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rumented assis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v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被引量:1
1
作者 Nourhan Elsayed Shamseldeen Mohammed Moustafa Aldosouki Hegazy +1 位作者 Nadia Abdalazeem Fayaz Nesreen Fawzy Mahmoud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3年第7期572-581,共10页
BACKGROUND Activ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TrPs)often occur in the upper region of the upper trapezius(UT)muscle.These TrPs can b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neck,shoulder,and upper back pain and headaches.These TrPs an... BACKGROUND Activ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TrPs)often occur in the upper region of the upper trapezius(UT)muscle.These TrPs can b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neck,shoulder,and upper back pain and headaches.These TrPs and their related pain and disability can adversely affect an individual’s everyday routine functioning,work-related productivity,and general quality of life.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strument assis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IASTM)v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on the TrPs of the UT muscle.METHODS A randomized,single-blind,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Medical Center of the Egyptian Railway Station in Cairo.Forty patients(28 females and 12 males),aged between 20-years-old and 40-years-old,with active myofascial TrPs in the UT muscl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equal groups(A and B).Group A received IASTM,while group B received ESWT.Each group was treated twice weekly for 2 weeks.Both groups received muscle energy technique for the UT muscle.Patients were evaluated twice(pre-and posttreatment)for pain intensity using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and for pain pressure threshold(PPT)using a pressure algometer.RESULTS Comparing the pre-and post-treatment mean values for all variables for group A,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in intensity for TrP1 and TrP2(P=0.0001)and PPT for TrP1(P=0.0002)and TrP2(P=0.0001).Also,for group B,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and post-treatment pain intensity for TrP1 and TrP2 and PPT for TrP1 and TrP2(P=0.000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post-treatment mean values of pain intensity for TrP1(P=0.9)and TrP2(P=0.76)and PPT for TrP1(P=0.09)and for TrP2(P=0.91).CONCLUSION IASTM and ESWT a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improving pain and PPT in patients with UT muscle TrP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ither treatm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upper trapezius muscle Instrument-assis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姜镔 王学梅 +1 位作者 黄崑 沈艳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上斜方肌弹性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纳入健康成年人240例,其中男138例,女10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5±12.2)岁。应...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上斜方肌弹性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纳入健康成年人240例,其中男138例,女10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5±12.2)岁。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参与者双侧上斜方肌不同臂展角度(0°、30°、60°、90°)下杨氏模量值,每名参与者均由2位超声医生测量,每位医生测量2次。结果双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随臂展角度增加而增加,在0°、30°、60°、90°臂展角度下左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16.88±5.32)、(26.34±3.15)、(30.11±5.32)、(42.39±3.54) kPa,右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17.11±4.01)、(26.54±4.02)、(31.24±4.29)、(41.34±4.01) kPa。在0°、30°、60°、90°臂展角度下,左侧和右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随着臂展角度的增加,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不断增加,各角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操作者间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用于上斜方肌弹性的评价,测量所得杨氏模量值较稳定,重复性好。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随臂展角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上斜方肌
下载PDF
基于新型肌肉定量评估仪分析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磊 姜涛 +2 位作者 林晓东 简婵 刘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072-3077,共6页
【目的】基于新型肌肉定量评估仪(Myoton PRO)观察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耳... 【目的】基于新型肌肉定量评估仪(Myoton PRO)观察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yoton PRO测量2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硬度,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implified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颈部浅表肌肉疼痛程度MPQ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张力和刚度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CSR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颈部肌肉的张力与硬度,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肌肉定量评估仪 针刺疗法 耳穴压豆 神经根型颈椎病 胸锁乳突肌 上斜方肌 肌肉张力 肌肉硬度
下载PDF
慢性颈痛患者颈肩部肌肉性能差异及其与疼痛、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星星 熊玉玲 +8 位作者 陈伟健 李聪聪 李俊毅 王帅 章家皓 向瑞安 陈佳浩 刘文刚 许学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0-1428,共9页
