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先验知识构建冠心病患者大鱼际望诊模型的思路与方法
1
作者 刘大胜 李玉坤 +4 位作者 赵志伟 孙晨格 杨伟 王丽颖 韩学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9,共3页
基于全息理论的中医望诊可以辅助诊断西医疾病,但目前中医望诊主要依靠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传承,存在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程度不够,缺乏行业内认可度高的望诊转化技术的问题。而望诊融合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中医望诊客观化、标... 基于全息理论的中医望诊可以辅助诊断西医疾病,但目前中医望诊主要依靠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传承,存在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程度不够,缺乏行业内认可度高的望诊转化技术的问题。而望诊融合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中医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的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恶化率和病死率,促进中医望诊经验的转化。据此,结合前期开展的大鱼际特征与冠心病关系研究,得出大鱼际望诊可以用于冠心病早期预警筛查。以大鱼际望诊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为例,将先验知识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融合,将特征提取和分类合为一体,利用深度学习端对端的显著特点,输入观察到的原始大鱼际图像像素数据或信息,通过对大鱼际照片的大量深度学习,构建冠心病患者的关键特征要素,融合先验知识后,输出是否为冠心病的分类结果,中间为深层的网络结构。这一思路将提出一种中医望诊客观化、标准化的智能化算法,促进中医望诊经验的转化思路与方法,以提高基层群众的疾病预警筛查能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先验知识 大鱼际望诊 冠心病
下载PDF
Finger pulp reconstruction with thenar flap: 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
2
作者 Ranjit Kumar Sahu Prakash Chandra Kala +3 位作者 Pawan Kumar Dixit Sourabh Shankar Chakraborty Suresh K Deepti Katroli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07-310,共4页
Purpose:Fingertip injuries are comm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 domestic work.Loss of pulp hampers daily life activities.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are important in fingertip reconstructi... Purpose:Fingertip injuries are comm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 domestic work.Loss of pulp hampers daily life activities.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are important in fingertip reconstruction.The bone is usually exposed along with soft tissue loss.Therefore to reconstruct the pulp flap with adequate bulk is required.Methods:We reported a case series of 12 patients with the injury over the volar aspect of distal phalanx of the index or middle finger.In all cases,laterally based thenar flap was chosen.The flap donor site was closed primarily in most of cases,while 4 patients required skin graft.The flap was detached between 2e3 weeks.Functional assessment was done using static and dynamic 2-point discrimination and range of motion at each joint.The aesthetic outcome was assessed through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unpaired t-test(SPSS version 21).Results:Partial necrosis occurred in 2 cases while rest of flaps survived successfully.Static 2-point discrimination ranged from 6e10 mm,mean 8.6 mm;and dynamic 2-point discrimination ranged from 8e10 mm,mean 8.9 mm.The mean satisfaction score was(4.0±0.55).Conclusion:Thenar flap is a good choice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ger pulp as it provides the bulk with good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ger injuries Finger pulp reconstruction thenar flap
原文传递
Functional thenar eminence myocutaneous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umb volar defect 被引量:2
3
作者 Zefanias Carlos Paulino Shengxiang Tao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关键词 骨缺损 肌腱 拇指 皮瓣 病例报告 工作时 粉碎
原文传递
板门穴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验案举隅
4
作者 徐慧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1期46-48,共3页
板门穴是小儿推拿临床常用的穴位,位于手掌大鱼际处,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大鱼际通过肺经与中焦脾胃相连,又是手诊的脾胃区,大鱼际处的络脉颜色、皮肤色泽、肌肉质地均可反映患儿脾胃的生理病理情况。临床使用该穴时发现,胃肠积滞... 板门穴是小儿推拿临床常用的穴位,位于手掌大鱼际处,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大鱼际通过肺经与中焦脾胃相连,又是手诊的脾胃区,大鱼际处的络脉颜色、皮肤色泽、肌肉质地均可反映患儿脾胃的生理病理情况。临床使用该穴时发现,胃肠积滞的患儿可在板门穴触及簇状皮下结节。在按揉时寻找结节,手法深透至结节,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随着疾病的好转,结节也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门穴 大鱼际 结节 皮部 阳性反应点 全息理论
下载PDF
下足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5
作者 姜霞 曹娜 +3 位作者 郭美凤 王迪 沈烨 许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考察下足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考察下足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其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下足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3.33%,P<0.05)。2组在术后3 d和10 d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术后1 d,患侧下肢血流速度均快于术后1 d(P均<0.05),且术后10 d均优于术后3 d(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3 d及10 d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在术后3 d和1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舒适状况量表(GCQ)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术后1 d(P均<0.05),且术后10 d均优于术后3 d(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3 d及10 d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下足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改善其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加速下肢血液流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足部推拿 穴位贴敷 下肢深静脉血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曹学伟教授运用三法三步针刺治疗肩痹思路解析
