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ree Categories of Etiologic Factors” theor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
作者 Bo-Yang Zhang 《Medical Theory and Hypothesis》 2022年第4期20-26,共7页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ree categories of etiologic factors”(consideration of the climatic and seasonal conditions,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s constit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that is,treatment f...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ree categories of etiologic factors”(consideration of the climatic and seasonal conditions,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s constit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that is,treatment following time,place and individual,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followed by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pidemic disea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periods since the Ming(1368-1644 C.E.)and Qing(1636-1912 C.E.)Dynasties.In addition,the theory of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ree categories of etiologic factors”was discussed to inspire and guid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ree categories of etiologic factors epidemic diseases COVID-19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支气管扩张症辨治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安安 王哲睿 +4 位作者 黄伟玲 潘纬榕 马成勇 李燕兰 张天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具有病程长、渐进加重、易复发、缠绵不愈等特点,与伏邪致病相似。基于伏邪理论,本病多与伏邪潜藏于人体正虚之处、伺机而发有关。病因有外感、先天、内伤之别。治疗应根据伏邪性质不同有所侧重。外感伏邪需注重清透散邪,... 支气管扩张症具有病程长、渐进加重、易复发、缠绵不愈等特点,与伏邪致病相似。基于伏邪理论,本病多与伏邪潜藏于人体正虚之处、伺机而发有关。病因有外感、先天、内伤之别。治疗应根据伏邪性质不同有所侧重。外感伏邪需注重清透散邪,先天伏邪需注重扶正托化,内生伏邪勿忘去菀陈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伏邪理论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王小红教授基于三因制宜论治崩漏经验
3
作者 陈汛 王小红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421-3424,共4页
总结王小红教授基于“三因制宜”论治崩漏的经验。王教授承三因理论之精华,认为崩漏可从发病地域气候饮食、时令周期、患者的年龄禀赋进行论治。“因地”应把握闽都土湿而嗜食滋腻,内外湿邪合而伤脾的特点,临证多以健脾气为核心。“因... 总结王小红教授基于“三因制宜”论治崩漏的经验。王教授承三因理论之精华,认为崩漏可从发病地域气候饮食、时令周期、患者的年龄禀赋进行论治。“因地”应把握闽都土湿而嗜食滋腻,内外湿邪合而伤脾的特点,临证多以健脾气为核心。“因时”要顺四时合五脏阴阳,根据病情缓急采取塞流、澄源、复旧之法。“因人”当以扶脾为要,辨年之老少配合应用补肾、疏肝之法,区别体质禀赋而用药。并附1则典型验案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三因制宜 整体观念 王小红 医案
下载PDF
基于“三因制宜”理论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情志护理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4
作者 尚慧敏 王荣琴 +5 位作者 胡春红 姚文亮 郑小挺 胡向琴 涂倩倩 胡雯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因制宜”理论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情志护理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南昌市生殖医院收治的100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三因制宜”理论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情志护理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南昌市生殖医院收治的100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调查表-5(IIEF-5)评分、护理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的中医辨证施护联合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勃起功能和心理状态,进而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 中医 情志 辨证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论人与天地相参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5
作者 杨艳梅 谭涛 +1 位作者 李全鑫 洪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59-62,共4页
《黄帝内经》中将对人的研究置于天地之间,以五神脏为中心,将“阴阳五行”作为桥梁,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与天地自然规律相参照、相呼应,构建出天人一体化的整体观思维。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便能实现“人与天地相参”。... 《黄帝内经》中将对人的研究置于天地之间,以五神脏为中心,将“阴阳五行”作为桥梁,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与天地自然规律相参照、相呼应,构建出天人一体化的整体观思维。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便能实现“人与天地相参”。在“人与天地相参”理论指导下趋利避害、在中医临证中“三因制宜”,可以让人们获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人与天地相参 实现路径 趋利避害 三因制宜
下载PDF
