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Brachial Plexus Block (Axillary Approach) and General Anesthesia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Noriaki Matsumura Satoki Inoue +4 位作者 Hidenobu Iwagami Yumiko Kondo Kazuya Inoue Yasuhito Tanaka Akihiro Okuda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0年第12期422-434,共13页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GA) or regional anesthesia with brachial plexus block (NB). </span><span>Wheth...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GA) or regional anesthesia with brachial plexus block (NB). </span><span>Whether anesthesia type affects patient outcomes is unclear. </span><span>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GA and NB after surgery. </span><b><span>Methods: </span></b><span>This was a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of 80 (34 GA and 46 NB) patients who underwent volar plate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was used to generate a set of matched cases (NB) and controls (GA), yielding 14 matched patient-pairs. The simplified patient satisfaction scale was compared for primary outcomes.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anesthesia and surgery duration, hospital stay length, adverse events,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requirement, and wrist range of motion (ROM) 2 weeks and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span><span> </span><b><span>Results:</span></b><span>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atients in almost all cases in both groups were “Satisfied” (effect size: 0.1,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572), indicating litt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verse events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use observed before matching disappeared after matching. Anesthesia duration and hospital stay l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NB group (effect size: </span><span>-</span><span>1.27 and </span><span>-</span><span>0.77,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0074 and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388, respectively), as was surgery duration (effect size: </span><span>-</span><span>0.84,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122) after matching. Similar to before matching, wrist RO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NB group (effect size: 1.11,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279)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but the difference disappeared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span><span> </span><b><span>Conclusions:</span></b><span>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under GA and NB was similar. Nerve block could help shorten hospital stay length and surgery duration and improv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Guided brachial plexus block (Axillary Approach)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 Satisfacti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下载PDF
The Crucial Role of Bilateral Infraclavicular Nerve Blocks in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a Trauma Patient 被引量:2
2
作者 Eric P. Chiang Paul Dangerfield +2 位作者 Jaideep H. Mehta Marian Sherman Jeffrey S. Berger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2年第4期113-116,共4页
Bilateral brachial plexus blocks and regional anesthesia in trauma patients are rarely performed due to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when using these techniques. We illustrate a case in which bilateral infraclavicular nerv... Bilateral brachial plexus blocks and regional anesthesia in trauma patients are rarely performed due to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when using these techniques. We illustrate a case in which bilateral infraclavicular nerve blocks were placed as part of 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pain management in a trauma patient. We discuss potential hazards,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and rationale for attempting this procedure. Ultimately, performing bilateral brachial plexus nerve blocks in trauma patients is a viable option when choosing pain management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brachial plexus blockS Regional anesthesia in TRAUMA Pain Management in TRAUMA
下载PDF
Regional anesthesia for orthopedic procedures:What orthopedic surgeons need to know 被引量:1
3
作者 Ihab Kamel Muhammad F Ahmed Anish Seth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1期11-35,共25页
Regional anesthesia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successful orthopedic surgery.Neuraxial anesthesia is commonly used for surgical anesthesia while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are often used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Pati... Regional anesthesia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successful orthopedic surgery.Neuraxial anesthesia is commonly used for surgical anesthesia while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are often used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Patient evaluation for regional anesthesia should include neurological,pulmonary,cardiovascular,and hematological assessments.Neuraxial blocks include spinal,epidural,and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Upper extremity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include interscalene,supraclavicular,infraclavicular,and axillary.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include femoral nerve block,saphenous nerve block,sciatic nerve block,iPACK block,ankle block and lumbar plexus block.The choice of regional anesthesia is a unanimous decision made by the surgeon,the anesthesiologist,and the patient based on a risk-benefit assessment.The choice of the regional block depends on patient cooperation,patient positing,operative structures,operative manipulation,tourniquet use and the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motor blockade on initiation of physical therapy.Regional anesthesia is safe but has an inherent risk of failure and a relatively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LAST),nerve injury,falls,hematoma,infection and allergic reactions.Ultrasound should be used for regional anesthesia proced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minimize complications.LAST 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rescue medications(intralipid)should be readily available during the regional anesthesia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pedic surgery Regional anesthesia Spinal Epidural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Neuraxial blocks Upper extremity Lower extremity INTERSCALENE SUPRACLAVICULAR Infraclavicular AXILLARY Femoral Fascia iliaca POPLITEAL SCIATIC Saphenous Adductor canal Lumbar plexus brachial plexus Ankle iPACK Complication 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 Nerve injury block failure Continuous nerve block catheters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鹏 邹丽丽 张晓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观察组(采用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时(T_(2))、拔管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对比两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2、12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力评分;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肌力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肌力评分
