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 coal caving mining technique in thick coal seam beneath the earth dam 被引量:3
1
作者 Guo Wenbing Tan Yi Bai Er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165-170,共6页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ining technology under structures for raising the coal resources recovery ratio.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s, the top coal caving harmonic mining technique in thick coal...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ining technology under structures for raising the coal resources recovery ratio.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s, the top coal caving harmonic mining technique in thick coal seam beneath the earth dam was put forward and studied. The 5 factors such as the panel mining direction, panel size, panel location, panel mining sequence and panel advance velocity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technique. The dam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were predicted after the thick coal seam mining and the effects of mining on the dam were studied. By setting up the surveying stations on the dam,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dam were observed during mining. By taking some protective measures on the dam, the top coal caving mining technique in thick coal seam beneath the earth dam was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harmonic mining in thick coal seam is feasible under the dam. The safety of the earth dam after mining was ensured and the coal resources recovery ratio wa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dam thick coal seam top coal caving mining Harmonic mining Mining damages and protection
下载PDF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in Thinner Thick-Seam and Research on Light Hydraulic Support
2
作者 赵景礼 富强 卫修君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2期192-196,共5页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hydraulic support highlights the advantages of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LTC) in thinner thick-seams (3. 0~ 5. 0 m).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the developing of its new series will...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hydraulic support highlights the advantages of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LTC) in thinner thick-seams (3. 0~ 5. 0 m). Considering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the developing of its new series will promote the mining of LTC with light hydraulic supports. Some relevant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caving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is series of support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ith several new opi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ner thick-seam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light HYDRAULIC SUPPORT
下载PDF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with Horizontal Sublevel Mining in Steep and Extra-Thick Coal Seam
3
作者 Bingxing Sun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0年第9期957-970,共14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as source of the horizontally sectioned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in the steeply inclined and extra-thick seam of Adaohai Coal Mine, and numerically simulat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p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as source of the horizontally sectioned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in the steeply inclined and extra-thick seam of Adaohai Coal Mine, and numerically simulat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of the lower section coal after the upper section working face is mined. It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drainage boreholes, and designed the drainage borehole layout accordingly.