运用“三因制宜”理论指导慢性胃炎防治饮食干预探微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万卷 李园 +5 位作者 杜世豪 李依聪 苏泽琦 曹雅蕾 李萍 丁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期278-281,共4页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慢性胃炎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营养殊途同归。在前期饮食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古代及近、现代文献中...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慢性胃炎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营养殊途同归。在前期饮食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古代及近、现代文献中有关慢性胃炎常见主症("胃痛""痞满""吐酸")的常用方剂、药物以及食疗的方法,总结慢性胃炎饮食致病理论及饮食调治方案,在已经建立的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观察表和疗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指导下与慢性胃炎疾病特征相契合的基于临床的慢性胃炎防治食疗干预方案,同时结合中医药三因制宜的理论,对慢性胃炎不同证候的临床患者,给予了综合三因制宜和中医辨证的饮食方。通过对患者定期随访,在临床上也初步看到了饮食干预方案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的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 慢性胃炎 饮食 证候
下载PDF
《内经》病因理论对陈无择“三因学说”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禄颖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从《内经》病因理论对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的影响入手,探讨了陈无择首提三因论、明确外所因之"六淫",以及确立内所因七情病因等几个方面对于《内经》的继承和发展,而三因学说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医... 从《内经》病因理论对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的影响入手,探讨了陈无择首提三因论、明确外所因之"六淫",以及确立内所因七情病因等几个方面对于《内经》的继承和发展,而三因学说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医病因学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并成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病因理论 三因学说
下载PDF
“三因制宜”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关洁珊 林丽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731-733,共3页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三因制宜学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肿瘤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治疗是不谋而合的。本文从"因时制宜"&q...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三因制宜学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肿瘤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治疗是不谋而合的。本文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因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 肿瘤 防治
下载PDF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再探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继升 代恒恒 +3 位作者 赵冰 王彬 李霄 李海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035-1037,共3页
初步探讨了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在男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但尚不全面。因时制宜尚需结合人身之时,因地制宜尚需结合社会环境,因人制宜尚需结合个人的情绪因素和社会地位等,现就此深入探讨。
关键词 三因制宜 男科病 情绪 社会因素 时令 地域 体质因素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与天人相应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乔之龙 郭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335-2337,共3页
中医学将天人相应思想贯穿于治疗原则、治疗手段等各个方面。"三因制宜"是天人相应主导思想的典型反映,揭示出天人相应论的另一深刻内涵在于:人与天相应,既包括群体共同的生理、病理与天相应也包括个体特殊的生理、病理与天... 中医学将天人相应思想贯穿于治疗原则、治疗手段等各个方面。"三因制宜"是天人相应主导思想的典型反映,揭示出天人相应论的另一深刻内涵在于:人与天相应,既包括群体共同的生理、病理与天相应也包括个体特殊的生理、病理与天相应。治疗手段上,针具共分为九种,之所以取"九",就是为了法天则地,实现天地人的和谐与共。中医学使用药物的基本观点:人似草木,草木象人,草木之特性和人之特性一样,均受天纪地理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从药物的功效上反映出来,在人体中起纠偏趋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论 三因制宜 针具 药物
下载PDF
对辽沈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的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万里 李晓晨 +5 位作者 张杨 刘若实 赵艺 刘妍彤 任爽 张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27-29,35,共4页
通过对辽宁沈阳地区及湖北襄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证候、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等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认为此次疫病同时具有湿、寒的特点,审证求因,南北方各有侧重;南方侧重于"湿",北方侧重于"寒"。提出辽... 通过对辽宁沈阳地区及湖北襄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证候、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等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认为此次疫病同时具有湿、寒的特点,审证求因,南北方各有侧重;南方侧重于"湿",北方侧重于"寒"。提出辽沈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建议:三因制宜,结合地域和时令特点求同存异;综合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临床表现,分期而论,分证而治;注重个体体质差异,探寻邪气从化过程,辨体施治;活用六经辨证,防止疾病传变;做到重视预防,合理调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中医药疗法 三因制宜 辽沈地区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辨治思路 被引量:70
12
作者 薛博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在2019年底武汉地区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度。中医药治疗疫病自古有之,千百年来为防治疫病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本次新冠肺炎的病机重点是湿邪蕴郁,有寒热之分;有卫... 在2019年底武汉地区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度。中医药治疗疫病自古有之,千百年来为防治疫病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本次新冠肺炎的病机重点是湿邪蕴郁,有寒热之分;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而常现逆传;疫邪毒气旺盛易变;病位在肺脾,重症及心。其治疗要根据分期辨证论治,祛湿健脾贯穿始终,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既要清瘟解毒防变,又要养肺补脾固正,并且要掌握“三因制宜”原则,坚持防治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机 分期论治 三因制宜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三因制宜”思想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琪 王东 王瑞辉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5期581-584,共4页