下载PDF
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激反应分析
5
作者 屈文慧 裴亚丽 董庆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激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3月诊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患儿分为参考组(n=60)和研究组(n=60)。参考组实施... 目的探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激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3月诊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患儿分为参考组(n=60)和研究组(n=60)。参考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参考组与研究组T0(麻醉前)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置入喉罩时)、T2(拔除喉罩时)时研究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参考组与研究组术前5 min应激反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研究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参考组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26.01±5.34)ng/L、C反应蛋白(8.71±1.25)mg/L和白介素-1β(2.03±0.34)ng/L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5、11.849、18.676,P均<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以降低患儿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较小,同时血流动力学水平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肢骨折 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皮质醇(Cor)和儿茶氨酚(CA)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15 min(T_(2))、麻醉后30 min(T_(3))时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5 min(T_(1))、T_(2)、T_(3)、手术结束后(T_(4))时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Tb)时CA、Co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能稳定血流动力学,缓解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神经刺激仪 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对动静脉造瘘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7
作者 杨昆鑫 陆迪涵 +1 位作者 刘艺 冯霞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与其他麻醉方法对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动静脉造瘘术后通畅率等结果的影响,以优化ESRD病人造瘘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与其他麻醉方法对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动静脉造瘘术后通畅率等结果的影响,以优化ESRD病人造瘘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1日~2022年8月30日行动静脉造瘘术的ESRD病人,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BPB组180例和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LA)组332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造瘘管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和其他随访数据并进行比较。第二部分Meta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4月所有相关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回顾性研究显示,BPB组与LA组术后原始通畅率在1、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vs 91.7%,P<0.05;68.3%vs 59.0%,P<0.05),BPB组与LA组干预后通畅率在1、3、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vs 95.5%,P<0.05;96.5%vs 86.3%,P<0.05;85.0%vs 70.8%,P<0.05),两组术后感染、血栓和血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BPB较其他麻醉方法造瘘术后原始通畅率明显升高(SMD=1.51,95%CI 1.17~1.96,P<0.05),术后感染和血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B对维持动静脉造瘘术后的长期通畅率较其他麻醉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与其他麻醉方式相当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肾功能衰竭 动静脉瘘 区域麻醉 通畅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患儿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伟涛 涂友兵 +1 位作者 易祖港 马星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后束在CCS集中于腋动脉外侧,位置关系固定,使用较少的局麻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近年来,CCS臂丛神经阻滞逐渐应用于患儿区域麻醉。患儿CCS臂丛神经... 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后束在CCS集中于腋动脉外侧,位置关系固定,使用较少的局麻药即可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近年来,CCS臂丛神经阻滞逐渐应用于患儿区域麻醉。患儿CCS臂丛神经解剖位置表浅,易于超声定位,但血管、神经、胸膜等结构距离较近,超声引导增加了患儿CCS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CCS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基础及超声定位、阻滞方法及药物用量、患儿临床应用和相关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患儿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区域麻醉 儿童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洪棋 郑书强 刘国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5 min后行臂...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5 min后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5 min后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血糖应激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组间患者的血糖应激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皮30 min与术后60 min观察组血糖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4 h、6 h、12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优,能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时间,减少血糖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且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超前镇痛
下载PDF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庞欣杰 卢锦容 +1 位作者 罗斌 黄天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上肢手术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行小儿上肢手术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时、... 目的探讨小儿上肢手术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行小儿上肢手术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时、术中、手术结束时的生命体征指标及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起效时间、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切皮时、术中、手术结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更加平稳,且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98.96±4.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62±4.1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优良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7.25±1.38)min短于对照组的(31.14±4.16)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上肢手术中运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麻醉优良率,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且麻醉安全性较高,因此,具备临床借鉴与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上肢手术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涂凤华 刘静 张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3.39±2.22)min、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86±2.39)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2.28)、(15.33±2.74)min,镇痛评分(2.44±0.67)分低于对照组的(5.18±0.72)分(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麻醉后、手术中、手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较麻醉前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远优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其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身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儿童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刘华艳 钱秋 +1 位作者 王娅静 郝亚萍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儿童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接受上肢骨折术治疗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儿童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接受上肢骨折术治疗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切皮时、拔管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优良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结论:儿童上肢骨折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能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明娟 赵锦芳 李永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_(0))、手术开始10 min(T_(1))、切皮时(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镇静评分、神经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_(2)、T_(3)、T_(4)Ramsay镇静评分低于T_(1),但研究组T_(2)、T_(3)、T_(4)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T_(4)心率、血压低于T_(0),但研究组T_(3)、T_(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镇静效果,具有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上肢骨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贾成博 蔡庆莉 姜燕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建华医院肾内科的60例因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需行PTA的患者。