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方案在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汤丽燕 李俊 +1 位作者 孙巧红 陈利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方案在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BRVO继发ME患者分为对照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 目的 探讨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方案在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BRVO继发ME患者分为对照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和双激光组(雷珠单抗联合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治疗),各75例。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恢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压(IOP)、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区血流情况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双激光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CVA高于治疗前,IOP、CMT低于治疗前,且双激光组BCVA高于对照组,IOR、CM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浅、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双激光组高于对照组(P<0.05)。双激光组囊样渗漏、弥漫渗漏、局部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无灌注区、黄斑区双激光治疗BRVO继发ME可提高雷珠单抗的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还可改善黄斑区血流状况,减少血管渗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无灌注区 黄斑区 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 黄斑水肿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眼内压
下载PDF
Optic disc area in different types of glaucoma 被引量:1
2
作者 Oya Tekeli Esra Savku Ahmed Abdullaye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6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AIM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of optic disc area with retina nerve fiber layer in different glaucoma subtypes.METHODSOne eye each was chosen from 45 patients with ocular hypertension, 45 patients with prima... AIM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of optic disc area with retina nerve fiber layer in different glaucoma subtypes.METHODSOne eye each was chosen from 45 patients with ocular hypertension, 45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45 patients with pseudoexfoliation glaucoma and 45 healthy controls followed in our hospital. The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Optic disc area and circumpapillary retina nerve fiber layer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was measured by ultrasound pachymetry.RESULTSThe median disc area in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atients with ocular hypertension (2.19 vs 1.90 mm<sup>2</sup>, P=0.030). The median retina nerve fiber layer was thinner in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and pseudoexfoliation glaucoma than the patients with ocular hypertension for superior, inferior and temporal quadrants.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no difference in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was found between the groups. Greater disc area was associated with thicker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for superior, inferior and nasal quadrants in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disc area an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measurements of the groups.CONCLUSIONDisc size affects the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in eye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and i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glaucomatous optic nerve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ocular hypertension optic disc area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seudoexfoliation glaucoma retina nerve fiber layer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陈强 罗春红 +2 位作者 谢冰 罗世华 曾慧琪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0期9-11,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DR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DR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等,并开展25 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各方面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55例双眼均表现为PDR,仅5例患者表现为单眼PDR。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观察到新鲜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出血症状,均顺利开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眼部黄斑中心区厚度、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距离长于术前,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中3例出现并发症,1例眼压增加、1例视网膜水肿、1例眼部干涩。结论:及时诊断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部症状,降低眼部黄斑中心区厚度,改善泪膜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特征 玻璃体切割术 黄斑中心区厚度 视力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杨红平 胡军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药物注射次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CMT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BCVA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注射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康柏西普联用是治疗BRVO继发ME有效且安全的方案,能有效减少黄斑水肿,促进视力恢复,且药物追加注射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玻璃体体腔植入剂 康柏西普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 厚度
下载PDF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影响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霍敏灼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并经过1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配戴普通近视框架眼镜的少...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并经过1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配戴普通近视框架眼镜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配戴前及配戴6、10、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配戴前与配戴6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0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儿童的裸眼视力,改善调节滞后,并促进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趋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 近视 调节滞后 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视力预后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彬彬 谭美华 殷章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2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为今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86例(86眼),根据治疗方式...