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美国针灸流派的产生发展看中医针灸理论的国际传播——以TCM针灸流派和医学针灸流派为例
1
作者 王点凡 张宗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67,共4页
传统中医针灸流派和医学针灸流派分属美国针灸流派的两大阵营,且最具代表性。从二者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传播发展历程看,针灸作为一门传统医疗技术,在美国实现“本土化”,以及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其面临的理论国际传播问... 传统中医针灸流派和医学针灸流派分属美国针灸流派的两大阵营,且最具代表性。从二者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传播发展历程看,针灸作为一门传统医疗技术,在美国实现“本土化”,以及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其面临的理论国际传播问题最为突出。站在医学史的角度,并结合针灸医学的自身特点,从理论整合重构、科学研究深化以及针灸海外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冲破针灸医学在国际传播中的局限,向世界展现中医针灸理论的全貌,是目前针灸医学理论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流派 美国 tcm针灸 针灸理论 国际传播 中医文化
下载PDF
普通高中生学业成绩性别差异形成机制研究——基于K市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王星霞 夏平花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4期72-80,共9页
在人口发展不平衡和男孩学业危机的背景下,研究以河南省K市高考成绩为学生学业成绩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当前普通高中生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考察发现,普通高中生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现象的形成机... 在人口发展不平衡和男孩学业危机的背景下,研究以河南省K市高考成绩为学生学业成绩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当前普通高中生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考察发现,普通高中生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现象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是由个体、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具体表现为:微观层面的个体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父母期望、教养方式,中观层面的学校教育管理、学校教育评价,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社会人口政策调适、女性政治地位提升、性别刻板文化等。未来的高中教育改革一定要关注这种变化,并在对众多影响因素全面考量的情况下进行综合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生 学业成绩 性别差异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从《伤寒论》少阴篇讨论阳虚阴盛证辨治规律
3
作者 陈寅清 韩世盛 王怡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4-327,331,共5页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 [目的]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阴盛证 少阴 辨治规律 伤寒论 浙派中医 经方 各家学说
下载PDF
论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
4
作者 王哲 李良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 [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果]人心与人情、心性与情志是阳明心学关注的核心议题,张景岳创立情志合称、情志致郁、因郁而病、从虚论郁、知行疗郁的郁证诊疗理论,体现了其医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论]张景岳治郁思想继承与发挥了阳明心学的奥义,发展构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中医郁证诊疗理论,剖析其阳明心学思想进路下的治郁思想,有益于中医郁证的诊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郁证诊疗 情志理论 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浙派中医 思想溯源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在《各家针灸学说》中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国亮 荆秦 +3 位作者 苏妆 王威 戴俭宇 董宝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10,35,共3页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线上课已然成为高校的必备授课方式之一。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将《各家针灸学说》改革为契合时代的教育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教学模式,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针灸这一瑰宝的全面继承,能够更好的实...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线上课已然成为高校的必备授课方式之一。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将《各家针灸学说》改革为契合时代的教育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教学模式,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针灸这一瑰宝的全面继承,能够更好的实现《各家针灸学说》的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家针灸学说 教学改革 混合式翻转课堂
下载PDF
中医各家学说易水学派张元素学术思想教学设计
6
作者 孙超 迟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5期224-227,共4页
易水学派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和遣药制方理论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但因其理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一直是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的难点。通过分析张元素学术思想一节重难点产生原因,突破关键,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 易水学派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和遣药制方理论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但因其理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一直是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的难点。通过分析张元素学术思想一节重难点产生原因,突破关键,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强调阅读古注对理解古人思想的重要性。古注对字词句乃至篇章的训解,有助于排除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古注还会对古文中涉及到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进行说解,有助于还原医家所处时代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理解医家思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学术思想 古注 对比阅读 中医各家学说
下载PDF
金代医家张子和医学地位变迁与攻邪论学术史研究
7
作者 金悦彦 刘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80,共5页
金代医家张子和,精通汗、吐、下三法,开创攻邪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张子和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并称为中医“金元四大家”。实际上,在历代有关中医“四大家”的历史书写演变历程中,张子和的医家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医学地位变... 金代医家张子和,精通汗、吐、下三法,开创攻邪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张子和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并称为中医“金元四大家”。实际上,在历代有关中医“四大家”的历史书写演变历程中,张子和的医家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医学地位变迁的三个不同阶段。其医家地位变化脉络可概括为:医名盛于金元,淡于明清,名归于近代。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自明代以及降,攻邪论逐渐淡出中医主流学术范畴,其学术传承脉络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到了近现代,尽管张子和的医家地位重新回归中医“金元四大家”之列,但是攻邪论实际影响力仍旧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和 攻邪论 金元四大家 医学史
