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火论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
作者 刘洁 何晓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439,共5页
基于脾火论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论述了脾火论的理论内涵,并区分脾火与阴火及其他脏腑之火的差异。阐释了脾火论与pSS的相关性,认为脾气亏虚,运化无权,脾不升清,郁而化火是pSS病机关键;久而病及他脏,导致络脉瘀滞是pSS的病机转... 基于脾火论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论述了脾火论的理论内涵,并区分脾火与阴火及其他脏腑之火的差异。阐释了脾火论与pSS的相关性,认为脾气亏虚,运化无权,脾不升清,郁而化火是pSS病机关键;久而病及他脏,导致络脉瘀滞是pSS的病机转化特点。以健脾益气,除火润燥,生津通络为pSS的治疗大法,为pSS的中医辨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脾火论 脾气亏虚 脾不升清 郁而化火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阴火理论辨治癌性发热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智尧 房致永 +3 位作者 郭雨西 杨丽莉 郭智 王晞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69-2174,共6页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清泻阴火为首要治则;同时应重视“土木关系”,通过养血解郁、疏肝散火之法以调和肝脾;并通过滋阴清热、引火归元之法阻断阴火的传变。王晞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化裁创制补中调肝汤(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陈皮、蜈蚣、石见穿、八月札、炙甘草等),通过益中气、补肝血、调肝气、消癥散结,以调和人体寒热阴阳,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癌性发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阴火理论 脾胃气虚 阴火上冲 补中调肝汤 国医大师 王晞星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脾功能本质与“从脾论治”治法方药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3
作者 刘乃华 林传权 +3 位作者 高永 史亚飞 朱梦露 潘华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608-2614,共7页
“脾主运化,脾气散精”是脾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中焦脾土可运化水谷并转输精微,维护机体糖脂代谢稳态,“脾主运化,脾气散精”与糖脂代谢在生理功能上具有一致性。脾虚则纳运失职,易感外邪;气虚血滞而内生湿热,久积不通则化瘀为毒,导致... “脾主运化,脾气散精”是脾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中焦脾土可运化水谷并转输精微,维护机体糖脂代谢稳态,“脾主运化,脾气散精”与糖脂代谢在生理功能上具有一致性。脾虚则纳运失职,易感外邪;气虚血滞而内生湿热,久积不通则化瘀为毒,导致“炎-癌”转化,“脾虚为本,瘀毒互结”与“炎-癌”转化在病理改变上具有相关性。健脾散精化浊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健脾化瘀解毒可遏制胃的“炎-癌”转化进程。从机体糖脂代谢角度探索“脾主运化,脾气散精”功能本质的科学内涵,聚焦消化系统重大疾病的“炎-癌”转化进程并探讨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癌前病变等的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从脾论治”的药效机制,将丰富脾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助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已成为当前脾胃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象理论 脾主运化 脾气散精 “炎-癌”转化 从脾论治 健脾散精化浊 健脾化瘀解毒
下载PDF
《伤寒论》少阳与脾胃关系之探析
4
作者 张子恒 冯珂 纪立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2期51-54,共4页
少阳与脾胃关系密切。少阳相火温煦推动全身脏腑和精气血津液的运行,脾胃为“本”与“枢”,脾提取饮食中的津液精华不断补充人体精气,脾升胃降既推动了脏腑气机运动,又能制约脏气太过。脾胃气化和枢转过程对少阳相火的生发与不耗散、敷... 少阳与脾胃关系密切。少阳相火温煦推动全身脏腑和精气血津液的运行,脾胃为“本”与“枢”,脾提取饮食中的津液精华不断补充人体精气,脾升胃降既推动了脏腑气机运动,又能制约脏气太过。脾胃气化和枢转过程对少阳相火的生发与不耗散、敷布畅达等运行有重要影响,而同时少阳相火对脾胃的阳气起到了支持作用,推动了脾胃中枢的枢转运行。脾胃化生的营卫充斥于表里之间,流布于三焦上下,而少阳又是营卫出入的枢纽。在发病机制上,脾胃虚弱容易引起少阳病,脾胃的状态能决定少阳病的传变和预后。少阳病变也会影响脾胃状态,若少阳邪结,邪气郁在表里之间不能透达而成压力,这种压力容易内迫阳明造成喜呕,甚至干呕不能食。脾胃不健则少阳病更甚,少阳郁结又反过来影响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还发现《伤寒论》观察到的少阳病与脾胃病的病愈时辰在六气上相关。研究通过梳理中医经典《伤寒论·少阳病篇》,探究少阳与脾胃在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提示临床在治疗少阳病的同时不能忽视脾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少阳 脾胃 气化 相火
下载PDF
从脾胃元气论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萎缩性胃炎术后虚劳 被引量:13
5
作者 成映霞 周语平 +4 位作者 段永强 王强 杨晓轶 段云燕 李兰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迁延,以中老年人群罹患为多,且部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常易伴发胃脘痞满、纳呆少食、神疲乏力、消瘦失眠等诸多杂症。本文认为其病固有脾胃虚弱,术后伤及脾胃元气,从而衍生虚劳,临床遵"脾胃元气论"理论要旨...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迁延,以中老年人群罹患为多,且部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常易伴发胃脘痞满、纳呆少食、神疲乏力、消瘦失眠等诸多杂症。本文认为其病固有脾胃虚弱,术后伤及脾胃元气,从而衍生虚劳,临床遵"脾胃元气论"理论要旨,以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术后虚劳,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术后 虚劳 脾胃元气论 香砂六君子汤
