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low-velocity perforation of thin steel plates by hemispherical-nosed projectiles 被引量:2
1
作者 Chang-hai CHEN Xi ZHU +2 位作者 Hai-liang HOU Xue-bing TIAN Xiao-le S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27-337,共11页
Ballistic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in steel plates that are normally impacted by hemisphericalnosed projectiles at velocities higher than their ballistic limits.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the thin st... Ballistic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in steel plates that are normally impacted by hemisphericalnosed projectiles at velocities higher than their ballistic limits.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the thin steel plates were analyzed.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perforation phenomenon of the thin steel plates to determine the radius of the bulging region. In establishing this new method, a dynamic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plastic wave propagation concept based on the rigid plastic assumption was adopted. The whole perforation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four consecutive stages, namely, bulging deformation, dishing deformation, ductile hole enlargement, and projectile exit. On the basis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inciple, a new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residual velocities of hemispherical-nosed projectiles that perforate thin steel plates at low velocities.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by the present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erms of both the radius of the bulging region and the residual velocity of the projectile when the strain rate effects of the target material during each stage wer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ISTIC impact thin steel plate PERFORATION Low VELOCITY Hemispherical-nosed PROJECTILE
下载PDF
Thin steel plate with thumbtack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presacral venous plexus hemorrhage 被引量:4
2
作者 YU Li-ping DAI Guo-fang DUAN Jian-chun XU Yong-bo CHEN Wei-jun ZHOU Lin-q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9期3180-3181,共2页
Background Massive presacral venous plexus hemorrhage during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is rare, but when it occurs, bleeding can be uncontrollable, leading to death in some cases. Medical adhesive gauze st... Background Massive presacral venous plexus hemorrhage during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is rare, but when it occurs, bleeding can be uncontrollable, leading to death in some cases. Medical adhesive gauze sticking and packing and thumbtack compressive fixation are often used for hemostasis, but these methods are not effective in cases of uncontrollable massive hemorrhage. Therefore, identifying a practical,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of hemostasis in these cases is essential.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04 and December 2009, we treated 3 patients with massive presacral venous plexus hemorrhage during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by placing small, trimmed thin steel plates at the bleeding sites. The plates were fixed with a saddle-type application of thumbtacks.Results Bleeding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in all 3 patients, and intestinal anastomosis was carried out after hemostasis. N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s Application of a small, thin steel plate to the bleeding site with thumbtack fixa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hemostasis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presacral venous plexus hemorrhage during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steel plate compressive fixation massive presacral venous plexus hemorrhage
