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Wordsworth's View of Na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雷炳浩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8期151-152,共2页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ordsworth's thought has been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 main works, this thesis fi...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ordsworth's thought has been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 main works, this thesis finds that Wordsworth's view of natur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SWORTH view of natu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CHILDHOOD religion
下载PDF
Inextinguishable Fire of Emo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Aesthetic Sense in Lawrence's And Shen Cong-weng's Essays
2
作者 Ye Sheng-nian 《常州工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40-49,共10页
Lawrence’s achievement is unique in the sense that he brings a fresh air ofvigour into a variety of literary forms ranging from poetry to fiction and otherwritings. In addition to his reputation as a distinguished no... Lawrence’s achievement is unique in the sense that he brings a fresh air ofvigour into a variety of literary forms ranging from poetry to fiction and otherwritings. In addition to his reputation as a distinguished novelist and a renownedpoet,he is a remarkable essayist. Lawrence’s essays, above all else, demonstrate his marvelous sense of percep-tion and his skillful command of language.His emotional expressions are associatedwith his penetrating insight into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In a sense his essaysare a good record of his genuine and spontaneous feelings in his keen observationof human life as well as of landscape.This is true of 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wrence FICTION LITERARY poetry emotional distinguished himself consciousness religion landscape
下载PDF
论程抱一作品中的诗画意境
3
作者 唐毅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3期1-9,90,共10页
法国华裔作家程抱一曾以西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对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做系统研究,这使他备受西方学界赞誉。他在早期诗画共论的批评实践中呈现出整体、转化、和谐等美学意蕴,进而在诗画一体的文艺创作中深入存在、死亡、虚、元气、道等... 法国华裔作家程抱一曾以西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对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做系统研究,这使他备受西方学界赞誉。他在早期诗画共论的批评实践中呈现出整体、转化、和谐等美学意蕴,进而在诗画一体的文艺创作中深入存在、死亡、虚、元气、道等哲学思考,力图在跨越中西文化的对话中揭示隐秘而真实的生命和世界。诗画共论的批评范式和诗画一体的创作风格共同营造出趋虚向道、走向大开的诗画意境,构成程抱一文艺思想的重要面向。得益于中西合璧的诗画艺术,他在多个领域的写作都体现出生命存在的和谐以及宇宙整体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抱一 诗画意境 整体观 道家思想
下载PDF
Religion and Rationality, Poetry and Philosophy: In Search of the "Axial Breakthrough" in Ancient Greece
4
作者 Hugh Bowde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4期543-554,共12页
