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
《ChinAfrica》 2018年第8期60-61,共2页
Built between 1368 and 1911, 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1368- 1644) and Qing (1644-1911) dynaslies includes Xianling Tombs of theMing Dynast). Eastern and Western Qing Tornbs, Xiao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关键词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下载PDF
明清以来川滇黔地区饮食文化变迁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特点
2
作者 杜莉 王胜鹏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6,124,共10页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内容和价值意蕴。川滇黔地区是我国...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路径。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内容和价值意蕴。川滇黔地区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区和饮食文化遗产富集区。明清以来直至当今,该地区汉族和各民族在食材运用、饮食品及其制作技艺、饮食习俗等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进行着交流与交融,并且其途径、方式、结果和作用等方面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即川滇黔地区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交融的途径主要是人口迁移流动和商贸往来,其方式主要是双向交流、相互影响,其结果和作用是促进了川滇黔地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多元与共性并存、推动了区域饮食风味的共同体川菜、滇菜、黔菜的定型与繁荣发展,进而助推了多元一体的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菜系的丰富与兴盛,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了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以来 川滇黔地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饮食文化
下载PDF
清末四川新式高等体育教育研究
3
作者 马杰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清末四川新式高等体育教育展示了封闭的中国西部内陆省份教育走向近代化转型的一个“面相”。文章对清末四川教育转型之高等体育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考证研究,有助于拓展我国体育学的研究深度与广度。研究得出清末四川高等学堂(校)办... 清末四川新式高等体育教育展示了封闭的中国西部内陆省份教育走向近代化转型的一个“面相”。文章对清末四川教育转型之高等体育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考证研究,有助于拓展我国体育学的研究深度与广度。研究得出清末四川高等学堂(校)办学性质多元;新式高等学堂(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体育的开办时间上都走在了同时期全国的前列;近代四川高等体育教育始于1896年创办的官立新式学堂—四川中西学堂,之后其他高等学堂普遍开始实行普通体操与兵式体操教育;1906年四川开办了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体育科,制定了专门的体育教育规范与以西方分科知识为基础的体育课程体系,该体育学堂培养了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等一批优秀学生;同时期四川还有一所直接由西方人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该校于创办之初的1910年便开设了体育课程,其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引领了中国西部近代体育之风尚,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四川 高等学堂 高等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活动
下载PDF
清代王爷园寝地下建筑的初步调查与研究
4
作者 周莎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作为封建最后一个王朝的清朝,在定鼎燕京后,其所封爵的宗室亲王们大多生活于北京。经历朝绵延,生于斯、长于斯的大清朝的宗室亲王们,在薨逝后,顺理成章地把葬地选择在了北京或其周边地区。他们在这里修建了他们“百年之后”的万年福地,... 作为封建最后一个王朝的清朝,在定鼎燕京后,其所封爵的宗室亲王们大多生活于北京。经历朝绵延,生于斯、长于斯的大清朝的宗室亲王们,在薨逝后,顺理成章地把葬地选择在了北京或其周边地区。他们在这里修建了他们“百年之后”的万年福地,即“王爷园寝”。清代王爷园寝的建筑由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组成。从地面建筑上看,园寝多由神桥、碑亭、宫门、享殿、墓冢等几部分组成;从地下建筑来看,玄宫主要由罩门券、梓券、金券等几部分组成。这些地上与地下的建筑样式,充分反映了王爷园寝在当时历史时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王爷园寝 玄宫 地下建筑 墓室装修
下载PDF
清代四川水灾时空特征及受灾比风险测度
5
作者 尹肇麒 李卫朋 +2 位作者 陈忠升 熊梅 汪秀娟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207-223,共17页
通过历史记录对清代四川省水灾逐年分等定级,以此研究清代四川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出受灾风险概率。结果表明:(1)清代(1644—1911年)共发生水灾1409县次,1861—1890年为水患高发期,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上升... 通过历史记录对清代四川省水灾逐年分等定级,以此研究清代四川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出受灾风险概率。结果表明:(1)清代(1644—1911年)共发生水灾1409县次,1861—1890年为水患高发期,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上升。10 a尺度下水灾强度存在三次高峰,30 a尺度下清末期水灾强度持续增强。前期水灾周期为中长期振荡,1825年后水灾强度显著提高且以中短(8—15 a)周期性振荡为主。(2)水灾密集区主要位于山地-平原交界处的成都府、眉州、雅州府东部区域,受灾指数基尼系数为0.4615,水患平均中心位移较小。(3)全川受灾风险概率在受灾比为0.05—0.15时迅速下降,同等受灾比(0.2以下时)下,川东道受灾风险概率最高;而受灾比高于0.2时,川北道受灾风险最高。(4)东亚季风增强、人口暴露度增加、政治经济动荡造成的社会韧性下降和生态破坏可能是清末四川省水灾强度提高和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水灾 时空特征 受灾风险 四川省
