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CTA联合腹盆部增强CT的一站式能谱扫描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1
作者 裴锦奎 刘豪 +2 位作者 张进慧 朱柳红 周建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95-803,共9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联合腹盆部增强CT的一站式能谱扫描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放射科行CTPA和...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联合腹盆部增强CT的一站式能谱扫描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放射科行CTPA和腹盆部增强CT能谱检查的96例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扫描方式分为传统扫描组(n=48,接受2次对比剂注射完成2种扫描)和一站式扫描组(n=48,接受1次对比剂注射完成2种扫描)。所有患者均生成CTPA 65 keV图像、腹盆部增强50 keV图像、CTPA与腹盆部增强碘图和有效原子序数图。比较两组患者的扫描对比剂用量、扫描时长等扫描参数,图像的客观参数(CT值、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值等),以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CTPA诊断信心评分、腹盆部增强病灶显示能力评分。结果共发现肺动脉栓塞24例(24/96,25%)。与传统扫描组相比,一站式扫描组对比剂用量显著减少[(62.88±3.59)mL vs(98.52±2.63)mL,P<0.001],扫描时长显著缩短[(95.94±0.38)s vs(108.91±0.35)s,P<0.001];两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体积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CTPA图像、腹盆部CT平扫和增强图像的客观参数和主观图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图像评分≥3分,均满足诊断要求。两组肺动脉栓塞诊断信心评分及肿瘤病灶的显示能力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前扫描中,联合能谱扫描在更少的对比剂用量、更短的扫描时间和等待时间下,图像质量、肺栓塞诊断信心和肿瘤病灶显示能力与传统扫描相当,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一站式扫描 对比剂用量 能谱成像 肺栓塞
下载PDF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章辉庆 邱晓晖 +2 位作者 刘艺超 夏俊立 刘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50例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且体质指数(BMI)≤30.0 kg/m^2的患者,随机分成两...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50例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且体质指数(BMI)≤30.0 kg/m^2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 V及320 mg I/ml碘克沙醇为对比剂;B组采用管电压80 k V及270 mg I/ml碘克沙醇为对比剂,每组25例。所有冠状动脉CTA检查由西门子第二代Definition Flash双源CT完成,扫描范围135 mm,采用自动m As技术,对比剂剂量50 ml,注射速率5.0 ml/s。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价。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图像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SNR),测量并计算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记录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各血管段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LM、LAD近段、LCX近段、RCA近段CT值高于A组(P<0.05)。B组的图像噪声大于A组(P<0.05);两组SNR及LM、LAD近段、LCX近段、RCA近段的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ED低于A组(P<0.05)。结论在80 k V、270 mg I/ml双低条件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能明显降低对患者的ED及碘摄入量的同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对于BMI≤30.0 kg/m^2的患者,行双源CT"双低方案"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可行性及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双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碘对比剂 低浓度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祝红线 李相生 +4 位作者 冯瑞 姜宏 王萍 方红 樊红霞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9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的冠脉CTA检查与复查,检查时均行常规扫描模式+常规剂量造...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的冠脉CTA检查与复查,检查时均行常规扫描模式+常规剂量造影剂方法;复查时均行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模式+低剂量造影剂的方法(低剂量联合扫描),扫描数据均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ASIR)的重建算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低剂量联合扫描方法其冠状动脉主支血管强化CT值高于常规检查,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2,P<0.05);噪声、SNR和CNR差异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1.771,t=0.426,t=1.633,t=1.956,t=-0.880,t=-0.849,t=-1.756,t=-1.252,t=1.240,t=0.184,t=-1.731,t=-0.911,t=-1.950,P>0.05)。常规扫描方法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9%(899/900),低剂量联合扫描方法符合诊断需求的节段数占99.8%(898/900)。两种扫描方法有效辐射剂量(ED)常规扫描为(24.9±8.4)mSv,高于低剂量联合扫描(10.2±2.6)mSv,两种扫描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8,P<0.05)。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模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辐射剂量 造影剂用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巷道底板泥岩泥化物固化体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车平 黄宏伟 +1 位作者 薛亚东 张日晨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7-663,共7页
