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rmosiphon on the Vertical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1
作者 Zeinebou Yahya Cheikh Mbow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6年第6期295-300,共6页
The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in urban environments is a major problem. Because of this fact our study comes to propose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system against the dispersion of releases and fumes from industrial smokes... The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in urban environments is a major problem. Because of this fact our study comes to propose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system against the dispersion of releases and fumes from industrial smokestacks. The system is modeled by a plume-thermosiphon interaction flow resulting from a vertical cylinder open at both ends with a generating source of the plume center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rical wall heats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thermal radiation emitted by the generator source, which causes a flow of thermosiphon around the flow of the thermal plum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adiosity of radiation leaving the wall we have been used the Simpson quadrature and the Gaussian elimination method with a dominant pivot. 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executed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thermosiphon compared to the plume source, and for a number of Rayleigh fixed Ra = 10+7, and a radius of the hot source corresponds to R* = 0.46. The results oftbe numerical model that we have been developed, help first identify the behavior of pollutants from the dynamic and thermal point of view and then explore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thermosiphon compared to the source of the plume which causes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numerical modelling POLLUTANTS thermosiph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mosiphon, Awning and Insulations Board on Permafrost Roadbed
2
作者 Liu Jiankun Qian Zhengyu Liu Fengxi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6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thermosiphon, insulation board and awning in cooling the permafrost roadbed base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computed results we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some practical conclusion w...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thermosiphon, insulation board and awning in cooling the permafrost roadbed base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computed results we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some practical conclusion we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冻结带 热对流 温度场 路基 隔热板 青藏铁路
下载PDF
气分器增效分离式热虹吸/蒸气压缩复合系统工作特性
3
作者 朱琳 秦阳 +3 位作者 谢繁鲮 樊晖 朱治冰 金苏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9-715,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制冷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气液分离器(简称为气分器)增效分离式热虹吸/蒸气压缩复合系统.在热虹吸模式下,利用气分器降低两相管内工质流动阻力,提升系统稳态传热性能、启动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在蒸气压缩模式下,气... 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制冷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气液分离器(简称为气分器)增效分离式热虹吸/蒸气压缩复合系统.在热虹吸模式下,利用气分器降低两相管内工质流动阻力,提升系统稳态传热性能、启动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在蒸气压缩模式下,气分器使得饱和蒸气进入冷凝器,提升了冷凝器支路质量流量、冷凝器换热效率及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构建了该复合系统的仿真模型,以热虹吸模式为切入点,探究结构参数对热虹吸模式性能的影响.在确定系统结构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新型系统与传统系统在蒸气压缩模式下的制冷性能差异.结果表明:主回路两相管内径为10 mm,旁路回路气管内径为9 mm,气分器距离地面1.05 m,系统整体高度为1.45 m时,系统性能最佳;任意工况下,新型系统均可获得更加优异的性能,与传统系统相比,新型系统的COP最大值提升了1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热虹吸管 蒸气压缩 气液分离器 结构优化 性能系数
下载PDF
油冷却器及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设计
4