6
作者 王小超 蔡宛灵 +1 位作者 郭达 曹学伟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411-1414,共4页
解析曹学伟教授运用三法三步针刺治疗肩周炎经验。曹学伟临证20余年,擅长使用针灸治疗各种骨科常见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三法三步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基于“经筋之病,不离经筋”“调神止痛,激发阳明”及“刺络放血,身心并调”三法理... 解析曹学伟教授运用三法三步针刺治疗肩周炎经验。曹学伟临证20余年,擅长使用针灸治疗各种骨科常见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三法三步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基于“经筋之病,不离经筋”“调神止痛,激发阳明”及“刺络放血,身心并调”三法理论的指导下,选用悬颅透率谷、点刺内关、大鱼际放血三步进行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不但缓解了患者肢体的疼痛,又能调节烦躁、肝气不舒等情志问题,且长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经筋 内关 大鱼际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秀丽 冀京雷 +3 位作者 杜晓敏 辛辉 窦丽辉 李鹏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MT)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和鱼际肌萎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8月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MT)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和鱼际肌萎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8月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FES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MT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Brunnstrom偏瘫分级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患者功能独立性;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鱼际肌群横截面积(CSA)和周长。结果:①上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MA-UE、WMFT和Brunnstrom偏瘫分级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MA-UE、WMFT和Brunnstrom偏瘫分级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IM、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IM、MBI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IM、MBI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鱼际肌群CSA、周长: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鱼际肌肌群CSA、周长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鱼际肌肌群CSA、周长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联合FES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减少鱼际肌萎缩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性电刺激 镜像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鱼际肌
下载PDF
大鱼际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文庆 王钢 +4 位作者 徐达传 张鹏 王文胜 王利 宫云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介绍大鱼际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观察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临床切取3种不同设计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共计14例。结果:大鱼... 目的:介绍大鱼际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观察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临床切取3种不同设计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共计14例。结果: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1)由掌浅支或其发出的拇指桡侧指动脉发出的皮支;(2)来源于拇主要动脉的拇指桡侧指动脉发出的皮穿支;(3)拇指桡侧指背动脉向大鱼际桡背侧发出的皮支;(4)大鱼际深部血管发出的肌皮穿支。上述这些血管在大鱼际交织成网状,营养整个大鱼际皮肤。临床应用以掌浅支(弓)发出的拇指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大鱼际皮瓣4例,拇指桡侧指动脉穿支蒂皮瓣7例,大鱼际桡背侧筋膜血管蒂皮瓣4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指动脉穿支皮瓣远端约4mm坏死,结痂后自行脱落。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0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结论:三种皮瓣疗效可靠,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鱼际 血管解剖 外科皮瓣 修复
下载PDF
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在预防老年女性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41
9
作者 袁雪萍 姚丽文 +2 位作者 吴佳玲 周之青 吕伟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在预防老年女性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实验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骨一区和骨二区行... 目的探讨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在预防老年女性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实验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骨一区和骨二区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以骨一区患者为观察组,共56例;骨二区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足底热敷合并穴位推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及出院前DVT的发生情况,同时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及出院前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D-二聚体值(D-Dimer,D-Dim)。此外,术前及出院时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价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均未发生症状性DVT,但对照组在术后7d有2例患者于腘静脉处发现了无症状性DVT。MPV的时间因素主效应(P=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方式主效应(P=0.043)、交互效应(P=0.029)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Dim的干预方式主效应(P=0.017)、时间因素主效应(P=0.032)、交互效应(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MPV及D-Dim水平,并可提高其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足底 老年 髋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鱼际肌支、尺神经深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岩 朱盛修 张伯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5-337,共3页