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为今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86例(86眼),根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n=41,41眼)行康柏西普0.05 mL(0.5 mg)玻璃体腔注射;观察组(n=45,45眼)在对照组基础上,第3次注射后第7天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1、2、3、6个月检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视力和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视力和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减少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近远期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燕 王鑫 阚心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86-389,404,共5页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次/月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对照组,n=62)及注射3次(1次/月)后按需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组,n=62)的w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次/月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对照组,n=62)及注射3次(1次/月)后按需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组,n=62)的w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面积差异,并记录两组术后12个月内雷珠单抗使用次数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组内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BCVA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组间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M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内术后6个月的CMT水平与术后12个月的CM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CMT水平均低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组间各时间点CM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NV渗漏面积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2个月的CNV渗漏面积低于术前后6个月、术后3个月(P<0.05),术后6个月CNV渗漏面积低于术后3个月(P<0.05);但两组组间各时间点CNV渗漏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内雷珠单抗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3次后按需给药与1次/月给药雷珠单抗治疗对wAMD疗效相似,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注射3次后按需给药能降低雷珠单抗用药次数,在药物经济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渗漏面积 眼动脉血流动力学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IOL Master和A-scan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唐丽 秦明敏 +3 位作者 张甦炯 叶常虹 夏媛玲 陈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A-scan)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眼轴测量和人工晶体测算的准确性及术后屈光状态的评价。方法:选取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需行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38例(46只眼),分别于术...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A-scan)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眼轴测量和人工晶体测算的准确性及术后屈光状态的评价。方法:选取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需行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38例(46只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查术眼的视力并比较;术前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术眼视网膜中央厚度(CRT);术前分别用IOL Master和A-scan测量术眼的眼轴长度(AL),根据AL选择人工晶体计算公式SRK-T或Haigis公式确定植入人工晶体(IOL)的度数、目标屈光度及预留的屈光度数并比较;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种方法AL差值与CRT的相关性;比较2种测量方法预留屈光度数、术后3个月验光的绝对屈光误差(AE)及屈光漂移类型的差异。结果:患者术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2种测量方法AL差值的95%医学参考范围为-0.77~0.89 mm,其中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为0.45 mm;2种测量方法A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78,P=0.075),且AL的差值与CRT无相关性(r=0.087,P=0.564);IOL Master方法术后3个月AE值较A-scan更接近于0 D(P<0.001);2种测量方法术后3个月屈光漂移均以近视漂移为主,且近视漂移检出和AE介于0.00~1.00 D的比例均表现为测量方法IOL Master>A-scan(P<0.01)。结论:IOL Master和A-scan在测量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患者的AL上一致性好,与CRT无相关性;术后2种测量方法的屈光漂移均表现为近视漂移为主,且IOL Master准确性优于A-sc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A型超声 眼轴 中央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瑜 张涛 +1 位作者 姜文静 李成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04-307,312,共5页
目的探究眼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过度表达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在青岛市海慈医院就诊的拟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38例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黄斑水肿老年患者... 目的探究眼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过度表达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在青岛市海慈医院就诊的拟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38例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黄斑水肿老年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拟行白内障手术的4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病例房水中ANGPTL4和VEGF的浓度;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测量研究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测量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体积。结果研究组房水ANGPT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房水中ANGPTL4浓度与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及黄斑总体积均呈正相关(r=0.886、0.675、0.557,P<0.05)。在矫正了房水VEGF浓度后,研究组房水中ANGPTL4浓度与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及黄斑总体积仍呈正相关。结论眼内ANGPTL4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及黄斑水肿程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 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黄斑总体积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婉明 李永雄 +2 位作者 黄国舜 区淑文 司徒淳羽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4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9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9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中央黄斑厚度(CM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BCVA值均升高,CMT值均降低,且观察组BCVA值高于对照组,CM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改善患者CMT值,提高患者的视力,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复方血栓通胶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中央黄斑厚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研究
11
作者 杨俊 陆华文 +3 位作者 赵海金 张嘉健 杨胜信 赵夏海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前视网膜及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31例(62眼)患者(实验组)及19例(38眼)健康者(对照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视乳头旁RNFL厚度。结...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前视网膜及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31例(62眼)患者(实验组)及19例(38眼)健康者(对照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视乳头旁RNFL厚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视乳头上方RNFL厚度、黄斑区外环及内环上方的RNFL厚度均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其余视乳头旁各方位及黄斑各分区的RNFL厚度、黄斑区及其各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未并发DR前,部分RNFL厚度已经开始变薄,早期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RNFL变化情况,可较早了解患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黄斑 视乳头 厚度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特发性黄斑孔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张志勇 张艳 刘静洁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727-734,共8页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治疗对特发性黄斑孔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于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且术后黄斑孔闭合的特发性黄斑孔49例(49只眼),按简...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治疗对特发性黄斑孔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于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实施手术治疗,且术后黄斑孔闭合的特发性黄斑孔49例(49只眼),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7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滴眼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并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SCP)以及深层毛细血管丛(DCP)黄斑中心无血管区域(FAZ)的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BFA)。