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属(Themeda Forsskal)及其有关属的分类与考证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南先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3-308,共16页
对菅属(ThemedaForsskal)的命名与合法性历史进行了考订,确定合法的属并列出了异名录;鉴于原AnthistiriaLinn.f.属较庞杂,属的概念(范畴)有较大变化,本文采用P.Forsskal及E.Hackel和W.D.Clayton的Themeda属的范畴,对已发... 对菅属(ThemedaForsskal)的命名与合法性历史进行了考订,确定合法的属并列出了异名录;鉴于原AnthistiriaLinn.f.属较庞杂,属的概念(范畴)有较大变化,本文采用P.Forsskal及E.Hackel和W.D.Clayton的Themeda属的范畴,对已发表的原归用于Anthistiria和Themeda等属的种(双名)逐一作了考订,以明确它们的隶属关系并转隶于10个不同的局;对Themedan属自P.Forsskal(1775)建立以来的系统分类研究状况作简短的回顾,并对所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属 分类 禾本科
下载PDF
河南黄背草群落碳、氮密度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威 王馨 +2 位作者 王艳杰 李琳 李亚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6-852,共7页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豫北、豫西和豫南3个地区的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气候、地形、土壤等生态因子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旨在明确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群落碳、氮密度在河南省不同区域的...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豫北、豫西和豫南3个地区的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气候、地形、土壤等生态因子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旨在明确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群落碳、氮密度在河南省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背草群落地上碳、氮密度空间分布整体呈"西高南北低"的特点,豫西地上碳密度约为豫北、豫南地区的1.5倍,豫西地上氮密度约为豫北、豫南地区的2倍。群落根系碳、氮密度则呈现"南高西低"格局,豫南根系碳密度分别是豫北和豫西的1.7倍和2.9倍,豫南根系氮密度分别是豫北和豫西的1.7倍和2.7倍。RD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影响河南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依次是土壤砾石比、海拔、温度、降水和群落盖度。上述结果对于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黄背草群落的生态功能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背草群落 碳、氮密度 空间变化 生态因子 RDA分析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黄背草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志诚 贾东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作者于1987—1988年对黄龙县蔡家川在畜牧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的黄背草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并研究了生物量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黄背草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较明显,7月中旬达峰值;地下生物量在生长旺期偏低,枯黄期最高,这同植物生长... 作者于1987—1988年对黄龙县蔡家川在畜牧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的黄背草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并研究了生物量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黄背草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较明显,7月中旬达峰值;地下生物量在生长旺期偏低,枯黄期最高,这同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物质运转有关。该研究为了解生物量积累动态,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背草 植物群落 生物量
下载PDF
区域尺度下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馨 赵威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35-345,共11页
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种群分布的空间差异。为了探究河南暖性草地优势植物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和规律,从土壤因子角度明确影响黄背草空间分... 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种群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种群分布的空间差异。为了探究河南暖性草地优势植物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和规律,从土壤因子角度明确影响黄背草空间分布的因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测度区域尺度上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扩散系数(C)、丛生指标(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数(PAI)等所表达的结果一致,即黄背草种群在河南不同区域空间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同时,方差/均值比T检验、聚块性指数、Cassie指标(CA)和负二项参数(K)等的结果显示,黄背草种群在河南不同区域均呈现高度聚集分布格局。RDA冗余分析表明,豫北地区土壤因子对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的为土壤有机碳、土壤碳氮比和土壤pH(P <0.05),而豫西和豫南地区为土壤全磷(P <0.01)。对3个地区整体而言,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与黄背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背草 种群分布格局 土壤因子 区域尺度 RDA分析
下载PDF
菅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煜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1-228,共8页
菅属(Themeda Forssk.)是禾本科高粱族(Poaceae:Andropogoneae)中佛焰苞物种的代表类群之一,在高粱族占据关键的系统演化位置,具有高度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及文献,菅属约有27种植物,旧世界均有分布,新世界3种隶... 菅属(Themeda Forssk.)是禾本科高粱族(Poaceae:Andropogoneae)中佛焰苞物种的代表类群之一,在高粱族占据关键的系统演化位置,具有高度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及文献,菅属约有27种植物,旧世界均有分布,新世界3种隶属于菅组。中国有13种,分布在西南至华南各省(区),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有10种。研究表明中国云南及印度北部是菅属的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中国云南及印度北部是否为菅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菅属 地理分布 高粱族 禾本科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区不同植被群落蒸发蒸腾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帆 张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大型非称重武蒸渗仪对太行山低山区典型植被群落黄背草、荆条及其复合群落蒸发蒸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3种植被群落蒸散、植物蒸腾均呈以8月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且黄背草5~6月蒸散量、蒸腾量最大,其他月份复合群落... 采用大型非称重武蒸渗仪对太行山低山区典型植被群落黄背草、荆条及其复合群落蒸发蒸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3种植被群落蒸散、植物蒸腾均呈以8月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且黄背草5~6月蒸散量、蒸腾量最大,其他月份复合群落最大。整个生长季中土壤蒸发表现为5~6月份高,9—10月份低。黄背草、荆条和复合群落3种植被的生长季总蒸腾量分别是591.8mm、611.9mm、647.0mm,总蒸发量分别是138.6mm、130.8mm、134.9mm,蒸散量分别是730.4mm、742.0mm、790.5mm。3种植被群落之间比较结果表明。复合群落的总蒸散量和蒸腾量略大于黄背草和荆条群落,而黄背草和荆条群落差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蒸腾 蒸发 黄背草群落 荆条群落 黄背草/荆条复合群落 太行山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区黄背草群落蒸散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帆 张万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67-171,共5页
