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esent Space-Time Motion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 Block and Its Adjacent Area
1
作者 ZhangXiaoliang JiangZaisen +3 位作者 WangShuangxu ZhangXi WangQi ChenB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On the basi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 and considering the moderate intrusion of specific block boundaries to different extents, the first-order block mo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northeaster... On the basi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 and considering the moderate intrusion of specific block boundaries to different extents, the first-order block mo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Tibet) block and the kinematical model for depicting deformation of small regions as well by using GPS observations of three periods (1991, 1999 and 2001). By simulating, we obtained the motion features of the first-order blocks between the large WWN faults on the sides of the studied regio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principal strain rate field and the inhomogeneous motion features with space-time of the faults in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西藏 不连续变形 GPS观测 活动板块 地壳运动
下载PDF
Dextral strike-slip of Sanguankou-Niushoushan fault zone and extension of arc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被引量:19
2
作者 LEI QiYun ZHANG PeiZhen +4 位作者 ZHENG WenJun CHAI ChiZhang WANG WeiTao DU Peng YU JingX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25-1040,共16页
Sanguankou-Niushoushan 差错(SGK-NSSF ) 的运动学的特征具有到弧的延期的理解的大意义在西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的构造的带。用地调查和各种各样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大规模地质的印射,典型地形学的测量,并且沉积阶层标明日期, SGK-NS... Sanguankou-Niushoushan 差错(SGK-NSSF ) 的运动学的特征具有到弧的延期的理解的大意义在西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的构造的带。用地调查和各种各样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大规模地质的印射,典型地形学的测量,并且沉积阶层标明日期, SGK-NSSF 展出明显的右罢工滑倒特征并且因此不是一个左首的罢工滑倒差错,由以前的研究人员相信了,这被决定。这研究的结果证明地质的边界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时代都被差错右地打乱,与是类似的指责的排水量。在地志的效果的消除以后,差错的最大的罢工滑倒排水量被发现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Sanguankou-Niushoushan 差错 右罢工滑倒 在块之间的构造相互作用 弧构造的带
原文传递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积累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希 张晓亮 +1 位作者 王双绪 蒋锋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6,43,共6页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1—2004年、2004—2007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借助负位错模型,研究该区当前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应变积累状况。分析表明:经昆仑山、玉门、民乐地震后一段时间的调整,2004—2007年青藏块体东北缘总体反映与长...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1—2004年、2004—2007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借助负位错模型,研究该区当前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应变积累状况。分析表明:经昆仑山、玉门、民乐地震后一段时间的调整,2004—2007年青藏块体东北缘总体反映与长期背景场一致的应变场重构特性。祁连山断裂带东段应变大体维持2001—2004年的积累背景;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庄浪河断裂南段及甘南地块、河西走廊较2001—2004年应变积累有所增强;阿尼玛卿断裂带东段、秦岭北麓断裂存在应变积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GPS 负位错反演 应变积累 地壳水平运动特征
下载PDF
罐罐岭断裂带最新活动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杜鹏 柴炽章 +2 位作者 沈卫华 闵伟 田勤俭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7-606,共10页
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以及分段特征一直在重大工程安全性评价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解决黄河黑山峡地震地质问题时,通过对罐罐岭断裂带的航片解译、野外追踪调查、地形地貌测量和古地震槽探资料研究,从而确定了该断裂带的活动时代以及... 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以及分段特征一直在重大工程安全性评价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解决黄河黑山峡地震地质问题时,通过对罐罐岭断裂带的航片解译、野外追踪调查、地形地貌测量和古地震槽探资料研究,从而确定了该断裂带的活动时代以及分段特征。该断裂带发育在青藏块体东北缘,是中卫-同心弧形活动构造带的一部分,总体走向近EW,长约60km,分为5条不连续的次级断层,各段成左阶羽列,晚第四纪以来表现出强烈的左旋走滑兼挤压逆冲活动特征。断层错断了一系列山脊、小冲沟和阶地等,发育醒目的断层陡坎。研究发现,罐罐岭断裂最新一次地震破裂发生在距今700~1200a之间,最大同震位移位于罐罐岭附近,全新世以来水平左旋最大错距达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青藏块体东北缘 新活动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形变典型震例总结与预测判据指标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2 位作者 唐红涛 贾鹏 路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6,共12页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监测区及周边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对跨断层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分析了1995年永登5.8级、2000年景泰5.9级、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结...