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sodes of Cenozoic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40Ar/39Ar Dating and Implication for Geodynamic Events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Denghong MAOJingwen +4 位作者 YANShenghao YANGJianmin XUJue CHENYuchuan XUEChunj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3-253,共21页
A lot of new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them, three mai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cluding quartz-vein-type... A lot of new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them, three mai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cluding quartz-vein-type, shear- zone-type and porphyry-type. The former two types of gold deposits are mainly hosted within metamorphic rocks, while the latter is related to Cenozoic magmatism. Although all of these gold deposits are believed to have been formed during the uplift proces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Cenozoic era (Wang et al., 2002b), precise isotopic age constraints have still been lacking until quite rece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40Ar/39Ar data of some gold deposit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indicate that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occurred in response to the episodic stages of the orogenies. Recently obtained 40Ar/39Ar data on quartz and feldspars from several gold deposits, such as the Sandiao deposit, the Baijintaizi deposit, the Pusagang deposits, provide new constraints on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gold deposits along the Daduhe River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early two stages occurred as early as 65.1 Ma in the Shuibaiyang deposit and 58.95 Ma in the Ruoji deposit, while the latter stage occurred as late as 25.35 Ma in Baijintaizi and 24.70 Ma in Sandiao. Isotopic dating of three plagioclases from the Beiya deposit, Zhifanggou deposit and Luobodi deposit and a K-feldspar from the Jinchangqing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indicates that these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two stages. The Zhifanggou and Jinchangqing deposits have early stage records as old as 58.82 Ma in Zhifanggou and 55.49 Ma in Jinchangqing, but all of the above four deposits in Yunnan have late stage records of 23.18 Ma in Jinchangqing, 24.54 Ma in Zhifanggou, 24.60 Ma in Luobodi and 24.56 Ma in Hongnitang.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ld deposit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ere formed concentratedly at two main episodes, i.e. the end of the Paleocene (about 58 Ma)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aleogene and the Neogene (about 25 Ma). The later episode appears to be looks like more important and was coupled with the Sichuan movement, which was extensively activated at that period.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ozoic Era (about 65 Ma) might be another episod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but only one deposit (Shuibaiyang) in this study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been be formed at this stage and might be earlier than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 Plate. In view of geology, the above three episod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ree events of tectonic- magmatism and/or fluid events. Even though the gold deposits (for example, the Shuibaiyang deposit, Ruoji deposit and Pusagang deposit) were formed at different episodes, all of them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ectonic movements in large- scale shear zones. It looks like theat tectonic events (including large-scale strike-slip) between Paleogene and Neogene had a wide influence upon gold mineralization, with new deposits formed and old deposits enriched or superimposed to be a higher grade by new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The above data suggest that gold deposits were not only concentrated in some areas, but also formed mainly at different boundaries of geological times, indicating that there existed some peak stag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metallogenic episodes), and that the gold deposits were formed mainly by episodic 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China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episodes Sichuan Yunnan the Himalayas CENOZOIC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