下载PDF
中气升降思想浅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海鸥 晋献春 +1 位作者 张春霞 肖黎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6期944-945,共2页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最为明确详尽...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最为明确详尽。从历代医家观点看,中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很多医家都强调中气升降在脏腑气机上下阴阳相交中的枢机作用。中气升降是阴阳升降、五行生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轴,中气衰败,升降失司,就会产生种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中气升降 脾胃升降 学术史 中医理论
下载PDF
脾胃与鼻鼽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范愈燕 佘文煜 +4 位作者 王向东 锡琳 支楠 张善冬 张罗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以临床调查问卷为依据,论述脾胃与鼻鼽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变态反应中心就诊的15岁以上的鼻炎患者1252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1008例完成问卷调查者以致敏原皮肤... 目的以临床调查问卷为依据,论述脾胃与鼻鼽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变态反应中心就诊的15岁以上的鼻炎患者1252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1008例完成问卷调查者以致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临床症状分为变应性鼻炎组649例和非变应性鼻炎组359例。结果变应性鼻炎合并消化系统疾病209例(32.3%),合并神经官能症234例(36.1%);非变应性鼻炎合并消化系统疾病136例(37.9%),合并神经官能症179例(49.9%),变应性鼻炎组及非变应性鼻炎组均具有消化系统疾病及神经官能症高发病史。结论脾气虚是鼻鼽发病的主要病机,脾胃与鼻鼽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脾气虚 过敏性鼻炎 非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基于脾胃理论议古代医家痛风病辨病思路 被引量:8
8
作者 尚家驹 孙淳 刘华一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1期1406-1408,共3页
脾胃同居中焦,具有受纳运化、升清降浊的功能。在发病上,脾胃病而痛风生:脾胃虚则痛风发,脾失运化则气血乏源,脾胃气机失调则代谢失衡,脾胃病则痰瘀生。在治疗上,脾胃健则痛风平:脾胃伤则百病生,治病求本在于脾胃,先天不足须补后天,营... 脾胃同居中焦,具有受纳运化、升清降浊的功能。在发病上,脾胃病而痛风生:脾胃虚则痛风发,脾失运化则气血乏源,脾胃气机失调则代谢失衡,脾胃病则痰瘀生。在治疗上,脾胃健则痛风平:脾胃伤则百病生,治病求本在于脾胃,先天不足须补后天,营卫不通须治脾胃。梳理古代医家从脾论治痛风的辨病思维,可以为临床认识和治疗痛风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理论 痛风 代谢紊乱 调畅气机
下载PDF
“脾胃为后天之本”之涵义刍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秀 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1-1653,共3页
脾胃五行属土,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后天之本。本文从气血化生之源、与他脏的关联及气机升降方面,论述脾胃为后天之本。
关键词 脾胃 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源 升降之枢
下载PDF
《脾胃论》之五运六气理论浅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相学 余莉芳 +2 位作者 李毅平 林柳兵 刘晓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42-544,共3页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除了体现脾胃中心理论外,还蕴含了丰富的运气理论,目前尚未被完全解读。文章从李东垣的时代背景、甲己化土理论、擅用升阳风药、因时用药等方面具体阐述五运六气理论在《脾胃论》中的体现与临床...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除了体现脾胃中心理论外,还蕴含了丰富的运气理论,目前尚未被完全解读。文章从李东垣的时代背景、甲己化土理论、擅用升阳风药、因时用药等方面具体阐述五运六气理论在《脾胃论》中的体现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李东垣 五运六气
下载PDF
基于气机论治四君子汤加减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中抗Hp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石亮 杨健 徐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999-3002,共4页
观察在基于气机论治运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及抗H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观察在基于气机论治运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及抗H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Hp阳性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抗Hp三联疗法加胃动力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口服,分别在治疗前及6周后对2组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观察电镜下食管黏膜细胞的变化。结果:在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 55%)优于对照组(84. 44%)(P <0. 05); 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Sc值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转阴41例(91. 11%,对照组37例(82. 22%),观察组的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细胞间隙宽度变小,细胞间隙内单位面积桥粒数目增多(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抗Hp治疗时,结合使用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可明显提高疗效,提高Hp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论治 四君子汤 消化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非糜烂性 脾胃虚弱型 幽门螺杆菌 临床有效性
