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被引量:31
1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速和高端产业的勃兴融合呈现的高级形态,主要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作...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速和高端产业的勃兴融合呈现的高级形态,主要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作为先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同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平发展的实现路径具有高度适配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为使新质生产力真正增益于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以科技创新涵养新质生产力;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要塑造劳动者的科学思维、增强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培育劳动者的协作精神,确保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与充分涌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一个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在最大程度释放人的创造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文从生产力三个构成...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在最大程度释放人的创造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文从生产力三个构成要件对应性构建了衡量指标,提出了1-2-3-4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为后续生产力研究奠定了基础。“1”即一个关键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核心;“2”即两个根本原则,即最大程度释放人的聪明智慧原则和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原则;“3”即三个基本要求,即低污染、低消耗、低投入;“4”即四个主要内容,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现代企业群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并提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四个主要路径:一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二是健全科技创新体制;三是完善现有产业体系;四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永穆 乔张媛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211,共10页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决定性力量的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新质化的运动当中,它的每一次新质化都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其中,生产力的系统性新质化牵动着人类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类社会诞生至今,已经发生过两次生产力的系统性新质化,分别...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决定性力量的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新质化的运动当中,它的每一次新质化都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其中,生产力的系统性新质化牵动着人类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类社会诞生至今,已经发生过两次生产力的系统性新质化,分别推动人类社会步入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当前,第三次生产力系统性新质化正在发生,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转向数字信息时代,而新质生产力正是这次生产力跃迁的科学写照。新质生产力的“新”展现为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质”体现为高质量、多质性、双质效,“力”表现为数字、协作、绿色、蓝色和开放五大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运行机理,就是以科技创新为轴心,将要素系统革新的牵引力通过技术系统这一媒介传导至产业系统,最终实现对传统生产力三大系统的全面重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包括全面塑强科技创新整体能力、积极促进新要素迅速成长、聚力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新质化 科技创新 数字信息
下载PDF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关联机理与互动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文 李雪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依托的全新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升级与飞跃,旨在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依托的全新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升级与飞跃,旨在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步入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将因具备创新发展意识、产业创新优势、企业家精神才能等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也将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质量变革。为此,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员民营企业助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现代化,引导民营经济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以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良性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关键性核心技术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晗 侯雪花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面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性交汇时期,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数字智能时代关联,能够在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字实体融合化以及... 面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性交汇时期,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数字智能时代关联,能够在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字实体融合化以及产业发展低碳化等方面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当前,产业体系现代化面临着产业结构“低端锁定”、生产和流通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充分不平衡以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环境约束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为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于:以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以创新配套基础设施、要素资源流动和创新营销模式推动生产流通智能化;以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和创新协同体系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化;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实体融合化;以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 智能化 绿色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文丰安 肖华健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23,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崭新探索,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是由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加快形成和转型新质生产力,就是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其他领域... 新质生产力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崭新探索,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是由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加快形成和转型新质生产力,就是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其他领域现代化的源头活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关键一招,是数字融合和促进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仍面临着数字实体融合进程受阻、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较脆弱、人口老龄化等现实困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主要阵地;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真正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持续动力,才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科技强国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实现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晓莺 严宇珺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随着新质生产力日渐成为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必要对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实现机制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全新质态的生产力,由新质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随着新质生产力日渐成为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必要对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实现机制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全新质态的生产力,由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构成,主要表现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生产力、以低碳绿色为核心价值的绿色生产力、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的蓝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催生,需要理念引领机制、动力机制、主体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当前及未来我国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储备基础,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重点、面临制约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姜长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揭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和战略重点,分析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制约,提出要面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揭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和战略重点,分析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制约,提出要面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需求,科学处理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传统生产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农业新质生产力特殊性与新质生产力一般性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建议。如实施若干重大工程或计划,完善激励机制,设立未来农业专项,加强和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体系,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农业强国建设 现代农业
下载PDF
油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价值溯源分成评估
9
作者 王良锦 辜穗 +2 位作者 方峦 乐彦婷 李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作为油气生产的主要参与主体,油气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拥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在人才价值...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作为油气生产的主要参与主体,油气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拥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在人才价值创造与评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生产全要素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价值分享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油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价值溯源分成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油气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过程,匹配油气企业科技创新特征、具有产业适应性的人才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较少;(2)油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价值溯源分成,是以油气科技创新成果经济价值评估结果为前提对参与成果创造的团队和个人按照实际贡献进行价值追溯与量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对单项科技创新成果经济价值溯源和科技创新成果完成人价值溯源两次溯源来实现;(3)以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贡献率是人才价值溯源分成的核心参数,由完成人参与度、完成人创新度、完成人贡献度为内容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共同确定。结论认为,该方法为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在油气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经济价值量化问题,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科技创新人才 价值溯源分成 科技创新成果 经济价值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理论基础、历史规律与现实路径