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监测区及周边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对跨断层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分析了1995年永登5.8级、2000年景泰5.9级、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结果表明:这4次典型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异常数量较多,为13-23项不等;分布范围较广,震中距在600km范围内,相对集中出现在300km左右范围内,也有近震区异常;异常特征以逆断加速、趋势转折、活动加剧、突跳、大幅变化等为主;震前2-3年或稍长时间开始出现异常,震前半年至1年半时段异常集中出现,具有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异常空间分布有向震中区汇聚迁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青藏块体东北缘 岷县漳县6.6级地震 震例总结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孕震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晓亮 江在森 +3 位作者 王双绪 张希 陈兵 崔笃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探索昆仑山口西Ms8.1大震后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 ,利用近几年来的GPS观测资料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区的水平运动变形与孕震特征 ,结合其它成果分析得到 :1)昆仑大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变形产生相当影响 ,对... 为了探索昆仑山口西Ms8.1大震后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 ,利用近几年来的GPS观测资料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区的水平运动变形与孕震特征 ,结合其它成果分析得到 :1)昆仑大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变形产生相当影响 ,对其西部的影响亦很大 ;2 )差异运动强烈区域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高 ,压性区可能是应变能积累的反映 ,而张性区的出现及规模可能是大震发生紧迫性及震级大小的反映 ;3)研究区的西部地区近年来一直是应变能积累较快的地区 ,从区域变形特征与强震的对应关系看 ,近一两年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仍然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孕震 大震 地壳运动 中强地震 震相 昆仑山口西 成果分析 变形 区域
下载PDF
陕甘宁青地区的地形变特征与强震活动 被引量:10
7
作者 邢西淳 邵辉成 +1 位作者 李炳乾 毛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80-86,共7页
分析了陕甘宁青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地壳形变特征存在时空差异性 ,不同地区地形变活动强弱与其至主要边界断裂带的距离存在相关性 ,主要边界断裂带附近地区相对活动强烈 ,远处则减弱。 (2 )不同时期各断... 分析了陕甘宁青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地壳形变特征存在时空差异性 ,不同地区地形变活动强弱与其至主要边界断裂带的距离存在相关性 ,主要边界断裂带附近地区相对活动强烈 ,远处则减弱。 (2 )不同时期各断层地形变活动强弱不同 ,既和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有关 ,又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 ;断层垂直形变的逆继承性构造运动的活动时期远小于继承性构造运动的活动时期 ,且不同区域地壳构造运动发生转折的时间不尽相同 ,同时断层形变前兆异常亦存在时空差异性。 (3)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可能与强震活动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变特征 强震活动 大地垂直形变 平均升降差异 青藏块体东北缘
下载PDF
基于GPS的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天文 梁伟锋 +3 位作者 冯丽丽 刘军华 王庆良 崔笃信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645,共9页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鼎新基准站以及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以及大地动力学理论,对青藏块体进行了块体的划分,分析了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GPS技术用于地壳运动的监测是可行的;(2)1999-2001年期间,祁连-海原断裂带GPS运动位移与地质结果十分吻合;(3)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碰撞后印度大陆继续以50 mm/a的速度向北推进是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动力;(4)甘青块体西部子块体以北东向挤压运动为主;东部子块体主要表现为以海原断裂带为北边界的顺时针旋转为主;(5)鄂尔多斯块体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带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壳水平运动 GPS资料 变形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平均波速比的测定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建刚 代炜 +1 位作者 董治平 胡永钧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5,F0003,共6页
利用兰州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和达法计算出2001年1月—2007年6月发生在青藏块体东北缘2 953次地震的波速比值。将青藏块体东北缘按1°×1°、0.2°×0.2°分成小区,求出每个小区域内的平均波速比值... 利用兰州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和达法计算出2001年1月—2007年6月发生在青藏块体东北缘2 953次地震的波速比值。将青藏块体东北缘按1°×1°、0.2°×0.2°分成小区,求出每个小区域内的平均波速比值。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青藏块体东北缘平均波速比值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差异,甘东南(N34°以南)波速比值最高,祁连山地震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附近次之,甘肃中部最低;(2)青藏块体东北缘矿震分布区域和1°×1°的低波速比值区域一致,地震波速比值是判定矿震的可能依据之一;(3)地震波速比值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所得的平均波速比值为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波速比值随时间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平均值 青藏块体东北缘 矿震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围地区现今时空运动变形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亮 江在森 +3 位作者 王双绪 张希 王琪 陈兵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5,共9页