通过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方法和小型称重式蒸渗仪法,对太行山典型草地黄背草群落蒸散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整个生长季黄背草总蒸散量为730.4 mm。小型蒸渗仪法整个生长季总蒸散量为753.6mm。由相关分析得出蒸散与叶面... 通过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方法和小型称重式蒸渗仪法,对太行山典型草地黄背草群落蒸散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整个生长季黄背草总蒸散量为730.4 mm。小型蒸渗仪法整个生长季总蒸散量为753.6mm。由相关分析得出蒸散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相关,建立关系式为ET=31.672LAI-47.424,R=0.616。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调整叶面积指数后,测定黄背草的两种方法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R=0.854,回归方程为ETm=0.803ETl+10.916,R=0.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黄被草群落 蒸渗仪
下载PDF
野生苞子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研究
8
作者 梁绪振 白史且 +2 位作者 鄢家俊 常丹 干友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7-794,共8页
采用SRAP方法分析,对采自中国四川岷江、青衣江和沱江流域的29份野生苞子草(Themeda caudata(Nees) A.Camus)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20对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158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9条... 采用SRAP方法分析,对采自中国四川岷江、青衣江和沱江流域的29份野生苞子草(Themeda caudata(Nees) A.Camus)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20对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158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9条多态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2.03%。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值变化范围为0.6899~0.9430,平均GS值为0.8755,这些结果表明供试野生苞子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所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GS值为0.78的水平上,可聚成2大类;在GS值为0.81的水平上,第2大类Ⅱ可聚为2亚类;在GS值为0.83的水平上,第2亚类Ⅱ又可聚为3子类,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为一类;基于Shannon多样性指数估计6个苞子草生态地理类群内和类群间的遗传分化,发现类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50.77%,而类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49.23%;对各生态地理类群基于Nei氏无偏估计的遗传一致度聚类分析说明,各生态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苞子草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广东禾本科植物分布新记录(Ⅱ)
9
作者 梁庆 李薇 崔大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2,124,共2页
报道了广东省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分布新记录2种.它们是多芒莠竹Microstegium somae(Hayata)Ohwi和云南菅Themeda yunnanensis S.L.Chen et T.D.Zhuang.所引标本存放于深圳仙湖植物园标本馆(SZG)和华南农业大学标本馆(CANT).
关键词 新记录 多芒莠竹 云南菅 禾本科 广东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区不同植被群落蒸散与水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帆 张万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438,共5页
通过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方法对黄背草、荆条及二者之间的复合群落的蒸散过程及水量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被蒸散规律是以8月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且7~9月为蒸散高峰期。三种群落蒸散量比较,5~6月黄背草蒸散量较其它两种植被群... 通过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方法对黄背草、荆条及二者之间的复合群落的蒸散过程及水量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被蒸散规律是以8月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且7~9月为蒸散高峰期。三种群落蒸散量比较,5~6月黄背草蒸散量较其它两种植被群落高。然而其它月份蒸散量低,复合群落蒸散量高。三种群落土壤含水量均在7~8月份高,黄背草5~6月土壤含水量较其它两种植被低,9月后土壤含水量较其它两种植被群落高;土壤水势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相同的变化;三种群落水量平衡:整个生长季,11%~13%的降雨用于地下水的补给,87%~89%的降雨储存到土壤水库供植被生长。不同植被地下出流量变化不大,植被蒸散量不同主要是消耗土壤水不同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势 水量平衡 黄被草 荆条
原文传递
黄背草与2种菅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鹏宇 赵威 +6 位作者 侯智扬 李潇 刘博宽 杜瑶 谢睿琪 曹泽林 王开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61-3272,共12页
目的 以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与阿拉伯黄背草T. triandra、中华菅T. quadrivalvis2种同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首次对黄背草叶绿体基因... 目的 以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与阿拉伯黄背草T. triandra、中华菅T. quadrivalvis2种同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首次对黄背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使用SPAdes和CpGAVAS2分别对其进行组装和注释,并用Codon W、DnaSP和MISA等对其与2种同属植物进行一系列比较基因组分析,利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3个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38 735~138 961 bp,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注释出129个基因;黄背草与其同属的2个物种相比,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收缩了2132 bp,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扩张了约4000 bp,而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region,SSC)变化不大。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3个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丰度最大和最小的密码子都相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丰度略有不同,但差异不大。核酸多态性分析显示,3个叶绿体基因组间区序列的核酸多态性值(Pi)普遍高于共有基因序列,且IR区域相比于LSC、SSC区域更为保守。3个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38、36、37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2种长重复序列(long sequence repeat)。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背草与阿拉伯黄背草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对黄背草与2种菅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上述3种植物的物种鉴定及菅属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背草 菅属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高通量测序 密码子偏好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