下载PDF
从气机升降理论论治脾胃病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翠英 张文艳 +1 位作者 程宏申 梁超 《河南中医》 2013年第2期166-168,共3页
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生理状态下,脾胃脏腑之气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始终保持协调通畅,故而人体能够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废物,完成机体的新陈代谢。若气机失调,升已不降,降已无升,升降混乱,则... 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生理状态下,脾胃脏腑之气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始终保持协调通畅,故而人体能够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废物,完成机体的新陈代谢。若气机失调,升已不降,降已无升,升降混乱,则易致人体发病。故治疗脾胃疾病重在调理脾胃气机,俟脾气得运,胃气得降,则气血生化有源,疾病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理论 脾胃病 健脾降浊法 健脾降胃法
下载PDF
气血津液病变治从脾胃论 被引量:11
13
作者 柴瑞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254-257,共4页
阐述了气血津液与脾胃在生理、病理关系方面的论述和气血津液临床证治的探讨,认为脾胃既是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也是导致气血津液病变的根本所在;由于二者相互间的生理关系,在气血津液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病变后,也可影响脾胃而致脾胃发生... 阐述了气血津液与脾胃在生理、病理关系方面的论述和气血津液临床证治的探讨,认为脾胃既是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也是导致气血津液病变的根本所在;由于二者相互间的生理关系,在气血津液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病变后,也可影响脾胃而致脾胃发生病变。因而,在临证治疗中,无论证情有多么复杂,都应以脾胃为核心,或健脾、补脾、温脾,或运脾、和胃,导滞,治脾胃即所以治气血津液,治气血津液即当从脾胃做文章,启示了治气血津液病的门径,当从脾胃论治,又提出了气血津液病皆从脾胃调理论治的方法及临床验案,表明了用调理脾胃在治疗气血津液病中亦获良效,强调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所以,用调理脾胃之法,在临证时,只要能使脾胃强健,就能杜绝许多疾病的产生,从而减少发病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液 脾胃 中医学理论
下载PDF
浅论《黄帝内经》对脾胃的认识——重在“气”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靖 杨艳 +2 位作者 孔文霞 李培 张晓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8-80,85,共4页
《黄帝内经》从"气"的角度描述脾胃的生理特点和功能,通过分析"气"的失常以阐释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构成了中医脾胃学术思想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脾胃理论
下载PDF
“脾胃气衰”理论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丽 邹勇 顾友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4期12-13,共2页
恶性肿瘤为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治疗肿瘤手段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老年人生理特点多以"气衰"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气... 恶性肿瘤为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治疗肿瘤手段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老年人生理特点多以"气衰"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气衰"理论对于指导老年人的肿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脾胃气衰"与老年人生理、病理的关系,来指导老年人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气衰 肿瘤 中医理论 老年病
下载PDF
刍议脾胃气化学说与肠道菌群失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敏 程绍民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脾胃气化学说是张小萍禀承家学、集前人理论之大成、累积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本文总结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如脾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之间的联系,结合传统中药人中黄与现代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认... 脾胃气化学说是张小萍禀承家学、集前人理论之大成、累积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本文总结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如脾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之间的联系,结合传统中药人中黄与现代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认为中医以脾胃气化指导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在调理机体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平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脾胃气化之间的关系,为更有效地治疗相关疾病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气化学说 肠道菌群 张小萍