原文传递
Pull-through capacity of bolted thin steel plate
3
作者 Zhongwei ZHAO Miao LIU +3 位作者 Haiqing LIU Bing LIANG Yongjing LI Yuzhuo ZHANG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1166-1179,共14页
The loading capacity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a bolted thin steel plate was investigated.A refined numerical model of bolt was first constructed and then validated using existing experiment results.Parametrical analy... The loading capacity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a bolted thin steel plate was investigated.A refined numerical model of bolt was first constructed and then validated using existing experiment results.Parametr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s of geometric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effective depth of the cap nut,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steel plate,the preload of the bolt,and shear force,on the ultimate loading capacity.Then,an analytical method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ultimate load of the bolted thin steel plate.Results derived using the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nalytical method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pull-through capacity of bolted thin steel plates.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loading capacity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a bo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ted thin steel plate refined numerical model loading capacity nonlinear spring element analytical method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rolling process for thin HSLA heavy plates
4
作者 KONG Wei,LIU Fu and ZHANG Xi Heavy Plate Mill,Baoshan Iron & Steel Co.,Ltd.,Shanghai 201900,China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S1期37-,共1页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characters of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which contain Mo,Cr,Nb and Ni.etc.Following actual rolling,combining the feature of rolling mode,and exploiting the equipment advantage of 5 m Heavy...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characters of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which contain Mo,Cr,Nb and Ni.etc.Following actual rolling,combining the feature of rolling mode,and exploiting the equipment advantage of 5 m Heavy Plate Mill,optimized the material design,heating temperature and rolling method, stabilized rolling process of thin alloyed steel,the quality index was adv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thin plate heavy plate mill rolling process
下载PDF
薄壁钢板局部屈曲关键问题研究进展
5
作者 蔡健 万军 +3 位作者 龙跃凌 陈庆军 左志亮 何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9-127,共9页
钢结构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强度高、耗能能力好、施工方便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然而,随着高强度钢材的应用,薄壁钢板呈现薄壁化、宽厚比随着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趋势,由于工程结构及荷载的复杂性等因... 钢结构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强度高、耗能能力好、施工方便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然而,随着高强度钢材的应用,薄壁钢板呈现薄壁化、宽厚比随着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趋势,由于工程结构及荷载的复杂性等因素,钢板过早发生局部屈曲的风险不断加大,薄壁钢板的局部屈曲问题凸显,亟待开展系统性深入研究。对薄壁钢板局部屈曲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分析总结了现有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笔者团队近年来聚焦于薄壁钢板局部屈曲关键问题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钢板 局部屈曲 局部屈曲判定 钢管混凝土 约束拉杆