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ection of the working face, the actual drainage effect of the boreholes was inspected, and the air exhaust gas volume in the working face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layout of boreholes was reasonable, the gas control effect of working face was greatly improved and fully met the needs of safe mining. The control effect wa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need for safe mining was fully met, and thus a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the coal seam storage conditions and mining technology of the Adaohai Coal Mine was found. That is to say: the gas emission from the working face of the section mining mainly comes from its lower coal body. Pre-draining the lower coal body of the section and depressurizing gas interception and drainage are the ke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gas emission from the working face. Drainage boreholes in the working face of the section should be arranged at high and low positions. The high-level boreholes are located about 2 m from the top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high-level boreholes are about 9 m away from the top of the working face. Through the pre drainage of high and low-level boreholes in advance and the intercep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drainage, the gas control in the horizontal sublevel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face in steep and extra thick coal seam can realize a virtuous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ply Inclined Extra thick Seam Horizontal Segmentation top coal Caving The Source of the Gas Pressure Relief Gas Drainage
下载PDF
托顶煤巷道锚固“梁-拱”结构分类及顶板冲击失稳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安业 郭文豪 +5 位作者 温颖远 王崧玮 刘耀琪 郝琪 吕国伟 李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70,共19页
我国煤矿托顶煤巷道冲击地压频发,且冲击动载下顶板灾害尤为严重。为探究托顶煤巷道顶板锚固结构类型和冲击失稳机制,以陕西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道大面积冲击垮顶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实验、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托顶煤巷道... 我国煤矿托顶煤巷道冲击地压频发,且冲击动载下顶板灾害尤为严重。为探究托顶煤巷道顶板锚固结构类型和冲击失稳机制,以陕西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道大面积冲击垮顶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实验、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托顶煤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巷表加速度的动载响应特征,研究了顶煤厚度与支护构件影响下顶板锚固结构的分类特征,探究了弹性波下托顶煤巷道的应力响应机制,提出顶板锚固“梁-拱”结构的冲击失稳机制,评估了301工作面回风巷道的抗冲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抗冲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冲击动载下托顶煤围岩应力和位移等监测数据验证了顶板存在内、外层的梁或拱形锚固结构,因顶煤厚度增加,顶板内层锚固结构存在由“梁”向“拱”的转换;②基于顶煤厚度与支护构件相对关系,将顶板锚固结构划分为薄顶煤的“叠加梁-拱”、厚顶煤的“组合梁-拱”和特厚顶煤的“组合拱”,建立了厚煤梁由“梁”向“拱”转化的临界厚度指标;③顶板锚固梁结构和锚固拱结构的冲击失稳机制为动静载荷下分别达到其拉伸、剪切强度极限后破坏,锚固“梁-拱”结构对冲击载荷的放大效应受其尺寸影响明显;④特厚顶煤的“组合拱”结构中内层拱承载强度较低,可增加锚杆长度提升内层拱厚,对应的“组合拱”结构的承载能力上升明显,与抗冲能力评估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梁-拱”结构 顶煤厚度 载荷放大效应 弹性波 支护优化
下载PDF
托顶煤巷道易片冒顶板变形机理与超前导管预注浆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晓祥 韩文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 为探究厚煤层易片冒区域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并对易片冒区托顶煤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以常村煤矿2701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为例,通过等截面梁理论分析托顶煤巷道顶板破断成因,研究托顶煤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与巷道宽度和顶... 目的 为探究厚煤层易片冒区域托顶煤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并对易片冒区托顶煤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以常村煤矿2701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为例,通过等截面梁理论分析托顶煤巷道顶板破断成因,研究托顶煤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与巷道宽度和顶煤强度的关系。通过极限平衡准则得到巷帮位移的计算公式,证明托顶煤巷道具有帮顶协同变形机制。建立托顶煤巷道数值模型,研究巷道埋深、侧压系数、顶煤厚度和顶煤强度与托顶煤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结果表明:巷道埋深越大,其对托顶煤巷道两帮稳定性的影响越大;侧压系数的增加对巷道两帮和底鼓量的影响更大,对顶板影响较小;顶板下沉量与顶煤厚度呈正相关,底鼓量则与顶煤厚度呈负相关;顶煤强度的增加使巷道顶板下沉量与两帮移近量均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底鼓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通过幂律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理论得到超前导管注浆半径,由此提出托顶煤巷道超前导管预注浆帮顶联合控制技术,成功控制易片冒托顶煤巷道顶板冒落问题,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托顶煤巷道顶板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托顶煤巷道 顶板破断机理 超前导管 注浆 帮顶联合控制技术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合理放煤工艺参数研究
6
作者 李正杰 陈万辉 +1 位作者 周鹏 刘绪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7,共6页
