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寒温统一论”
1
作者 王海铭 康静 潘英英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外感热病中的寒温之争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中的困扰。文章从六经辨证、中医体质学、免疫学、外感热病治疗学等角度论证了伤寒与温病的统一性:一是从六经辨证认识,伤寒、温病辨证规律的相同之处;二是从中医体质学认识,伤寒、... 外感热病中的寒温之争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中的困扰。文章从六经辨证、中医体质学、免疫学、外感热病治疗学等角度论证了伤寒与温病的统一性:一是从六经辨证认识,伤寒、温病辨证规律的相同之处;二是从中医体质学认识,伤寒、温病的辨治体系均与体质相关;三是从现代医学免疫学的观点认识,伤寒、温病均属于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四是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为例,从免疫学观点认识“寒温统一论”;五是从《黄帝内经》中“各通其脏脉”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六是从《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七是从扶正法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基于外感热病属于感染诱发的免疫应答过程,文中指出温病病邪从口鼻而入,故病原体更早定植于呼吸道咽、气管、肺等部位;而伤寒中于皮毛,其发病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皮肤黏膜屏障作用相关,但两者免疫过程及转归大致是相同的。治疗上,二者均应早期疏通气机以祛邪;及早运用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以扭转截断病情的进展;重视扶正,防止急性虚证的产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诠释:在引入熵的概念后,伤寒与温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治疗学上都得到相应的统一。由此证实两者在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认识、辨证体系及治疗方法上都可以融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统一论 六经辨证 中医体质学 免疫学 耗散结构理论
下载PDF
秦伯未经方医案用药理法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一凡 李雁 杨东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前学界对近代名医秦伯未的关注仍多集中于其在《黄帝内经》研究与辨证论治体系建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其在仲景学说上所倾注之心力则了解不足。秦伯未对仲景医学的推崇主要因于其“以切实之经验,贡献于世人”,注重其实用性的特点... 目前学界对近代名医秦伯未的关注仍多集中于其在《黄帝内经》研究与辨证论治体系建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其在仲景学说上所倾注之心力则了解不足。秦伯未对仲景医学的推崇主要因于其“以切实之经验,贡献于世人”,注重其实用性的特点。故在充分结合秦伯未对仲景病脉证治体系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探求其经方医案中所蕴藏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挖掘其活用经方药对配伍、善以经方异病同治、擅用经方时方合方、融通伤寒温病而兼治外感内伤等经方运用理法,并附秦伯未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查房实录一则,以期有助于名家学术经验传承与弘扬,也供现代中医临床与研究工作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伯未 经方 医案 药对 异病同治 合方 膏方 寒温统一
下载PDF
伤寒、温病、温疫、寒湿疫传变规律的比较
3
作者 田传玺 杨映映 +6 位作者 亢泽峥 张宇昕 万砺 刘珂 乔丽萍 李敏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对伤寒、温病、温疫、寒湿疫传变规律进行比较和总结。伤寒为寒邪从皮毛而入机体,以伤阳为主线,经六经传变;温病为温热之邪从口鼻入侵人体,以伤阴为主线,经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温疫为湿热戾气从口鼻而入膜原,经表里九传。寒湿疫为... 对伤寒、温病、温疫、寒湿疫传变规律进行比较和总结。伤寒为寒邪从皮毛而入机体,以伤阳为主线,经六经传变;温病为温热之邪从口鼻入侵人体,以伤阴为主线,经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温疫为湿热戾气从口鼻而入膜原,经表里九传。寒湿疫为寒湿戾气从口鼻而入伏膜原,以伤阳为主线,表里分传,走表入里,或出于三阳肺卫之表,或入肺脾太阴之里,阻滞四焦。寒湿疫分为郁闭脱虚四个阶段,如伏邪不尽,常波及四焦,变证繁多,且后遗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温疫 寒湿疫 传变规律
下载PDF
探析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4
作者 戚瑜清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伤寒论》中的清热法、攻下法与滋阴法,化裁经方,立新治法,并拓展了临床运用范围。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在解表祛邪方面,伤寒以汗法为治疗手段,而温病以汗法为治疗目的;伤寒并有温阳、利水、通津等其他治法,温病以清热存阴、滋阴养血法治疗动风病证;伤寒治疗“护阳气”思想占主要地位,“存津液”则处次要地位,而温病治疗“救阴”思想占主要地位。[结论]在《伤寒论》中,阴液损伤可以是某一经病的病机,也可以是某病证的主症之一,或者可作为防患于未然思想,寓于解表祛邪之中;而温病阴伤作为病机,贯穿病程始终。伤寒部分存阴治法,被温病医家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温病坚阴育阴的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存津液 救阴 治法 方药