结果试验组患者CBFA术后3个月(2.58±0.04)mm^(2)和6个月(2.49±0.02)mm^(2),均高于对照组的(1.96±0.03)mm^(2)和(1.89±0.05)mm^(2)(t=3.16、2.46,P=0.023,0.043);而术后1、3、6个月,两组的BCVA、CRT、SCP和DCP的FAZ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孔患者术后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治疗,尽管未改善患者视力,但可更早地促进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增加和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 黄斑 特发性 面积 血流 脉络膜 厚度 视网膜 中心区 黄斑 区域 无血管 中心区 黄斑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静 冯洁 吕学森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A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玻璃体内注药(雷珠单抗0.5mg/0.05ml)术,B组(26眼...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A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玻璃体内注药(雷珠单抗0.5mg/0.05ml)术,B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气液交换+C3F8(20%)注入术,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随访4~14个月。随访期末A组BCVA提高20眼,视力不变5眼,下降1眼,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0035)。随访期末B组BCVA提高18眼,视力不变6眼,下降2眼。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7,P=0.00052)。两组相比手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1,P=0.24),两组手术前后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CMT改善较快。并发症:A组术中视网膜少许出血6眼,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1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3眼,激光治疗后恢复1眼,再次手术2眼。B组术中少许视网膜出血8眼,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4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3眼,均采用激光治疗。随访期内B组复发前膜2眼,均发生于玻璃体积血吸收以后。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A组手术方式可较快改善CMT,较少发生术后玻璃体积血,减少黄斑前膜复发。B组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发生的牵引性裂孔可以更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前膜 继发性 手术 黄斑中心区神经上皮层厚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OCT在老年黄斑变性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倩 李秀云 刘霞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在老年黄斑变性(ARMD)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ARMD患者52例(60眼),玻璃体腔注射Rabinizumab后随诊12个月,检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等,并对患者治疗前后B...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在老年黄斑变性(ARMD)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ARMD患者52例(60眼),玻璃体腔注射Rabinizumab后随诊12个月,检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等,并对患者治疗前后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值(CRT)和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2例(60眼)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3.79次。注药后12个月,三者的视力分别比术前提高7.45,6.71和6.51个字母,OCT检查示玻璃体腔注射后患者CRT值明显下降,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视力提高具有明显相关性。所有患者中,玻璃体完全后脱离34例(38眼,63.33%),稳定性玻璃体黄斑粘连14例(17眼,28.33%),玻璃体部分后脱离4例(5眼,8.33%),术后12个月,前者与后两者比较,BCVA、CRT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对ARMD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OCT检查CRT值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情况可作为ARMD治疗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IBIZUMAB 老年黄斑变性 中央视网膜厚度值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锐 高自清 王爱芹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和视网膜血流变化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IMEM患者21例(21...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和视网膜血流变化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IMEM患者21例(21眼),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2~83岁。所有患者行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视力测量和OCTA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SVD)、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密度(DVD)以及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50 min。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高眼压、1例患者出现前房炎症反应,予相应处理后痊愈。21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61±0.26,较术前的0.82±0.3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8,P<0.05)。术后3个月OCTA检查结果显示,CMT为(287.05±64.79)μm,较术前的(469.33±101.88)μm明显减小,FAZ面积(0.19±0.12)mm^(2)、SVD 52.50%±12.62%,较术前的(0.13±0.10)mm^(2)、48.58%±11.96%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0、2.330、4.358,P值均<0.05);而术后3个月DVD为35.90%±10.52%,与术前的34.60%±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基本恢复,黄斑水肿减轻。结论OCTA为无创的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应用OCTA可很好地观察IMEM患者术后黄斑区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情况,可为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手术效果的评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特发性黄斑前膜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视网膜血流密度 黄斑中心区厚度
原文传递
OCT测量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研究
16
作者 边领斋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OCT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CRVO-CME)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45例(60眼)CRVO-CM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5例(60眼)来我院进行体检... 目的研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OCT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CRVO-CME)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45例(60眼)CRVO-CM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5例(60眼)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HD-OCT检查,根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对黄斑区进行分区,观察两组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关系。结果研究组F、IT、II、IN、IS、OT、OI、ON以及OS黄斑区9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II、IN、IS黄斑区4个内分区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T、OI、ON以及OS黄斑区4个外分区厚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VO-CME患者FT以及Fmax与BCVA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CRVO-CME患者视网膜各分区均比正常人视网膜更厚,对CRVO-CME患者进行HD-OCT测量对视网膜厚度的判断较准确,为临床诊治CRVO-CME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 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 黄斑区 黄斑囊样水肿
下载PDF
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浆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王倩 赵钰 戴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评估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河南省职工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者72例(72眼),使用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 目的:评估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河南省职工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者72例(72眼),使用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进行渗漏点及其周围多点覆盖式光凝,随访观察12周。结果:治疗后12周,视力(BCVA,log MAR)由术前的0.560±0.181提高至0.115±0.111(t=315.419,P=0.000);黄斑中心区厚度由术前的(461.63±72.84)μm下降至(175.38±105.55)μm(t=358.802,P=0.000);视网膜下积液高度由术前的(277.60±56.09)μm下降至(28.71±17.92)μm(t=358.801,P=0.000)。术后眼底照相未发现激光瘢痕。结论:577 nm微脉冲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凝 激光 微脉冲 阈值下 577nm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浆液性 中心性 厚度 视网膜 黄斑中心区 瘢痕 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