为避免煤矿巷道底板泥岩泥化物清淤抛弃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将泥岩泥化物快速固化后作为巷道路面基层材料的处理方法,并为此研制了一种高效固化剂.通过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养护龄期泥岩泥化物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对该固化体... 为避免煤矿巷道底板泥岩泥化物清淤抛弃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将泥岩泥化物快速固化后作为巷道路面基层材料的处理方法,并为此研制了一种高效固化剂.通过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养护龄期泥岩泥化物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对该固化体的强度与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掺15.0%(质量分数)固化剂的泥岩泥化物固化体,其3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8 d的85%,即该固化体具有十分明显的快硬早强特性,可以作为巷道路面的基层材料;最低固化剂掺量与龄期相关,并与龄期呈对数关系,与固化系数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泥化 泥岩泥化物固化体 巷道底板 最低固化剂掺量 力学性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坚 王正东 +2 位作者 李平 甘剑挺 谢文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183-1185,118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是否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术前用药情况、对比剂使用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是否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术前用药情况、对比剂使用情况等,分析CIN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和血脂异常、高血压、既往心肌梗死、既往脑梗死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例数和血清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CK)峰值、对比剂用量(C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肾功能不全、SCr、e GFR、CMV、CMV/e GFR和LVEF、hs-CRP、对糖尿病、贫血均为CI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除一般认为的肾功能不全、大剂量对比剂等危险因素外,糖尿病、高水平hs-CRP和CMV/e GFR等CIN危险因素也需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肾功能 对比剂用量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对比剂剂量与增强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包雪平 周美亚 +1 位作者 葛涌钱 陈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上腹部CT的强化效果。方法:将81例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按0.9 mL/kg(A组,27例)、1.1 mL/kg(B组,25例)、1.3 mL/kg(C组,29例)的标准分成3组,分别测定腹主动脉及门静脉的强化峰值,经工作站重建后根... 目的:比较不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上腹部CT的强化效果。方法:将81例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按0.9 mL/kg(A组,27例)、1.1 mL/kg(B组,25例)、1.3 mL/kg(C组,29例)的标准分成3组,分别测定腹主动脉及门静脉的强化峰值,经工作站重建后根据肝动脉及门静脉显示情况作出评定,并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主动脉强化峰值中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强化峰值中3组资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动脉显示分级情况3组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门静脉显示分级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9、1.1、1.3 mL/kg 3种剂量在肝动脉期扫描时具有同样的强化效果;剂量越大门静脉强化峰值越高,门静脉显示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增强扫描 对比剂 肝动脉 门静脉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门静脉成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泽旺 张昌政 +1 位作者 郑瑛琪 李丹丹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门静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欲行肝门脉CT增强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270 mg I/m L碘克沙醇;B组用常规CT增强扫描,350 mg I/m L碘佛...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门静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欲行肝门脉CT增强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270 mg I/m L碘克沙醇;B组用常规CT增强扫描,350 mg I/m L碘佛醇。计算两组门静脉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门静脉最佳CNR图像单能量水平在50 Ke V左右,最佳单能图结合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ASi R)图像的SNR(7.46±1.00)、CNR(5.31±1.23)均高于B组SNR(5.03±1.00)、CNR(3.18±1.58);噪声(16.58±7.16)和平均ED(3.27±1.57)m Sv低于B组噪声(23.19±11.71)及平均ED(4.06±0.85)m 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图像主观评分略高于B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采用ASi R技术,得到的门静脉图像质量与常规CT增强相当,辐射剂量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单能量 门静脉 低浓度对比剂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 Doubule-Flash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柏 张颖倩 +5 位作者 荆晶 辜小芳 单冬凯 李娜 商婷婷 陈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14-1216,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 Double-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心率≤65次/min的73例CABG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CTCA)。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普通模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5例),B... 目的探讨双源CT Double-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心率≤65次/min的73例CABG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CTCA)。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普通模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5例),B组为Double-Flash模式组(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38例);检查过程中分别记录A、B两组中两种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结果两组CABG血管共151支,平均随访(13.3±9.7)年。普通扫描模式A组82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5±0.4)分;Double-Flash扫描模式B组69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6±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6.14±3.51)msv和(39.51±6.81)mGy,B组分别为(2.91±0.87)msv和(4.43±0.71)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对比剂一次性注射量分别为(81±14)ml与(60±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Double-Flash扫描模式在CABG冠脉造影中,与普通螺旋扫描模式比较,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搭桥 辐射剂量 对比剂
下载PDF
