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Being the Only Continued Civilization in the Viewpoint of the Modern National History Construction
1
作者 Xu Lianggao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4期81-95,共15页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only ancient civilization thriving to this day seems to be a common view in the historical academia and Chinese society as well. Culture is a way that human beings actively adapt to the sur...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only ancient civilization thriving to this day seems to be a common view in the historical academia and Chinese society as well. Culture is a way that human beings actively adapt to the surroundings and keep consistence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 All cultures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are changing, so is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phys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presented by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related historical researches show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multi-sourced and multicultural. This is the secret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to retain its vitality. The reasons that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only civilization thriving to this day among al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include the ancestral worship, the identity to common ancestors, traditions of writing pedigrees and history books, the longhistory Chinese character system and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cultural methods of interpreting new thoughts by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and cultural structures. Especially in modern times, impacted by the nationalism trend, the national state narration built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ational state"historical memory"left us the strong impress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eing the only continued civilization and fostered the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mmon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ory of unique continuation NATION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下载PDF
The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5年第2期64-52,共2页
关键词 the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下载PDF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ing History——Taking the Liao,Western Xia,Jin,Yuan Dynasties as Research Focuses
3
作者 Long WANG Ruiqing L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2期36-68,共33页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 natural environment,but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in historical dev...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 natural environment,but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However,cultural identity and integr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Classics are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culture,and they have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communicating,identifying,and integrating ethnic cultures.In Chinese history,regardless of whether various ethnic groups were in control of a region or entered the Central Plains,they relied on reading Chinese classics and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as the basis for their survival,and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This eternal historical law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Liao,Western Xia,Jin,and Yuan dynasties.Summarizing the reading history of these ethnic groups and societies,learning from their historical experience,and exploring and inheriting the reading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necessary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 history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Integration chinese Classics
原文传递
大一统历史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凝聚
4
作者 田广林 周宇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大一统”历史观是两汉王朝的官方历史哲学,其核心要义是王权至上基础上的国家统一、天下一家。汉代的主流思想家和历史家出于维护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立场,在其历史叙事体系中,建构了纵向圣王一脉相袭,横向华夷共祖同源的“大一统”历史... “大一统”历史观是两汉王朝的官方历史哲学,其核心要义是王权至上基础上的国家统一、天下一家。汉代的主流思想家和历史家出于维护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立场,在其历史叙事体系中,建构了纵向圣王一脉相袭,横向华夷共祖同源的“大一统”历史发展演进模式,作为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确认其文化身份的历史依据,同时建构了华夷同源、“天下一家”、“四海归一”的大一统历史记忆,将华夷各族整合成为一个世代相继、绵延不断的“文化血缘”共同体,籍以与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政治时局相呼应。通过这样的人为建构,赋予汉帝国绍继周、殷而为新王的正统性与权威性,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孕育,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历史观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5
作者 赵元斌 熊静 何官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 中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总结后,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学术转型之机,在充分继承传统目录学历史财富基础上,吸收西方目录学思想,完成了学科体系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本课题旨在对先秦至公元2000年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景式梳理,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整理”及“中国目录学史研究”两个维度,按照“提出问题→梳理史料→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首先,提出中国目录学史重要理论问题,搭建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框架;其次,全面展开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资料收集,编撰《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最后,根据中国目录学史的历史分期,分阶段开展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目录学年表新编 古代目录学 近代目录学 现当代目录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音乐史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陈艳秋 孙文怡 王欣昕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课程内容,确立与中国音乐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6个思政主题、25项思政案例和思政点,构建线索鲜明、专题突出... 中国音乐史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课程内容,确立与中国音乐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6个思政主题、25项思政案例和思政点,构建线索鲜明、专题突出、案例典型的“音乐+历史+现实+思政”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教学新模式,并以“思政+通识”为目标,在“三全育人”格局下打造高质量中国音乐史公共选修课和线上慕课,对音乐课程思政推进和数字化革新等具有探索、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音乐史 课程思政 行动研究法