探析“三因制宜”思想的内涵,提炼、分析《黄帝内经》原文中相关论述并与临床实际相对应。从时间、地理环境、人文因素3个方面分析表明,在针灸治疗疾病中“三因制宜”思想对针刺前的辨证诊断、针灸取穴,针刺深浅、补泻方法以及治疗后判... 探析“三因制宜”思想的内涵,提炼、分析《黄帝内经》原文中相关论述并与临床实际相对应。从时间、地理环境、人文因素3个方面分析表明,在针灸治疗疾病中“三因制宜”思想对针刺前的辨证诊断、针灸取穴,针刺深浅、补泻方法以及治疗后判断疗效、调护机体有现实意义。研究“三因制宜”思想在针灸中的应用可明晰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过程及诊疗思路,建立全方位、多维度、辨证的临床诊治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三因制宜 针灸 整体观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论传统中医学“三因制宜”体系的现代整合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福利 罗京滨 马伯艳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12期63-64,共2页
工业革命以来 ,伴随现代化进程 ,人类的内外环境和社会生活均已发生巨变。当代中医病因学和治疗学应及时研究全球气候的非周期性变化、城市环境致病因子等新要素 ,应该对心理因素、工作环境、生活方式致病作用的凸现作出相应的反应。即 ... 工业革命以来 ,伴随现代化进程 ,人类的内外环境和社会生活均已发生巨变。当代中医病因学和治疗学应及时研究全球气候的非周期性变化、城市环境致病因子等新要素 ,应该对心理因素、工作环境、生活方式致病作用的凸现作出相应的反应。即 ,对传统中医学的“三因制宜”体系应进行现代整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医学 “三因制宜”体系 现代整合
下载PDF
对“癌毒”定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16
15
作者 岳小强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29-831,共3页
本文针对凌昌全教授提出的癌毒定义,从有助于阐明恶性肿瘤的病因,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面探讨了其提出的科学价值,并围绕癌毒这一定义,指出应该从深化对癌毒病理属性的认识,加强癌毒与中医证候量化及药效关系研究,探索癌毒产生的原因几个... 本文针对凌昌全教授提出的癌毒定义,从有助于阐明恶性肿瘤的病因,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面探讨了其提出的科学价值,并围绕癌毒这一定义,指出应该从深化对癌毒病理属性的认识,加强癌毒与中医证候量化及药效关系研究,探索癌毒产生的原因几个方面开展对癌毒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病因(中医) 中西医结合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调整三因意在创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东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9-100,共2页
“三因”学说是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阐释了在干祖望教授学术思想中有关对病因学的独特见解,即在保留“三因”学说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吸收现代病因学内容。
关键词 中医病因 三因学说 干祖望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艾滋病中医病因探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彭勃 刘学伟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主要有疫毒说,湿温说,虚劳说,伏邪说等,诸家认识不一,"毒邪"学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病因学说,为艾滋病中医病因的探析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 艾滋病 毒邪学说 病因
下载PDF
基于“寒湿疫”理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宏安 郭家娟 +1 位作者 吕志国 王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其属"疫病"范畴。此次吉林新冠疫情发病特点仍属中医学"寒湿疫",其病位在肺、脾,"寒湿伤阳"为其病机演变主线;治疗过程中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其属"疫病"范畴。此次吉林新冠疫情发病特点仍属中医学"寒湿疫",其病位在肺、脾,"寒湿伤阳"为其病机演变主线;治疗过程中兼顾辨病与辨证、顾护脾胃、三因制宜等治疗思想。现将"寒湿疫"理论指导下治疗的1例由普通型转为重型新冠肺炎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 辨病与辨证 顾护脾胃 三因制宜
下载PDF
“消渴脉”述古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华 熊旻利 谭春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71-1173,共3页
消渴一证古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包括现代所指的糖尿病、尿崩症及部分甲亢症等在内,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相关记载,至今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 消渴一证古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包括现代所指的糖尿病、尿崩症及部分甲亢症等在内,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相关记载,至今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古文献,探讨有关消渴脉学的认识,从消渴脉之象;消渴之脉察病因、定病位;消渴之脉审病机;消渴之脉测预后;依消渴之脉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消渴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脉学 病因 病机 辨证施治 预后
下载PDF
衷敬柏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瑞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20-621,共2页
介绍衷敬柏主任医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虚在肝肾阴虚、心肝两虚、冲任经气亏虚,实则为肝火上炎、痰瘀阻滞、风阳上扰。治疗上病证结合,中医病机与西医药理相结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强调调畅... 介绍衷敬柏主任医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虚在肝肾阴虚、心肝两虚、冲任经气亏虚,实则为肝火上炎、痰瘀阻滞、风阳上扰。治疗上病证结合,中医病机与西医药理相结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强调调畅气机,理气补气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病证结合 辨证论治 三因制宜 衷敬柏 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