Axial age theory suggests that a major transformation of thought occurred across several civilisations, including ancient Greece, in the period 800-200 BCE. This paper questions whether any such transformation can be ... Axial age theory suggests that a major transformation of thought occurred across several civilisations, including ancient Greece, in the period 800-200 BCE. This paper questions whether any such transformation can be identified in ancient Greece. It focuses on texts associated with "mystery religions" and the works of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as potential evidence for transformatio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was a continuity of thought throughout the period, and that "rationality" was never seen to be in conflict with "traditional religious id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Age religion poetry Presocratic MYSTERY Greece Herodotus - Parmenides
原文传递
西方诗学文化的时间化传统及空时性趋向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奎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7,共12页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空间化转向在西方诗学文化领域得以发生的前提,是传统的西方诗学文化具有一种时间化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与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言观具有内在联系。由于“逻各斯”...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空间化转向在西方诗学文化领域得以发生的前提,是传统的西方诗学文化具有一种时间化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与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言观具有内在联系。由于“逻各斯”的两大基本含义是“言说”和“理性”,在逻各斯语言观的影响下,西方诗学也有两大突出特征:注重语言音韵的感性审美特征,强调文学的理性本原和认识功能。由于音韵是在时间中存在的现象,理性逻辑也以时间秩序为基础,西方诗学文化传统因此具有一种时间化倾向。这一时间化倾向还表现在强调“诗画界限”、反对视觉化美学,把诗乐进行类比、强调“诗之乐境”诸方面。认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中西诗学文化、文明互鉴,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代跨媒介艺术文化理论所表现出的空时性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各斯语言观 时间化传统 诗画界限 诗乐类比 空时性趋向
下载PDF
桐城派晚期诗歌选本编纂与唐诗观建构——以曾国藩《十八家诗钞》为中心
6
作者 安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曾国藩所编选的《十八家诗钞》,是其诗学思想和审美标准的重要显化。此书十分重视诗歌与气韵之关系,同时善于以文论诗、以史释诗。从《十八家诗钞》的审美倾向及编选目的来看,曾国藩论诗时继承了桐城学人诗文一理、... 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曾国藩所编选的《十八家诗钞》,是其诗学思想和审美标准的重要显化。此书十分重视诗歌与气韵之关系,同时善于以文论诗、以史释诗。从《十八家诗钞》的审美倾向及编选目的来看,曾国藩论诗时继承了桐城学人诗文一理、以气论诗的诗学主张,将文论引入诗论之中,同时极为推崇杜甫、韩愈这种“合乎文法”的诗歌风格,其选本所选取的诗歌也常呈现出“气盛言宜”的审美特点,这些编选特点亦能体现出曾国藩对桐城派早期及中期代表人物姚鼐、方东树等人唐诗观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曾国藩 诗学理论 唐诗观
下载PDF
为诗一辩: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诗歌历史观
7
作者 赵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西方认识论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颇具影响的“为诗一辩”行动,三次行动均涉及诗歌的社会功用,也不同程度地阐释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为诗一辩”的行动并未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史诗一家”的文化传统,诗歌... 西方认识论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颇具影响的“为诗一辩”行动,三次行动均涉及诗歌的社会功用,也不同程度地阐释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为诗一辩”的行动并未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史诗一家”的文化传统,诗歌与历史的关系结合十分紧密,而且诗歌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无须为诗进行辩护。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进程十分曲折而多变,其中蕴含着现代诗歌与历史关系的探讨,中国现代诗歌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孔。