下载PDF
内置薄钢板的纤维复合材料接头连接性能
6
作者 张景杭 姜绍飞 +2 位作者 夏樟华 林永福 洪俊贤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7-594,共8页
为研究内置薄钢板的纤维复合材料接头的连接性能,对该连接接头结构展开单轴拉伸试验.采用ABAQUS重点对影响连接性能的端径比(E/D)、边径比(S_(W)/D)、列径比(S/D)和孔径厚度比(D/t)等几何连接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置薄钢板的纤... 为研究内置薄钢板的纤维复合材料接头的连接性能,对该连接接头结构展开单轴拉伸试验.采用ABAQUS重点对影响连接性能的端径比(E/D)、边径比(S_(W)/D)、列径比(S/D)和孔径厚度比(D/t)等几何连接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置薄钢板的纤维复合材料连接接头相较于无内置钢板的纤维复合材料连接接头,具有更大的刚度,峰值荷载和峰值位移分别提升约50%和58%,孔周应力集中现象有所降低,改善了破坏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承载能力与延性性能;几何连接参数对连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和失效模式有较大的影响,为提高连接效率,建议选用参数S_(W)/D≥2、E/D≥4、4≤S/D≤5、1.6≤D/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接头 纤维复合材料 内置薄钢板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锈钢双极板高速冲击成形仿真分析
7
作者 曾力佳 孟正华 +3 位作者 郭佳敏 郭巍 刘维 黄尚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51,共10页
为探究在不均匀速度下高速冲击的不锈钢双极板变形情况及成形规律,结合箔片气化冲击成形的板料速度场分布,运用LS-DYNA建立不锈钢双极板高速冲击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成形工艺下不锈钢双极板的动态变形过程,研究了不均匀冲击速... 为探究在不均匀速度下高速冲击的不锈钢双极板变形情况及成形规律,结合箔片气化冲击成形的板料速度场分布,运用LS-DYNA建立不锈钢双极板高速冲击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成形工艺下不锈钢双极板的动态变形过程,研究了不均匀冲击速度对双极板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双极板冲击成形的最小初始冲击速度为350 m·s^(-1),流道脊处的减薄率最大,其余部位减薄率小于30%,随着初始冲击速度的增加,双极板成形深度稳定在0.78 mm以上,填充率稳定在95%。但受限于速度场的不均匀性,单次成形有效区域有限,仿真结果表明多道次成形能够形成一致性较好的多通道不锈钢双极板,最后,通过多道次箔片气化冲击成形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双极板 冲击成形 减薄率 填充率
下载PDF
4300 mm中厚板轧机薄规格钢板板形控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闵承鑫 徐海健 王静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针对4300 mm轧机在生产厚度小于8 mm的薄规格钢板板形合格率低于87%问题,分析了8 mm以下薄规格钢板板形的影响因素,通过改进加热、轧制、矫直等工艺和完善轧制计划等方式,实现了8 mm以下钢板的稳定生产,板形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 4300 mm轧机 薄规格钢板 板形控制
下载PDF
薄钢板卷筒绕紧力检测系统设计
9
作者 孟秋 罗少轩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3期94-98,共5页
针对当前薄钢板生产对卷筒卷绕薄钢板的绕紧力控制有较高要求的实际情况,基于保证产品规格一致性和平整度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绕紧力检测系统。这种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成品宽度在1m以上的薄钢板生产设备,实时测量卷筒绕紧力并反馈给... 针对当前薄钢板生产对卷筒卷绕薄钢板的绕紧力控制有较高要求的实际情况,基于保证产品规格一致性和平整度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绕紧力检测系统。这种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成品宽度在1m以上的薄钢板生产设备,实时测量卷筒绕紧力并反馈给绕紧力控制系统。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设计的绕紧力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可以达到0.2%F.S,能够满足薄钢板自动化生产设备对绕紧力的检测要求,并应用在多种类型的薄钢板产线中,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紧力检测 自动化 薄钢板生产 电阻传感器 悬臂梁
下载PDF
矿物填料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戴旭泽 郭春丽 +2 位作者 郝海东 曹守发 马建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矿物填料及其复配比例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水性环氧/纯丙复配乳液作成膜物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作膨胀体系;钛白粉(TiO_(2))、煤矸石(CG)、膨润土(BT)、水滑石(LDH)作矿物填料进行了... 【目的】研究不同矿物填料及其复配比例对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水性环氧/纯丙复配乳液作成膜物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作膨胀体系;钛白粉(TiO_(2))、煤矸石(CG)、膨润土(BT)、水滑石(LDH)作矿物填料进行了XRF、TG、FTIR和SEM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单一矿物填料的防火性能由强到弱排序为TiO_(2),CG,BT,LDH.单一TiO_(2)填料防火涂料燃烧80min炭层膨胀倍率达到13.6,钢板背温为274.9℃,其炭层结构存在强度弱的问题。复配矿物填料能够达到高效防火、节能低耗、经济环保的目标,同时为矿物填料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当TiO_(2)、BT、LDH复配质量比为6∶2∶2时,燃烧炭层膨胀倍率为14.9,钢板背温仅为268.8℃;TiO_(2)、BT、CG复配质量比为8∶1∶1时,膨胀倍率为14.5,钢板背温仅为261.0℃,防火性能优于单一矿物填料。扫描电镜观测发现,BT、CG和LDH的加入使炭层表面结构更致密,结构更坚固。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炭层的残留物中存在磷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炭层结构强度增强。热重分析两种防火涂料的残炭量依次为36.35%、36.92%,炭层热屏蔽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超薄型防火涂料 矿物填料 膨胀倍率 钢板背温 煤矸石