作者 李嘉钦 梁鑫 +2 位作者 吕佳坤 朱海潇 余有发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组,为更好地指导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设计,本文采用HTRI对热虹吸油冷却系统和管壳式油冷却器进行设计计算,搭建热虹吸油冷却系统测试试验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HTRI计算油冷却器换热... 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组,为更好地指导热虹吸油冷却系统设计,本文采用HTRI对热虹吸油冷却系统和管壳式油冷却器进行设计计算,搭建热虹吸油冷却系统测试试验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HTRI计算油冷却器换热量的误差为4.6%,计算压降的误差为3.6%;随进液管内径和回气管内径的增大、静压头的升高,油冷却器的换热量逐渐增大,但是换热量的增大幅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式压缩机 热虹吸油冷却系统 管壳式油冷却器 换热量
下载PDF
浅谈工程设计中再沸器的设计方法
5
作者 贾会平 《化工设计》 CAS 2023年第2期14-18,1,共6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不同类型再沸器的特点,热虹吸再沸器压力平衡计算原理以及再沸器设计中的特殊考虑,并结合实例,利用HTRI软件介绍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热虹吸再沸器 热虹吸压力平衡 HTRI
下载PDF
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6
作者 徐鹭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390-392,396,共4页
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运行模式和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利用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对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和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获得... 对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运行模式和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利用Aspen Plus、Aspen EDR模拟软件,对精馏塔釜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模拟和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塔釜静压头、再沸器结构尺寸、进出口管径等对热虹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再沸器结构参数。再沸过程中,由于塔中的流体静态压力与再沸反应室中两相流场的浓度之比存在差异,在进行再沸反应室的优化时,对再沸反应室中的流体静态压力进行合理选取,以保证再沸反应室的基本结构尺寸,实现较好再沸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 循环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卧式热虹吸再沸器在异构化装置中的设计优化
7
作者 赵明 王毅 尚剑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20期72-74,共3页
对再沸器做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卧式热虹吸再沸器在结构与操作维护中的优势及适用范围。同时对再沸器的平均温差及其控制进行介绍和分析。结合异构化装置中卧式热虹吸再沸器实例,使用HTRI对卧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传热系... 对再沸器做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卧式热虹吸再沸器在结构与操作维护中的优势及适用范围。同时对再沸器的平均温差及其控制进行介绍和分析。结合异构化装置中卧式热虹吸再沸器实例,使用HTRI对卧式热虹吸再沸器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传热系数、平均温差、设计裕量和蒸汽用量等参数对原工况和新工况进行详细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热虹吸再沸器 平均温差及控制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中弦月形通道热虹吸溶液提升管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宏飞 吴裕远 +2 位作者 姜华 张璟 张联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1,共6页
对弦月形通道热虹吸溶液提升管内传热及流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多种特殊设计的弦月形截面提升管在模拟实验台上进行了溶液提升效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弦月形通道提升管能较好地改善该类制冷机中热虹吸泵的热性能,具有起动温度... 对弦月形通道热虹吸溶液提升管内传热及流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多种特殊设计的弦月形截面提升管在模拟实验台上进行了溶液提升效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弦月形通道提升管能较好地改善该类制冷机中热虹吸泵的热性能,具有起动温度低、运行温度范围大及对系统绝对压力要求不高等显著特点。介绍了不同通道面积条件下,运行温度与溶液提升量、冷剂水产量的关系,对影响提升管效能的其它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吸收式制冷机 热虹吸提升管 弦月形通道
下载PDF
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多管弦月形通道溶液提升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方甲闯 郑宏飞 +1 位作者 李正良 解梦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5,共5页
设计了一种多管弦月形通道溶液提升泵,对其提升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在给定运行条件下,研究了运行温度和压力、加热水和冷却水流量以及稀溶液浸没高度等对溶液提升量和冷剂水产量的影响,给出了实验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多管弦月形... 设计了一种多管弦月形通道溶液提升泵,对其提升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在给定运行条件下,研究了运行温度和压力、加热水和冷却水流量以及稀溶液浸没高度等对溶液提升量和冷剂水产量的影响,给出了实验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多管弦月形通道溶液提升泵具有起动温度低、运行温度范围大、运行连续稳定等显著特点,能够满足一般小型吸收式空调系统溶液循环流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吸收式空调 多管弦月形通道 热虹吸提升泵
下载PDF
