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cused Review: Efficacy of the 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被引量:2
1
作者 Hironobu Ueshima Hiroshi Otake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8年第7期214-222,共9页
Since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on the erector spinae plane (ESP) block in 2016, the technique of the ESP block has evol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iq... Since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on the erector spinae plane (ESP) block in 2016, the technique of the ESP block has evol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ique for administering the ESP block and propose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Continuous efforts are being aimed at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SP block. Current reports suggest that the ESP block provides effective analgesia in thoracic and abdominal sites in patients of all ages. However, no cohort studies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performed in 2016 and 2017. The ESP block is an effective analgesic tool in a wide range of sites. However. We are uncertain how effective the ESP block is 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regional anesthesia. Therefore, more research on ESP blocks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heral nerve block Erector Spinae plan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ANALGESIC Tool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2
作者 吴春培 孙正霞 +3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谢辉兰 卞清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O组术后2 h、6 h、12 h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0.05);TO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 胸神经阻滞 羟考酮 丙泊酚 全身麻醉 乳腺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TPVB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后早期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比较
3
作者 张莉莉 杨雅婷 贾倩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94-896,F0003,共4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观察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超声引导TPV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神经阻滞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药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补救镇痛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操作总时间分别为(1.12±0.10)、(2.37±0.56)、(5.47±0.38)min,均短于对照组[(1.65±0.14)、(3.61±0.64)、(6.98±0.42) min],穿刺针深度为(4.43±0.52) mm,小于对照组[(5.37±0.5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 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室(PACU)低氧血症发生率、气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PVB比较,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操作简单,操作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菱形肌-肋间肌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电视胸腔镜手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敏欢 孙振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三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 B组采用0.3%罗哌...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三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 B组采用0.3%罗哌卡因、C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比较三组患者镇痛相关指标、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1.07±0.22)mg、术后48 h镇痛药物用量(93.26±1.36)ml均少于B组患者的(1.32±0.25)mg、(96.84±1.76)ml和A组患者的(1.58±0.38)mg、(99.42±1.77)ml, B组患者均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24±0.51)、(3.35±0.44)分,B组患者分别为(3.89±0.45)、(2.98±0.42)分, C组患者分别为(3.25±0.54)、(2.12±0.35)分;术后3、6 h,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B组患者,B组患者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B组患者为5.00%, C组患者为7.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以上罗哌卡因浓度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乳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麻醉用药及术后镇痛用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
5
作者 杨晓慧 舒运兵 +1 位作者 余得水 唐昱英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55例采用前锯肌平面阻滞,比较...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55例采用前锯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水平、生命质量以及躁动率。结果观察组阻滞持续时间(13.63±3.16 vs.11.74±2.54)h长于对照组,阻滞操作时间(5.36±2.31 vs.10.19±2.55)min短于对照组,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3.86±1.87 vs.5.91±1.54)次、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102.36±16.65 vs.128.77±20.33)μg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的VAS评分(3.68±1.11 vs.4.59±1.29)分、术后12 h的VAS评分(2.33±1.12 vs.3.57±1.43)分、术后24 h的VAS评分(1.84±0.52 vs.2.71±0.44)分、术后48 h的VAS评分(0.76±0.31 vs.1.49±0.55)分、术后2 h的IL-10(74.28±5.36 vs.98.57±6.44)ng/L、48 h的IL-10(45.13±4.29 vs.53.36±5.08)ng/L、术后2 h的IL-6(65.33±4.78 vs.76.49±5.78)ng/L、48 h的IL-6水平(47.79±3.36 vs.54.36±4.78)ng/L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的SF-36评分(69.95±5.13 vs.65.33±4.27)分、术后48 h的SF-36评分(83.36±4.36 vs.74.29±3.6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躁动率分别为(5.45%、3.64%、1.82%vs.18.18%、14.54%、12.7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效果更显著,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疼痛 炎症因子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横肌平面阻滞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张琦 孙立华 +4 位作者 王宜博 周家骅 牛兆倬 马福国 刘延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TTPB)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O...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 block,TTPB)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OP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B组(B组)和全麻组(G组)各30例。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开胸骨后(T2)、血管吻合完毕(T3)和术毕(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比较术中窦缓、窦速、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同时比较T1、T2和T4时周围血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气管插管保留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最后共纳入56例患者,T组27例,G组29例。两组各时间点的MAP、HR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高血压发生率更低(P<0.05)。T1、T2、T4时,两组AngⅡ、NE呈上升趋势,且T2、T4时,B组AngⅡ、NE明显低于G组(P<0.05)。与G组相比,B组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泵使用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12 h、24 h静息运动VAS较低(P<0.05),气管插管保留时间、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恶心呕吐和术后谵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TTPB阻滞用于OPCABG手术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机体血液应激指标,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 术后快速康复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霍建臻 贺峰 +1 位作者 张成江 王春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90-194,共5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结石症的金标准,但术中应激反应、术后疼痛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甚至多数患者术后因疼痛而不愿意早期下床,不利于恢复进程。目前,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结石症的金标准,但术中应激反应、术后疼痛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甚至多数患者术后因疼痛而不愿意早期下床,不利于恢复进程。