2
作者 钟世军 吴建平 司政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26-2945,共20页
利用“中国科学台阵探测”项目的密集流动台站以及区域固定台站的地震面波记录,采用程函面波成像方法,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及周边地区14~100 s周期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中长周期(... 利用“中国科学台阵探测”项目的密集流动台站以及区域固定台站的地震面波记录,采用程函面波成像方法,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及周边地区14~100 s周期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中长周期(20~100 s)为大范围高速和弱各向异性分布特征,但在块体西南部区域各向异性明显增强,向东可一直延伸至108°E附近.我们认为,受青藏高原影响,鄂尔多斯块体西南部岩石圈已发生明显变形,高原扩张对鄂尔多斯块体的影响超出了止于六盘山逆冲推覆带的传统认识.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长周期(80~100 s)的相速度显示高速区向中部和东南部区域收缩,各向异性强度在高速区外围明显增强,揭示了块体边界带的岩石圈在后期构造活动过程中已遭受不同程度的变形改造,厚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薄.山西断陷带北部大同火山区附近,在20 s以上周期为显著低速异常,不同周期段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差异,我们推测该区不同深度的各向异性差异与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岩石圈不同深度的几何形态以及青藏高原远程挤压效应有关.山西断陷带中南部区域,在20~60 s周期显示高速和近EW向快波方向,与鄂尔多斯块体中东部高速区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认为该区岩石圈仍保留部分原有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属性.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不同周期相速度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快波方向呈现较为一致的NWW-SEE向分布特征,揭示了在高原下方壳幔介质变形连续一致,符合岩石圈垂直连贯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块体 山西断陷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程函方程面波成像 相速度 快波方向
下载PDF
Crustal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nsights into crustal deform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Shuaijun WANG Baojin LIU +6 位作者 Xiaofeng TIAN Baofeng LIU Xianghui SONG Xiaoguo DENG Yinan SUN Cejun MA Yudong Y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221-1237,共17页
The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Ordos Block and Alxa Block, also being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is characterized by considerably high ... The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Ordos Block and Alxa Block, also being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is characterized by considerably high seismicity level and high risk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view of the special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deep tectonic setting in this area, this study used two seismic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cross profiles for double constraining, so as to more reliably obtain the fine-scale veloc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the shallow and deep crust of individual blocks and their boundari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further discuss the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in seismic zones with strong historical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the P-wave data from the two profiles are processed and interpreted, and two-dimensional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models along the two profiles are constructed by travel time forward mode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velocity structure, shape of intra-crustal interfaces and crustal thickness among different blocks sampled by the two seismic profiles. The crustal thickness along the Lanzhou-Huianbu-Yulin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L1) increases from -43 km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lock to -56 km in the Qilian Block to the west. In the Ordos Block, the velocity