针对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确定的合理性问题,通过实测特厚煤层单轮顺序放煤时单个支架的连续放煤时间,在倾向方向基于“大、中、小、微”放煤理念确定了“大”放煤、“中”放煤、“小”放煤、“微”放煤的循环内位置... 针对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确定的合理性问题,通过实测特厚煤层单轮顺序放煤时单个支架的连续放煤时间,在倾向方向基于“大、中、小、微”放煤理念确定了“大”放煤、“中”放煤、“小”放煤、“微”放煤的循环内位置和放煤间距;在走向方向通过布置多点位移计测试了不同顶煤高度、不同循环时的顶煤运移轨迹曲线,得出在倾斜方向的顶煤移动轨迹曲线方程,确定不同放煤步距时的工艺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单放煤口充分放煤时,工作面倾向方向影响距离6~12架,倾向单架放煤影响半径平均7.6 m;循环内两端“大”放煤、中间“中”放煤、其余“小”放煤和“微”放煤交替;本架放煤在垂高12.3 m层位的走向影响距离平均4.9 m,在垂高8.3 m层位的走向影响距离平均3.8 m,拟合确定了不同放煤步距的顶煤走向运移方程,理论得出循环步距0.8 m比1.6 m减少煤炭损失694 t。研究结果为指导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合理放煤和提高资源回收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放煤工艺参数 顶煤走向运移
下载PDF
厚夹矸顶煤放出率计算方法研究
7
作者 郭建彪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针对含厚夹矸放顶煤开采的顶煤放出率难以计算的现状,本文以淮北朱仙庄煤矿Ⅱ86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散体介质流相似模拟试验以及顶煤放出率现场测定试验,研究了不同层位的顶煤回收率,并分析其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模拟试验中... 针对含厚夹矸放顶煤开采的顶煤放出率难以计算的现状,本文以淮北朱仙庄煤矿Ⅱ86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散体介质流相似模拟试验以及顶煤放出率现场测定试验,研究了不同层位的顶煤回收率,并分析其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模拟试验中顶煤平均放出率78%,现场试验顶煤平均放出率77.8%;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规律;该研究不仅实现了含厚夹矸顶煤放出率的计算,还为结构复杂的厚夹矸顶煤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厚夹矸 相似模拟 现场试验 顶煤放出率
下载PDF
矿震诱发高应力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
8
作者 周坤友 窦林名 +4 位作者 曹安业 马衍坤 阚吉亮 李家卓 马小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5,共11页
【目的】厚煤层沿底掘进煤巷普遍存在厚顶煤,工作面矿震对巷道厚顶煤产生动载作用,易诱发厚顶煤动力失稳和冒顶-冲击复合灾害,亟需探究矿震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深部厚顶煤巷道为工程背景,调研分... 【目的】厚煤层沿底掘进煤巷普遍存在厚顶煤,工作面矿震对巷道厚顶煤产生动载作用,易诱发厚顶煤动力失稳和冒顶-冲击复合灾害,亟需探究矿震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方法】以陕西彬长矿区深部厚顶煤巷道为工程背景,调研分析深部高应力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特征,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静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多场演化规律,提出矿震诱发高应力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机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巷道厚顶煤冒顶区域距回采工作面较远,冒顶后裸露平整顶板,顶板锚索拉断,冒顶区域附近均发生大能量矿震,呈现冒顶-冲击复合灾害现象。随静载增加,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深度及变形不断增加;随动载作用时间和动载强度增大,顶煤震动速度、加速度及裂隙发育程度不断增大,顶煤离层量显著增加;顶板锚杆索均位于顶煤裂隙发育区,支护性能大幅降低。静动载作用下巷道厚顶煤累积损伤及离层量不断增大,大能量矿震动载使浅部破碎顶煤震动速度及加速度显著增大,作用在锚索上载荷超过其承载能力,锚索被拉断,浅部破碎煤体以较高速度冒落,诱发厚顶煤动力失稳和冒顶-冲击复合灾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重建厚顶煤主被动支护和加强卸压的深部巷道厚顶煤动力失稳灾害的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巷道厚顶煤 矿震 多场演化 支护结构 动力失稳
下载PDF
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长君 胡智星 +4 位作者 马小卫 高明仕 张宏 王伟 王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山寨煤矿3506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揭示了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存在围岩变形大、应力高,煤体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锚杆索高强高阻支护+弱结构卸压”组合围岩控制技术;现... 以山寨煤矿3506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等方法,揭示了松软破碎厚顶煤小煤柱巷道存在围岩变形大、应力高,煤体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锚杆索高强高阻支护+弱结构卸压”组合围岩控制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支护方案优化后,最大顶板下沉量为120.9 mm,最大两帮内缩量为187.4 mm,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支护效果满足开采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破碎 厚顶煤 小煤柱 弱结构卸压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煤层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丁康展 郭忠平 +2 位作者 马宗斌 孙建都 杜兆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为解决某矿急倾斜中厚煤层倾角及厚度变化大的开采问题,提出了“急倾斜中厚煤层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该采煤方法是沿急倾斜煤层倾斜方向划分为若干区段,每个区段沿急倾斜煤层走向仅布置1条巷道。此巷道服务于1个采煤区段,担负工... 为解决某矿急倾斜中厚煤层倾角及厚度变化大的开采问题,提出了“急倾斜中厚煤层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该采煤方法是沿急倾斜煤层倾斜方向划分为若干区段,每个区段沿急倾斜煤层走向仅布置1条巷道。此巷道服务于1个采煤区段,担负工作面通风、运输和行人等任务。对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综放工艺和沿空留巷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该采煤方法使采煤工作面形成全负压通风,避免了巷道与采空区窜风,杜绝了采空区瓦斯积聚和遗煤自燃,实现了采煤机械化,提高了急倾斜中厚煤层的开采效率和煤炭回收率。单一巷道放顶煤采煤法为类似急倾斜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中厚煤层 单一巷道 放顶煤采煤法 沿空留巷
下载PDF
工作面尺度和顶煤厚度影响下的放煤规律研究
