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advanc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solar close observations and proximity experiments spacecraft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Liu Kangli Bao +4 位作者 Jianchao Feng Xiaofei Zhu Haoyu Wang Xiaofeng Zhang Jun Lin 《Astronomical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 CSCD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In this paper,the mission and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the Solar Close Observations and Proximity Experiments(SCOPE)spacecraft are analyzed,and an advanc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ATMS)is designed for it.The relat... In this paper,the mission and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the Solar Close Observations and Proximity Experiments(SCOPE)spacecraft are analyzed,and an advanc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ATMS)is designed for it.The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s of the integrated database,the intelligent therm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efficient liquid cooling system in the ATMS are elaborated upon.For the complex thermal field regulation system and extreme space thermal environment,a modular simulation and thermal field planning method are proposed,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lanning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A solar array liquid cooling system is developed,and the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solar arrays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 the spacecraft flies by perihelion and aphelion.The advanced thermal management study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OPE program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hermal management in other deep-space exploration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Close Observations and Proximity Experiments Adaptive thermal control method thermal field planning method Pump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Advanc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下载PD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2
作者 胡帼杰 曹炳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347-353,共7页
Heat conductio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various methods, while less work has been focus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 Heat conductio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various methods, while less work has been focus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DWCNTs) with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s are studied by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One case is that the heat baths (HBs) are imposed only on the outer wall, while the other is that the HBs are imposed on both the two wal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DWCNTs in the first case to that in the second cas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ratio of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DWCNT to that of its outer wall.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results and explore the heat conduction mechanisms, the inter-wall thermal transport of DWCNTs is simulated. Analyses of the temperature profiles of a DWCNT and its two walls in the two cases and the inter- wall thermal resistance show that in the first case heat is almost transported only along the outer wall, while in the second case a DWCNT behaves like parallel heat transport channels in which heat is transported along each wall independently. This gives a good explanation of our results and presents the heat conduction mechanisms of MWC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hermal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下载PDF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and closed loop control of penetr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华 潘际銮 《China Welding》 EI CAS 1999年第2期49-56,共8页
Colormetric method of images by using two different wavelength images is a new measuring method for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on the basis of ordinary colorimetric method, which depends little on the measuring distanc... Colormetric method of images by using two different wavelength images is a new measuring method for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on the basis of ordinary colorimetric method, which depends little on the measuring distance, emissivity of body etc. In this paper the real time measuring system and measuring principle of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are described, the whole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is real time measured, so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the welding direction and its cross section is obtained, then parameters of thermal cycle. With data from the temperature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of the parameters of temperature field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it has high measurement speed (time of a field within 0.5 s ) and good dynamic response quality. Weld penetration can be controlled satisfactorily under the variation of welding condition such as welding thickness, welding speed and weldment gap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colorimetric method of images welding thermal cycle penetration control
