏 尹伟忠 王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外侧壁破裂和未破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采用PFNA治疗的1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资料,其中外侧壁破裂组42例,外侧壁未破裂组7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外侧壁破裂和未破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采用PFNA治疗的1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资料,其中外侧壁破裂组42例,外侧壁未破裂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尖顶距、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及Harris评分。结果 118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6.2±4.9)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尖顶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破裂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劣于外侧壁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破裂组有8例(19.0%)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外侧壁未破裂组有3例(3.9%)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壁破裂组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为7.1%,外侧壁未破裂组为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外侧壁未破裂组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及Harris评分均优于外侧壁破裂组(P<0.05),其中外侧壁破裂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8.6%,外侧壁未破裂组为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外侧壁破裂和未破裂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外侧壁破裂组的疗效劣于外侧壁未破裂组,应重视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防止内固定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新红 黄飞 +4 位作者 周嵘 于凤宾 陶德刚 赖爱宁 郭龙 《骨科》 CAS 2018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重建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通过切开复位、应用PFNA-Ⅱ联合外侧支...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重建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通过切开复位、应用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31~82岁,平均(56.0±2.3)岁。通过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hip Harris score,HHS)用以评价病人的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1例病人术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复位,固定牢固。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0±2.6)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HHS:优1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20/21)。结论通过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是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保留了股骨转子外侧壁的完整性,增强了骨折端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固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 支撑钢板 外侧壁
下载PDF
体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与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磊 刘俊川 +2 位作者 查君璞 张哲敏 邸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513-517,530,共6页
目的以生物力学指标评价体外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侧、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为临床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生物力学指标。方法12个人工仿生肱骨,用摆锯在肱骨干髓端髁上距鹰嘴窝20 mm处行横... 目的以生物力学指标评价体外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侧、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为临床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生物力学指标。方法12个人工仿生肱骨,用摆锯在肱骨干髓端髁上距鹰嘴窝20 mm处行横形截骨模拟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随机分为肱骨中下段骨折内侧和外侧以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各6个。分别在固定器固定部位边缘粘贴电阻应变片,以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各组标本在压缩载荷下各测点的应变值,以单向虎克定律计算各测点的应力值。最后通过比较应力、应变指标评估体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外侧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稳定性。结果在相同载荷作用下,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外侧固定组各测点应力、应变大于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内侧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外侧内固定肱骨中下段横形骨折后,在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均发生了变化,锁定加压钢板内侧固定组应力、应变改变较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内侧固定 外侧固定 生物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雷 赵锁柱 +1 位作者 吴旭 岳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5期10-14,共5页
目的:比较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与单纯髓内钉固定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35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目的:比较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与单纯髓内钉固定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35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9)。研究组采用髓内钉结合重建钢板,对照组采用单纯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一般指标、手术相关指标、骨形成状态指标、功能结局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两组BALP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HS、PP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研究组HHS、PPM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固定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形成状态指标改善、术后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单纯髓内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重建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侧壁损伤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新型钛合金钢板侧前方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洪 成红兵 +1 位作者 潘丞中 王以进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66-267,270,共3页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新型钛合金钢板 (NTP)侧前方内固定可靠性及其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 10具新鲜胸腰段标本 ,造成压缩性骨折后用或不用 NTP行侧前方固定 ,利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新型钛合金钢板 (NTP)侧前方内固定可靠性及其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 10具新鲜胸腰段标本 ,造成压缩性骨折后用或不用 NTP行侧前方固定 ,利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在 4种不同生理运动状况下测定脊柱标本的生物力学数据。结果 :采用 NTP内固定后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 2 0 %和 16 % ;脊柱的强度和刚度在内固定后分别比正常对照组提高 2 0 %和 17% ;极限承载能力比正常对照组提高 3%。结论 :采用 NTP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得到满足 ,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上优于正常对照组 ,显示出采用新型钛合金钢板生物力学性能的优越性 ,而且有减压充分、操作方便、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同类产品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新型钛合金钢板 侧前方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17