下载PDF
世界历史的“普遍文明形态”图景
7
作者 吴宏政 于宜含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100,159,共11页
如果把“文明形态”作为世界历史的书写范式,世界历史进程就表现为各民族的“特殊文明形态”扬弃为“普遍文明形态”的过程。一方面,人类物种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自然状态”,总是要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文明状态”,亦即以“特... 如果把“文明形态”作为世界历史的书写范式,世界历史进程就表现为各民族的“特殊文明形态”扬弃为“普遍文明形态”的过程。一方面,人类物种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自然状态”,总是要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文明状态”,亦即以“特殊文明形态”的方式存在;另一方面人类也只能借助于“普遍文明形态”才能保证该物种的永久生存。按照唯物史观,自阶级社会以来,人类文明形态是由社会形态加以定义的。但资本主义以往的文明形态都是“特殊文明形态”,而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普遍文明形态”。那些能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的民族,该民族的文明形态便能够扬弃其特殊性,从而为创造人类“普遍文明形态”奠定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继承了马克思的文明观,打开了“普遍文明形态”的图景,为创造“普遍文明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普遍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正史中的古代海外民族记述浅论
8
作者 王文光 李书豪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在中国古代正史的记述中,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为海内民族,而在中国疆域之外的民族为海外民族。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在中国正史中就有了对海外民族进行记述的传统。中国正史对海外民族的记述表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在时间上具有阶... 在中国古代正史的记述中,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为海内民族,而在中国疆域之外的民族为海外民族。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在中国正史中就有了对海外民族进行记述的传统。中国正史对海外民族的记述表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具有方向性特征。系统研究中国正史中的海外民族,对于丰富中外交流史和世界史的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加强对海外民族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正史 海外民族 “一带一路”倡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述论
9
作者 王文光 《学术探索》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民族思想是人类对历史和现实中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中国民族思想史就是在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民族思想及其实践过程,中国民族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性,是在解决民族问题实践过程中的智慧表... 民族思想是人类对历史和现实中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中国民族思想史就是在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民族思想及其实践过程,中国民族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性,是在解决民族问题实践过程中的智慧表达。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研究中国民族思想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思想 问题与方法中国民族思想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思政课教学的三维契合向度——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审思
10
作者 薛晓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3期101-105,共5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的提出,反映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新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彻底变革的决心和信心。培育全民族新的文化使命感,自觉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上升到担当和创新的高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更要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德树人作用突出,理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演进理路,积极探释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多重契合向度,从而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契合向度 思政建设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论
11
作者 梁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神话历史是指以解释和维护现实为目标而构建的历史,它往往遮蔽真实的历史。由于存在巨大的可信文字记录断裂期、现实政治的需要和现代西方史学作为民族国家神圣化工具的地位等重要因素,西方史学中存在大量神话历史。西方文明的“古希腊... 神话历史是指以解释和维护现实为目标而构建的历史,它往往遮蔽真实的历史。由于存在巨大的可信文字记录断裂期、现实政治的需要和现代西方史学作为民族国家神圣化工具的地位等重要因素,西方史学中存在大量神话历史。西方文明的“古希腊起源”论是现代西方神话历史构架的基石。它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出现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在历史中投射的产物。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进程,也是欧洲全球霸权形成的过程。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在进行自我解释时,同时也是在对欧洲霸权进行解释。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渗透着霸权意识。当它投射于历史时,霸权意识形成西方神话历史的五大迷思:西方文明特质论、西方文明内在发展论、西方文明天定命运论、西方文明世界引领论、西方文明使命论。回溯式目的论是西方神话历史谬误产生的重要的认识论根源,它衍生三大方法论错误:以结果做原因,预设西方文明特质;寻找相似性,虚构内在连续性;将历史目的论化、泛道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神话历史 欧洲文化自我意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回溯式目的论
下载PDF
三线建设铸牢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成效——以凉山州冕宁县沙坝地区发展为例
12
作者 代俊 代芮 +1 位作者 周雪 罗春秋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经济和国防建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三线建设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从多途径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以多民族聚居的凉山州...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经济和国防建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三线建设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从多途径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以多民族聚居的凉山州冕宁县沙坝地区为例,阐述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成效,包括:党的领导在政治上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命运联结;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交融推动了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加深;教育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人才保障;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稳固性。三线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的关系,三线建设在新的文明体系中达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线建设 凉山州 沙坝地区 口述史
下载PDF
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个向度
13
作者 韩升 王朋朋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形态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发挥了巩固文化主体性、促进文明开放对话的重要作用。从二者的内在关联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形态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发挥了巩固文化主体性、促进文明开放对话的重要作用。从二者的内在关联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维交织存在着三个基本的契合向度,即在文明生长向度上,都是在合折与开折的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文明相遇向度上,都是在文明的挑战与回应机制下擦出了创造性的火花;在文明比较向度上,都是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比较中明确了自身特色。三个向度交织耦合,形成总体性效应,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关联,更为如何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五史”融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及推进路径