下载PDF
深部采矿岩石力学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满潮 武毅艺 +1 位作者 高玉兵 陶志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99,共25页
随着煤炭开采日益向深部发展,深部采矿引发的围岩大变形破坏和强冲击动力灾害日益严峻。在深部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强采动、强流变及多场耦合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场的应力场特征、煤岩体破碎性质、岩层移动及能量的积... 随着煤炭开采日益向深部发展,深部采矿引发的围岩大变形破坏和强冲击动力灾害日益严峻。在深部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强采动、强流变及多场耦合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场的应力场特征、煤岩体破碎性质、岩层移动及能量的积聚释放规律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针对深部采矿中的岩石力学问题,论述了笔者及团队在深部采煤方法、深部巷道破坏机理与围岩控制、深井热害与地热利用三大方向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1)提出了平衡开采理论和实现平衡开采的110/N00工法,进行了千米深井现场工程应用;(2)构建了深部“非均压建井”模式,研发了实现深井稳定提升的SAP系统,形成了可大幅简化井巷工程量和提高矿井采出率的建井方法;(3)研发了多套适用于研究深部岩体在水、高温、高压、结构效应及多场耦合作用下发生宏观破坏的实验系统和可进行微观层面演算的超算系统,揭示了深部软岩大变形破坏机理及多尺度力学特性;(4)研制了深部岩体冲击型和应变型岩爆实验系统,阐述了深部岩体冲击能量沿开挖临空面瞬间释放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5)提出了深部巷道开挖补偿支护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具有高恒阻、高延伸率、强吸能和耐冲击超常力学特性的NPR支护材料和技术;(6)研发了模拟深部高温、高湿和高压环境下的岩体热力学实验系统,提出了热害治理和热能资源化利用方法,建立了深部热害治理与热能综合利用系统(HEMS)。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深部开采领域得以应用,可为深部采矿面临的复杂岩石力学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岩石力学 110/N00工法 巷道变形 围岩控制 矿井热害
下载PDF
基于热阻调控方法的低温光学系统二级温区传热特性分析
5
作者 齐超 刘恩光 +1 位作者 杨宝玉 刘国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274,共13页
为了实现低温光学系统二级温区的精准控温,同时不引入额外的热负载,提出了一种热阻调控方法,建立了应用于该方法的一维数学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真空腔温度条件下不同热阻参数(不同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二级温区达到热平衡后... 为了实现低温光学系统二级温区的精准控温,同时不引入额外的热负载,提出了一种热阻调控方法,建立了应用于该方法的一维数学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真空腔温度条件下不同热阻参数(不同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二级温区达到热平衡后温度水平和漏热量的影响,同时将该方法和传统的电加热调控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真空腔温度为定值时,随着热阻的增大,二级温区温度升高,漏热量减小;当热阻为定值时,随着真空腔温度的升高,二级温区温度升高,漏热量增大。在文中的研究工况下,当真空腔温度为253.15 K时,二级温区温度水平调节范围为111.1~185.2 K,相应的漏热量从1.75 W减小至1.10 W;当真空腔温度为293.15 K时,温度水平调节范围为120.9~219.4 K,相应的漏热量从2.58 W减小至1.57 W。电加热调控方法使二级温区热负载达到了16.8 W,是热阻调控方法的11倍左右(真空腔温度为293.15 K,二级温区目标温度为220 K左右),随着二级温区温度的升高,电加热调控方法使得系统热负载增大,热阻调控方法与之相反。热阻调控方法使低温光学系统热负载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可减少系统对电功率和散热资源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空间应用中的类似低温光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光学系统 二级温区 热阻调控方法 电加热调控方法 一维数学模型
下载PDF
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研究进展综述
6
作者 雷招然 康军 +1 位作者 孙兆龙 黄垂兵 《微特电机》 2024年第7期72-82,共11页
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ASFPM)结合了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与磁通切换电机的特征,凭借其轴向长度短、结构紧凑、功率高、转矩密度高、散热方便等优势,在电动汽车、电动飞机、风力发电等领域广泛应用。介绍了ASFPM电机典型拓扑结构,在电机设... 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ASFPM)结合了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与磁通切换电机的特征,凭借其轴向长度短、结构紧凑、功率高、转矩密度高、散热方便等优势,在电动汽车、电动飞机、风力发电等领域广泛应用。介绍了ASFPM电机典型拓扑结构,在电机设计与分析方法、齿槽转矩抑制技术、损耗与热性能分析与优化、控制技术、应用分析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类电机当前的应用情况进行整理。基于ASFPM电机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拓扑结构 齿槽转矩 热学性能 控制方法
下载PDF
车用锂电池热失控特性及其控制方法分析
7
作者 潘新锋 邵长风 王小燕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7期145-147,共3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锂电池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热失控现象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对热失控特性及其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了热失控的多种诱因,如电化学问题、机械和电气故障,并探讨了它们对电池热行为的影响。文章还描述了热失控从起始到最...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锂电池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热失控现象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对热失控特性及其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了热失控的多种诱因,如电化学问题、机械和电气故障,并探讨了它们对电池热行为的影响。文章还描述了热失控从起始到最终阶段的过程,包括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失控,以及可能导致的燃烧或爆炸。此外,综合评述了热失控检测与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优化热管理系统、完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使用新型隔热材料。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和改进方向,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失控 控制方法 电池管理系统 液冷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火电机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关凯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常规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以频率协调为主,调频信号指令受到阶跃响应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频率偏差,阻碍火电机组频率控制效果。