“双低”技术在胸部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浩 袁子龙 +7 位作者 张照喜 杜东屏 郑丽丽 陈长春 董盼盼 彭伟 高小东 刘玉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讨CT"双低"技术(等渗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对胸部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行CT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初诊患者(18.5 kg/m2<体质量指数<28 kg/m2),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4例)。A... 目的 :探讨CT"双低"技术(等渗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对胸部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行CT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初诊患者(18.5 kg/m2<体质量指数<28 kg/m2),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高浓度对比剂(350 mg I/m L)、常规管电压(120 k V);B组采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 L)、低管电压(100 k V)。分别记录及计算每位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血管及肌肉强化后的平均CT值、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客观评价通过对各组血管及肌肉强化后的CT值、CNR分析得出;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由2名不同年资诊断医师采用4分制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各组间辐射剂量指标、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均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较A组平均CTDIvol降低36.87%,平均DLP值降低36.19%,平均ED值降低36.35%(均P<0.05)。A、B组强化后血管平均CT值、肌肉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噪声较A组增加约28.3%,CNR降低约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低"技术行胸部CT增强扫描,可有效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对比剂肾病及过敏风险,并能满足影像诊断需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 低管电压 等渗低浓度对比剂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等参数计算抗菌药物给药剂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小会 宁永忠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8期60-66,共7页
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传统方式以经验、药动学(pharmacokinetic,PK)参数为基础。近年来逐渐纳入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参数综合考虑,并开始用于临床实践。本... 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传统方式以经验、药动学(pharmacokinetic,PK)参数为基础。近年来逐渐纳入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参数综合考虑,并开始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基于MIC的计算方法,分为3个层次进行研究。第1层:单纯MIC确定给药剂量。第2层:MIC结合1个PK参数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第3层:基于MIC并综合多个参数计算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结果表明,通过MIC和PD参数的剂量确定方式优于单纯基于PK参数的方式,且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剂量 微生物 药效学
下载PDF
双倍剂量对比剂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红野 陈金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4期3017-3017,3098,共2页
目的:评价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提高一倍对比剂剂量的效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以单倍和双倍剂量对比剂进行IVP检查,记录相应的显影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其中14例因严重肾功能低下致显影延迟,其结果放弃。余使用... 目的:评价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提高一倍对比剂剂量的效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以单倍和双倍剂量对比剂进行IVP检查,记录相应的显影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其中14例因严重肾功能低下致显影延迟,其结果放弃。余使用双倍剂量对比剂患者检查时间缩短20%左右。结论:使用双倍计量对比剂可快速、高质量完成IVP检查,是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也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倍剂量对比剂 静脉肾盂造影
下载PDF
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和大螺距在双期减影头颈血管CTA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小丹 李蛟 +3 位作者 胡军武 黄文华 沈威 张进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用量结合大螺距扫描对头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评估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常规扫描:100 kVp,螺距0.810,50 mL碘佛醇(320 mg I/mL)以5 mL/s注射;B组患者行低剂...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用量结合大螺距扫描对头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评估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常规扫描:100 kVp,螺距0.810,50 mL碘佛醇(320 mg I/mL)以5 mL/s注射;B组患者行低剂量扫描:80 kVp,螺距1.390,以6 mL/s注射24 mL对比剂,随后以相同流率注射18 mL对比剂和盐水混合液(1:1混合)。比较两组间的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总量。结果:两组图像充分满足临床诊断(4.86±0.34 vs 4.78±0.41,Z=-0.725,P=0.468),且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A组kappa=0.834 vs B组kappa=0.884)。两组各动脉平均CT值、SNR和CNR基本一致(P>0.05),B组与A组相比CTDIvol降低21.4%[(59.84±14.59)mGy vs(76.11±24.16)mGy,Z=-2.396,P=0.017],DLP降低45.8%[(275.54±22.73)mGy·cm vs(508.43±89.61)mGy·cm,Z=-6.063,P<0.001],ED降低45.8%[(0.85±0.07)mSv vs(1.58±0.28)mSv,Z=-6.063,P<0.001],对比剂减少34%(10.56g vs 16g)。结论: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和大螺距扫描可充分获得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颈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对比剂 辐射剂量
下载PDF