14
作者 王兰 张舒园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五史”,相对于“四史”增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这是对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肯定,可以将“五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从时间维...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五史”,相对于“四史”增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这是对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肯定,可以将“五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从时间维度、内容维度、实践维度看“五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理论上是契合的。通过“五史”的学习,能够推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等。基于此,需要发挥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优势,助推大中小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美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数学史
15
作者 王彬 李春兰 张涛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在研读分析21世纪初美国11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栏目分布、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3个方面梳理了这些教科书中所融入的中国数学史内容.发现美国多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用精美别致的版面引入了中国数学史内容,如,勾股定理、负数、线性... 在研读分析21世纪初美国11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栏目分布、内容分布和运用方式3个方面梳理了这些教科书中所融入的中国数学史内容.发现美国多本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用精美别致的版面引入了中国数学史内容,如,勾股定理、负数、线性方程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的历史名题以及七巧板等内容.就美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融入中国数学史,得到5点启示: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追根溯源,求真求实;名题变式,以题说法;游戏数学,玩中传知;图文并茂,不乏趣味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史 美国 初中数学教科书 历史名题 七巧板 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历史、功能和制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基于政治社会学视域的理论阐释和理解进路
16
作者 张强 张三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和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又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原生性特征、工具性特征和建构性互动而产生。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和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又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原生性特征、工具性特征和建构性互动而产生。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囊括了历史、功能和制度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蕴含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命运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和制度性互动关系。因此,维系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命运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和制度性互动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选择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政治社会学 历史 功能 制度
下载PDF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桂萍 沈春阳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1页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为视角,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为叙事主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揭示古往...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为视角,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为叙事主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揭示古往今来各民族及其先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党中央关于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中华民族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学科话语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学理体系。对建构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凝聚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认同,塑造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各族儿女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奠定了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共同” 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中的国家安全思想及启示
18
作者 梁宏亮 吴克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历史学科拓荒者之一,《中国民族简史》是其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代表作。该著中有关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廓清法西斯大民族主义者所说的“本支百世的文王子孙”民族理论谬误... 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历史学科拓荒者之一,《中国民族简史》是其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代表作。该著中有关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廓清法西斯大民族主义者所说的“本支百世的文王子孙”民族理论谬误,以凝聚国家安全意识;二是构建多元一体民族结构,以促进国家安全自觉;三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进步原则,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自信;四是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以增强统筹国家发展和安全本领。吕振羽基于唯物史观视角,关注国内民族历史发展,《中国民族简史》至今仍然是认识和分析我国民族安全平等发展的重要借鉴。他从独特视角透射出民族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端本正源,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振羽 《中国民族简史》 国家安全思想 启示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院校“纲要”课教学改革研究
19
作者 梁琚牵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思政课应通过教学改革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以“纲要”课为例,教师应通过课程专题教学和课程专题实践,打造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在凸显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中...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思政课应通过教学改革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以“纲要”课为例,教师应通过课程专题教学和课程专题实践,打造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在凸显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文明与时代的变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以引领时代
20
作者 邢云文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7,共6页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从文明发展演进看,这主要源于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从文明发展的主体条件看,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以自我革命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从文明发展演进看,这主要源于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从文明发展的主体条件看,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使自身成为创造新文明的历史主体,也通过历史动员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主动性。由此,中华民族拥有了两种独特的资源——厚重的文明积累和先进的思想理论,并通过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统摄引领,而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时代 唯物史观 中华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