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螟成虫活动与幼虫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雅杰 陈瑞鹿 +1 位作者 高月波 卢宗志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草地螟地面种群一般在夜间活动。成虫以21:00时至午夜在蜜源植物丰富的植被环境内活动最为频繁,在多种杂草和作物上产卵,卵多产在幼虫寄主植株的中、下部。幼虫3龄前多在卵寄主植物上栖息取食。测定了20℃和30℃恒温条件下饲育的幼虫头... 草地螟地面种群一般在夜间活动。成虫以21:00时至午夜在蜜源植物丰富的植被环境内活动最为频繁,在多种杂草和作物上产卵,卵多产在幼虫寄主植株的中、下部。幼虫3龄前多在卵寄主植物上栖息取食。测定了20℃和30℃恒温条件下饲育的幼虫头部、胸部宽度和身体长度。提出鉴别草地螟幼虫龄期时应按幼虫的头宽再辅以体长或胸宽,田间幼虫发生调查应侧重成虫活动频繁、幼虫喜食植物较多的植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幼虫发育 草地螟寄主
下载PDF
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法——以兴安盟为例
2
作者 唐红艳 王惠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63-166,169,共5页
[目的]明确兴安盟草地螟2代幼虫的发生规律并建立2代幼虫与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980~2015年草地螟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分析法,研究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气象指标,并采用气... [目的]明确兴安盟草地螟2代幼虫的发生规律并建立2代幼虫与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980~2015年草地螟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分析法,研究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气象指标,并采用气象因子加权方法建立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降雨日数和高温日数。当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平均气温22.0~24.0℃、降雨量30~100 mm、相对湿度60%~80%、降雨日数6~8d、无高温日数时,最适宜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孵化和2代幼虫发生;而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持续低温多雨(高湿)或者高温少雨(低湿)天气会明显抑制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孵化,导致2代幼虫轻发生甚至不发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有草地螟1代成虫监测资料的8 a中,适宜发生(1级)和不适宜发生(3级)的回代结果与实际完全相符(占88%),较适宜发生(2级)的回代结果与实际相差1个等级(占12%),说明模型预报气象等级1级和3级效果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开展草地螟2代幼虫气象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2代幼虫 气象等级模型 关键气象因子 气象指标
下载PDF
草地螟发生动态及其危害监测
3
作者 云晓鹏 白全江 +5 位作者 刘茂荣 赵存虎 白树林 哈森 郝永强 张庆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78-79,84,共3页
文章通过两年两地对草地螟越冬基数、化蛹羽化进度调查以及对成虫动态的系统观察,结果表明,2008年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部分旗县草地螟越冬幼虫分别范围广、虫茧基数高,其中在杭锦旗越冬虫茧最高密度达240头/m2;2009年商都县越冬虫茧... 文章通过两年两地对草地螟越冬基数、化蛹羽化进度调查以及对成虫动态的系统观察,结果表明,2008年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部分旗县草地螟越冬幼虫分别范围广、虫茧基数高,其中在杭锦旗越冬虫茧最高密度达240头/m2;2009年商都县越冬虫茧平均密度达86.8头/m2,活茧密度为46.8头/m2,是历年的7.2倍。根据越冬基数、春季降雨量以及蜜源作物推断,2009年草地螟幼虫发生危害严重,但实际结果越冬代成虫蛾量比较大,不同地区蛾峰、蛾量有些差异,幼虫发生危害普遍较轻,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影响草地螟预测预报的因子,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越冬幼虫 成虫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