11
作者 张海峰 张群磊 +2 位作者 吴军飞 翁海龙 袁瑞甫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测试,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分析,探究顶煤厚度和工作面尺度对放煤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煤岩模型尺度对顶煤运移状态影响较小,对工作面放煤结果的统计分析会产生明显影响;放煤口数目由40增长到100,工作... 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测试,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分析,探究顶煤厚度和工作面尺度对放煤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煤岩模型尺度对顶煤运移状态影响较小,对工作面放煤结果的统计分析会产生明显影响;放煤口数目由40增长到100,工作面顶煤回收效率由68%增长到77%,放出煤量和放煤时间明显减少;采用全尺度煤岩模型的放煤模拟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随顶煤层厚度由2 m增大到5 m,顶煤回收率由78%逐渐降低到71.6%;总放煤时间非线性增大,各支架放煤波动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放出 顶煤厚度 工作面尺度 数值仿真 工程监测
下载PDF
近距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可行性及合理放煤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伟 高鹏 +2 位作者 崔博 阿斯哈尔·尼亚孜别克 潘卫东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168,共8页
目前针对近距离煤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煤层厚度超出正常开采高度的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研究较少。以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露天煤矿011N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近距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可行性及合理放煤工艺... 目前针对近距离煤层厚度变化范围较大、煤层厚度超出正常开采高度的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研究较少。以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露天煤矿011N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近距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可行性及合理放煤工艺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近距离特厚煤层上方021N2工作面开采后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3.88 m,小于011N1^(-1)工作面与021N2工作面之间的距离,表明对下煤层011N1^(-1)工作面进行综放开采是可行的。然后,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量化了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体裂隙发育程度、顶板级别及煤层夹矸厚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基于隶属度函数评定011N1^(-1)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为中等水平。最后,基于PFC 2D离散元颗粒流软件建立了放煤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采放比和放煤方式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发现当煤层厚度超过正常开采高度时,将工作面采放比定为1∶4.5可有效适应煤层厚度变化,此时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较小,且采用三轮放煤工艺可有效提高顶煤采出率。现场放煤效果表明,优化放煤工艺后,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增大采放比能够较好地适应地质条件变化,显著提高工作面顶煤采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放煤工艺 顶煤冒放性 采放比 采出率
下载PDF
特厚顶煤单双夹矸层巷道开挖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13
作者 武东雷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针对特厚顶煤巷道开挖掘进时,单双夹矸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不明晰的问题,以山西某矿13103工作面进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集中于巷道顶角上部并呈椭圆... 针对特厚顶煤巷道开挖掘进时,单双夹矸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不明晰的问题,以山西某矿13103工作面进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集中于巷道顶角上部并呈椭圆状分布,顶板最大下沉量出现在巷道中部且随掘进长度呈指数增长;单夹矸层巷道相比双夹矸层巷道应力集中幅度更高,应变更大,顶板破碎更严重。通过对单夹矸层巷道部分锚杆锚索倾斜打设并加长锚索后巷道变形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围岩强度得到明显增强,能够保证巷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顶煤巷道 围岩变形 单双夹矸层 加强支护
下载PDF
腾晖煤业综放工作面放煤参数设计及应用
14
作者 钱炳均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03-205,211,共4页
针对放顶煤采煤参数对顶煤回收率影响较大的问题,以腾晖煤业2#煤层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放煤参数如下:割煤高度为3 m,采放比为1∶1.03,放煤步距为0.8 m,放煤方式为单轮间隔放煤。在2-202工作面进行现场试... 针对放顶煤采煤参数对顶煤回收率影响较大的问题,以腾晖煤业2#煤层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放煤参数如下:割煤高度为3 m,采放比为1∶1.03,放煤步距为0.8 m,放煤方式为单轮间隔放煤。在2-202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在前述放煤参数条件下,顶煤回收率为89.5%,含矸率为7.6%,前述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可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放顶煤 放煤参数 顶煤回收率
下载PDF
不同支架在厚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15
作者 金锋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8期306-308,312,共4页
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和原煤生产效率是衡量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是当前的唯一选择。分别对两套放顶煤开采装备在地质条件、生产效率、安全管控和顶板管理方面以及支架倒架歪架的事故进行分析,提... 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和原煤生产效率是衡量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是当前的唯一选择。分别对两套放顶煤开采装备在地质条件、生产效率、安全管控和顶板管理方面以及支架倒架歪架的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同煤层同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放顶煤开采装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采放顶煤工艺 开采装备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影响因素及措施