作者 洪加源 洪海森 +1 位作者 蔡弢艺 李延炜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7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 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7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58(26.3±7.1)个月。术中出血量80~400(160.5±33.2)ml,手术时间51~98(69.4±12.5)min,住院时间4~19(8.0±6.5)d。采用Baumgaertner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良好64例,可10例,差1例。除6例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69例骨折均愈合,时间10~29(16.7±3.4)周。术后2例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失效,并发症发生率为5.3%;未发生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66~92(85.5±6.2)分,其中优47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7%。结论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对抗股骨外侧应力、有效支持外侧壁,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InterTan髓内钉 闭合复位 内固定 老年人
下载PDF
粉碎性股骨逆转子间骨折一期重建外侧壁:如何提高修复后骨生物力学稳定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钟汉 许新忠 +5 位作者 张积森 赵耀 叶曙明 余水生 孙健 荆珏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5838-5843,共6页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股骨近端解剖结构认识的不断提高,是否需要一期修复外侧壁成为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需要考虑的问题。目的:围绕近年来重建粉碎性股骨逆转子间骨折(AO/OTA分型A3.3型骨折)外侧壁常用的手术方式进...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股骨近端解剖结构认识的不断提高,是否需要一期修复外侧壁成为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需要考虑的问题。目的:围绕近年来重建粉碎性股骨逆转子间骨折(AO/OTA分型A3.3型骨折)外侧壁常用的手术方式进行综述,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展望外侧壁重建治疗的发展方向。方法:以"A3.3型,粉碎性,逆转子间骨折,外侧壁,内固定手术,修复重建"及"AO/OTA 31-A3.3,comminuted,reverse oblique 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lateralwall,internalfixationtechniques,repairmentandreconstruction"作为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Pub Med数据库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4至2021年,共选取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针对粉碎性股骨逆转子间骨折,单纯髓外固定能够重建外侧壁且防旋性能较好,但软组织剥离较多且生物力学较差;(2)髓内固定联合髓外固定,同样不可避免地对软组织及血运有所破坏,但生物力学稳定、内固定失效率低、髋关节功能明显提高;(3)其中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为代表的髓内+有限髓外固定,有效降低了联合固定的创伤,综合疗效最佳,也揭示了粉碎性逆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微创化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股骨转子间骨折 A3.3型 粉碎性 外侧壁 内固定 修复重建 综述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的内固定治疗策略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天庆 薛飞 冯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7-923,共7页
背景:股骨转子外侧壁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外侧壁的分型进行研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目的: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的治疗策略,以及内置物的选择优劣,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 背景:股骨转子外侧壁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外侧壁的分型进行研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目的: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的治疗策略,以及内置物的选择优劣,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知网中文数据库,检索词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分型;骨折固定术,内;内置物;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并发症;老年人;预后"。同时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检索词为"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lateral wall of femoral trochanter;fracture classification;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implant;intramedullary fixation;extramedullary fixation;complications;elderly;prognosis"。检索时限为2009年5月到2019年5月。共检索到文献数量为166篇,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选择47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过程中,髓内固定系统与髓外固定系统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充分分析股骨转子外侧壁分型并做好合理的术前评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把控手术指征、正确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很大的帮助;②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及身体素质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是医生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个体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③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及数据支持来解决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大转子稳定板 经皮加压钢板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宁安 郭宏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和滑动髋螺钉(S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采用PCCP治疗(PCCP组),47例采用SHS治疗(SHS组)...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和滑动髋螺钉(S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9例采用PCCP治疗(PCCP组),47例采用SHS治疗(SH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外侧壁破裂发生率、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末次髋关节评分。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Harris评分方面,PCCP组优于S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输血率、外侧壁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与SHS相比,PCCP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 滑动髋螺钉 内固定器 外侧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