下载PDF
清代徽人墓地、祭祀与认同的时空延续——以歙县桂溪项氏一族为中心的案例研究
6
作者 陆屹洲 裴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24-36,共13页
清代前后的徽州地区因其特殊的时空条件成为一个持续高输出的移民祖籍地。这在催生“徽商”现象的同时也推动了徽人认同的复杂变迁,而后者则尚未得到历史学界与社会科学界深入研究。本文以宗族祭祀为切口,系统地比较和分析了清代桂溪项... 清代前后的徽州地区因其特殊的时空条件成为一个持续高输出的移民祖籍地。这在催生“徽商”现象的同时也推动了徽人认同的复杂变迁,而后者则尚未得到历史学界与社会科学界深入研究。本文以宗族祭祀为切口,系统地比较和分析了清代桂溪项氏徽人认同离散聚合的案例。研究发现,徽人认同的时空延续既离不开个体对群体的归属,也离不开群体对个体的承认。事实上并非所有满足成文条件的族人都被记入“祔享中龕神主”神主名单,而祭祀的“选择性失格”则很可能意味着认同的“选择性失能”。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族人亡故后墓地的地理位置则很可能是决定宗族对其承认的关键隐藏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延伸探讨了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在影响群体认同时的复杂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墓地 认同 宗族社会
下载PDF
巴里坤县团结东路清代墓地发掘简报
7
作者 尚玉平 舍秀红(绘图) +1 位作者 宋书林(摄影) 刘玉生(摄影)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18,153,I0001,共15页
2019年8—9月,为配合巴里坤县群众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团结东路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清代墓葬45座,出土纺织品、木器、银器、铜器、玉器等各类器物150余件(组)。其中M12墓主身着补服、蟒袍、衔水晶顶子的官... 2019年8—9月,为配合巴里坤县群众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团结东路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清代墓葬45座,出土纺织品、木器、银器、铜器、玉器等各类器物150余件(组)。其中M12墓主身着补服、蟒袍、衔水晶顶子的官帽,疑为五品官员,在新疆地区较为少见。这批墓葬的发现,对研究清代随葬习俗、清代官员服饰制度及清朝政府对巴里坤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县 清代墓葬 官员墓
下载PDF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两版《目录》时间订讹
8
作者 肖霞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清代县级地方政权档案,内容丰富,价值极高。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全三册)。2015年,黄山书社出版《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共八册)。今以60卷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为研究对象,对比《清代...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清代县级地方政权档案,内容丰富,价值极高。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全三册)。2015年,黄山书社出版《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共八册)。今以60卷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为研究对象,对比《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与《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所录档案的时间信息,并将有误之处具体分为三类:《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时间有误;《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时间有误;以上两者时间均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 《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 时间 订讹
下载PDF
清代前中期四川地区女性的教育途径——以清嘉庆《四川通志》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周一叶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清嘉庆年间常明、杨芳灿等修纂的《四川通志》作为一部综合性地方志,详尽记录了四川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其中对于女性教育的记述虽然不多,但反映了当时四川女性教育的概貌。清代四川女性教育普遍处于边缘化状态,受限于当时... 清嘉庆年间常明、杨芳灿等修纂的《四川通志》作为一部综合性地方志,详尽记录了四川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其中对于女性教育的记述虽然不多,但反映了当时四川女性教育的概貌。清代四川女性教育普遍处于边缘化状态,受限于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经济条件,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极为有限,教育途径以家庭私塾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为女红、祭礼、传统美德等。部分士族家庭或有例外,会给女性提供传统家庭教育外的艺术教育,出现了一批才女。女性教育对当时社会及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性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中期 四川地区 《四川通志》 女性教育