contours vary gently, and the average velocity of the crust is about 6.30 km s^-1; On the other hand, the velocity structures in the crust of the Qilian Block and the arc-like tectonic zone vary dramatically, and the average crustal velocities in these areas are about 0.10 km s^-1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dos Block. In addition, discontinuous low-velocity bodies (LVZ1 and LVZ2) are identified in the crust of the Qilian Block and the arc-like tectonic zone, the velocity of which is 0.10-0.20 krn s^-1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s. The average crustal thickness of the Ordos Block is consistently estimated to be around 43 km along both Profile L2 (Tongchuan-Huianbu-Alashan left banner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nd Profile L1. In contrast to the gently varying intra-crustal interfaces and velocity contours in the Ordos Block along Profile L 1, which is a typ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stable cratons,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Ordos Block along Profile L2 exhibits rather complex variations. This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crust within the Ordos Block.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Helan Mountain Qilian Block and the Yinchuan Basin is featured by "uplift and depression" undulation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ized compressional deformation. Moreover, there are low-velocity zones with altemative high and low velociti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Helan Mountain, where the velocity is about 0.15-0.25 km s^-1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crustal thickness of the Alxa Block is about 49 kin, and the velocity contour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lower crust of the block vary significantly. The complex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mages along the two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L1 and L2 reveal considerabl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tectonic blocks, their coupling relationships and velocity structural features in the seismic zones where strong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ccurred. The imaging result of this study provides fine-scale crust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and mechanism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ordos Block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Deep seismicsounding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长8段低充注油藏成藏模式——以环西—彭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磊 唐颖 +4 位作者 李卓奕 杨艳宁 崔一凡 任宇晖 韦明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4,共14页
为了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环西—彭阳地区长8油藏的成藏机理,通过储层物性分析、烃源岩评价、流体包裹体分析和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等手段,明确成藏动力机制及成藏过程,并在不同地区油藏充注程度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演化史... 为了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环西—彭阳地区长8油藏的成藏机理,通过储层物性分析、烃源岩评价、流体包裹体分析和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等手段,明确成藏动力机制及成藏过程,并在不同地区油藏充注程度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石油充注史研究,明确油藏分布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长8油藏含油饱和度低,油藏分布呈南北分区的特征;低生烃强度耦合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是油藏低充注的主要成因;长7段剩余压力总体大于长8段,有利于长7段的烃向长8段充注;油气充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和晚白垩世早期(110~95 Ma);23 Ma以来,喜山期构造运动对西南区域油气聚集起到调整或破坏作用,北部为正常一致型,南部为早充注晚调整型;南北区成藏模式不同,北部环西地区以侧向输导运移成藏为主,南部彭阳地区以垂向运移成藏为主。经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环西—彭阳地区长8油藏属于低生低压近距离低充注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充注油藏 成藏模式 生烃强度耦合储层非均质性 环西-彭阳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志留世酸性凝灰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5