下载PDF
提高不锈钢薄板类零件几何精度的工艺探讨
11
作者 王腾达 张红伟 刘红文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不锈钢薄板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本身刚性差,并受到残余应力、装夹力、切削力等的共同作用,极易发生变形,导致零件的几何公差难以保证。提出了相关工艺的改进方法:通过对零件加工方法的合理选择,改变切削力的主要作用方向,使切... 不锈钢薄板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本身刚性差,并受到残余应力、装夹力、切削力等的共同作用,极易发生变形,导致零件的几何公差难以保证。提出了相关工艺的改进方法:通过对零件加工方法的合理选择,改变切削力的主要作用方向,使切削力的作用方向与变形的敏感方向不在同一方向上;同时在热处理时,增加专用夹具,以矫正零件已有变形、释放零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并选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减少装夹力对零件变形的影响。测量验证表明,上诉方法可提高零件的几何精度,为加工不锈钢薄板类零件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薄板 几何精度 热处理 工艺
下载PDF
436L铁素体不锈钢换热板片的成形过程及分析
12
作者 王国涛 王桂权 +1 位作者 刘仲礼 王明佳 《特殊钢》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针对436L铁素体不锈钢换热板片冲压成形的开裂问题,通过Dynaform数值模拟分析和冲压成形试验,对两种典型波纹结构换热板片的成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形过程中的成形极限和减薄率的演变规律,研究板片厚度和波纹参数(波纹法向节距)对裂... 针对436L铁素体不锈钢换热板片冲压成形的开裂问题,通过Dynaform数值模拟分析和冲压成形试验,对两种典型波纹结构换热板片的成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形过程中的成形极限和减薄率的演变规律,研究板片厚度和波纹参数(波纹法向节距)对裂纹位置及开裂程度的影响,探讨波纹法向节距对减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36L铁素体不锈钢换热板片的开裂和减薄同时受板厚及波纹参数的影响。对于浅波纹换热板片(波纹深度2 mm),易开裂处为波纹的波峰圆角顶部,板厚增加对开裂倾向和减薄率影响显著,每增加0.1 mm板材厚度,波峰圆角处最大减薄率可降低约2.6%,此时,能够安全成形的最大减薄率为18.9%,最小成形板厚为0.6 mm。而对于深波纹换热板片(波纹深度2.6 mm),易开裂处为波纹的波峰圆角两侧和波峰圆角顶部,此时,板厚增加对开裂倾向和减薄率影响较小,每增加0.1 mm板材厚度,波峰圆角处最大减薄率仅降低约1.4%,需通过增大波纹法向节距满足成形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换热板片 436L铁素体不锈钢 数值模拟 减薄率
下载PDF
冷弯薄壁C型钢组合桁架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雷超 张佳琪 +2 位作者 韩建强 付秀艳 唐江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不断推进,轻钢结构开始展露头角。冷弯薄壁型钢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在轻钢建筑中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冷弯薄壁型钢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工程价值。首先开展C型钢组合桁架梁承载力和变形实验,在...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不断推进,轻钢结构开始展露头角。冷弯薄壁型钢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在轻钢建筑中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冷弯薄壁型钢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工程价值。首先开展C型钢组合桁架梁承载力和变形实验,在此基础之上利用ABAQUS建立C型钢组合桁架梁有限元模型,分析有无缀板、自攻螺钉等因素对于组合桁架梁承载力的影响。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裸露的骨架梁由于自攻螺钉的剪切而损坏,最终的承载能力取决于螺钉的抗剪能力;缀板的加固对提高梁的承载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组合桁架梁 承载力 缀板 自攻螺钉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钢管端柱蒙皮钢板剪力墙抗剪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管宇 周绪红 +1 位作者 石宇 姚欣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40,共13页