16
作者 刘江江 周钰博 宋永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2期158-161,共4页
为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以不连沟煤矿6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的因素,得出不连沟6号煤冒放性较好,采放高度合理,顶煤夹矸对放煤有一定影响。放煤工艺参数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 为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以不连沟煤矿6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的因素,得出不连沟6号煤冒放性较好,采放高度合理,顶煤夹矸对放煤有一定影响。放煤工艺参数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主要因素。针对提高顶煤回收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优化放煤方式、放煤步距参数和精益化放煤技术措施,并进行现场应用,优化后F6207工作面顶煤回收率比原来提升了2.7%,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影响因素 回收率 顶煤 措施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与支护研究
17
作者 徐春虎 唐婷婷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22-25,31,共5页
为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留设小煤柱的合理宽度,以塔山煤矿8117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相邻工作面采空区稳定后煤体侧向支承应力降低区范围为0~13.7 m,... 为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留设小煤柱的合理宽度,以塔山煤矿8117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相邻工作面采空区稳定后煤体侧向支承应力降低区范围为0~13.7 m,煤柱宽度在8 m以下可确保8117工作面回风巷处于应力降低区,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煤柱宽度大于8 m时,煤柱内弹性区随煤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煤柱中部垂直应力开始超过原岩应力;最终确定采用8 m小煤柱。现场观测表明,留设8 m煤柱时,8117回风巷在掘进和回采阶段巷道两帮移近量和顶底板下沉量较小,煤柱可以有效支撑顶板、控制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 综放 沿空 煤柱
下载PDF
厚煤层工作面多种放煤方式的选择
18
作者 王晋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4期10-11,共2页
我国大部分煤炭以厚煤层的形式埋藏于地下深处,综放开采是主要的开采工艺方式。在综采过程中,不同的放煤方式对煤层的采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放煤方式的影响作用进行仿真分析,可为厚煤层放煤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单轮... 我国大部分煤炭以厚煤层的形式埋藏于地下深处,综放开采是主要的开采工艺方式。在综采过程中,不同的放煤方式对煤层的采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放煤方式的影响作用进行仿真分析,可为厚煤层放煤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单轮间隔放煤具有较好的开采效果,是更适合厚煤层开采的放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放开采 放煤方式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大倾角厚煤层开采不同采高与放煤步距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奚源远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大倾角厚煤层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的煤层开采形态,由于煤层的倾角较大,造成开采难度的增加。采用放顶煤综采过程中,不同的采高及放煤步距对顶煤的放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大倾角厚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采高及放煤步距对顶煤采出率的影... 大倾角厚煤层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的煤层开采形态,由于煤层的倾角较大,造成开采难度的增加。采用放顶煤综采过程中,不同的采高及放煤步距对顶煤的放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大倾角厚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采高及放煤步距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采用PFC仿真模拟的方式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参数的开采模型,对开采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采高为4 m放煤步距为1.6 m(两采一放)的开采工艺为最佳的开采参数,此时顶煤的采出率最高,且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厚煤层 放顶煤综采 采高 放煤步距 采出率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缓倾斜中厚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应用
20
作者 田钲钰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85-89,共5页
以文家坝一矿110606运输巷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矿压监测等方法,进行沿空留巷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巷内补强支护方案的设计及应用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预裂切顶钻孔垂高为7.7 m,孔深为8.0 m时,冒... 以文家坝一矿110606运输巷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矿压监测等方法,进行沿空留巷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巷内补强支护方案的设计及应用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预裂切顶钻孔垂高为7.7 m,孔深为8.0 m时,冒落矸石可将采空区充满,设计详细的巷内补强及采空侧挡矸支护方案。运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围岩变形与顶板岩层离层量,结果表明,切顶及巷内补强支护方案可行。工程应用期间进行综合矿压监测,留巷围岩变形量在较低水平,巷道围岩整体稳定,锚索承载能力仍有较大富余,可实现沿空巷道的长期安全稳定,取得较好留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中厚煤层 爆破切顶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