下载PDF
伤寒、温病与现代医学疾病对应探赜——兼与《论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一文作者商榷
5
作者 孟长海 王治英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22-52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020年在全世界流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中医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病情,但关于中医COVID-19温病伤寒属性的判断还有争议,由此引发人们对伤寒温病与现代病原学的对应性探索。当今,中西医学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020年在全世界流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中医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病情,但关于中医COVID-19温病伤寒属性的判断还有争议,由此引发人们对伤寒温病与现代病原学的对应性探索。当今,中西医学共存,学者也试图从现代医学与伤寒、温病中找寻对应的关系。针对《论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一文中“伤寒、温病是寒性流感和热性流感”的说法,本文从流感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中医对伤寒、温病的认识,认为其中有包容、并列关系,但不是替代关系,不能将伤寒、温病简单理解为寒性流感、热性流感。需要结合微观病原学的认识和大数据时代优势,特别要结合COVID-19疫情,深化对伤寒、温病与现代医学对应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流行性感冒
下载PDF
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尹相乾 马文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7期122-126,共5页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病基本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中医诊疗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繁多,包括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六经辨证等。这给广大医生辨治外感热病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把温病学中温热病的方证归纳到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中,统一寒温的辨证方法,将能够简化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思维,提高临床疗效。笔者通过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温病学的历史著作、病因、辨证、治疗范围以及前人试图统一寒温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其研究进度,以期对本课题研究方法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三阴三阳辨证 三部六病 温热病 寒温统一 《伤寒论》
下载PDF
浅谈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熊益亮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189-1190,1193,共3页
[目的]总结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以期为温病学研究注入新意。[方法]通过整理《通俗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内容,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俗伤寒论》一书虽未大论温病之名,但其内容却可见温病之实,在温... [目的]总结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以期为温病学研究注入新意。[方法]通过整理《通俗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内容,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俗伤寒论》一书虽未大论温病之名,但其内容却可见温病之实,在温病的诊断、治疗及病后调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论《]通俗伤寒论》虽以"伤寒"为名,贯穿始终,但后学当明此"伤寒"为广义之伤寒,为四时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本书既发皇仲景本意,又融汇了后世温病学医家之论以补仲景伤寒论温病之不足,体现了俞根初"寒温一统"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绍派伤寒研究之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根初 通俗伤寒论 绍派伤寒 温病 证治特点 寒温并用
下载PDF
卢秉久经方治疗黄疸 被引量:7
8
作者 高薇 卢秉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4-15,共2页