为推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由低层向多层发展,解决传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不足、端柱易发生屈曲和局部承压破坏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冷弯薄壁型钢钢管端柱蒙皮钢板剪力墙的新型墙体构造形式,以实现“强端柱、弱墙板”的设计原则。通过水平... 为推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由低层向多层发展,解决传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不足、端柱易发生屈曲和局部承压破坏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冷弯薄壁型钢钢管端柱蒙皮钢板剪力墙的新型墙体构造形式,以实现“强端柱、弱墙板”的设计原则。通过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剪力墙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钢管端柱蒙皮钢板剪力墙的破坏形式为钢板周边螺钉连接破坏导致蒙皮作用失效,钢管端柱未见压屈。减小剪力墙周边自攻螺钉的间距,使钢板拉力带得到充分发展,可提高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对钢管—钢板自攻螺钉连接试件的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螺钉连接试件的破坏特征为钢板的孔壁承压破坏,自攻螺钉群的抗剪承载力具有“群体折减效应”。基于剪力墙和自攻螺钉连接试件的抗剪试验结果,提出了钢管端柱蒙皮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和抗侧刚度的计算方法。研究成果为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钢板剪力墙 抗剪性能 自攻螺钉连接 计算方法
下载PDF
燕矶长江大桥全焊式索夹设计与制造
15
作者 彭元诚 丁德豪 丁少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2-68,共7页
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采用四主缆布置方式,索夹用量大,对索夹轻型化、标准化制造需求迫切。提出一种全焊式索夹结构,上、下半索夹采用带肋薄钢板结构,在保证索夹筒体整体面外刚度的同时大幅降低索夹自重;螺杆... 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采用四主缆布置方式,索夹用量大,对索夹轻型化、标准化制造需求迫切。提出一种全焊式索夹结构,上、下半索夹采用带肋薄钢板结构,在保证索夹筒体整体面外刚度的同时大幅降低索夹自重;螺杆采用多支点弹性连续梁体系锚固底座进行锚固,易于标准化加工制造;耳板和下半索夹采用直连式连接方式,有效解决了连接部位构造复杂、焊接变形大的问题;采用受力均匀、位移差更小的单侧2个齿合结构(采用40 mm厚钢板形式),焊接于下半索夹;索夹主体结构采用重涂装方式进行外防腐。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全焊式索夹结构设计合理。索夹采用轧制钢板滚圆机整体卷制筒体,加劲板和耳板批量焊接后再裁切为单个,制造效率大幅提升。相比铸造式索夹,全焊式索夹重量减轻约24%、制造加工成本降低18%,实现了索夹的轻型化、标准化制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全焊式索夹 带肋薄钢板 螺杆锚固底座 索夹设计 标准化制造
下载PDF
桥梁用大展宽比薄规格钢板的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原因
16
作者 余宏伟 杨波 +3 位作者 吴开明 严敏 陈英 易勋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5期47-51,共5页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夹杂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桥梁用大展宽比薄规格钢板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铸坯中心偏析,轧后冷却时产生了马氏体,且钢中存在粗大的MnS夹杂物,导致钢板的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提高...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夹杂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桥梁用大展宽比薄规格钢板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铸坯中心偏析,轧后冷却时产生了马氏体,且钢中存在粗大的MnS夹杂物,导致钢板的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提高钢板低温冲击性能的方法包括,在炼钢过程中,降低C、Mn、P、S等元素的含量、降低钢水过热度、在凝固末端采用强冷技术等;在轧钢过程中,提高加热温度、延长加热时间、优化道次压下量分配、降低终轧温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展宽比薄规格钢板 低温冲击性能 中心偏析 炼钢 轧钢
下载PDF
通高开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波 陈元 +2 位作者 盛凯 孙浩 童根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8,共11页
对2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通高开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足尺试件和1个非开洞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试件设计考虑了边框柱承受轴压力、有无开洞及洞口位置的影响。研究得到了各试件的水平荷载-顶点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在... 对2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通高开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足尺试件和1个非开洞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试件设计考虑了边框柱承受轴压力、有无开洞及洞口位置的影响。研究得到了各试件的水平荷载-顶点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在此基础上对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强度退化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边框柱承受竖向压力的情况下,试件极限位移角达到1/51~1/29,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变形能力。与非开洞墙的斜拉带破坏方式有所不同,开洞墙的破坏始于洞口边缘加劲肋的破坏,边侧开洞试件保有一定的抗剪破坏特征,破坏形态属于弯剪破坏模式,中间开洞试件的破坏形态属于弯曲破坏模式。当洞口尺寸相同时,边侧开洞试件的性能要优于中间开洞试件。推覆分析结果表明,当边框柱的设计轴压比不大于0.7时,试件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好。最后建议洞口边缘加劲肋除了满足现行规范给出的刚度要求外,应按竖向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对通高开洞钢板剪力墙按壳元建模,此时可仅验算墙体抗剪承载力,同时应对墙体周边竖向构件的轴力乘以1.10~1.15的放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钢板剪力墙 竖向荷载 延性 开洞位置 边缘加劲肋
下载PDF
考虑边框柱竖向荷载影响的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波 洪奇 +2 位作者 景亭 孙浩 童根树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8,共13页