PCI术中对比剂剂量与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及对近中期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建伟 朱皓 黄榕翀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对比剂剂量与患者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变化及近中期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 PCI术后患者462例按对比剂剂量分为2组,即剂量<150 ml组103例(对照组)和剂量150~300 ml组359例(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对比剂剂量与患者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变化及近中期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 PCI术后患者462例按对比剂剂量分为2组,即剂量<150 ml组103例(对照组)和剂量150~300 ml组359例(观察组)。记录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9个月的SCr、eGFR及肌酐清除率(CCr),同时记录2组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再次心肌梗死、PCI术、冠状动脉搭桥及猝死等近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后SCr、eGFR、C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发生率:对照组5例(4.9%)低于观察组19例(5.3%)(X^2=0.031,P=0.86)。MACE发生率:对照组13例(12.6%)低于观察组41例(11.4%)(X^2=0.112,P=0.738)。eGFR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31,95%CI=0.910~0.952,P<0.01)。结论在对比剂使用剂量低于300 ml情况下,随着对比剂剂量的增加,其对肾功能的损伤严重程度未增加;对近中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剂量 PCI术 肾小球滤过率 肌酐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思斯 周轩 +3 位作者 焦河 邓帮富 费泽军 何森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采用双平板DSA)和对照组(n=59,采用单平板DSA),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电影序列数、摄影帧数、剂... 目的探讨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采用双平板DSA)和对照组(n=59,采用单平板DSA),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电影序列数、摄影帧数、剂量面积乘积以及空气比释动能。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3.50(25.00,40.50)min vs 45.00(40.00,50.00)min,P<0.001]、对比剂用量(62.68±22.40 mL vs 100.46±20.91 mL,P<0.001)、以及电影序列数[10.00(8.00,13.25)vs 14.00(12.00,16.00),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电影序列数均与手术时间(r=0.586,P<0.001)、术中对比剂用量(r=0.637,P<0.001)成正相关。两组患者在剂量面积乘积、空气比释动能、摄影帧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平板DSA机造影的辐射剂量与常规采用单平板DSA无明显差别,但使用双平板DSA造影,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对比剂用量明显减少,有益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碘对比剂 造影期并发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对比剂智能应用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宸宇 唐聃 赵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88-2089,2117,共3页
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给药方案影响对比剂用量以及增强图像强化效果。为了使同类型CT增强检查获得一致性好的高质量图像,分析了影响CT增强图像质量的因素,建立了CT增强给药方案专家知识库,基于SSH框架、采用Java开发了CT对比剂智能应用专... 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给药方案影响对比剂用量以及增强图像强化效果。为了使同类型CT增强检查获得一致性好的高质量图像,分析了影响CT增强图像质量的因素,建立了CT增强给药方案专家知识库,基于SSH框架、采用Java开发了CT对比剂智能应用专家系统。该系统能与医院已有的HIS及RIS对接接收患者信息、就医信息、设备信息等参数,系统的推理机自动匹配输入信息及专家知识,为操作者提供最佳CT增强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对比剂 给药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HIS) 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IS)
下载PDF
优化对比剂注射时间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爱华 陈超 +6 位作者 王琦 贾永军 胡智军 李馨 李豆 魏东红 刘振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减少对比剂注射时间、优化对比剂用量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oronarycomputed tomographicangiography,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成像检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注射时间10s)50例、B组(注射时间8s)50... 目的探讨减少对比剂注射时间、优化对比剂用量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oronarycomputed tomographicangiography,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成像检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注射时间10s)50例、B组(注射时间8s)50例,两组选用相同对比剂。在升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起始处管腔内及邻近脂肪组织内放置感兴趣区,测量CT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比较主动脉及各冠状动脉主干内CT值及血管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采用5分法(1分最差,5分最好)主观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使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记录并比较对比剂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dose,ED)。结果两组间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碘对比剂用量为(46.16±6.90)mL,B组碘对比剂用量为(35.74±4.81)mL,减少约22.57%。两组在主动脉根部、RCA、LM、LAD、LCX起始处CT值、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主观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选择8s对比剂注射时间能够有效减少对比剂的用量,而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对比剂用量 注射技术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及虚拟平扫联合应用在头颈CTA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文超 李强 +2 位作者 李晨光 户彦龙 梁长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及虚拟平扫联合应用在脑血管疾病(CVD)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15日2022年至8月20日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113...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及虚拟平扫联合应用在脑血管疾病(CVD)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15日2022年至8月20日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113例CVD患者,按扫描方式及对比剂用量分为常规剂量组(49例)、能谱低剂量组(49例)、能谱超低剂量组(15例)。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扫描,对比剂剂量0.9mL/kg,注射速率为5mL/s,能谱低剂量组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联合50%ASIR-V重建,对比剂剂量0.6mL/kg,注射速率为5mL/s,能谱超低剂量组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50%ASIR-V重建和虚拟平扫成像技术,对比剂剂量0.55mL/kg,注射速率为5mL/s。