采取随...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建华医院肾内科的60例因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需行PTA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局部浸润麻醉,n=30)及臂丛神经阻滞组(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n=30)。手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及疼痛管理满意度调查,观察2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狭窄、内瘘初级通畅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于臂丛神经阻滞组(t=2.571,P=0.011),臂丛神经阻滞组对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更高(t=-5.305,P<0.001)。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P=0.788)。对照组2例患者涉及动脉病变,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痉挛,停止腔内器械刺激,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余患者及臂丛神经阻滞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组患者内瘘最窄处直径、内瘘自然血流量、透析时血流量分别较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89、-44.140;-16.741、-19.528;-8.776、-9.550,均P<0.001)。2组手术后内瘘最窄处直径(t=0.374,P=0.710)、内瘘自然血流量(t=1.017,P=0.313)、透析时血流量(t=-1.181,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TA后1、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93%、87%、54%、21%,臂丛神经阻滞组为93%、90%、6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0.307,P=0.579)。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PTA手术过程中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与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且对12个月初级通畅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血液透析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李晓欣 段志祥 +1 位作者 邵甜 卢玉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58-5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麻醉方案的不同...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喉罩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术中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置入喉罩时(t_(1))及拔除喉罩时(t_(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统计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6、12和24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和12 h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统计麻醉恢复室中的并发症情况。结果t_(0)时,两组患者MAP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观察组患者MAP分别为(94.53±8.11)、(92.63±6.10)mmHg,心率分别为(119.35±10.18)、(120.41±9.55)次/min,均低于对照组[MAP:(113.71±8.45)、(116.55±8.66)mmHg;心率:(135.79±11.85)、(138.35±10.96)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5.71±1.45)min,短于对照组[(10.93±2.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12、24 h VAS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 h,观察组NE、AngⅡ、丙二醛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稍低于对照组(27.5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能有效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抑制术后的应激反应,能够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血流动力学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喉罩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李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肩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高于治疗前,血浆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0高于对照组,SP、TNF-α、PG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小针刀治疗,可改善肩关节功能、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法松解术 小针刀 肩关节功能 复发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小儿上肢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17
作者 梁延伟 李帅晓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非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气管插管全麻带来的气管插管/拔管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以及较大剂量镇静、镇痛药剂导致的患者用药危险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但由于小儿臂丛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臂丛神... 目的非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气管插管全麻带来的气管插管/拔管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以及较大剂量镇静、镇痛药剂导致的患者用药危险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但由于小儿臂丛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臂丛神经的定位方法难度较大,为此临床尝试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解决术中穿刺定位不准确难题,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在非插管浅全麻复合腋路臂丛阻滞下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3年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开展完成的采用腋路臂丛阻滞麻醉的小儿上肢手术患者,按照是否采用超声引导进行臂丛阻滞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时间、麻醉药剂用量、麻醉药物起效时间、苏醒后各时间点手术后疼痛评估FLACC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异同,探讨超声引导在小儿上肢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有190例患者入组,其中实验组55例,对照组1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的局麻药物罗哌卡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整个手术期间研究组的麻醉药物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分支阻滞补救,8例患儿术后使用布洛芬止痛,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患儿发生苏醒期躁动,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发生率(P<0.01)。结论超声引导在小儿上肢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设备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非插管全身麻醉 小儿上肢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静脉全麻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8
作者 钱万新 刘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83-86,91,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静脉全麻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手法松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麻,观察...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静脉全麻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手法松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麻,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切皮时(T_(1))~术毕(T_(4)),观察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T_(0))~T_(4),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肾上腺素(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肩周炎手法松解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静脉全麻 肩周炎 手法松解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全海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有效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超声引导下 肌间沟 腋路 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B超引导下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张桂菊 李玉显 胜海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实施麻醉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取...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实施麻醉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取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ale,Ramsay)、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神经阻滞程度、镇痛维持时间、阻滞消退时间、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Ramsay评分、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水平、镇痛维持时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阻滞消退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阻滞程度Ⅰ级高于参照组,神经阻滞程度Ⅱ级与Ⅲ级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参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具有高度的精准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可靠的术中引导,同时也减少了辐射暴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 麻醉 B超 臂丛神经阻滞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