下载PDF
各家针灸学说的课程思政建设
8
作者 黄培冬 姜云武 +2 位作者 袁恺 廖映烨 潘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8-20,共3页
推进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针灸推拿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各家针灸学说的课程特点、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3方面入手,探讨开展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各家针灸学说是针灸推拿专业课程... 推进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针灸推拿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各家针灸学说的课程特点、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3方面入手,探讨开展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各家针灸学说是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中科学挖掘和配置课程思政资源的最佳切入点。各家针灸学说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也是针灸学科得以发展的根本,应重视该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设置与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各家针灸学说 针灸推拿专业 中医药高等教育
下载PDF
关于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39
9
作者 梁繁荣 曾芳 唐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1-553,共3页
经络学说是指导针灸临床的核心理论。在针灸临床实践中简单地套用中医内科的辨证体系,难以体现针灸理论的核心和治疗的特色。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应牢牢把握针灸自身的特色和规律,以经络辨证为主体,以部位辨证为重点,以八纲辨证为指导... 经络学说是指导针灸临床的核心理论。在针灸临床实践中简单地套用中医内科的辨证体系,难以体现针灸理论的核心和治疗的特色。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应牢牢把握针灸自身的特色和规律,以经络辨证为主体,以部位辨证为重点,以八纲辨证为指导,以脏腑辨证为补充,并在临证时重视腧穴特异性的运用,这样才能体现针灸理论的独特性,确保针灸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中医临床学 经络辨证
下载PDF
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之我见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邦贤 尚力 黄博韬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4-6,共3页
结合中医疾病体系及诊断规范管理上"重西轻中"等现象,分析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形制与轨迹,探讨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不离之宗",提出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建设在学术传承与创新中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中医学 传承 创新 学科建设 各家学说
下载PDF
基于中医“正气”理论对132例不同年龄段普通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腾飞 刘清泉 刘南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1期2046-2048,205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普通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将132例普通登革热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B、C、D四组:A组≤32岁,32岁<B组≤48岁,48岁<C组≤64岁,D组>64岁。A组43例,B组26例,C组31例,D组32例。观察比较4组登革热患者在...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普通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将132例普通登革热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B、C、D四组:A组≤32岁,32岁<B组≤48岁,48岁<C组≤64岁,D组>64岁。A组43例,B组26例,C组31例,D组32例。观察比较4组登革热患者在入院时病程天数的差异、体温峰值的差异、皮疹发生率的差异、发病第6、7、8日的血小板(PLT)均值的差异。并结合中医"正气"理论,分析不同年龄段登革热患者出现临床特征差异的原因。结果高龄组登革热患者较低龄组登革热患者更早地接受入院治疗(P>0.05),高龄组登革热患者体温峰值低于低龄组登革热患者(P<0.01),高龄组登革热患者皮疹发生率低于低龄组(P<0.01),高龄组登革热患者在病程第6、7、8日的PLT值低于低龄组患者(均P>0.05)。结论高龄登革热患者与低龄登革热患者相比,高龄组更早接受入院治疗,高龄组体温峰值及皮疹发生率较低,高龄组在病程第6、7、8日的PLT均值更低,从中医角度来看,造成这种临床特征差异的原因是高龄患者"正气"水平低于低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登革热 不同年龄段 皮疹 中医 正气理论
下载PDF
异病同治理论在中医研究中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东伟 牛建昭 +1 位作者 陈家旭 王冠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6期16-21,共6页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当出现同样的病理状态(病机)时,可采用同样的方药进行治疗。中医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若干相关的宏观和微观指标组成。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发展多脏器(肝、肾、肺、心等)等脏器纤维化...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当出现同样的病理状态(病机)时,可采用同样的方药进行治疗。中医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若干相关的宏观和微观指标组成。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发展多脏器(肝、肾、肺、心等)等脏器纤维化,有内有的共同发病规律,可以采用相同的治则及方药进行治疗。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抗多脏器纤维化的作用,揭示其基本作用原理和多脏器纤维化病理机制,研究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寻求中药及其复方活性评价方法和剂型优化的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要把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优势同现代中医药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发展中医理论,最终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研究 异病同治理论 辩证论治 多脏器纤维化 中医理论 病因
下载PDF
颜德馨教授脾胃学说思想探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颖 李桃桃 颜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颜德馨教授的脾胃学说思想。[方法]从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论述颜教授对于脾胃学说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经验,对其脾胃学说思想特色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颜教授脾胃学说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师承孟... [目的]探讨颜德馨教授的脾胃学说思想。[方法]从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论述颜教授对于脾胃学说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经验,对其脾胃学说思想特色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颜教授脾胃学说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师承孟河,多有发挥;重视脾升胃降,善调脾胃气机;重视胃阳脾阴;主张"脾统四脏",善于从脾论治;善用苍白二术、枳术丸等。所举案例,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颜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脾胃理论的基础上,对脾胃学说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德馨 脾胃学说 孟河医派 学术源流 名家思想 医案