比较三组图像质量、动脉CT均值、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碘摄入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能谱超低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主动脉弓CT值、颈总动脉CT值、颈内动脉CT值、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颈部血管SNR、颈部CNR、脑部血管SNR、脑部血管CNR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且能谱超低剂量组主动脉弓CT值、颈总动脉CT值、颈内动脉CT值低于能谱低剂量组(P<0.05)。能谱超低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能谱超低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CTDIvol、DLP、ED、对比剂用量、碘摄入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且能谱超低剂量组对比剂用量、碘摄入量低于能谱低剂量组(P<0.05)。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联合ASIR-V、虚拟平扫技术能改善图像质量,降低放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在头颈部CTA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CT血管造影 能谱CT 虚拟平扫 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辐射剂量 对比剂剂量
下载PDF
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茜 章双林 张英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的图像质量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至2022-06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23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使用不同碘对比剂分为两组,选取采用等渗对比...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的图像质量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至2022-06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23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使用不同碘对比剂分为两组,选取采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的123例为等渗组,采用次高渗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108例为次高渗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并对CT辐射剂量、CT检查前后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等渗组动脉期腹主动脉及门静脉期门静脉的CT值高于次高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渗组肝脏动静脉期噪声低于次高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脏平扫、动静脉期CT值及强化绝对值、动脉期腹主动脉及门静脉期门静脉噪声、竖脊肌动静脉期CT值、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主动脉、门静脉及门静脉期肝实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尿素氮、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估结果一致性极高。结论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的等渗注射进行腹部增强CT可获得更高的动静脉强化程度,图像噪声较低,适宜进行CT后血管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增强CT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安全性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下肢CTA方案在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森垚 徐江 +1 位作者 朱杰 司成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在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ASO)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下肢CTA检查的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共110例,随机数表法分成常...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在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ASO)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下肢CTA检查的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共110例,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100 mL)和研究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1 mL/kg)各55例。参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两组诊断效果,同时分析下肢CTA图像质量、碘摄入量和辐射剂量。结果参照DSA金标准,2组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ASO诊断效果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下肢CTA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背景噪声较常规组高(P<0.05),信噪比(SNR)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对比剂剂量、碘摄入量较常规组平均减少了32.65 mL、11.43g,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下肢CTA方案在疑似糖尿病ASO检查中是可行的,在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效果的前提下,能明显减少对比剂剂量、碘摄入量和辐射剂量,提高下肢CTA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 动脉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对比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能谱CT在头颅CTA应用时使用造影剂最少剂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吉平 冯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2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头颅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剂量。方法:收治行头颅CTA扫描患者100例,选取wills环作为观察区域,在不同造影剂剂量条件下扫描,得出三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头颅CTA扫描时图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最少造影剂剂量... 目的:探讨头颅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剂量。方法:收治行头颅CTA扫描患者100例,选取wills环作为观察区域,在不同造影剂剂量条件下扫描,得出三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头颅CTA扫描时图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最少造影剂剂量为40 m L。结论:头颅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剂量能减少造影剂对人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头颅CTA 造影剂最少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