目前,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于胆囊切除术,如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及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均可与全身麻醉相结合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降低胆囊切除术所引起的各种疼痛。近年来新提出的肋横突阻滞(CTB)虽然相关报道较少,但本团队通过解剖学观察发现其应用于胆囊切除术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PVB、ESPB、CTB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引导下3种不同神经阻滞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肋横突阻滞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刘洋 张威 +1 位作者 李姣 杨祖悌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44-950,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胸神经阻滞(PECS)-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南石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胸横肌平面阻滞(TTPB)-胸神经阻滞(PECS)-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南石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利多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D1/D2)、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康复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及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30 min时(T2)、术毕即刻(T3)、术后2 h(T4)、6 h(T5)、12 h(T6)、24 h(T7)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法]、疼痛介质水平[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结果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分别为(25.49±6.41)μg、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32±7.25)μg、18.37%,D1/D2为0.8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4±0.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4、T5、T6、T7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6、T7时的β-内啡肽、PGE2、NPY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T5时的TNF-α、IL-6、MCP-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61±0.32)d、(15.47±3.1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2±0.34)d、(23.39±3.3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T4、T5、T6、T7时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罗哌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复方利多卡因TTPB-PECS-全身麻醉可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减轻应激反应,加速术后康复,其远期镇痛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 胸横肌平面阻滞-胸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早期康复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肝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9
作者 王翠 张月霄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老年肝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联合组(52... 目的分析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老年肝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联合组(5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TAPB(双侧腹横肌平面各注入15~20 ml浓度为0.3%的罗哌卡因)联合TPVB(椎间旁间隙注射10~15 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时、手术开始后20 min、拔管时、拔管后3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术后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时点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_(2)、MAP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MAP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O_(2)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收缩压、舒张压、MAP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SpO_(2)组间和时点间无交互作用(P>0.05);诱导时、手术开始后20 min,联合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点间VA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术后12、24 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瑞芬太尼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2.34±0.18)mg比(4.25±0.31)mg、(12.3±2.3)次比(17.4±3.6)次](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54%(6/52)比31.03%(18/58)](χ^(2)=6.110,P=0.013)。结论对行肝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应用TAPB联合TPVB可获得更优的镇痛效果,术中患者循环情况也更为稳定,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老年 腹横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下载PDF
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史梦圆 肖洒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胸横肌平面阻滞(TTP)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2023年9月期间至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98例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 目的观察胸横肌平面阻滞(TTP)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2023年9月期间至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98例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9例)和TTP组(4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TTP组采用TTP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础体征,术前术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术后6h、12h等时间点下静息或咳嗽时的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TP组切皮时(T1)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常规组;锯胸骨时(T2)的HR、MA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β-内啡肽(β-EP),术后6h、12h静息时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咳嗽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P联合全身麻醉能稳定CBP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基础体征,并减轻应激损伤,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胸横肌平面阻滞 应激损伤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宋棋梁 李继鹏 孙建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观察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择期行胸腔镜胸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RISS阻滞组(R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各32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 目的观察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择期行胸腔镜胸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RISS阻滞组(R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各32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患侧RISS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40 mL。I组在关胸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每个目标肋间隙注射0.5%罗哌卡因5 mL。术毕均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R组患者在注射完成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148 h的恢复质量评分(QoR-15);记录拔管后15 min、出PACU时、术后4 h、6 h、24 h和48 h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静脉给药镇痛补救次数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RISS阻滞范围头端至T3水平,尾端至T10水平,T3~T9水平前胸壁可达锁骨中线,后胸壁达肩胛线,T10水平前达腋前线,后至腋后线。R组术后24 h和48 h的QoR-15评分高于I组(P<0.05)。R组在拔管后5 min及出PACU时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4 h和6 h静息VAS评分均显著低于I组(P<0.05);其余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后PICA首次按压时间比I组更迟(P<0.05)。两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静脉镇痛补救次数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肋间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可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恢复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对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以建 钟瑞蓬 +2 位作者 黄辉民 包树臻 彭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8期104-108,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行择期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行择期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全麻诱导后,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未进行神经阻滞操作。