依据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方法 ,考虑特定块体边界不同程度的适度侵入 ,利用 3期GPS观测资料 (1991、1999、2 0 0 1年 ) ,建立了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围地区的一级块体运动模型和划分较细的、反映较小区域运动变形的较理想块体运动模型... 依据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方法 ,考虑特定块体边界不同程度的适度侵入 ,利用 3期GPS观测资料 (1991、1999、2 0 0 1年 ) ,建立了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围地区的一级块体运动模型和划分较细的、反映较小区域运动变形的较理想块体运动模型。模拟得到了研究区内北西西向大断裂间一级块体的运动变化特征、研究区主应变率场的分布特征及青藏块体北边界断裂的分段非均匀时空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DDA GPS资料 活动地块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大陆岩石圈现今变形和位移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智梁 刘宇平 +3 位作者 唐文清 张清志 赵济湘 潘忠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8,共9页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GPS监测 川青地块 鲜水河断裂带 区域剪切 脆性形变
下载PDF
基于GPS的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水平运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天文 梁伟锋 +3 位作者 李军锋 龙永清 王庆良 崔笃信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以'中国地壳运动网络观测'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GAM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和大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水平... 以'中国地壳运动网络观测'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GAM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和大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①青藏块体地壳运动的东北边界应为海原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②甘青块体西侧子块体以北东向运动挤压和地壳缩短为主,东部子块体以整体顺时针旋转为主;③鄂尔多斯块体可能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处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壳水平运动 GPS
下载PDF
用二维有限元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的水平运动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锋云 王双绪 +4 位作者 张希 张晓亮 薛富平 郑申宝 王继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30,共10页
将1999~2001年、2001~2004年两个时段中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参考框架的变换,扣除区域刚性整体平移和旋转,得到反映区域内部相对运动的水平速度场。利用这个速度场,通过构建该区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最优化原理,反演区域分... 将1999~2001年、2001~2004年两个时段中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参考框架的变换,扣除区域刚性整体平移和旋转,得到反映区域内部相对运动的水平速度场。利用这个速度场,通过构建该区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最优化原理,反演区域分段边界位移。将反演结果作为边界约束并将变换参考框架后的水平速度场作为有限元节点载荷,模拟区域内部水平运动场并计算其主应变率场、最大剪应变率场,以分析这两个时段中这两种场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二维有限元 GPS水平速度场 地壳形变 参考框架
下载PDF
昆仑8.1级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形变场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笃信 王庆良 王文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根据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后的形变观测数据以及震后考察结果,用Okada模型反演发震断层模型参数,模拟2001年11月14日昆仑8.1级地震的同震位移,获得扣除同震形变后的速度场。结果表明:1)昆仑8.1级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西部地壳变形影响显... 根据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后的形变观测数据以及震后考察结果,用Okada模型反演发震断层模型参数,模拟2001年11月14日昆仑8.1级地震的同震位移,获得扣除同震形变后的速度场。结果表明:1)昆仑8.1级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西部地壳变形影响显著,同震位移在德令哈一带可达40mm左右;2)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速度场比GPS原始速度场能更真实地反映地震后区域地壳运动状态和应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同震位移 GPS速度场 昆仑8.1级地震 地壳运动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主要断裂带断层形变时序特征与强震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希 薛富平 王继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7年底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应变强度比指标,分析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动态演化特征和分段差异性及与强震的孕育—发生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断裂带、断裂段应变强...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7年底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应变强度比指标,分析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动态演化特征和分段差异性及与强震的孕育—发生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断裂带、断裂段应变强度比时序曲线对其上或边缘附近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反映较好,震前数月至1年左右时间内基本对应"明显上升—均值线以上峰值—回落"的过程;而断裂带(段)之间应变强度比显著差异对其交汇区及附近强震有一定预示意义。②昆仑山口西、玉门、民乐地震相继发生后,构造应力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青藏块体东北缘总体上处于新一轮能量积累状态,其中,祁连山断裂带—海原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层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应变强度比 时序变化 分段差异性 震例 青藏块体东北缘
下载PDF