为了进一步证实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个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8... 为了进一步证实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个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866±144)条;正中神经鱼际返支直径为(1.7±0.3)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120±97)条;尺神经深支直径为(2.1±0.4)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368±120)条。用神经移植法可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将尺神经深支向近端分离,可直接与旋前方肌支吻合。根据解剖特点,临床上应用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支17例,修复尺神经深支3例。其中17例随访2年~7年,10例肌电图正常,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M22例,M35例,M47例,M53例。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骨间前神经 鱼际肌支 解剖 修复
下载PDF
大鱼际逆行皮瓣临床应用及拇指感觉恢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长青 闫厚军 +3 位作者 王顺义 马战备 张志桐 张志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鱼际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利用不同神经所形成的有感觉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 2006年5月-2010年8月,解放军第252医院及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共43例拇指部分缺损患者(年龄17-52岁)根据具体伤情行3种不同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术,... 目的研究大鱼际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利用不同神经所形成的有感觉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 2006年5月-2010年8月,解放军第252医院及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共43例拇指部分缺损患者(年龄17-52岁)根据具体伤情行3种不同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术,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为3.5cm×4.0cm,最小1.5cm×2.0cm。其中33例同时行神经移位,分别利用桡神经浅支及正中神经掌皮支恢复拇指感觉。术后随访0.5-2年,平均10个月,对3种皮瓣的成活率、血运与质地、拇指功能进行评定,并对不同神经移位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43例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拇指关节及骨质无缺损的患者拇指功能恢复均为优;未行神经移位的10例患者中6例感觉恢复为S2,4例为S1;桡神经浅支移位组3例感觉恢复为S3,16例达S3+,而正中神经掌皮支移位组9例感觉恢复为S3,5例达S3+,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几种大鱼际皮瓣适当选择、灵活应用,可以很好地修复拇指缺损,大鱼际皮瓣利用桡神经浅支恢复感觉效果优于正中神经掌皮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鱼际逆行皮瓣 神经 拇指
下载PDF
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云华 刘丽萍 +1 位作者 陈瑶 万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9期299-300,329,共3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3种按压方法的认同程度,探讨拔针后合适有效的按压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68例病人,506次静脉输液拔针后,同一病人分别采用4指按压法、大鱼际按压法及大拇指按压法按压,按压时间平均为4 min,按压力度中等,观... 目的:了解患者对3种按压方法的认同程度,探讨拔针后合适有效的按压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68例病人,506次静脉输液拔针后,同一病人分别采用4指按压法、大鱼际按压法及大拇指按压法按压,按压时间平均为4 min,按压力度中等,观察皮肤出血和/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4指按压法与大鱼际按压法及大拇指按压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4指按压法能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病人依从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拔针 四指按压法 大鱼际按压法 大拇指按压法
下载PDF
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功能束定位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7
13
作者 邵岩 顾立强 李绍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2-473,476,共3页
目的 :为臂丛损伤后正中神经及其手内在肌支的定位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较新鲜的上肢标本上 ,按照自然分束、醋酸浸滴法逆行显微解剖分离各功能束组 ,分段观察手内肌束组在神经干中的走行分布方位和与其他功能束的交错混合... 目的 :为臂丛损伤后正中神经及其手内在肌支的定位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较新鲜的上肢标本上 ,按照自然分束、醋酸浸滴法逆行显微解剖分离各功能束组 ,分段观察手内肌束组在神经干中的走行分布方位和与其他功能束的交错混合情况。结果 :(1)正中神经鱼际肌支 83 %自神经干掌桡侧汇入 ,至 5 /16平面 86%的鱼际肌支已分散到神经干截面积的 1/2以上。 (2 )正中神经鱼际肌支汇入神经干平面距尺桡骨茎突连线之间距离为 5 .3± 0 .7cm。结论 :.臂丛损伤修复正中神经手内在肌支时 ,以选择在前臂远端 (或以远 )直接修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鱼肌际支 手内在肌 功能束组 显微解剖
下载PDF
改良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军 肖燕 +2 位作者 黄莹滢 马晓荣 刘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156-2157,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修复指端缺损的大鱼际皮瓣设计方法,以尽量减少大鱼际区瘢痕。方法:在大鱼际区邻近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处设计大鱼际皮瓣,将切口尽量隐藏于拇指掌指横纹与大鱼际区皮肤横纹里。结果:皮瓣血供良好,创面修复,手指外形良好...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修复指端缺损的大鱼际皮瓣设计方法,以尽量减少大鱼际区瘢痕。方法:在大鱼际区邻近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处设计大鱼际皮瓣,将切口尽量隐藏于拇指掌指横纹与大鱼际区皮肤横纹里。结果:皮瓣血供良好,创面修复,手指外形良好,大鱼际区瘢痕不明显。结论:经改良后的大鱼际皮瓣,可以明显减少大鱼际区瘢痕,适合示、中指单指的指端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鱼际皮瓣 指端缺损
下载PDF
正中神经返支的观测及表面解剖定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洛树东 韩连斗 李宝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9-102,共4页
