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柔比星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与防治 被引量:4
1
作者 庞缨 陈锐 +1 位作者 邱少东 谢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428-430,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右丙亚胺对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及右丙亚胺组各15例,右丙亚胺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右丙亚胺静滴。在化疗...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右丙亚胺对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及右丙亚胺组各15例,右丙亚胺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右丙亚胺静滴。在化疗第1疗程(T1)开始前、第3疗程(T3)及第6疗程(T6)结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记录EF、E/A及TDI技术测量E'/A'、PW/PW法测量Tei指数,观察化疗前后吡柔比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及右丙亚胺对其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结果:组间比较,T3结束后,单纯化疗组及右丙亚胺组EF及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及Tei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T6结束后,单纯化疗组及右丙亚胺组EF及E/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A'及Tei指数亦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1比较,单纯化疗组在T3结束后EF及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A'及Tei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6结束后,单纯化疗组与T1比较,其EF、E/A、E'/A'及Tei指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右丙亚胺组在T3、T6结束后,与T1比较,其EF、E/A、E'/A'及Tei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丙亚胺对吡柔比星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TDI及Tei指数能够较EF及E/A更早、更敏感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右丙亚胺 超声心动图 TEI指数
下载PDF
rhG-CSF联合低剂量TA/N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慧芹 徐开林 +2 位作者 潘秀英 嵇月红 鹿群先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低剂量吡喃阿霉素+阿糖胞苷(THP+Ara-C,TA)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NVT+Ara-C,NA)诱导缓解方案能否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减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方法40例初治...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低剂量吡喃阿霉素+阿糖胞苷(THP+Ara-C,TA)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NVT+Ara-C,NA)诱导缓解方案能否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减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方法40例初治、复发的AM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采用rhG-CSF联合低剂量方案诱导化疗,对照组19例采用标准剂量的TA/NA方案诱导化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7.1%和52.6%,总有效率为80.9%和73.7%,2组间无差异(P>0.05);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25623.10±19192.9)元和(29327±13771.2)元(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9.43±13.67)天和(46.56±20.82)天,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化疗副反应相对较轻,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10.62±5.53)天和(18.68±11.53)天(P<0.05)。结论rhG-CSF联合低剂量TA/NA方案治疗AML的CR率和总有效率与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疗效相当,其毒副作用较轻,并可减少住院时间及缩短中性粒细胞的减低时间,而不增加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糖胞苷 吡喃阿霉素
下载PDF
右丙亚胺对联用吡柔比星化疗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凌飞 贺曾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92-293,302,共3页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丙亚胺 乳腺癌 吡柔比星 心脏毒性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卢英豪 王季石 +5 位作者 方琴 曾小箐 何玲 沈如刚 孙志强 张燕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012-3013,共2页
目的: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柔红霉素(DNR)、米托蒽醌(MTN)、吡柔比星(THP)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住院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IDA+阿糖胞苷(Ara-C)... 目的: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柔红霉素(DNR)、米托蒽醌(MTN)、吡柔比星(THP)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住院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IDA+阿糖胞苷(Ara-C)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DNR(或MTN、THP)+Ara-C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0.0%和43.8%,总有效率(RR)分别为93.3%和68.8%,临床严重感染率分别为36.7%和34.4%。2组CR和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严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DA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吡柔比星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操志宏 周国保 余运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477-1478,共2页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吡...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C( 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期内总复发率为10.3%,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0,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4.1%,低于对照组的2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05);Ⅱ~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8%,对照组为1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0,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膀胱灌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