玉门5.9级、民乐6.1级等地震前区域断层形变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宁 王双绪 季灵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通过对布设在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的研究,以断层运动速率与基准值之比定义异常参数R,定量分析2002~2004年发生的玉门Ms5.9、民乐Ms6.1、Ms5.8、岷县-临潭Ms5.2、岷县-卓尼Ms5.0等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后期的断层形变异常... 通过对布设在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的研究,以断层运动速率与基准值之比定义异常参数R,定量分析2002~2004年发生的玉门Ms5.9、民乐Ms6.1、Ms5.8、岷县-临潭Ms5.2、岷县-卓尼Ms5.0等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后期的断层形变异常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地震震中附近R值出现异常,持续时间可达1~12个月,且大多为正异常。当与构造相关的某地区R值异常一直持续,且异常性质围绕该地区有迁移变化过程,断层活动性质发生改变且R值正负异常集中出现时,可能预示着临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 异常参数R值 异常演化 青藏块体东北缘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1 位作者 贾鹏 白卓立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1,共11页
为了客观反映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程度,减弱场地布设不均匀性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以往典型震例归纳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并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①震例统计显示,异常场地比随震中距增加快速降低,在青藏块体东北缘5.8... 为了客观反映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程度,减弱场地布设不均匀性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以往典型震例归纳跨断层异常场地比指标并进行了实例检验。结果表明:①震例统计显示,异常场地比随震中距增加快速降低,在青藏块体东北缘5.8级及以上中强地震前,距震中200 km范围异常场地比约为0.5。②异常场地比等值线高值区对地震震中位置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中强地震预测的一种定量判定依据,为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地点判定提供支持。③多期异常场地比空间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地刻画跨断层异常随时间的增强、减弱或迁移特征,可为地震紧迫性判定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异常场地比 青藏块体东北缘 2016年门源6.4级地震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
下载PDF
基于GIS跨断层场地基础信息系统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屈佳 张四新 《国际地震动态》 2014年第4期27-34,共8页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测量场地基础信息严重缺乏的客观情况,应用Visual Studio 2008和ArcGIS Engine 9.3组件开发技术,构建了跨断层场地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了场地基础信息采集、管理、监测数据统计和信息可视化等功能。跨断层场地基...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测量场地基础信息严重缺乏的客观情况,应用Visual Studio 2008和ArcGIS Engine 9.3组件开发技术,构建了跨断层场地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了场地基础信息采集、管理、监测数据统计和信息可视化等功能。跨断层场地基础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可以为地震预报和相关科研提供科学而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跨断层 形变异常
下载PDF
断层形变异常的地震与无震判别
19
作者 张四新 刘立炜 +2 位作者 薛富平 杨宏伟 焦利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0,共6页
针对断层形变异常的地震判别不确定性问题,以发生于青藏块体东北缘的3次典型中强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和相应时期与之关联的外部构造区域的地震活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区域断层形变异常满足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特征... 针对断层形变异常的地震判别不确定性问题,以发生于青藏块体东北缘的3次典型中强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和相应时期与之关联的外部构造区域的地震活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区域断层形变异常满足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特征判据,并且相应时期与之关联的外部构造区域地震活跃背景情况下,其反映地震的概率较大;否则反映无震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异常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震 无震 判别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造山带至阿拉善地块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夏时斌 王绪本 +4 位作者 闵刚 胡元邦 李德伟 孔凡涛 蔡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0-966,共17页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造山带至阿拉善地块之间完成了一条372km的大地电磁剖面,通过二维反演计算,获得了沿剖面180km深的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自南向北所经过的祁连山造山...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造山带至阿拉善地块之间完成了一条372km的大地电磁剖面,通过二维反演计算,获得了沿剖面180km深的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自南向北所经过的祁连山造山带、走廊过渡带和阿拉善地块对应3种壳幔电性结构模型:东祁连壳幔高-低-高阻似层状电性结构、河西走廊壳幔低阻带状电性结构和阿拉善南缘壳幔高-低-高阻层状电性结构.(2)剖面所经过的主要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低阻异常带或电性梯度带,并且止于中上地壳或消失于下地壳低阻层中.除这些分布于中上地壳的断裂系统以外,在下地壳至上地幔顶部还存在两条切割莫霍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西华山北缘壳幔韧性剪切带和阿拉善南缘壳幔韧性剪切带.其中,西华山北缘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1920年海原8.6级地震发生的深部背景之一;而阿拉善南缘壳幔剪切带可能是卫宁北山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幔源岩浆上升到地壳浅部或喷出到地表的通道,为在该区域寻找晚中生代至新生代含矿隐伏岩体提供了深部电性结构依据.(3)由若干形状不规则、彼此不相连的"碎块状"极高阻块体组成的中上地壳与"似层状"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共同构成的地壳电性结构,是引起青藏高原东北缘强烈破坏性地震最佳的地壳电性结构组合之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楔入引起青藏高原块体向北东方向运移与阿拉善地块向南的俯冲碰撞楔入,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强震活动带产生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祁连山造山带 阿拉善地块 壳幔电性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