下载PDF
移民社会的形象塑造——四川万源清代碑坊建筑艺术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10
作者 何雅闻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基于对四川省万源市清代碑坊建筑艺术的田野调查,文章认为万源市的清代碑坊建筑艺术处在“湖广填四川”的特殊移民背景下,除了埋葬、祭祀的功能需求外,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完成墓主及家族在移民社会中关于地域、血缘、社会等多重身份重... 基于对四川省万源市清代碑坊建筑艺术的田野调查,文章认为万源市的清代碑坊建筑艺术处在“湖广填四川”的特殊移民背景下,除了埋葬、祭祀的功能需求外,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完成墓主及家族在移民社会中关于地域、血缘、社会等多重身份重构。这些碑坊建筑艺术一方面作为物质载体帮助墓主及家族在新的地域塑造个人形象,树立家族威望、获取他人认同。另一方面是在一个需要文化整合的移民地区,通过民间美术表现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塑造移民社会的民族视觉形象,构建新的集体意识和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碑坊建筑艺术 湖广填四川 民间美术
下载PDF
景德镇盘碟类盛食具在明清川菜筵席中的应用
11
作者 喻承昊 詹嘉 翟亚君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明清两代是川菜发展的重要时期,川菜集中国各菜系之长于一身,融入本地口味后,成为中国影响力最为广泛的菜系。同时,大量精美的景德镇瓷质盛食具逆长江而上,成为四川人餐桌上的常客,美观的摆盘更能博得食客好感、激发其食欲。文章通过探... 明清两代是川菜发展的重要时期,川菜集中国各菜系之长于一身,融入本地口味后,成为中国影响力最为广泛的菜系。同时,大量精美的景德镇瓷质盛食具逆长江而上,成为四川人餐桌上的常客,美观的摆盘更能博得食客好感、激发其食欲。文章通过探究景德镇瓷盘尺寸与造型,揭示川菜与明清景德镇瓷质盘碟搭配规律,有助于推动瓷质饮食具与川菜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两代 川菜特色 摆盘 瓷盘 造型功能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清东陵数字化导览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珺 麦逸楠 陈烨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226-228,共3页
首先,分析了清东陵景区的导览及数字化导览的现状。其次,阐述了AR技术在数字化导览中应用的优势,包括丰富的信息传达、沉浸式感官体验、多样的交互方式等。最后,提出了AR技术在清东陵数字化导览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增加虚拟内容的展示、... 首先,分析了清东陵景区的导览及数字化导览的现状。其次,阐述了AR技术在数字化导览中应用的优势,包括丰富的信息传达、沉浸式感官体验、多样的交互方式等。最后,提出了AR技术在清东陵数字化导览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增加虚拟内容的展示、增强信息空间的引导、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趣味性等。AR技术能够为清东陵景区的数字化导览带来新的活力和体验,同时突出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 数字化导览 清东陵
下载PDF
川渝地区南宋石室墓仿木构建筑史料研究
13
作者 黄青岩 徐怡涛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对重庆及四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进行排比分期,研究其发展趋势及流变现象,将其具体分为乾道及之前(1173之前)、淳熙年间(1174-1189)、绍熙至嘉定(1190-1224)、嘉定之后(1224之后)四期,其中第三期又以庆元(1195-1200)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并在上述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断代问题。此外,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当时同地域地面木构及仿木构建筑特点及形制发展的异同,补充川渝地区宋代建筑的研究材料,阐释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 南宋 石室墓 仿木构 建筑形制 分期
下载PDF
论清代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
14
作者 邓前程 朱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通过对清代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的区域范围、运销方式、交通运输和市场格局等问题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四川已成为国内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不仅本省供应充足,而且有大量剩余供政府调拨、采买以及商民贩卖,表明清初... 通过对清代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的区域范围、运销方式、交通运输和市场格局等问题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四川已成为国内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不仅本省供应充足,而且有大量剩余供政府调拨、采买以及商民贩卖,表明清初在四川颁布实施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之兴盛是建立在本省粮食供给有余、外部市场又有需求这样的条件之上的。嘉道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四川开始由余粮省渐变为缺粮省,粮食外销逐渐减少,几至断绝。随着粮食商品化前提的渐渐消失,四川粮食商品化与市场化水平遂呈愈益降低之态势。四川粮食商品化发展的这种局限性,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运销 四川 清代雍乾时期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川滇黔与贬谪文人相互文化影响
15
作者 陈为兵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7-84,共8页