目的检验MyotonPRO评估单侧慢性颈痛患者颈肩部肌肉性能参数的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观察慢性颈痛患者健、患两侧肌肉性能的差异,分析引起慢性颈痛患者肌肉性能失衡的因素。方法2023年1月至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单侧慢性颈痛患者32例,... 目的检验MyotonPRO评估单侧慢性颈痛患者颈肩部肌肉性能参数的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观察慢性颈痛患者健、患两侧肌肉性能的差异,分析引起慢性颈痛患者肌肉性能失衡的因素。方法2023年1月至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单侧慢性颈痛患者32例,由2名测试者采用相同的MyotonPRO设备测量放松体位下胸锁乳突肌和上斜方肌健、患两侧的肌张力、肌肉硬度和肌肉弹性,测试者1间隔30 min后重复测量,测试者2在测试者1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测量。并同步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标准误差(SEM)和最小可检测变化(MDC),将测量结果绘制成Bland-Altman图并进行系统偏倚分析。比较患侧和健侧的肌肉性能差异,同时收集受试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弹性系数(ICC=0.697)外,所有参数的测试者间信度均表现为高至非常高(ICC=0.719~0.952,SEM=0.04~6.53,MDC=0.12~18.11);所有参数的重测信度均较高(ICC=0.883~0.981),(SEM=0.03~5.72,MDC=0.09~15.84)。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散点分布一致性良好。单侧慢性颈痛患者患侧胸锁乳突肌和上斜方肌张力、硬度和肌肉弹性高于健侧(t>2.846,P<0.05)。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肌张力、硬度、弹性系数的不对称指数与VAS评分和BMI均呈正相关(r>0.385,P<0.05)。结论MyotonPRO评估慢性颈痛人群健、患两侧肌肉性能具有良好的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慢性颈痛患者患侧胸锁乳突肌和上斜方肌的肌张力、肌肉硬度和肌肉弹性高于健侧,且这种肌肉性能的差异与疼痛和BMI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MyotonPRO 肌张力 肌肉硬度 肌肉弹性 信度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先天性肌性斜颈儿童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雪菲 刘苑 +2 位作者 龚德志 成少华 陈玉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儿童颈部肌群中的肌电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确诊为CMT的47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一病例斜颈侧纳入患侧组、健侧纳入对...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儿童颈部肌群中的肌电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确诊为CMT的47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一病例斜颈侧纳入患侧组、健侧纳入对照组的自身对照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静息和不同运动状态下双侧胸锁乳突肌、颈阔肌、斜方肌(上)的均方根(RMS)值,比较患侧与健侧肌群在静息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差异及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患侧CMT严重程度与颈部各肌群的关系。结果CMT儿童患侧胸锁乳突肌RMS值在放松时高于健侧,收缩时低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在静息坐位及各种运动状态下的RMS值异常均有较高诊断价值。患侧颈阔肌在静息坐位、反向转颈放松状态时的RMS值均高于健侧(P<0.05),同向转颈收缩状态时的RMS值均低于健侧(P<0.05),且在静息坐位、仰头时检测值异常具有较高价值。患侧斜方肌(上)在放松状态时RMS值高于健侧(P<0.05),在坐位、转颈及低头时的检测值异常具有较高检查价值。CMT的严重程度与胸锁乳突肌、颈阔肌、斜方肌(上)RMS值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1、0.612、0.655,P<0.001)。结论表面肌电图检查可作为CMT儿童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胸锁乳突肌 颈阔肌 斜方肌(上) 表面肌电图 均方根值
下载PDF
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昭华 李欣餘 李彦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实施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京东中美医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单侧或/和双侧颈源性头痛(18~50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2及C3脊神经后支... 目的观察实施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京东中美医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单侧或/和双侧颈源性头痛(18~50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B组,n=20)和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T组,n=20)。治疗方法:(1)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选择患侧C2及C3椎板(棘突旁开1 cm),垂直穿刺至针尖抵于C2或C3椎板骨质;分别注射药物:0.3%利多卡因+甲强龙注射剂20 mg+腺苷钴胺0.5 mg+生理盐水至3 ml(每周1次,共2次)。(2)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方法同前)+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后的第3周和第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颈枕部症状评分(COSS分值)、颈枕部压痛点评分(COTS分值)、颈椎屈曲-旋转试验(CFRT)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OSS分值、COTS分值及CFRT试验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COSS分值: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COSS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组的COSS分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COTS分值。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COTS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组的COTS分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CFRT试验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CFRT试验评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组的CFRT试验评分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相比,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更确切、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脊神经后支阻滞 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
下载PDF
卒中致上肢痉挛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EI变化及疗效评估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夏雪 蔡静 +1 位作者 马将 么学靖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回声强度(EI)变化及其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92例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侧、健侧超声肌肉结构参数[肌纤维长度(FL)、肌纤维厚度(MT)]、EI,分... 目的探讨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回声强度(EI)变化及其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92例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侧、健侧超声肌肉结构参数[肌纤维长度(FL)、肌纤维厚度(MT)]、EI,分析超声肌肉结构参数、EI与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分级相关性,统计92例患者疗效,根据疗效分组,对比不同疗效资料,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结果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患侧EI高于健侧,FL、MT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患侧EI与MAS分级呈正相关(r=0.489,P<0.05),FL、MT与MAS分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7、-0.550,P<0.05);卒中所致上肢痉挛疗效不良患者年龄、病程、MAS分级、治疗后EI、FL、MT与疗效良好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病程、MAS分级、治疗后EI、FL、MT均为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疗效影响因素(P<0.05);治疗后EI、FL、MT联合评估AUC最大,为0.952,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86%、88.46%。结论卒中所致上肢痉挛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EI异常,其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超声肌肉结构参数、EI可为临床评估疗效提供客观依据,便于及时完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痉挛 肌纤维长度 肌纤维厚度 回声强度