20世纪20年代现代诗歌的发生期,郭沫若和李金发对于西方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模仿分别采用了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借鉴西方深层心理机制探索的方式,拉开了中国现代诗歌认识论的帷幕。三十年代以卞之琳为代表的将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相结合的“化古”与“化欧”的中西比较思维将认识论进一步推进。四十年代穆旦和冯至分别从潜意识与佛家认识论,以及身体美学和深层审美心理结合方式将现代诗歌认识论推到全新高度。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批评已经意识到现代诗歌历史观的重要性,陈超和耿占春分别提出了“个人化-历史修辞”和“别样的写作”当代诗学批评路径,二人分别从历史和当下的角度为当代诗歌批评探索出切合实际的当代诗学历史观。如何分辨和界定现代诗歌和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呼之欲出,随着当代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之间的割裂状态的加深以及诗学认识论的提升,“为诗一辩”的必要性已经凸显出来。随着现代诗歌的发展,有效引进现象学中的“意向性”概念,通过对“我思”和“反思”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机制研究可以拓展现代诗歌在历史观方面的认识论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诗一辩 认识论 中国现代诗歌 历史观
下载PDF
唐亡之痛与老病之悲的书写及调适——韩偓寓闽创作新论
8
作者 汪钰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韩偓生命的最后18年在闽中度过,闽中诗是其一生的创作高峰。一方面,唐王朝的灭亡形成的创伤体验与自身的衰残病痛,乃至对死亡的恐惧,持续折磨着他的心灵;另一方面,福建当地兴盛的宗教,尤其是佛教、道教与独具特色的山水风物,与文学创作... 韩偓生命的最后18年在闽中度过,闽中诗是其一生的创作高峰。一方面,唐王朝的灭亡形成的创伤体验与自身的衰残病痛,乃至对死亡的恐惧,持续折磨着他的心灵;另一方面,福建当地兴盛的宗教,尤其是佛教、道教与独具特色的山水风物,与文学创作及其承载的回忆一道,又成为其获得终极关怀、寄寓复杂情感的对象。韩偓寓闽期间的创作几乎均围绕上述心理与现实活动展开,亦成为其最后18年心路历程的最佳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偓 闽中诗 创伤 宗教 山水风物
下载PDF
许学夷《诗源辩体》的诗歌发展史观探究
9
作者 杨晖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明代是中国诗学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开始有了诗歌发展史观的自觉。王世贞的“衰中有盛,盛中有衰”、胡应麟的“诗以代变”“格以代降”的思想影响了许学夷诗歌发展史观念的形成。许学夷在历时性的宏观视野上,以理势观为出发点,以正变为主... 明代是中国诗学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开始有了诗歌发展史观的自觉。王世贞的“衰中有盛,盛中有衰”、胡应麟的“诗以代变”“格以代降”的思想影响了许学夷诗歌发展史观念的形成。许学夷在历时性的宏观视野上,以理势观为出发点,以正变为主线,在自律与他律的交织中,呈现出诗体“正”“变”“亡”的演变逻辑,并在否定之否定中表现出“诗体代变”的特征。他对诗歌演变路径的分析、“理势观”的表达、“他律”与“自律”的阐释,全面呈现其诗史观念。他批评公安诗学,继承与发展了王世贞与胡应麟的诗史思想,为清代诗歌发展史观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学夷 《诗源辩体》 诗史观
下载PDF
论黄子云《野鸿诗的》对李商隐的批判
10
作者 葛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李商隐诗瑰丽诡谲、朦胧窈渺,《无题》组诗更是感情深藉、凄艳浑融,允为诗史经典。但清代诗论家黄子云却对此深恶痛绝,在《野鸿诗的》中对李商隐大加斥责,称其为“三百篇之罪人”。究其缘由,除与黄子云颇具个人特色的诗学观、对传统诗... 李商隐诗瑰丽诡谲、朦胧窈渺,《无题》组诗更是感情深藉、凄艳浑融,允为诗史经典。但清代诗论家黄子云却对此深恶痛绝,在《野鸿诗的》中对李商隐大加斥责,称其为“三百篇之罪人”。究其缘由,除与黄子云颇具个人特色的诗学观、对传统诗学观片面的选择和继承、其自身的个性等相关之外,在时代流变下,以黄子云为代表的“卫道士”对诗歌政教功能的维护也是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子云 野鸿诗的 李商隐 功利诗教观
下载PDF
陈维崧的词学思想与词体艺术品格的开拓
11
作者 王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陈维崧是清初少有的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兼擅的杰出文学家。陈维崧的词学思想是其词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生生不息的创作力的源泉。陈维崧打破了传统以词体比附诗体的尊体策略,提出“为经为史”的词学主张;在创作论方面,强调寄托的技法... 陈维崧是清初少有的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兼擅的杰出文学家。陈维崧的词学思想是其词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生生不息的创作力的源泉。陈维崧打破了传统以词体比附诗体的尊体策略,提出“为经为史”的词学主张;在创作论方面,强调寄托的技法以适应词意内言外的复调特质,并对创作主体提出“思”“气”“变”“通”的严格要求;在风格论方面,正体与变体兼容,纤柔婉娈和雄阔豪放并重。除此之外,陈维崧倡导复“艳”为雅和推崇“清”的艺术品格,推动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维崧 词心 尊体 “为经为史” 雅化
下载PDF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黄宏荃《英译宋代词选》中的“心译”法解析
12