卢秉久教授认为黄疸复杂多变,主要是湿、热、寒、瘀,多种病因交结。治疗主利小便、通大便、发汗、温化寒湿、活血化瘀等。"临证用药,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时,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证,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仲景经方为基础,化裁... 卢秉久教授认为黄疸复杂多变,主要是湿、热、寒、瘀,多种病因交结。治疗主利小便、通大便、发汗、温化寒湿、活血化瘀等。"临证用药,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时,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证,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仲景经方为基础,化裁运用,灵活加减。治疗黄疸病以"祛湿之法,在表者汗之,在下在里者二便分消之"为基础,随证应用活血之法;清泄瘀热,下利退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主之;清热利湿,发汗退黄,桂枝加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温阳健脾,化湿退黄,茵陈术附汤主之。时刻注意调护脾胃,保持气机调畅,收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五苓散 桂枝加黄芪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茵陈术附汤 伤寒杂病论 经方 清泄瘀热 下利退黄 清热利湿 发汗退黄 温阳健脾 化湿退黄 卢秉久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对湿热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泽智 尹相乾 马文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4期59-64,共6页
关于《伤寒论》理论研究,其辨证体系争论颇多,但终归不离三阴三阳。近代有倡导"寒温统一"者,在伤寒、温病辨证体系的贯通上难以融汇,可见统一之难。另外,湿热病邪致病复杂,多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论治,但多有辨证不明状况。... 关于《伤寒论》理论研究,其辨证体系争论颇多,但终归不离三阴三阳。近代有倡导"寒温统一"者,在伤寒、温病辨证体系的贯通上难以融汇,可见统一之难。另外,湿热病邪致病复杂,多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论治,但多有辨证不明状况。本文通过整理湿热病与《伤寒论》三阴三阳在证候方面的相关研究,参考"寒温统一"的思想,以"三部""六病""十二单证""合病""并病"等理论将湿热病重新解析,将其方证重新归类,旨在使其辨证论治更加明晰,也是力图使2个辨证体系可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三阳 三部六病 湿热病 寒温统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德安 熊阳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0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热灸、敷贴穴位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对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西湖区绳金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外感发热(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视其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西... 目的探讨热灸、敷贴穴位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对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西湖区绳金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外感发热(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视其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西药+自拟清热解表汤,42例)与观察组(热灸、敷贴穴位+常规西药+自拟清热解表汤,42例)。2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2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开始发汗、退热起效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灸、敷贴穴位联合中西医药物可有效提高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温病 伤寒 热灸 穴位敷贴 清热解表汤 头孢噻肟钠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解伤寒温病千年疑案——从寒伤太阳、温伤太阴谈起
11
作者 于滨 李晓平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6期58-59,115,共3页
本文主要从寒伤太阳、温伤太阴进行阐述,分析了阴阳与疾病的关系,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以对中医有整体的学习和认识。
关键词 伤寒 六经体系 温病 逆六经体系
下载PDF
“时时轻扬、频频温服”与外感热病方剂煎服
12
作者 杨逸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4-7,共4页
临证辨证处方固属首务,煎药、服药方法亦不容疏虞。外感热病多为解表剂,方剂煎服宜"时时轻扬、频频温服"。时时轻扬之法肇自《内经》,完善于吴鞠通,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又恐病重药轻,取李东垣普济消毒饮之服法:时... 临证辨证处方固属首务,煎药、服药方法亦不容疏虞。外感热病多为解表剂,方剂煎服宜"时时轻扬、频频温服"。时时轻扬之法肇自《内经》,完善于吴鞠通,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又恐病重药轻,取李东垣普济消毒饮之服法:时时服之,多备少服,中病即止。亦有学者认为药轻病重,贻误病机;温邪秽浊多从口鼻而入,初在上焦;芳香逐秽轻灵之药,久煮则药气耗散,失轻清宣散之效,过煮味厚入中焦矣;药量多则气味浓烈,刺激脾胃,药过重,则过病所,故宜轻扬。吴氏所言"轻扬"乃选药质地、用量、煎服,仅对上焦温病,非所有外感热病;时时服之,既能规避药轻病重,也不会药过病所,正是吴氏心思灵巧之创。仲景桂枝汤服法更为明确:"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轻":不宜久煎,一次服药剂量不宜太大、浓度不宜过浓;趁温多次频服,中病即止。"扬"即表解、表透;"时时"即常常,每时每刻,服药间隔短,连服。器具:砂锅最优器,亦可不锈钢锅替代,不可用铁、铝、铜等器皿;火候与时间:先武火,再文火,芳香性药物,则先煮沸再文火;次数控制:1剂药物,一般2~3次为宜;浸泡与用水:煎煮前需用水浸泡,30~60min为佳,水温25~30℃。外感热病传变迅速,宜打破一日一剂,水煎分两到三次服用习规,不宜超过两天量,随病情变化,跟换方阵,以应病势,热退身凉则弃余药不用,病势不减则加快服药速度,或改法拟方,此即医圣张仲景所言"周时观之"内涵所在。附成人外感、幼儿支气管炎(风寒闭表、痰热内蕴)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汤剂 煎煮 时时轻扬 频频温服 中病即止 黄帝内经 伤寒论 吴鞠通 外感 幼儿支气管炎 风寒闭表 痰热内蕴