下载PDF
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与超声弹性成像指标及上斜方肌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曾佳 胡桂嫦 高杨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0期4404-4408,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与超声弹性成像(SWE)指标及上斜方肌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收治的颈肩部MPS患者368例,患者均经深层肌肉刺激(DMS)联合运动疗法... 目的分析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与超声弹性成像(SWE)指标及上斜方肌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收治的颈肩部MPS患者368例,患者均经深层肌肉刺激(DMS)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SWE检查患者SWE指标[杨氏模量值(E值)、组织弹性评分、组织剪切波速度(SWV)]及上斜方肌厚度。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再发MP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WE指标及上斜方肌厚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年后368例中失访30例,余338例经DMS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后90例(26.63%)患者出现颈肩部MPS复发。预后不良组病程长于预后良好组[(17±4)个月比(15±4)个月](P<0.01),无经常运动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66.67%(60/90)比45.16%(112/248)](P<0.01),VAS评分、E值、组织弹性评分、SWV值高于预后良好组[(5.34±0.86)分比(2.38±0.76)分、(42.6±3.6)kPa比(30.5±2.4)kPa、(4.8±1.6)分比(3.5±1.5)分、(4.77±0.35)m/s比(2.62±0.25)m/s](P<0.01),上斜方肌厚度(左侧和右侧)大于预后良好组[(10.3±3.1)mm比(8.2±2.1)mm、(10.7±3.2)mm比(8.1±2.2)mm](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值、组织弹性评分、SWV及上斜方肌厚度(左侧和右侧)是颈肩部MP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OR=1.844,95%CI 0.932~2.756;OR=2.061,95%CI 0.696~3.425;OR=1.740,95%CI 0.535~2.945;OR=1.912,95%CI 1.146~2.677;OR=1.970,95%CI 1.046~2.894)(均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值、组织弹性评分、SWV、上斜方肌厚度(左侧和右侧)与颈肩部MPS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E值、组织弹性评分、SWV、上斜方肌厚度(左侧和右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超声弹性成像 上斜方肌厚度
下载PDF
颈肌耐力训练对大学生慢性颈痛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表面肌电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温丽萍 苏雁 +1 位作者 李明 许若晴 《福建体育科技》 2018年第5期61-64,共4页
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 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 <0. 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 <0. 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 <0. 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 大学生
下载PDF
两种不同血流限制训练对军校学员上肢肌肉即时效应的影响
10
作者 王越 杨亚萌 +3 位作者 常乐 唐康来 李殿威 郑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43-2351,共9页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性血流限制训练(traditional blood flow restriction,tBFR)与实用性血流限制训练(practical blood flow restriction,pBFR)对军校学员上肢肌肉即时效应的影响,探究pBFR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10名训练有素...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性血流限制训练(traditional blood flow restriction,tBFR)与实用性血流限制训练(practical blood flow restriction,pBFR)对军校学员上肢肌肉即时效应的影响,探究pBFR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10名训练有素的健康大学生,在完成基线测量后,采用优势侧上臂哑铃交替弯举的动作,均在5周内完成单纯低负荷(low-intensity,LI)、低负荷联合tBFR(LI-tBFR)、高负荷联合tBFR(HI-tBFR)、低负荷联合pBFR(LI-pBFR)、高负荷联合pBFR(HI-pBFR)训练。每名受试者每次训练方式均随机产生,直至完成全部5次训练,相邻2次训练间隔1周。测量每次训练全过程的表面肌电,在训练前后测量受试者的肌肉厚度和上肢臂围,在每次训练后记录受试者的主观疲劳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论是tBFR还是pBFR,LI-BFR与LI相比以及HI-BFR与LI-BFR比较,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值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LI-tBFR与LI-pBFR以及HI-tBFR与HI-pBFR之间,RMS值却无明显差别。肌肉厚度和上肢臂围方面,在联合BFR训练后相较于训练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增加量方面(肌肉厚度平均0.2~0.3 mm,上肢臂围平均0.3~0.4 cm),tBFR与pBFR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主观疲劳度方面,随着负荷的增大,疲劳程度逐渐增加,相同负荷训练时tBFR与pBFR的疲劳度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即时效应研究中,pBFR能够起到与tBFR相类似的效果,均能有效促进军校学员上肢肌肉的即时激活效应,增加肌肉肥大,对于军校学员乃至普通大众,在没有专业训练场地及器材的条件下,自行进行pBFR训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长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军校学员 表面肌电 实用性 肌肉厚度 上肢臂围
下载PDF
颈部不同姿势侧卧位时颈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芳 刘怀霞 +3 位作者 卢君艳 陶涛涛 程博 蒋松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 观察颈部不同屈伸姿势侧卧位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探讨侧卧位睡姿时头颈部的良好摆放姿势.方法 表面肌电图观察30例青年志愿者左侧卧位下,颈部前屈、中立及后伸时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颈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采... 目的 观察颈部不同屈伸姿势侧卧位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探讨侧卧位睡姿时头颈部的良好摆放姿势.方法 表面肌电图观察30例青年志愿者左侧卧位下,颈部前屈、中立及后伸时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颈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分析.结果 胸锁乳突肌前屈位与后伸位比较,IEMG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竖脊肌在颈后伸位与颈前屈位比较,IEMG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方肌上部在3种体位时I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肌肉在3种体位时M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头颈部后伸时颈背部肌肉紧张度较小,提示侧卧位睡眠时头颈部较佳姿势为稍后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侧卧位 胸锁乳突肌 颈竖脊肌 斜方肌上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