作者 冯全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8-89,112,F0003,共14页
作为一名被遮蔽的翻译家,黄宏荃的代表性译作《英译宋代词选》还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论文旨在探讨黄宏荃在《英译宋代词选》中提出的“心译”法,结合书中的大量译例,分析其具体表现,主要包括:(1)撰写导言与注释,为译文读者提供解读语... 作为一名被遮蔽的翻译家,黄宏荃的代表性译作《英译宋代词选》还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论文旨在探讨黄宏荃在《英译宋代词选》中提出的“心译”法,结合书中的大量译例,分析其具体表现,主要包括:(1)撰写导言与注释,为译文读者提供解读语境;(2)添加具体词汇,烘托原作的情感氛围;(3)充分利用英语形合特征,打造地道译文;(4)采用各种变通手段,译出原作的精神与韵味。黄宏荃的“心译”法对中国古典诗词以及整个文学翻译不无启发,译者唯有全身心地投入翻译,方能产出精品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宏荃 《英译宋词词选》 “心译”法 中国古典诗词
下载PDF
信疑之间:苏轼的祈雨实践与祈雨书写
13
作者 王贞贞 代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苏轼关于祈雨禳旱的诗文呈现出矛盾的状态。作为私人书写的诗歌,其中反映的祈雨心态代表着苏轼个体的思想,而作为公文书写的祝文,其祷神之词代表着守土之臣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义务。这种祈雨心态与祈雨实践的矛盾,使苏轼在务虚的、非理性... 苏轼关于祈雨禳旱的诗文呈现出矛盾的状态。作为私人书写的诗歌,其中反映的祈雨心态代表着苏轼个体的思想,而作为公文书写的祝文,其祷神之词代表着守土之臣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义务。这种祈雨心态与祈雨实践的矛盾,使苏轼在务虚的、非理性的祈雨实践中融入了理性与人文的因素:其祈雨实践既有北宋地方祈雨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又展现出儒教为先、重民闵生、排斥巫术、人神对举等鲜明的特点;祈雨诗歌则在神明崇拜的蒙昧氛围中散发出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祈雨 祝文 诗歌 天人观
下载PDF
宦湘作家吴镇对集句诗的认识及其集句诗创作
14
作者 曹艳华 杨齐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吴镇是清中期集句诗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对集句诗的功能和创作有着明确的认识,其集句诗题材广泛,体式完备,裁剪随心,工巧自然,意境悠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吴镇于乾隆后期曾任湖南沅州知府,宦湘期间受湖湘山水的影响,创作了《沅... 吴镇是清中期集句诗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对集句诗的功能和创作有着明确的认识,其集句诗题材广泛,体式完备,裁剪随心,工巧自然,意境悠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吴镇于乾隆后期曾任湖南沅州知府,宦湘期间受湖湘山水的影响,创作了《沅州杂咏》和《潇湘八景》两组专题集句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中期集句诗走向繁荣,推动了湖湘文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镇 集句诗 《沅州杂咏》和《潇湘八景》
下载PDF
从江顺诒到王国维:近代“以境论词”审美批评趋向
15
作者 戴倩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境界”说是近代词学研究的焦点,但从江顺诒到王国维“以境论词”的审美批评变化及价值,在词学史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寻绎“以境论词”这一近代词学审美批评的趋向,一方面是审美思维发生转变。江氏首次明确提出“词境”,把“以境论词... “境界”说是近代词学研究的焦点,但从江顺诒到王国维“以境论词”的审美批评变化及价值,在词学史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寻绎“以境论词”这一近代词学审美批评的趋向,一方面是审美思维发生转变。江氏首次明确提出“词境”,把“以境论词”从传统词学风格审美,上升至统摄词学的审美批评;而王氏受西方哲学影响,又超越传统词学的审美义界。另一方面,“以境论词”的确立,促使词学审美形态的变化。从江氏词学体例的首次明确,到王氏的批评之学,超越了传统词学的审美形态。究其根源,在近代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以境论词”审美价值的多元,隐含了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不同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境论词 近代词学审美 江顺诒 王国维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论中英传统文论与诗歌中的价值诉求和情感表征
16
作者 成俊飞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中国传统诗歌和英国传统诗歌在不同时空中有交集也有抵牾。首先,中英传统诗歌古典文论具有不同的文采观与创作观,这是来源于作者的隐性价值诉求;其次,中英传统诗歌从文本意义上还具有不同的恋爱观,这是不同民族诗歌中所传递的显性价值诉... 中国传统诗歌和英国传统诗歌在不同时空中有交集也有抵牾。首先,中英传统诗歌古典文论具有不同的文采观与创作观,这是来源于作者的隐性价值诉求;其次,中英传统诗歌从文本意义上还具有不同的恋爱观,这是不同民族诗歌中所传递的显性价值诉求,透过价值诉求,中英传统诗歌中仍具有不同的情感表征,其可能的表征为风景书写,构建了中英传统诗歌中的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传统诗歌 文采观 恋爱观 风景书写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中“现代情绪”的书写