下载PDF
朱丹溪脾胃观源流与特征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堂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朱丹溪脾胃观形成源流及其理法方药规律与特点,拓展丹溪学术研究内容。[方法]以文献学的方法,对照分析朱丹溪脾胃观形成的师承脉络,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病的治法用药以及从脾胃论治三方面分析其脾胃观的主要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朱丹溪脾胃观形成源流及其理法方药规律与特点,拓展丹溪学术研究内容。[方法]以文献学的方法,对照分析朱丹溪脾胃观形成的师承脉络,从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病的治法用药以及从脾胃论治三方面分析其脾胃观的主要特征。[结果]丹溪脾胃观的形成与其师承老师、名家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观点源自于刘完素,汲取李东垣脾胃论用药规律,批判性地保留张从正对脾胃学术主张,全面继承罗知悌的临床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生理病理重视脾胃、治法用药顾护脾胃的特点,并创立健脾调气解六郁、健脾扶正祛外感、健脾养血除痈肿、健脾发汗消痎疟、清胃利肠倒仓法等从脾胃入手、灵活加减治疗外感、杂症的方法。[结论]丹溪脾胃观形成及其特点对于指导当今临床应用和中医师培养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脾胃观 源流 特征 中医师承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文献学
下载PDF
各家学说中寓含的中医治疗老年病特点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鹏飞 余莉萍 +1 位作者 甘盼盼 张觉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18-220,共3页
文章立足现代医学老年人疾病的特点,着眼中医金元明清各家学说,挖掘中医治疗老年病特点,从中叙述了中医学的治疗优势,全文以张觉人教授37年临床实践经验加以佐证。
关键词 各家学说 老年病治疗特点 学术探讨
下载PDF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考 被引量:21
16
作者 何金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5-687,共3页
当今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现状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担忧,日本国针灸同行指出临床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应引起同行业人士足够的重视。应日方的几点提问,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某些看法。所谓"辨证... 当今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现状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担忧,日本国针灸同行指出临床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应引起同行业人士足够的重视。应日方的几点提问,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某些看法。所谓"辨证论治"是在临床"理、法、方、穴、术"科学有序的具体运用中得以体现的。但要达到有效提高针灸疗效的目的,需在临床技能、作用规律、适应病证、影响因素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针灸疗法 刺法 配穴法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医案分析法”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龙 岳小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作者采用医案分析法教授中医各家学说,通过确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医案、对医案进行分析归纳,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员能力的培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员在临床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医案分析 中医各家学说 方法学
下载PDF
浅论“火郁发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琳 张丽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 [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阐述。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论述,并列举相关方剂以深化思考。[结果]火郁之症的产生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其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郁遏停滞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内经》中首载"火郁发之",即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使气之开合、升降、出入协调,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张仲景在《伤寒论》较完备地论述了"火郁发之"的含义及机理。金元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或从外感,或从内伤,自成体系创立名方,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结论]自《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后世医家对火郁之证的认识逐步深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火郁发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其学术价值值得总结、继承、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发之 火郁证 火热病 治则 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 各家学说
下载PDF
《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成文 王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为探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在培养中医大学生创新意识中的作用,在授课实践中,通过增加讲授历代名医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及其创新成果,结合课外阅读历代名医代表著作并撰写读后感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为探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在培养中医大学生创新意识中的作用,在授课实践中,通过增加讲授历代名医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及其创新成果,结合课外阅读历代名医代表著作并撰写读后感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通过灌输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阅读历代名著的兴趣,撰写有独特学术观点的论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各家学说 教学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大、中城市家长对治理择校的态度差异及其政策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晓东 苏德钰洁 李达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3,共8页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运用城市政体理论对这种差异进行政策解读,发现两个对治理城市择校有针对性的结论,一是在城市的择校问题面前,政策目标的唯一性会降低社会合作博弈的空间,政策难以避免前后"摆动"的状态;二是供给体制多样化会分化利益对立性,应该给予地方政府在公立和市场之间进行复杂的制度安排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体理论 大中城市 政策摇摆性 招生政策偏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