因此,设计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火电机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提取火电机组负荷一次调频特征,将高出允许合理范... 常规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以频率协调为主,调频信号指令受到阶跃响应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频率偏差,阻碍火电机组频率控制效果。因此,设计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火电机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提取火电机组负荷一次调频特征,将高出允许合理范围的火电机组负荷频率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小机组功率,使其达到新的负荷平衡。基于多目标遗传构建火电机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以机组发电损失与经济投入作为约束条件,优化汽轮机输出功率阶跃响应速度,从而控制火电机组负荷频率。协调机组负荷频率控制分配因子,将火电机组的前馈变负荷速率进行调节,在不影响机组负荷变化率的基础上,修正负荷频率偏差。采用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控制效果更佳,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遗传算法 火电机组 负荷频率 控制方法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和安全风险管控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少杰 《时代汽车》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十二五”“十三五”两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应用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频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成为影响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大安全风险。文章对新能源汽...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十二五”“十三五”两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应用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频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成为影响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大安全风险。文章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进行了研究,从热失控过程、热失控传播途径、热失控对系统和人员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动力电池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等环节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风险管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和安全风险的研究,建立高效的管控体系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热失控机理 安全风险 管控方法
下载PDF
火电厂热控自动化装置的维修保护方法研究
10
作者 罗士钦 《模具制造》 2024年第7期231-233,共3页
首先,介绍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其次,详细讨论该装置维修保护方法,包括检修和维护两方面。在应用层面,对维修保护方法进行概况分析,并着重探讨程序错误修复、加强检测和加强维护等方面。最后,通过结果分析,验证这些方法... 首先,介绍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其次,详细讨论该装置维修保护方法,包括检修和维护两方面。在应用层面,对维修保护方法进行概况分析,并着重探讨程序错误修复、加强检测和加强维护等方面。最后,通过结果分析,验证这些方法有效性。以下内容为解决火电厂热控自动化装置维护保护方面问题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热控自动化装置 维修保护方法
下载PDF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11
作者 王建军 《中国厨卫》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文章研究了混凝土裂缝的温度、干燥收缩、外力载荷等成因,介绍了传统与新型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包括低热材料配比、分段施工、冷接缝设置、预应力化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采用低热混凝土、细...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文章研究了混凝土裂缝的温度、干燥收缩、外力载荷等成因,介绍了传统与新型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包括低热材料配比、分段施工、冷接缝设置、预应力化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采用低热混凝土、细分混凝土浇筑分段、预应力技术以及表面薄膜冷接缝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各类工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低热混凝土 分段施工法 预应力化 数字化监测
下载PDF
孔结构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相国 刘敏 +3 位作者 马保国 蹇守卫 苏雷 赵志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44,153,共5页
泡沫混凝土是我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孔结构的分类及其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保温系数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发现泡沫混凝土的宏观性能与孔结构密切相关。总结了泡沫混凝土孔结构的控制技术,发现水灰比、矿物掺合... 泡沫混凝土是我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孔结构的分类及其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保温系数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发现泡沫混凝土的宏观性能与孔结构密切相关。总结了泡沫混凝土孔结构的控制技术,发现水灰比、矿物掺合料等的加入都会影响孔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建立孔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理论模型、孔结构与宏观性能间关系的适用范围、孔的定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结构 强度 导热性 耐久性 控制技术
下载PDF
航天器精密控温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童叶龙 李国强 耿利寅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航天器精密控温技术是目前航天器热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器、尤其是光学遥感卫星对精密热控的需求极为迫切。文章通过简明扼要的机理分析,获取了影响航天器控温性能的主要因素:热控设计、控温周期、可分辨的加热时间、加热控制方式... 航天器精密控温技术是目前航天器热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器、尤其是光学遥感卫星对精密热控的需求极为迫切。文章通过简明扼要的机理分析,获取了影响航天器控温性能的主要因素:热控设计、控温周期、可分辨的加热时间、加热控制方式、测温精度、控温算法。在此基础上,着重调研和综述了国际上航天器控温算法选用及控温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控温系统设计方法、控温算法、控温策略及控温系统性能验证方面指出了中国在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对中国航天器精密控温技术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开展PI控制在航天器精密控温上的应用、基于被控对象热特性的控温系统设计方法及体现高精度控温策略的精确热分析技术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遥感卫星 精密温度控制 控温算法 控温系统设计方法
下载PDF
皮星1号A卫星(ZDPS-1A)被动热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昌聚 徐秀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0-1456,共7页
