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2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 a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for Human Ri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1
1
作者 GU CHUNDE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1年第2期6-7,共2页
I.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or Developing a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for Human Ri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of such a system is needed to ensure succes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ra... I.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or Developing a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for Human Ri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of such a system is needed to ensure succes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ongoing up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 a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for Human Ri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s Internal Logic and Unique Advantages
2
作者 Bao Xinjian Lingwei Wu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3期37-58,共22页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innovation made by the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over the past 70 years,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innovation made by the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over the past 70 years,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It is also a fundamental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China to achieve the Two Centenary Goals①and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s profound 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and demonstrates the uniqu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China enjoys.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organic unity of the CPC spirit and its affinity to the people,demonstrating its uniqu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by ensur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masters of the country and making development people-centered.It is an organic unity of reform and conventionalization,demonstrating its uniqu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through self-revolution,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step by step.It is also an organic unity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demonstrating its uniqu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 by inheri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le embracing world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nal logic unique advantages
下载PDF
Advancing Rule of Law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While Developing a “Socialist Rule of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
作者 罗豪才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5年第1期3-5,共3页
It is very timely and necessary for us to hold this seminar in the beautiful Suzhou Campu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o deeply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 It is very timely and necessary for us to hold this seminar in the beautiful Suzhou Campu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o deeply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ule of law and jointly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 socialist Rule of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vancing Rule of Law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While Developing a RULE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Legal Supervision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4
作者 Ling L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5年第5期225-233,共9页
关键词 网络媒介 中国特色 监管模式 法律 化管理 依法行政 文化产业 面向服务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与根本行动遵循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蓉生 耿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脉络,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其理论成果,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的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涵括了文化的地位作用、前进方向、建设目标、实践路径、发展动力等丰富内涵;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人民至上、胸怀天下等理论品格;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的极端重要性、“两个结合”的方法准则、新的文化使命等原创性贡献。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在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务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明确新的文化使命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底蕴,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自信自强、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法学基本范畴的重构——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要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雷磊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7,共1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法学基本范畴的内涵和体系进行重构,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成事之要”。“政治新时代”和“科技新时代”的到来,为法学基本范畴的重构提供了背景和动因。法学基本范畴从法学学科体系看构成了近代法律科学的“...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法学基本范畴的内涵和体系进行重构,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成事之要”。“政治新时代”和“科技新时代”的到来,为法学基本范畴的重构提供了背景和动因。法学基本范畴从法学学科体系看构成了近代法律科学的“通用语汇”,从法学学术体系看可谓是法学理论创新的“思想芯片”,从法学话语体系看形塑了中国法学对外传播的“基本语法”。为了重构法学基本范畴,一方面要进行理论上的融会贯通,即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优秀法治文明和西方优秀法治文化三个传统,另一方面要对历史和当下的法治实践予以归纳提炼,并通过建构性解释上升为法学概念和范畴。重构的核心任务在于构筑兼具普遍性与中国性的法学基本范畴体系,为此既要加强对原创性概念和范畴的研究,也要加强对普遍法学概念和范畴的新内涵的研究,并按科学严密的内在结构构筑起以“法”和“法治”为核心、兼具静态性和动态性的二元法学基本范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基本范畴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新时代 普遍性 中国性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及其重大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洪宇 余江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分析大变革时代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办教育”“培养人”两大主线思考解答“教育之问”,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分析大变革时代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办教育”“培养人”两大主线思考解答“教育之问”,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理论创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党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重要论述 理论体系 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8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
9
作者 丁志刚 李文彤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76,共9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属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脉所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属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脉所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助推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人民千秋万代的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情怀”,增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论纲
10
作者 张震 关衷效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8-31,共14页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超大城市治理在城市治理中举足轻重。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既有国际超大城市的共同特征,又有扎根中国客观实际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把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的特殊内涵,是探索超大城市治理逻...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超大城市治理在城市治理中举足轻重。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既有国际超大城市的共同特征,又有扎根中国客观实际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把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的特殊内涵,是探索超大城市治理逻辑的必要前提。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的过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超大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城市治理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城市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现代化理论,这既丰富了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又能指导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超大城市 城市治理 现代化 法治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11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建构逻辑
12