一个拟建的反应堆冷中子源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春明 代君龙 +1 位作者 沈文德 刘显坤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为促进中子散射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将在一座研究堆上建立一套中子散射实验装置。作为该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冷中子源主要包括氢回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其中氢回路系统采用单相液氢慢化剂、垂直自然循环的技术模式,这种氢回... 为促进中子散射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将在一座研究堆上建立一套中子散射实验装置。作为该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冷中子源主要包括氢回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其中氢回路系统采用单相液氢慢化剂、垂直自然循环的技术模式,这种氢回路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和安全特性。氦制冷系统提供的低温氦气在换热器中将冷中子源的全部热载荷带走。本文介绍了反应堆冷中子源的基本原理与布局,详细说明了其主要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冷中子源(CNS) 氢热虹吸回路
下载PDF
纳米颗粒强化热虹吸管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彭玉辉 黄素逸 黄锟剑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逐渐把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热能动力领域。提出了在热虹吸管里面添加纳米颗粒。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了这种热虹吸管蒸发段的工作特性,结果表明,与普通热管相比较,这种新式热管具有很好的启动特性,低的管壁温度...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逐渐把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热能动力领域。提出了在热虹吸管里面添加纳米颗粒。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了这种热虹吸管蒸发段的工作特性,结果表明,与普通热管相比较,这种新式热管具有很好的启动特性,低的管壁温度,换热系数提高了47%~96%,轴相热流率提高了7.6%~15%,其换热性能随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而提高,随纳米颗粒加入量有所增加,当超过一定量时换热性能反而降低了。这种新的方法简单而且容易应用于工业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纳米颗粒 强化传热 热虹吸管
下载PDF
无泵吸收式制冷机中狭缝通道提升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宏飞 吴裕远 +2 位作者 张联英 姜华 张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68,共4页
设计了多种特殊结构的狭缝通道热虹吸溶液提升管 ,并对其进行了溶液加热及溶液提升效能的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 :狭缝通道管具有启动温度低 (最低达 6 8℃ )、运行温度范围大 (6 8~ 90℃ )及对真空度要求不高 (10kPa以下 )等显著特点 ;... 设计了多种特殊结构的狭缝通道热虹吸溶液提升管 ,并对其进行了溶液加热及溶液提升效能的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 :狭缝通道管具有启动温度低 (最低达 6 8℃ )、运行温度范围大 (6 8~ 90℃ )及对真空度要求不高 (10kPa以下 )等显著特点 ;在合适的通道面积条件下 ,溶液的提升量、冷剂水的产量随运行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对影响提升管效能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泵吸收式制冷机 实验研究 热虹吸提升管 狭缝通道 太阳能制冷机 传热学 溶液提升量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谷雅秀 吴裕远 +2 位作者 王艺 柯欣 张林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7,共5页
建立了太阳能热水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降膜吸收器、降温蒸发器、弦月形热虹吸提升管、冷凝器等)。为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装置,并改良了吸收器和蒸发器的结构,使系统能在较低的初始溶液浓度... 建立了太阳能热水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降膜吸收器、降温蒸发器、弦月形热虹吸提升管、冷凝器等)。为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装置,并改良了吸收器和蒸发器的结构,使系统能在较低的初始溶液浓度范围(46%~54%)下运行,在80~93℃热源温度下,随热源温度的升高,溶液提升量和浓度增大,使吸收器保持较高的放气范围(6%)和吸收率,从而强化吸收器性能,并使冷剂水产量提高为未开二次发生装置时的1.68倍,明显改善蒸发效果。二次发生装置有效地使热源温度降低到最低启动温度68℃,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发生装置 太阳能 无泵 溴化锂制冷系统 降膜 弦月形热虹吸提升管
下载PDF
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二次发生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谷雅秀 吴裕远 柯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降膜吸收器、降膜蒸发器、弦月形热虹吸提升管、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器,有效地降低了热源温度(最低启动温度为68℃,稳定运行温度范围为80-93℃),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在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降膜吸收器、降膜蒸发器、弦月形热虹吸提升管、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器,有效地降低了热源温度(最低启动温度为68℃,稳定运行温度范围为80-93℃),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二次发生器在提高系统冷凝器与蒸发器间压差的同时,使系统能在较低的溶液初始质量分数范围(46%~54%)下运行,放气范围可达6%,吸收率是二次发生器关闭时的3倍,有助于提高吸收器性能;冷剂水产量提高,是相应未开二次发生装置时冷剂水产量的1.68倍,蒸发效果明显改善;随着加热水温度和吸收器浓溶液温度的升高,吸收器冷却水温差和冷媒水温差均增大,冷媒水出口温度降低,改善了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平均制冷系数可达0.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发生器 弦月形热虹吸提升管 无泵 溴化锂 降膜 吸收式制冷系统
下载PDF