出于巩固边防的需要,明清两朝将大量文人谪戍川滇黔地区充军,因此与前朝历代相比,明清时期川滇黔地区贬谪文人数量急剧扩大。贬谪文人的到来一方面通过自身文学著述、交游授徒、评点文物等影响了川滇黔地区,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水平;另一方... 出于巩固边防的需要,明清两朝将大量文人谪戍川滇黔地区充军,因此与前朝历代相比,明清时期川滇黔地区贬谪文人数量急剧扩大。贬谪文人的到来一方面通过自身文学著述、交游授徒、评点文物等影响了川滇黔地区,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川滇黔地区特殊的民俗民风和地理风情,促使贬谪文人的思想得以锤炼和升华,在当地各界人士的照拂下,他们没有朝廷的政治羁绊,腾出手来著书立说,文学和理学成就得到快速提升。基于此,川滇黔地域和贬谪文人之间实现了文化上的互动和互赢,儒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沟通和交流,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黔 明清 贬谪 文化
下载PDF
《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俗语词考证五则
16
作者 杨小平 赵滢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1-87,共7页
《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多由人工手写,其中的“老么”“前八月”“小抱”“旋”“硬估”5个俗语词,意思费解或容易误解。经过分析发现:“老么”即“老幺;排行最小的”;“前八月”即“闰八月年份中的第一个阴历八月”;“小抱”即“... 《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多由人工手写,其中的“老么”“前八月”“小抱”“旋”“硬估”5个俗语词,意思费解或容易误解。经过分析发现:“老么”即“老幺;排行最小的”;“前八月”即“闰八月年份中的第一个阴历八月”;“小抱”即“男女双方幼年许配订婚,由男方家抚养至成年后才完成婚配的行为过程”;“旋”即“立即;马上”;“硬估”即“强行;强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 俗语词
下载PDF
改良维艰:清末南部县医学研究会的架构与运行
17
作者 熊梅 阎钰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1-89,共19页
清末,四川南部县医学研究会在新政背景下设立,以改良医学、交流医术为宗旨并接受地方官府管理。南部县医学研究总会、分会层层隶属、架构清晰、成员职责明确。虽为民间自办组织,与旧县医学、卫生局所相较,在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建... 清末,四川南部县医学研究会在新政背景下设立,以改良医学、交流医术为宗旨并接受地方官府管理。南部县医学研究总会、分会层层隶属、架构清晰、成员职责明确。虽为民间自办组织,与旧县医学、卫生局所相较,在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建设实效化等方面皆有不少新气象,尤其是在考验医士、开展医术研讨方面展现出时代进步性。随着影响力的增大,医学研究会的职能范围逐渐外扩,兼调查审理、施种牛痘、征收灯油费等,反映出民间团体越权过界的机巧性。另一方面,从旧体制中脱胎而生的医学研究会存在贪腐弄权、姑息庸医、转嫁经费、发展滞后等弊端,面临缺乏监督、惩治不力、经费不足、动力不强等发展困境,足见内陆腹地偏远县城的医政治理与改良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南部县 医学研究会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
下载PDF
从石刻看清代川西北地区的用水制度
18
作者 卞全琴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8-22,共5页
川西北境内保存的众多石刻,是地方历史的重要载体,是见证地方社会发展除传世史书之外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所研究的涉“水”石刻,记录了清代川西北地区村寨水权运作细节,不仅能从中窥视川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还极具文献、科研、书法... 川西北境内保存的众多石刻,是地方历史的重要载体,是见证地方社会发展除传世史书之外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所研究的涉“水”石刻,记录了清代川西北地区村寨水权运作细节,不仅能从中窥视川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还极具文献、科研、书法等价值,对我们探讨清代川西北地区用水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清代 川西北 用水制度
下载PDF
清末川边治理研究
19
作者 李沂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14,23,共6页
清廷设置川滇边务大臣后在川边地区施行的多项政策,是一次对川边地区各方面都有所触及的改革。首任川滇边务大臣对川边地区的治理,促进了川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进步,引导川边地区向近代化的进程前进,维护了西南地区的和谐... 清廷设置川滇边务大臣后在川边地区施行的多项政策,是一次对川边地区各方面都有所触及的改革。首任川滇边务大臣对川边地区的治理,促进了川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进步,引导川边地区向近代化的进程前进,维护了西南地区的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同时,清末时期的川边治理促进了民国时期西康省的建立和当今四川省西部地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川滇边务大臣 川边地区
下载PDF
由权宜到定制:清代州县长官“署任”制度考--以四川成都府为例
20
作者 梁霄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0-99,共10页
借由对清代四川成都府属三州十三县1377任行政长官委任情形的考察,可知署任制度在清初已有施行,乾隆朝署任官任数超过实授官,并最终在清末光绪朝达到顶峰,占比达到六成以上,署任也成为一种可与实授相埒的任官方式。尽管在清中后期署任... 借由对清代四川成都府属三州十三县1377任行政长官委任情形的考察,可知署任制度在清初已有施行,乾隆朝署任官任数超过实授官,并最终在清末光绪朝达到顶峰,占比达到六成以上,署任也成为一种可与实授相埒的任官方式。尽管在清中后期署任官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其任期仍大幅低于实授官,平均仅1.15年。同时,通过考察地方官吏的治绩,可见前人仅从任期和更调频繁的角度出发,认为署任官权威不足、视事不力、不利于地方治理甚至为害地方的观点,既有失于客观,又过于单纯片面地夸大了委任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吏治 任官方式 署任 地方治理 成都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