针对皮卫星体积小、质量轻、热容量小和热容密度大等特点带来的热控设计难点,提出完全被动热控以及覆盖法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皮卫星热控输入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被动热控的具体措施,并建立热控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进行地面试验和在轨试验.... 针对皮卫星体积小、质量轻、热容量小和热容密度大等特点带来的热控设计难点,提出完全被动热控以及覆盖法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皮卫星热控输入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被动热控的具体措施,并建立热控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进行地面试验和在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轨温度和在地面试验时的温度基本一致,并都在计算得到的温度范围之内.说明完全被动热控以及覆盖法的设计方法在皮卫星上的运用非常成功,为后续皮卫星热控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卫星 被动热控 覆盖法 温度
下载PDF
基于微波热裂法的陶瓷切割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向伟 王海龙 王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20-2828,共9页
针对传统陶瓷切割方法普遍存在的高污染、高噪声、低切割面质量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热裂法的陶瓷切割方法。阐述了微波热裂法的切割原理,开发了实验装置,该装置所形成的微波能束为有效加热区域直径约6 mm的圆形热源。通过实验研... 针对传统陶瓷切割方法普遍存在的高污染、高噪声、低切割面质量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热裂法的陶瓷切割方法。阐述了微波热裂法的切割原理,开发了实验装置,该装置所形成的微波能束为有效加热区域直径约6 mm的圆形热源。通过实验研究了利用该热源切割四种陶瓷(玻璃、碳化硅板、氧化铝板和氧化锆板)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吸波陶瓷内部的微缺陷处有爆破点产生,这有利于降低陶瓷材料切割所需宏观温度(玻璃:85℃,碳化硅:230℃);非吸波陶瓷表面涂覆的石墨层中有微放电痕迹产生,进而可获得偏移较小的切割轨迹;与激光热源相比,微波热源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低成本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切割 热裂法 陶瓷 热源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大面积热防护系统的传热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斌 刘刚伟 +1 位作者 徐绯 汤忠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298,328-329,共5页
隔热毡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隔热毡内存在复杂的多种传热形式的耦合,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隔热结构内导热与辐射的复合换热问题,用光学厚极限法分析了隔热层纤维席内辐射热流。建立了高温绝热毡有效热导率的数值计算... 隔热毡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隔热毡内存在复杂的多种传热形式的耦合,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隔热结构内导热与辐射的复合换热问题,用光学厚极限法分析了隔热层纤维席内辐射热流。建立了高温绝热毡有效热导率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传热机制的影响。该模型预测的有效导热系数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6%。通过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有效导热系数,建立了防热结构一维瞬态传热模型,该模型结果与瞬态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8%。最后还计算出不同厚度隔热毡蒙皮结构的温度响应,并分析讨论了隔热毡厚度对隔热效果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TPS隔热毡的厚度达到63.3mm后,继续增加尺寸,其隔热效率将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防热系统 控制容积法 光学厚极限法 有效导热系数
下载PDF
岩土体导热系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7
作者 许模 王迪 +1 位作者 蒋良文 漆继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21-427,433,共8页
岩土体导热系数在与地热有关的地质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有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导热系数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导热系数的受控因素,最后探讨了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导热系数的受控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孔隙率、含水率、温度以及各向异性。导... 岩土体导热系数在与地热有关的地质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有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导热系数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导热系数的受控因素,最后探讨了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导热系数的受控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孔隙率、含水率、温度以及各向异性。导热系数随地层岩性从大到小排列为海相碳酸盐岩、陆相碎屑岩、火成岩,变质岩导热系数与母岩和变质程度有关;同种岩层的导热系数随沉积过程延续或深度增加而增大;含水率对软弱岩石的导热系数影响较大,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对孔隙度较大的岩层需进行饱水校正;不同岩性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复杂,在应用中需结合实际地层考虑;由于结构面的存在,岩体的导热系数存在各向异性。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包括现场测试法、室内测试法、组分类型辨别法以及利用P波速度估算等。利用现场数据求解导热系数时常使用线热源模型和柱热源模型;室内测试法包括稳态测试法和非稳态测试法,分别应用于中低导热系数材料和高导热系数材料;对于组分类型辨别法,平行板式相分布的物体导热系数是各向不等的,热传导方向与平行板平面平行和垂直时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总体导热系数;对地下无法直接测量的地质单元,可利用P波速度估算导热系数。要得到准确的导热系数,须基于岩土体的导热系数范围和样品特征选取正确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体 导热系数 受控因素 测定方法 热源模型
下载PDF
混合式地源热泵夏季运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正顺 余跃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8,55,共4页
分析了混合式地源热泵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参数。通过试验对比了在相同运行方式下冷却塔与地埋管串、并联时混合式地源热泵的运行结果,得出了基于系统综合效率与热平衡条件下的南京地区较合理的混合式地源热泵连接与运行方式。
关键词 混合式地源热泵 连接方式 控制方法 热平衡
下载PDF
煤矿井下电压偏低引起电动机热损坏分析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名忠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电源电压偏低和井下低压动力负荷电压等级、负荷功率、供电距离、电缆截面之间的相互不合理,是影响负荷端电压偏低的主要因素。分析引起电动机热损坏的原因,就可对电机热损坏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电压偏低 电动机 热损坏 控制方法
下载PDF
水管冷却效应的有限元子结构模拟技术 被引量:59
20
作者 刘宁 刘光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43-49,共7页
本文提出了水管冷却效应的有限元子结构模拟技术,将冷却水管所在单元视为子结构,给出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结果表明,子结构法的引入解决了计算机贮存量、单元网格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冷却水管 温度分析 结构 水管 供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