对100侧正中神经返支的形态进行观察、计测,82±3.84%源于正中神经主干分叉处。依其形态分为多支形(85±3.57%),双支型(10±3.60%),单支型(1±0.99%)、重复型(4±1.96%)。鱼际肌群(拇收肌除外)各肌神经分布呈多源性... 对100侧正中神经返支的形态进行观察、计测,82±3.84%源于正中神经主干分叉处。依其形态分为多支形(85±3.57%),双支型(10±3.60%),单支型(1±0.99%)、重复型(4±1.96%)。鱼际肌群(拇收肌除外)各肌神经分布呈多源性,拇对掌肌98%由正中神经返支支配。设计自舟骨结节中点与手掌第2指胰中点连线为纵轴线,通过第1掌骨小头顶端作纵轴线垂线为横轴线,以此座标测计正中神经返支的表面Ⅰ解剖定位。采用距纵轴线尺侧10~15mm设计适于临床应用的纵行切口,可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返支 鱼际肌群 解剖学
下载PDF
从足底压力分布看步法特征的可靠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史力民 杜弢 高毅 《刑事技术》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比利时FootScan压力传感器,对154名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赤足正常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提取,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及足迹步法特征理论为基础,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足迹压力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步法特征形成不同... 利用比利时FootScan压力传感器,对154名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赤足正常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提取,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及足迹步法特征理论为基础,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足迹压力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步法特征形成不同时期足与承受客体相互间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方式进行深入、系统、定量的研究,进而对步法特征的传统理论进行验证,阐明了对步法特征理论中未经过科学验证部分的认识,并对步法特征理论中各类特征的可靠性及特征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今后的足迹步法特征检验鉴定工作和步法特征的发展完善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足底压力分布 步法特征
下载PDF
输液时两种胶布粘贴法及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丹 何跃华 +2 位作者 张仕淮 刘成霞 张德辽 《西部医学》 2008年第2期415-416,418,共3页
目的比较输液时两种胶布粘贴方法及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从临床病例中选出101例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采用交叉胶布粘贴法、拔针后采用指压法(A法)和不交叉胶布粘贴法及拔针后用大鱼际按压法(B法)并进行比较... 目的比较输液时两种胶布粘贴方法及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从临床病例中选出101例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采用交叉胶布粘贴法、拔针后采用指压法(A法)和不交叉胶布粘贴法及拔针后用大鱼际按压法(B法)并进行比较。结果B法明显优于A法,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不交叉胶布粘贴法、拔针后用大鱼际按压法对减轻疼痛及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局部血肿有明显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穿刺 粘贴法 大鱼际 按压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观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燕青 赵国静 +3 位作者 周佩夏 冷眉 刘怡 陆学超 《河北中医》 2017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18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1∶1匹配性别、年龄相同的对照组,搜集所有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病程以及变应原等相关数据因素,...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18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1∶1匹配性别、年龄相同的对照组,搜集所有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病程以及变应原等相关数据因素,并对所搜集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协变量大鱼际掌纹特应征(OR=41.665,95%CI=13.258~130.946)是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关联性分析显示,大鱼际掌纹形态分级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年龄、病程无相关性(P>0.05),与尘螨、花粉过敏阳性程度成正相关(P<0.05),与霉菌阳性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大鱼际掌纹形态可能是恒定不变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是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特征,且与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无相关性,大鱼际掌纹特应征变应性鼻炎患者要特别注意对尘螨、花粉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大鱼际掌纹
下载PDF
大鱼际肌皮瓣在拇指掌侧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长月 葛东江 任志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 提高拇指掌侧皮肤缺损治疗的效果. 方法 根据拇指掌侧指动脉走行特点,在大鱼际肌处设计皮瓣,皮瓣皮肤结构与拇指掌侧皮肤结构相似,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15例15指,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 目的 提高拇指掌侧皮肤缺损治疗的效果. 方法 根据拇指掌侧指动脉走行特点,在大鱼际肌处设计皮瓣,皮瓣皮肤结构与拇指掌侧皮肤结构相似,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15例15指,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大鱼际肌皮瓣是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拇指 皮肤缺损 大鱼际肌
下载PDF
鱼际穿支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建欣 石法亮 +3 位作者 王萌 王宝平 刘泽庆 程英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30例成人手部血管进行解剖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鱼际穿支动脉为皮瓣供血动脉的鱼际岛状皮瓣,其循环途径为:拇指尺侧动脉→指掌弓→拇指桡侧动脉穴逆流雪→鱼际穿支血管→鱼际血管网→...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30例成人手部血管进行解剖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鱼际穿支动脉为皮瓣供血动脉的鱼际岛状皮瓣,其循环途径为:拇指尺侧动脉→指掌弓→拇指桡侧动脉穴逆流雪→鱼际穿支血管→鱼际血管网→鱼际穿支伴行静脉→拇指桡侧动脉伴行静脉穴逆流雪→手背静脉网。结果36例拇指指腹缺损病人接受鱼际穿支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皮瓣最大面积3.5cm×3.0cm,最小面积2.5cm×2.0cm,全部成活。术后经2个月~4年随访,皮瓣外形饱满,色泽、质地与正常指腹相似,功能良好,两点辨别觉可恢复至5mm。结论鱼际穿支动脉岛状皮瓣成活率高,可切取面积范围大,操作简单,完全满足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要求,且术后恢复快,指腹外形及功能满意,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为拇指指腹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际穿支动脉 岛状皮瓣 修复 拇指指腹缺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