对边框柱承受竖向荷载的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试验研究,完成了2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试件参数考虑了竖向加劲肋等间距和变间距布置2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边框柱承受高轴压力的情况下,试件极... 对边框柱承受竖向荷载的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试验研究,完成了2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加劲薄钢板剪力墙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试件参数考虑了竖向加劲肋等间距和变间距布置2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边框柱承受高轴压力的情况下,试件极限位移角达到了1/30,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试件的塑性变形主要表现为钢板墙的面外屈曲,满足“强框架弱墙板”的设计理念。竖向加劲肋布置方式对试件抗震性能无明显影响。进一步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研究了初始缺陷和轴压比对试件抗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墙体的初始缺陷分布模式和面外挠曲幅值对试件推覆曲线的影响很小。当边框柱轴压比大于0.7时,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有所降低。基于试件表现出的抗剪控制型破坏特点,给出了试件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符合较好,与试验值相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劲薄钢板剪力墙 竖向荷载 延性 抗剪承载力 初始缺陷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研究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健生 朱尧于 +2 位作者 崔冰 魏乐永 黄李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1,共11页
桥塔是大跨缆索支承桥梁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尤其是多塔斜拉桥中塔对刚度和承载力同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丰富了桥塔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解决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不足等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组合结构... 桥塔是大跨缆索支承桥梁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尤其是多塔斜拉桥中塔对刚度和承载力同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丰富了桥塔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解决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不足等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组合结构桥塔的整体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汇总,目前组合结构在桥塔中多作为局部结构或以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应用于中小跨径桥梁,大跨径缆索支承桥梁中需要的大截面尺寸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目前研究较为缺乏。对保证钢、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的连接件及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的已有研究和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有小尺度组合结构试验及常规连接件研究成果不适用于组合桥塔,有待针对桥塔受力特性开展进一步研究。提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及薄开孔板连接件,通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研究给出了组合桥塔受力机理及设计理论。最后,结合依托工程南京五桥经验提出组合结构桥塔设计建议及方法,组合桥塔在算例分析中与混凝土桥塔、钢桥塔相比显示出了在受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施工便利性方面的优势。研究与实践均表明,新型组合结构桥塔体系具有较为显著的性能优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大跨缆索支承桥梁工程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选择,有力地推动了组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 薄开孔板连接件 界面抗拔 协同受力 设计建议
下载PDF
伺服钢支撑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兵 万强 +4 位作者 唐晓林 秦金龙 罗青 丁海滨 杨建辉 《科技通报》 2023年第10期58-65,75,共9页
本文依托某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伺服系统作用机理、变形控制效果展开研究和运用弹性薄板理论,通过引入支撑轴力修正系数,采用叠加法建立基于轴力控制的围护结构变形方程。结果表明:伺服钢支撑通过对支撑轴力进行主动控制,弥... 本文依托某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伺服系统作用机理、变形控制效果展开研究和运用弹性薄板理论,通过引入支撑轴力修正系数,采用叠加法建立基于轴力控制的围护结构变形方程。结果表明:伺服钢支撑通过对支撑轴力进行主动控制,弥补钢支撑的压缩量,更有效地限制地连墙的变形;伺服轴力越大,围护结构的变形越小;全部施加伺服轴力,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效果越好;利用薄板理论计算地连墙水平位移,其计算结果与计算值在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且计算开挖面及以下部分比开挖面以上部分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伺服钢支撑 数值模拟 弹性薄板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