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energy deposition and latent track formation of swift heavy ions in solids
1
作者 WANGZhi-Guang JINYun-F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latent track formation in yttrium iron garnet (YIG) produced by high energy Ar ions is briefly reported at first. Then, in the framework of thermal spike model, a phenomenological parameter descr... In the present paper, latent track formation in yttrium iron garnet (YIG) produced by high energy Ar ions is briefly reported at first. Then, in the framework of thermal spike model, a phenomenological parameter describing the effective energy transfer from excited electrons to lattice atoms, effective energy deposition Qeff, is deduced. Qeff is a function of ion velocity, electronic energy loss (Se) and mean free path λ of excited electrons in the matter, and is a time moderate term initialized by Waligorski’s function of spatial energy deposition of secondary electrons ejected by incident ions. Size of ion latent track is proportional to Qeff value. From Qeff obtained by use of realistic λ values, the sizes of latent tracks in SiO2, YIG, Ti and Zr produced by given swift heavy ion irradiations are deduced and com- 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from the fits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best λ values for SiO2, YIG, Ti and Zr are (6±1), (8±2), (6.1±1.0) and (9.6±1.0) nm,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mental damage and Qeff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能量沉积 电子能量损失 温度峰值 潜伏追踪 钇离子石榴石 原子碰撞
下载PDF
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的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
2
作者 秦可勉 潘玉贺 +5 位作者 茆亚南 安恒 张晨光 赵江涛 王铁山 彭海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9-135,共7页
通过提出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解释了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时材料吸收光子的物理机制,分析了温度、掺杂数密度对吸收系数的影响;结合热峰模型,将激光的能量注入视为热源,计算出了激光入射时材料中电子温度的时空演化,通过费米狄拉克... 通过提出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解释了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时材料吸收光子的物理机制,分析了温度、掺杂数密度对吸收系数的影响;结合热峰模型,将激光的能量注入视为热源,计算出了激光入射时材料中电子温度的时空演化,通过费米狄拉克分布计算出自由电荷数密度分布,得到了电荷激发过程的计算模型,模拟了激光诱发单粒子翻转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激光能量与激发电荷总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意味着激光能量与粒子的线性能量传输之间为非线性对应关系,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 热峰模型 单粒子效应
下载PDF
高性能印刷电路板用氰酸酯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戴培邦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6,共5页
综述了国外高性能印刷电路板用氰酸酯树脂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催化剂对双氰酸酯单体发生环化三聚反应形成三嗪环的高度交联网络结构的大分子-三氮杂苯氰酸酯树脂的影响、氰酸酯树脂的增韧、氰酸酯树脂的湿/热性能、新型氰酸酯单体的合成... 综述了国外高性能印刷电路板用氰酸酯树脂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催化剂对双氰酸酯单体发生环化三聚反应形成三嗪环的高度交联网络结构的大分子-三氮杂苯氰酸酯树脂的影响、氰酸酯树脂的增韧、氰酸酯树脂的湿/热性能、新型氰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其树脂的性能等。氰酸酯单体的固化受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能促进固化反应,又能降低氰酸酯树脂的湿/热性能。氰酸酯树脂的增韧改性包括共混增韧改性和化学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表现出热突变效应和反转热效应的湿/热性能特征。新型氰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其树脂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氰酸酯树脂的热性能和加工性能并降低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三嗪环 增韧 反转热效应 热突变
下载PDF
低能重离子注入小麦胚内的作用范围 被引量:18
4
作者 卫增泉 刘玉岩 +5 位作者 王桂玲 马受武 杨汉民 高清祥 韩榕 王亚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0-94,共5页
根据LSS理论计算和采用Rutherford背散射实验方法(RBS),测定和分析了低能重离子(110keV Fe^+)注入小麦种子后离子达到的深度。测定结果和计算结果相符合,平均射程约为115nm。还从核物理学和辐射化学考虑了离子的热穗效应(thermal spike ... 根据LSS理论计算和采用Rutherford背散射实验方法(RBS),测定和分析了低能重离子(110keV Fe^+)注入小麦种子后离子达到的深度。测定结果和计算结果相符合,平均射程约为115nm。还从核物理学和辐射化学考虑了离子的热穗效应(thermal spike effect)、亚激发电子的位移以及次级电子的热化尾巴(thermalization tail)等可能造成作用范围的扩大,并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的理论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小麦 离子注入 生物效应
下载PDF
单粒子效应的物理过程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明 郭红霞 +3 位作者 陈哲浩 赵江涛 王铁山 彭海波 《现代应用物理》 2019年第3期47-53,共7页
假定离子入射导致器件温度升高,部分电子被激发成为自由电子,当器件收集的自由电子的总电量超过其临界电荷量时,即会发生单粒子翻转现象,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单粒子效应物理模型。通过编写程序求解热扩散方程,得到了不同LET的离子入射下... 假定离子入射导致器件温度升高,部分电子被激发成为自由电子,当器件收集的自由电子的总电量超过其临界电荷量时,即会发生单粒子翻转现象,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单粒子效应物理模型。通过编写程序求解热扩散方程,得到了不同LET的离子入射下,硅材料的温度分布,并根据此温度分布,得到了硅材料内激发的自由电子数目。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威布尔函数拟合了LET与器件翻转截面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自由电子数目与器件翻转截面之间的关系式。程序模拟结果表明,入射离子的LET相同时,器件初始温度越高,在器件中所激发出的自由电子数目越多,导致器件翻转截面越大。该模型解释了单粒子效应中随着器件温度升高,单粒子效应截面增加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热峰模型 温度效应
下载PDF
基于热峰模型的单粒子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海波 管明 +2 位作者 王铁山 赵江涛 郭红霞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7,共6页
单粒子效应是航天电子器件失效的重要原因,研究其物理过程对航天电子器件寿命预测、器件抗辐照加固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模型多从线性能量沉积的角度来解释单粒子翻转,因此无法解释单粒子效应地面实验模拟过程中的温度效应。建立了一... 单粒子效应是航天电子器件失效的重要原因,研究其物理过程对航天电子器件寿命预测、器件抗辐照加固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模型多从线性能量沉积的角度来解释单粒子翻转,因此无法解释单粒子效应地面实验模拟过程中的温度效应。建立了一个新模型,从高能带电离子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出发,通过解三维的热扩散方程,计算出能量在材料中沉积、交换、扩散,得到电子和晶格温度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演化过程。推断出离子辐照过程中导致的自由电子浓度和收集电荷随LET的变化关系。此模型解释了单粒子效应中随着器件温度升高,单粒子效应截面增加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峰效应 单粒子效应 载流子浓度
原文传递
FeCl^+轰击Ag靶的溅射产额非线性增强效应
7
作者 王震遐 王玟珉 +4 位作者 朱福英 吉桂芳 罗文芸 李欣年 王传珊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报道了用FeCl+、56Fe+和35Cl+轰击Ag靶的溅射原子角分布和产额测量结果.发现FeCl+轰击Ag的原子溅射产额与56Fe+和35Cl+轰击的溅射产额之和相比有大的增强.
关键词 离子溅射 级联碰撞 金靶 溅射产额 非线性增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