下载PDF
小儿“变蒸”诊治
13
作者 姜德友 李宛芝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75-1180,共6页
“变蒸”不仅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时出现的发热等病理现象,而且还是一个“变长百骸生脏腑,蒸增智慧发聪明”的生理过程。针对小儿变蒸出现的发热、微惊、烦躁、脉乱等病症,可针对性地采用解表退热、泻下清热、化痰止嗽、止泻降逆、镇惊... “变蒸”不仅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时出现的发热等病理现象,而且还是一个“变长百骸生脏腑,蒸增智慧发聪明”的生理过程。针对小儿变蒸出现的发热、微惊、烦躁、脉乱等病症,可针对性地采用解表退热、泻下清热、化痰止嗽、止泻降逆、镇惊开窍、温脏散寒等方法进行治疗。临证运用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时,应做到精准用药,中病即止;且应严禁灸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蒸” 伤寒 温病 疮疹 痘疹 解表退热 泻下清热 化痰止嗽 止泻降逆 镇惊开窍 温脏散寒 灸刺
下载PDF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治外感热病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放 伍照楚 +3 位作者 蒋锋利 任士杰 王金娥 张立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3-1335,共3页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大家,他在医理、医论、药解等方面都有许多创见,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均有体现。在外感热病方面,他主张寒温统一,以寒统温,分六经辨治,法宗《伤寒论》,又根据时代的物化特点和时人体质特征变通用药、创...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大家,他在医理、医论、药解等方面都有许多创见,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均有体现。在外感热病方面,他主张寒温统一,以寒统温,分六经辨治,法宗《伤寒论》,又根据时代的物化特点和时人体质特征变通用药、创立新方,补充了《伤寒论》中治疗温病方药的不足,同时注重固护脾胃、扶助正气,用药方面倡导三因制宜,并强调脉诊在把握疾病的表里、虚实、病势的进退方面的作用。可见,张锡纯治疗外感热病遣方灵活,中西汇通,博采众长,古为今用,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外感病 热病 寒温统一
原文传递
寒温统一论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田生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11期19-24,共6页
最早由万友生于1957年提出的寒温统一论,经历了由消除寒温斗争向用新辩证方案统一寒温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寒温统一论的提出和发展与当时一元化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寒温统一论的出现是与中医发展的困境分不... 最早由万友生于1957年提出的寒温统一论,经历了由消除寒温斗争向用新辩证方案统一寒温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寒温统一论的提出和发展与当时一元化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寒温统一论的出现是与中医发展的困境分不开的。在寒温统一论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政治权力和生物医学的科学解释权力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两种权力的重压下,中医家比较迷茫和焦虑,被认为处于各自表述尴尬局面的寒温统一论实际上是中医家这种心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史 寒温统一论 权力 心态
原文传递
“淡味渗泄为阳”理论探微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泽 汪翔 +2 位作者 万锡钢 裘宗华 夏永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32-3834,共3页
文章通过探索相关古籍对“淡味渗泄为阳”理论的释义并查询伤寒、温病等相关文献资料,旨在探究该理论的具体含义以及后世伤寒和温病学派对其运用和发展,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理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经研究整理,“淡味渗泄为阳”... 文章通过探索相关古籍对“淡味渗泄为阳”理论的释义并查询伤寒、温病等相关文献资料,旨在探究该理论的具体含义以及后世伤寒和温病学派对其运用和发展,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理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经研究整理,“淡味渗泄为阳”理论始于《黄帝内经》,是指具有渗泄即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作用、与咸味药相对应的具有甘而淡薄之味的淡味药,有宣通气机、畅达阳气,将人体的状态调整到偏阳一面的功效。此理论发展于伤寒,完善于温病,是对药性中五味理论的拓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渗泄为阳 药性 药味 中药 黄帝内经 伤寒 温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