10
作者 刘冬梅 杨洋 李哲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兼具时代特殊性与历史一般性,与非新质生产力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体系。“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蕴含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突出表现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本质形态和最终目标三方面。发挥科... 新质生产力兼具时代特殊性与历史一般性,与非新质生产力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体系。“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蕴含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突出表现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本质形态和最终目标三方面。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作用:一要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各类理论基础的优劣势,避免落入固定单一的理论框架与思想体系而产生认识与实践误区;二要聚焦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与关键要素,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设,加速进入新的“技术-经济”轨道;三要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规律,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与深度技术创新创业,实现更为高效的知识生产与配置;四要以科研、创新、生产与个人发展四类良性预期为导向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科技创新与制度革新密切结合的“社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主导技术 技术-经济轨道
下载PDF
以加速治黄科技创新发展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欣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水利科技创新将为江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能。简要追溯了“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过程与科学内涵,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表现特征,提出了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主要抓手,...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水利科技创新将为江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能。简要追溯了“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过程与科学内涵,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表现特征,提出了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主要抓手,即高质量标准体系、高水平技术体系、高效能管理体系。结合目前治黄事业中面临的科技挑战,聚焦治黄科技创新的六大学科集群,加快创新步伐,发展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引领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黄河保护治理
下载PDF
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下多元投资主体网络关联模式
12
作者 程翔 王宇琳 张明喜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命任务的重大制度安排,厘清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多元投资主体关系对于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制... 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命任务的重大制度安排,厘清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多元投资主体关系对于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创新基础上,归纳不同实践场景下多元投资主体的基本格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心性、核心边缘分析和密度分析手段,对多元投资主体的网络结构、网络中心度以及网络的整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能充分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各投资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等流动加快,各投资主体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 多元投资主体 关联模式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风险特征、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
13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车旻昌 高敏 郭成学芷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6,共13页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人保资本设立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完善监管与支持政策,开发和丰富产品体系,探索构建“保险元宇宙”生态,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结构,以期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守正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保险创新 科技保险 绿色保险 保险科技 数字金融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力粮食生产的逻辑理蕴与主要途径
14
作者 钟钰 宗义湘 +1 位作者 周琳 宋洋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85,共15页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装备驱动、设施筑基与政策改革。生产力变革转换对粮食生产的作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人均劳动产出;降低生产风险,提升土地产出水平;缩短作业工期,提升抢收环节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装备驱动、设施筑基与政策改革。生产力变革转换对粮食生产的作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人均劳动产出;降低生产风险,提升土地产出水平;缩短作业工期,提升抢收环节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绿色发展效能;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生态循环能力。未来,要注重科技创新赋能,稳定粮食安全向“前”突破;装备力量驱动,引领粮食生产向“深”迈进;设施建设筑基,提升粮食产能向“新”拓展;政策改革蓄势,推动粮食产业向“绿”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粮食生产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15
作者 王辉 李金明 +2 位作者 张丽 张晓利 伍朝辉 《交通运输研究》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体系,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厘清新质生产力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首先基于高质量发展视域,分析了新质... 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体系,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厘清新质生产力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首先基于高质量发展视域,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实施路径与加快交通数据市场化进程、构建AI大模型底座和行业数据标准样本集、提升交通知识分析和服务能力、加快交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人才培养等5方面的对策建议,可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以新型举国体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16
作者 刘瑞 戴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共9页
我国高科技企业受国外限制的事件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卡脖子”制约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 我国高科技企业受国外限制的事件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卡脖子”制约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利用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举国体制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然而,传统科技举国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新时代下应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框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统筹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和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
17
作者 姚毓春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6,共7页
加快推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能够从人才、技术、装备、管理等各方面革新农业发展的要素基础,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推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能够从人才、技术、装备、管理等各方面革新农业发展的要素基础,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要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推动农业产业创新为重点,以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为难点,以绿色可持续为原则,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底线。为此,要加大农业创新资源投入,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创造性;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绿色生产到绿色消费,全过程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深入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构建新型食物供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科技创新 体制创新
下载PDF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18
作者 杨志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共7页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和新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处理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和新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产学研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立足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文章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财政政策 财税改革 新型生产关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经验证据——以I县为例
19
作者 谷良俊 杨春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为了科学评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果,选择I县作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研究发现:I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能...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为了科学评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果,选择I县作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研究发现:I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促进或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越完善,这种产业产值的增长越明显,新质生产力也能越快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形式。据此提出未来加快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分主体实行优惠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三是鼓励高科技经济,集中资源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促进人才发展,集聚新质生产力人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县域发展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与“路”
20
作者 陈鹏 夏志鹏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社会劳动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创新的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包含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所有制结构、...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社会劳动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创新的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包含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所有制结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的资源配置方式、“共同富裕”的分配关系。“两个毫不动摇”既确保了新型生产要素的开发与人民的需要一致性,又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确保了新型生产要素的配置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分配方式,激发了科技创新与新型生产要素的活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优势的统一,整合了国家、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开辟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型生产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