17
作者 杨佳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采用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以及比较互参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派诗人对晚唐诗风的现代性重释、现代派诗人在非线性时间观中完成了自我主体的确证、现代派诗人对中国式“荒原”的书写等问题,着眼于当时的历史场域以及晚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中... 采用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以及比较互参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派诗人对晚唐诗风的现代性重释、现代派诗人在非线性时间观中完成了自我主体的确证、现代派诗人对中国式“荒原”的书写等问题,着眼于当时的历史场域以及晚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社会层面,试图窥见一批知识分子在中国语境下传达出的不同于西方的、繁复的现代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诗人群体 “现代情绪” 非线性时间观 “晚唐诗热” 中国式“荒原”
下载PDF
Blasphemy and Islamic Sophism in Selected Poems by Emily Dickinson
18
作者 Wafa Nouar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2期1556-1560,共5页
In spite the fact that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lived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Amherst among conservative community that gave less chance to female voice to gain a share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she paved the way... In spite the fact that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lived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Amherst among conservative community that gave less chance to female voice to gain a share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she paved the way for the coming female thinkers to obtain more freedom of thought and expression. In other words, since she was convient that "Abdiction of Belief makes the Behaviour Small", she undercut social conventions and moved under gradual shift from Orthodox Trinitarianism into new thoughts of liberalism. However, in good deal of her work, she still pertains to religious conservatism in wider sense than Amhest Church had been dect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phemy Islamic Sophism poetry FAITH religion
下载PDF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中译者的忠实性与反叛性、译法的正译法与反译法以及译本的文本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反合关系,尝试性提出翻译反合观,以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该论题不仅揭示诗歌译本的语言反合辩证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汉诗英译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本 忠实性与反叛性 正译法与反译法 文本性与创造性 翻译反合观
下载PDF
陈衍的“新诗”观及其后期诗学的特征
20
作者 潘建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4-223,共10页
陈衍不但常以白话新词入诗,而且基本接受胡适创造的“白话诗”这一概念,在诗话中经常提及,这与他后期诗学的转向密切相关。前期的陈衍注重“学人之诗”,意在矫正诗歌质地单薄、情感空疏之弊,故提倡以“经史”来充实诗的根柢;后期他赞赏... 陈衍不但常以白话新词入诗,而且基本接受胡适创造的“白话诗”这一概念,在诗话中经常提及,这与他后期诗学的转向密切相关。前期的陈衍注重“学人之诗”,意在矫正诗歌质地单薄、情感空疏之弊,故提倡以“经史”来充实诗的根柢;后期他赞赏“诗人之诗”,则由于当时的部分旧诗刻意堆垛典故,以致窒息了感性,因而侧重强调诗要抒写性情,辞必己出。陈衍的诗学理论中本身就存在变革性的因素,如果平行对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能看出陈衍的持论与之极为相近。此外,陈衍论诗极为重视音乐性,这与现代派诗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殊途同归。只有结合新文化运动这一大背景来谈论后期陈衍的诗学,才能全面认识他与新诗理论之间的复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衍 “新诗”观 后期诗学 新诗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