作者 陈卓 罗金海 +2 位作者 畅莹磊 孙敏敏 孙慧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13,共17页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六盘山断裂带内的两处灰绿色“岩脉”实际上是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对其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给出了最年轻的主峰年龄443 Ma和加权平均年龄441 Ma,说明这套地层形成于早志留世,这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六盘山断裂带内的两处灰绿色“岩脉”实际上是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对其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给出了最年轻的主峰年龄443 Ma和加权平均年龄441 Ma,说明这套地层形成于早志留世,这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初次识别出的下志留统地层。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具有弧后盆地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应该形成于北祁连洋盆东段向北俯冲诱发的弧后环境,推断火山碎屑应该来自陇山构造带内同时代的酸性火山作用。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在当时沉积于近南北向延伸的深海槽之中,该深海槽东西两侧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呈现出来完全不同的构造活动性。海槽西侧陇山地区强烈伸展并发育大规模岩浆活动;东侧鄂尔多斯地块抬升剥蚀,基本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西部陇山地区强烈的构造活动几乎没有影响到东部的鄂尔多斯地块,海槽两侧呈现出来几乎完全不同的沉积—构造格局。中—新生代六盘山断裂带的斜向走滑活动使该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抬升并以脉状形态出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山构造带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早志留世 深海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福田 李荣西 +4 位作者 赵帮胜 刘雪峰 程敬华 李得路 吴小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7-603,611,共8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白云岩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成岩环境分析及古盐度、古温度的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蓟县系未经过深埋藏,一直处于近地表,其δ13CPDB和δ18OPDB分布范围较窄,分别为-0.4‰^-0.2‰、-4.7‰^-3.9‰,与研究区...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白云岩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成岩环境分析及古盐度、古温度的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蓟县系未经过深埋藏,一直处于近地表,其δ13CPDB和δ18OPDB分布范围较窄,分别为-0.4‰^-0.2‰、-4.7‰^-3.9‰,与研究区稳定存在的潮间带环境特征相一致;得出古盐度值(Z)为124.24~124.74,古水温(T)为19.12~22.67℃,反映该区中元古代温暖的古气候环境.分析表明,在温暖的古气候背景下,蓟县系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推测温度可能对碳氧同位素的变化起主要控制作用.垂向上,δ13CPDB、δ18OPDB、Z与T具有波动性变化,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中元古代稳定的构造环境.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元古代气候环境温暖并具有稳定的构造环境,这可能是华北板块在中元古代处于较低纬度及研究区在该时期持续热沉降的良好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蓟县系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壳幔电性结构及构造变形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韩松 韩江涛 +2 位作者 刘国兴 王海燕 梁宏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26-4138,共13页
为了获取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的壳幔电性结构,研究祁连造山带、鄂尔多斯地块及六盘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布设一条甘肃陇西至陕西黄陵的近东西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获取了9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响应.经过对全剖面观测资料的数据处... 为了获取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的壳幔电性结构,研究祁连造山带、鄂尔多斯地块及六盘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布设一条甘肃陇西至陕西黄陵的近东西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获取了9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响应.经过对全剖面观测资料的数据处理、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了剖面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剖面横向可划分为三个区块,分别对应祁连造山带、六盘山构造带与鄂尔多斯地块;祁连造山带东段可能残存沟弧盆体系的构造格架,青藏高原北东向生长可能是在这一先存格架上的叠加与改造;六盘山构造带壳幔结构复杂,以中地壳拆离断层为界,上地壳发育拆离断层系统而下地壳挤压缩短增厚;鄂尔多斯地块成层性较好,地块总体较为稳定,但局部经历了与地幔上涌相关的物质与结构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鄂尔多斯地块 六盘山构造带 大地电磁测深 壳幔电性结构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六盘山断裂带及其邻区地壳结构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文辉 高锐 +8 位作者 王海燕 李英康 李洪强 侯贺晟 熊小松 郭晓玉 徐啸 邹长桥 梁宏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65-2278,共14页