小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谷雅秀 吴裕远 +2 位作者 张林颖 柯欣 王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建立了小型太阳能热水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系统主要采用降膜吸收器、降膜蒸发器、弦月型通道热虹吸提升管等新型设计。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首次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装置,使系统能在较低的初始溶液浓度范围(46%... 建立了小型太阳能热水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系统主要采用降膜吸收器、降膜蒸发器、弦月型通道热虹吸提升管等新型设计。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首次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装置,使系统能在较低的初始溶液浓度范围(46%~54%)下运行,并保持较高的放气范围和吸收率,有助于提高吸收器性能;并使冷剂水产量较之不使用二次发生器的情况增大1.68倍,明显改善了蒸发效果;对冷凝器与蒸发器间压差的建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改善了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平均制冷系数可达0.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二次发生器 弦月型热虹吸提升管 降膜 无泵 溴化锂 吸收式制冷系统
下载PDF
高温超导磁体试验装置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超峰 张俊峰 +1 位作者 丁先庚 施锦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57,75,共4页
在高温超导磁体试验装置设计中,冷却方式有制冷机传导冷却和液氮浸泡冷却两种。制冷机传导冷却是将磁体通过一种热导率高的材料与制冷机冷头相连。该方式为保证绝缘、冷量传递、温场均匀性等指标,对磁体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液氮浸泡冷... 在高温超导磁体试验装置设计中,冷却方式有制冷机传导冷却和液氮浸泡冷却两种。制冷机传导冷却是将磁体通过一种热导率高的材料与制冷机冷头相连。该方式为保证绝缘、冷量传递、温场均匀性等指标,对磁体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液氮浸泡冷却是将高温超导磁体浸泡在液氮中,该方式虽然对磁体结构设计要求有所降低,但在试验过程中需定期补充蒸发掉的液氮,试验过程较繁琐。有鉴于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利用热虹吸原理的零蒸发液氮浸泡冷却高温超导磁体试验装置,超导磁体吊装在杜瓦上盖板法兰下,液氮浸泡超导磁体,带GM制冷机的液氮再冷凝杜瓦与超导磁体分开,用一根真空绝热管道将两者连接起来,利用热虹吸原理构成自循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磁体 零蒸 GM制冷机 热虹吸 杜瓦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两相虹吸氢系统的概念设计及可行性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勤成 陈听宽 +3 位作者 冯全科 杜社教 李小明 魏亮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提出了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氢系统的概念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针对概念设计中采用的两相虹吸氢回路系统,使用氟里昂113进行了1:1的模化试验研究,确定了中子慢化室含气率、热虹吸系统循环能力及各部件的初步结构形式和尺寸... 提出了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氢系统的概念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针对概念设计中采用的两相虹吸氢回路系统,使用氟里昂113进行了1:1的模化试验研究,确定了中子慢化室含气率、热虹吸系统循环能力及各部件的初步结构形式和尺寸。还进行了气泡在不同液体中上升速度的试验研究,以决定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等物性对气泡上升速度、含气率、系统循环能力的影响,分析得到模化关系,以便将氟里昂模化试验的结果应用于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堆冷中子源氢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中子源 两相虹吸氢系统 中子慢化室 概念设计
下载PDF
热虹吸管能量回收设备夏季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峰 马国远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8-62,24,共6页
在研究热虹吸管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热虹吸管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实验分析了空调新风温度、工质充注率、倾角、管排数以及迎面风速等参数对热虹吸管换热器温度效率的影响,探讨了迎面风速与热虹吸管换热器回收热量的关系,得到了... 在研究热虹吸管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热虹吸管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实验分析了空调新风温度、工质充注率、倾角、管排数以及迎面风速等参数对热虹吸管换热器温度效率的影响,探讨了迎面风速与热虹吸管换热器回收热量的关系,得到了充注率、倾角、迎面风速、管排数等参数之间的最佳匹配方案,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虹吸管 热量回收 换热器
下载PDF
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在被动采暖工作模式下的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成龙 季杰 +3 位作者 熊继海 范敏 韩崇巍 万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59-2164,共6页
针对该新型系统的被动采暖工作模式,基于热箱实验平台,实验研究分析系统该工作模式下运行的热特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冬季被动采暖工作模式下,房间室内空气温度存在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且温度分层造成的室内上下部的温差与投射... 针对该新型系统的被动采暖工作模式,基于热箱实验平台,实验研究分析系统该工作模式下运行的热特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冬季被动采暖工作模式下,房间室内空气温度存在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且温度分层造成的室内上下部的温差与投射在系统集热模块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存在某种线性关系。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系统在冬季被动采暖工作模式下依靠热虹吸作用可使集热模块上风口的空气温度加热至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 被动采暖 集热水 温度分层 热虹吸
下载PDF
水-甲醇混合工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琪 袁朗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水-甲醇混合工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水-甲醇混合工质热管与纯工质(水)热管之间,不同甲醇浓度的水-甲醇混合工质热管之间,以及在不同倾角条件下,热管轴向壁温分布均有较大差别.这是由于甲... 对水-甲醇混合工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水-甲醇混合工质热管与纯工质(水)热管之间,不同甲醇浓度的水-甲醇混合工质热管之间,以及在不同倾角条件下,热管轴向壁温分布均有较大差别.这是由于甲醇(易挥发组分)轴向浓度分布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热虹吸管 混合工质 传热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