下载PDF
论脾胃学说在外科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博文 樊英怡 裴晓华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628-631,共4页
脾胃学说源于《内经》,成熟于东垣,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脾胃学说的源流、发展至成熟,并从脾胃各项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出发,试述脾胃学说与中医外科各类疾病的关系及意义。此外,阐述了防己黄芪汤等经典名方在外科领域... 脾胃学说源于《内经》,成熟于东垣,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脾胃学说的源流、发展至成熟,并从脾胃各项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出发,试述脾胃学说与中医外科各类疾病的关系及意义。此外,阐述了防己黄芪汤等经典名方在外科领域的拓展应用,范例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中医理论在横向、纵向辨治外科病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脾胃学说 防己黄芪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从《脾胃论》的学术思想看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永霞 王彩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1-22,共2页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开辟了内伤发热治疗之蹊径。因此通过对《脾胃论》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进而从中借鉴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元气 甘温除热 理法方药
下载PDF
张小萍从脾胃气化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国庆 张小萍 《河南中医》 2020年第9期1340-1343,共4页
张小萍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虽有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定型之分,病因有情志失调、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之别,然其致病之本皆为脾胃虚弱。遂秉持"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quo... 张小萍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虽有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定型之分,病因有情志失调、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之别,然其致病之本皆为脾胃虚弱。遂秉持"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以脾胃气化为核心,统论外感内伤疾病,采用调升降、理出入、适纳化、宜燥湿等法施治。张老师提出"健脾必先开胃",针对脾胃虚弱导致纳化失常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在参苓白术散基础上少佐炒谷芽、焦山楂等消食之品。针对外感六淫导致气机出入无序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张老师常用攻补兼施之法施治。其中,攻法依据外感、内生病邪的特性采取祛风散寒、化痰行瘀、宣卫和营等法伐其有余,补法以调理脾胃为要而采用益气和胃、调和营卫等法益气生源,临证时常用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怀山药-紫苏梗等药对。张老师认为,苦温燥湿之品并非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佳选择,甘温之品虽具温燥却有甘缓,组方配伍时无须顾虑燥化伤阴,常选用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等甘温药物振奋脾阳,温而不燥,中正和缓,运化水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脾胃气化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气化学说” 调升降 理出入 适纳化 宜燥湿 张小萍
下载PDF
刘完素对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琼 陶春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5期33-35,共3页
仲景针对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以升清、降浊恢复脾胃气机为主旨,开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之先河。刘完素以玄府学说从微观领域继承、发展仲景重视脾胃气机的思想。刘完素认为脾胃本气为湿,维系脾胃运化功能与水、火即脾胃阳气和阴液之过与不... 仲景针对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以升清、降浊恢复脾胃气机为主旨,开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之先河。刘完素以玄府学说从微观领域继承、发展仲景重视脾胃气机的思想。刘完素认为脾胃本气为湿,维系脾胃运化功能与水、火即脾胃阳气和阴液之过与不及密切相关,而玄府闭塞、气机升降失常为脾胃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火之过与不及,导致水火关系的失衡,临床有脾胃湿盛证、胃寒虚冷证、肠胃热盛证、肠胃燥热证等不同见证。刘完素继承仲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思路,从微观的玄府着眼,以温药、辛热、辛苦寒药等以宣散玄府,开通郁结,使气机条畅,同时分别以温补、燥湿、寒凉、寒润施治,发展了仲景脾胃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张仲景 气机升降 玄府学说 脾胃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