新生代期间,中国大陆西部受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影响,以地壳缩短、增厚、陆内造山和强烈地震活动等为主要特征.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原物质侧向移动被鄂尔多斯地块所阻,在六盘山地区发育了一系列左旋斜冲断裂.断裂带周缘... 新生代期间,中国大陆西部受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影响,以地壳缩短、增厚、陆内造山和强烈地震活动等为主要特征.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原物质侧向移动被鄂尔多斯地块所阻,在六盘山地区发育了一系列左旋斜冲断裂.断裂带周缘构造变形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控制大陆内部弥散变形的理想场所.本文对穿越青藏高原东北缘一六盘山断裂带一鄂尔多斯地块的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资料使用层析成像和射线反演算法进行成像,获得了研究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其结果反映出六盘山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构造特征差异显著:1)上地壳层析成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一侧地壳上部速度较低,等值线呈近水平状,具有典型的沉积盆地特征,而青藏高原东北缘一侧上地壳速度相对较高,横向变化剧烈,呈褶皱状,二者的分界为海原一六盘山逆冲走滑断裂;2)全地壳射线反演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地块地壳速度梯度大,下地壳底部速度高由铁镁质物质组成,具有典型稳定古老克拉通的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速度总体较低,主要由长英质及长英-铁镁质过渡物质组成,具有典型造山带的特征,而六盘山断裂带下方地壳速度结构复杂,层面呈拱形,部分层出现速度逆转,为两个构造单元的接触过渡带;3)青藏高原东北缘一侧地壳厚度~50 km,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厚度~42 km,六盘山断裂带下方莫霍面发生叠置,揭示出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壳在六盘山下汇聚,较薄且刚性的鄂尔多斯地壳挤入较厚且塑性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中的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 六盘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鄂尔多斯地块 地壳结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部超钾质岩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宏法 包洪平 +3 位作者 彭天朗 王润三 白海峰 马占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2-1182,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部出露的铜城超钾质岩,分布在甘肃省崇信县铜城镇以南的桃梢屲—庙滩一带,为浅成侵入岩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性为霓辉黑榴二长斑岩与假白榴石斑岩。斑晶矿物成分以含白榴石、黑榴石、霓辉石及两种长石为特征;地球...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部出露的铜城超钾质岩,分布在甘肃省崇信县铜城镇以南的桃梢屲—庙滩一带,为浅成侵入岩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性为霓辉黑榴二长斑岩与假白榴石斑岩。斑晶矿物成分以含白榴石、黑榴石、霓辉石及两种长石为特征;地球化学显示:主量元素以富集K2O、Al2O3、CaO而贫SiO2、MgO、TiO2、P2O5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Pb而贫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为特征,地幔起源环境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两种岩性锆石U-Pb年龄显示其形成年龄(110.8±1.0)Ma和(107.6±0.9)Ma,为早白垩世。因此笔者认为: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发生岩石圈大幅减薄作用过程中,陆块西部岩石圈也有相应岩石圈减薄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钾质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中生界 岩石圈减薄 鄂尔多斯 西南边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重力沉积及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强 李文厚 +3 位作者 李智超 陈刚 刘溪 李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重力沉积的主要类型,探讨其成因机制以及古地理背景,对大量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表明,奥陶系碳酸盐重力沉积丰富多样,主要发育岩崩、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沉积。根据碎屑来源...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重力沉积的主要类型,探讨其成因机制以及古地理背景,对大量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表明,奥陶系碳酸盐重力沉积丰富多样,主要发育岩崩、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沉积。根据碎屑来源可将碳酸盐碎屑流划分为内源、外源、陆源及混源等类型,反映不同的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研究后认为,鄂尔多斯地块早中奥陶世为广阔的克拉通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仅在西南缘有少量碳酸盐重力流发育。中奥陶世末克里摩里沉积期,鄂尔多斯西南缘演变为克拉通边缘拗陷-裂陷型陆缘海沉积格局,南缘大量发育碳酸盐滑塌-碎屑流-浊流沉积,西缘大量发育碳酸盐垮塌-碎屑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重力沉积 碎屑流 古地理 奥陶系 鄂尔多斯西南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源-汇”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锋 刘鑫扬 +2 位作者 刘卫红 武正乾 张字龙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71-682,共12页
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为例,将“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用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中来,提出将含铀物质从风化剥蚀到汇流、富集的整个物理化学过程看成一个完整“源—汇”系统,以此来探讨砂岩型铀矿的富集机理和成矿规律。鄂尔... 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为例,将“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用到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中来,提出将含铀物质从风化剥蚀到汇流、富集的整个物理化学过程看成一个完整“源—汇”系统,以此来探讨砂岩型铀矿的富集机理和成矿规律。鄂尔多期盆地西南缘下白垩统的铀源岩主要为北部、西南部的沉积岩、花岗岩,混杂了少量长英质岩和中性火成岩。沉积期富铀沉积岩和西南部富铀蚀源区为成矿提供了铀源条件,沉积期铀的预富集为铀成矿奠定了部分物质基础;盆缘古隆起区和下切沟壑古地貌单元是铀成矿时期的两种主要汇流通道,含氧含铀水在重力的驱使下沿着古隆起区和下切沟壑向盆内渗透性好的砂岩迁移流动,形成后生氧化蚀变,在氧化带前锋线附近,受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性物质作用富集成矿。砂岩型铀矿“源—汇”系统研究有助于对铀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总结,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作用 “源—汇”系统 下白垩统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缘南华山古生代埃达克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晔 董云鹏 +6 位作者 王润三 柳小明 张宏法 何登峰 杨钊 李玮 张宏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6-241,共16页