作者 赵健杰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当代出场,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中国工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向学科化转向的必然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建构逻辑涵盖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当代出场,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中国工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向学科化转向的必然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建构逻辑涵盖了研究对象、学科属性与基本特征,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与落脚点,范畴体系建构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会发展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统一基础上的创新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 建构逻辑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建立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激励制度研究
13
作者 谭世贵 方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激励是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建立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激励制度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结构、解决法治建设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对激励制度作出原则... 激励是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建立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激励制度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结构、解决法治建设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对激励制度作出原则规定,且在激励制度的运用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之境外国家和地区也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此时建立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激励制度具有较高可行性。建立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激励制度应当遵循科学化、体系化原则,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原则,明确性、时机性原则以及程序公正、公开原则,而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构建,则应当从选择激励的立法模式、确定激励的范围、增加激励的种类、优化激励的方式以及设置激励的程序等几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规范 国家治理 法治建设 激励制度
下载PDF
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若干理论思考
14
作者 晏可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6,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认识和处理我国宗教问题上的光辉典范和具体运用。我国宗教中国化必将给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认识和处理我国宗教问题上的光辉典范和具体运用。我国宗教中国化必将给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宗教带来重大变革,必将对我国宗教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界肃清帝国主义势力、废除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民主管理带来的大变革。本文通过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程,论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宗教的群众性观点,更好地让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理念和实践为广大信教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宗教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宗教的群众性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
15
作者 李斌雄 吕之逸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59,共16页
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体系的科学属性和政治属性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高度科学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在文化建设实... 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体系的科学属性和政治属性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高度科学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以科学态度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思想体系的理论特质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以体用贯通的态度和方式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思想体系的理论品格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系统性与开放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以系统观念、开放式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的特征、价值与提升对策
16
作者 韩慧 董文静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建设的能力、威力和效力的总和,它呈现出整体性与多维性有机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有机统一、互动性与合法性有机统一、正向性与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既是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建设的能力、威力和效力的总和,它呈现出整体性与多维性有机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有机统一、互动性与合法性有机统一、正向性与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主旨要义,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动力引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新时代,夯实与规范党的领导权,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素养,打造现代化的领导文化,是提升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 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17
作者 叶书宗 叶天楠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没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就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根据俄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需要,摒弃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建党模式,创建以暴力夺取国家政权为最近目标的建党新模式;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趋势突显的新形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 没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就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根据俄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需要,摒弃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建党模式,创建以暴力夺取国家政权为最近目标的建党新模式;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趋势突显的新形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根据俄国基本上是农民国家的实际国情,创造了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这样,列宁就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然而列宁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不能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以致苏联只存在了74年,社会主义建设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说是拓荒式的。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不断创造新辉煌,朝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奋进,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能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永不止步地创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数字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18
作者 贺立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厘清数字经济学内容及框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学理论范式构建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分析数字经济学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内...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厘清数字经济学内容及框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学理论范式构建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分析数字经济学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内在关系,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重点任务。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学是研究数字技术如何改变经济活动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数字经济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引领数字经济学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创新中,必须把数字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念统一起来,并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推进数字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完善数字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支撑体系,需要弘扬开放包容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学学科体系,将数字经济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基础性工程,重点探索构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数字经济学学科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数字经济学 数据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福文化与大学生幸福观培养路径研究
19
作者 林莹 谢紫薇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被广泛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存在课程体系分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话题。以中华传统福文化概念的历史流变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被广泛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存在课程体系分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话题。以中华传统福文化概念的历史流变为切入点,通过说明中华传统福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之间的传承关系,指出高校幸福观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文化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政策演进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
20
作者 刘先春 曾政霖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2期97-106,F0002,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发展逻辑差异,党领导政府推进我国产业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赶超逻辑主导的中国特色产业政策先声阶段、发展市场机制的中国特色产业政策体系构建阶段、高水平赶超逻辑引领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产业体系阶段。我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发展逻辑差异,党领导政府推进我国产业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赶超逻辑主导的中国特色产业政策先声阶段、发展市场机制的中国特色产业政策体系构建阶段、高水平赶超逻辑引领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产业体系阶段。我国产业政策实践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并在新的质态维度催生新质生产力,同时积累了丰富经验且为我国产业政策部署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即坚持以党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坚持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带动产业变革,坚持以新型工业化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坚持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中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赶超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