鄂尔多斯西南缘地处北秦岭、北祁连、贺兰山构造带交接部位,构造带西段的南华山弧形构造带中发育有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体(岩株),侵入于下元古界海原群以及中寒武统香山群、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为二长花岗岩和... 鄂尔多斯西南缘地处北秦岭、北祁连、贺兰山构造带交接部位,构造带西段的南华山弧形构造带中发育有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体(岩株),侵入于下元古界海原群以及中寒武统香山群、下奥陶统阴沟群中。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为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并有少量角闪奥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等,其中普遍含有暗色闪长质包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主要为准铝—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高Al_2O_3、低MgO特征,尤其是低Y和Yb、高Sr和Sr/Y比值特征,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组成。同时,岩石明显亏损Nb、Ta、P和Ti,富集Cs、Rb、Ba、Th、U、K、Pb、Nd、Zr等。综合分析认为,早古生代祁连俯冲洋壳板片熔融,熔体与楔形地幔熔体混合后上侵,并与下地壳熔体再次混合形成了南华山花岗岩。利用LA-ICPMS法测得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16±14 Ma,代表了花岗岩结晶年龄。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层特征和不整合接触关系,限定祁连—秦岭交接区俯冲、碰撞造山和地壳加厚发生在志留纪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ICPMS锆石年代学 地球化学 花岗岩 南华山 鄂尔多斯西南缘 祁连山
下载PDF
重磁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基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宁媛丽 周子阳 孙栋华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基底特征,利用2016年在该地区获取的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和已有的1∶20万重力资料,推断了地壳断裂1条、基底断裂11条及中央古隆起的南部范围。采用重磁联合反演,大致了解了区内基底和盖层的埋深和厚度。应...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基底特征,利用2016年在该地区获取的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和已有的1∶20万重力资料,推断了地壳断裂1条、基底断裂11条及中央古隆起的南部范围。采用重磁联合反演,大致了解了区内基底和盖层的埋深和厚度。应用欧拉反褶积和场源参数成像,分别用重力数据和航磁数据提取了区内奥陶系顶面的埋深信息和基底的埋深信息。研究表明: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重力资料能够相对有效地识别基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重磁联合反演 欧拉反褶积 场源参数成像 基底构造 基底埋深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霜雪灾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晓华 赵景波 温震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8-504,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定量分析,研究了该区霜雪灾害等级、阶段、时空变化、周期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共发生霜雪灾害57次,其中轻度10次,中度43次,重度4次。灾害变化可分为1644-1733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定量分析,研究了该区霜雪灾害等级、阶段、时空变化、周期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共发生霜雪灾害57次,其中轻度10次,中度43次,重度4次。灾害变化可分为1644-1733年、1734-1783年、1784-1833年、1834-1863年及1864-1912年等5个阶段。时间上,灾害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和初春;空间上,灾害主要分布在银川、中卫、平罗、永宁、盐池和定边,共6个地区。同时,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灾害存在着4个明显的发生周期,即3 a、6 a、27 a和58 a的周期。降雪或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至0℃以下是造成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霜雪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 清代霜雪灾害 灾害等级 时空变化 周期规律 寒冷气候事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遥感影像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颖 杨望暾 王子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89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作为丹霞地貌西北与东南发育区的过渡地带,其发育特征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解译该区域的遥感影像,依据影像中不同的色彩及斑块特征建立解译标志,归纳为5种丹霞地貌遥感影像影纹,解译出3处发育较为集中的丹霞地貌...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作为丹霞地貌西北与东南发育区的过渡地带,其发育特征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解译该区域的遥感影像,依据影像中不同的色彩及斑块特征建立解译标志,归纳为5种丹霞地貌遥感影像影纹,解译出3处发育较为集中的丹霞地貌区域,并从形成机制的角度分析每一处丹霞地貌景观的发育类型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丹霞地貌 形成机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赋矿地层及矿化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段晓华 张君弟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泾源-华亭一带的地质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笔者重点研究了该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层及铀矿化的基本特征,认为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是区内的主要赋矿层位,可分为上、下两个含矿层;铀矿化与有机质、黄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泾源-华亭一带的地质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笔者重点研究了该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层及铀矿化的基本特征,认为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是区内的主要赋矿层位,可分为上、下两个含矿层;铀矿化与有机质、黄铁矿、黄铜矿等含量关系密切,铀以沥青铀矿或残余铀黑、硅钙铀矿、钙(铜)铀云母等矿物形式为主,部分呈分散吸附状,与Cu、 Pb、 Mn、V、 Ni、 Co等呈正相关关系。这些特征显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砂岩型铀矿 含矿层 矿化特征 伴生元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层析成像
17
作者 师海阔 张元生 +1 位作者 马禾青 马小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5-825,共11页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地震波形数据,选取震级范围为ML1.8~6.7,震中距小于800km的1 820个地震事件的16 156条Pg波到时数据,对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西南...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地震波形数据,选取震级范围为ML1.8~6.7,震中距小于800km的1 820个地震事件的16 156条Pg波到时数据,对鄂尔多斯西南缘P波三维Q值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西南缘一系列呈"L"型分布的断裂带上,Q值呈现出比较低的水平;而其两侧地区,Q值相对较高,且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区内呈现低Q值状态的海原地区和天水—礼县地区存在明显的低阻—低速层,而高Q值的渭源—定西—通渭—西吉地区则在地壳内缺失低阻层。另外,存在明显高热流的渭河盆地和天水—礼县地区,Q值都明显偏低,而其周围地区则Q值较高。沿临潼—长安—富城—蒲城断裂走向,有一条比较显著的垂直形变梯度带和重力变化等值线,水平形变沿此断裂方向呈现条带状变化特征,而该区低Q值的状态反映了Q值分布与地壳大面积的垂直、水平形变及重力变化等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南缘 P波 三维Q值 层析成像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兆异常与映震关系分析
18
作者 李国斌 李英 +1 位作者 赵卫明 许晓庆 《高原地震》 2010年第4期22-25,11,共5页
对鄂尔多斯西南缘114个前兆测项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西南缘前兆观测在1985、1986,2003、2006年5月~2007年10月、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前兆观测异常数目、异常比例数相对偏高,异常空间分布有所集中,且在异常数目、异... 对鄂尔多斯西南缘114个前兆测项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西南缘前兆观测在1985、1986,2003、2006年5月~2007年10月、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前兆观测异常数目、异常比例数相对偏高,异常空间分布有所集中,且在异常数目、异常比例数增高之后,异常点分布周边区域相继发生中强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南缘 异常数目 空间分布 映震关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南缘陇县-岐山断层构造地貌特征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双虎 张天宇 +1 位作者 卢玉东 陈淑娥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76,共17页
陇县岐山断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及渭河盆地三者结合部位,既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锋,也是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与秦岭断裂系之间构造转换的桥梁与纽带。深入地认识其构造地貌特征、活动特性及动力学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揭... 陇县岐山断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及渭河盆地三者结合部位,既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锋,也是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与秦岭断裂系之间构造转换的桥梁与纽带。深入地认识其构造地貌特征、活动特性及动力学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机制及构造转换特征。基于30 m分辨率ASTER GDEM数据,利用定量构造地貌参数分析构造地貌特征及构造活动性差异,根据经验公式估算其垂直滑动速率,并结合断层运动学特征探讨了构造地貌演化的动力机制。根据断层山前带的线性特征,断层自西北向东南可以划分为7个次级段落,48个流域及31个山前面的地貌参数及估算的垂直滑动速率显示出断层东南部构造抬升强于西北部。综合分析认为,陇县岐山断层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远程影响,西北部以左行走滑运动为主;东南部受渭北隆起影响以构造抬升运动为主,且向西北方向翘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南缘 陇县岐山断层 构造地貌 地貌指数 垂直滑动速率
下载PDF
岗德尔山河流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河套与银川盆地的沟通
20
作者 陈俊 张珂 +2 位作者 梁浩 傅建利 李庶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6,共10页
鄂尔多斯西北缘岗德尔山地处黄河中游,介于河套和银川盆地之间,山体西侧广泛发育河湖相沉积构成的阶地,留下了更新世以来黄河贯通两盆地的记录,是解剖新构造运动和水系关系的典型区域。作者实地详细考察了岗德尔山西侧的构造与地貌,发... 鄂尔多斯西北缘岗德尔山地处黄河中游,介于河套和银川盆地之间,山体西侧广泛发育河湖相沉积构成的阶地,留下了更新世以来黄河贯通两盆地的记录,是解剖新构造运动和水系关系的典型区域。作者实地详细考察了岗德尔山西侧的构造与地貌,发现了被抬升成阶地的河湖相沉积层,揭示了阶地高度沿现今黄河显示出"低-高-低"的拱形特征,T2阶地河湖相沉积层露头顶部和中部的光释光年龄分别为82.23±9.88 ka、116.76±11.41 ka,底部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467±124 ka。阶地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岗德尔山西侧中、晚更新世曾经存在过连接河套和银川两盆地的河湖地貌,岗德尔山沿着桌子山断裂带(主要是岗德尔山东麓断层)抬升的同时,山体还有向北扩展的趋势。由于构造抬升,湖泊缓慢萎缩,河流逐渐占优,留下了现今所见的两级河湖相阶地。研究揭示,银川与河套两盆地本已沟通,更新世构造抬升使两盆地之间的湖泊逐渐缩小,河流逐步壮大,最终形成现今所见的黄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北缘 河流阶地 新构造运动 黄河 河湖相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