术后采用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进行补救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术后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各时点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的含量。记录两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12、24 h的术后疼痛评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术毕至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NE、Cor含量时间、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前的外周血NE、Co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时、术后24 h时的NE、Cor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拔除导管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和镇痛药消耗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至术后24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补救镇痛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能够降低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阻滞 颈浅丛 超声 经乳晕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应激反应 术后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杨五臣 邵海涛 王蒙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9-83,87,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阜外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超声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阜外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胸横肌平面阻滞,2组患者均于神经阻滞完成后接受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T_(1))、劈胸骨时(T_(2))、切开心包时(T_(3))、关胸时(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麻醉苏醒后6 h(T_(5))、苏醒后12 h(T_(6))、苏醒后24 h(T_(7))、苏醒后48 h(T_(8))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麻醉苏醒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2)、T_(3)、T_(4)时的HR和MAP均显著低于T_(1)时(P<0.05);2组患者T_(3)、T_(4)时的HR和MAP均显著低于T_(2)时(P<0.05);对照组患者T_(4)时的HR和MAP显著低于T_(3)时(P<0.05),观察组患者T_(4)时的HR显著低于T_(3)时(P<0.05);观察组患者T_(4)与T_(3)时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1)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2)、T_(3)、T_(4)时的HR和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_(5)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6)~T_(8)时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T_(5)~T_(8)时的VAS评分处于升高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50)、10%(5/50);2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与胸横肌平面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还可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全身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坤鹏 崔翔 +1 位作者 任凯 范俊柏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841-846,共6页
目的术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双孔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双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竖... 目的术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双孔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双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组(T+E组),三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记录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后(T0)、手术切皮时(T1)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入室后(T2)、肺叶切除即刻(T3)、手术结束后(T4)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Apelin-13水平;记录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补救例数;记录恶心呕吐、气胸和尿潴留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T组相比,T+E组术后6、12、24和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术后补救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P<0.05);与C组相比,T+E组T0、T1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T3、T4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上升幅度明显降低,Apelin-13水平的下降幅度也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TPVB与ESPB联合可以为双孔胸腔镜患者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更长的镇痛时间,降低了围术期的炎性反应,并减少了舒芬太尼的用量和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镇痛 白细胞介素-6 APELIN-13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肥胖患者减重手术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阿里木江·司马义 瞿莉 +1 位作者 王晓丽 徐桂萍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0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TAPB)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肥胖患者减重手术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通气组(对照...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TAPB)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肥胖患者减重手术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通气组(对照组)、肺保护性通气组(肺保护组)和TAPB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组(联合组),各26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气腹前10 min(T_(1))、气腹后30 min(T_(2))、气腹后1 h(T_(3))和气腹结束10 min(T_(4))的动态肺顺应性(Cdyn)、静态肺顺应性(Cst)、驱动压和氧合指数,术前、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术后4 h和术后24 h肺超声评分(LUS),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舒芬太尼追加量、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短于/低于对照组和肺保护组(均P<0.05)。T_(2)、T_(3)、T_(4)时点,肺保护组和联合组Cdyn、Cst、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高于肺保护组,联合组驱动压低于对照组和肺保护组(均P<0.05)。3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术后4 h和术后24 h时LUS均高于术前(均P<0.05)。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联合组和肺保护组LUS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24 h联合组LUS均低于对照组和肺保护组(均P<0.05)。联合组PPCs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肺保护组[3.8%(1/26)比42.3%(11/26)、30.8%(8/26)](P=0.002)。结论TAPB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改善肥胖患者减重手术围手术期肺通气,具有肺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肺保护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减重手术 肺保护
下载PDF
胸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患者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桦 章扬 +3 位作者 文霜 廖国豪 杜航 陈世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TTP)阻滞对老年患者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下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 2,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胸横肌平面(TTP)阻滞对老年患者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CPB下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 2,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胸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9例。T组在麻醉诱导前使用超声定位于双侧4—5肋间隙,在肋间内肌和胸横肌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C组直接行麻醉诱导。于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采用神经心理组合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早期认识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后切皮前5 min、术后24、72 h的S100β蛋白浓度。记录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后切皮前5 min、锯胸骨时、CPB开始后30 min、CPB结束后30 min、出手术室时的HR和MAP。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5 min、CPB开始后30 min、CPB结束后30 min、术后24、72 h检测血清IL-6、TNF-α浓度;检测麻醉诱导后切皮前5 min、CPB结束后30 min、术后72 h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并计算各时点的胰岛素抵抗(IR)指数。记录术后24、72 h的VAS疼痛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第7天POCD的发生率(45%vs 21%)明显降低(P<0.05),术后24、72 h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锯胸骨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CPB开始后30 min、CPB结束后30 min和术后24 h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CPB开始后30 min、CPB结束后30 min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CPB结束后30 min和术后24 h的IR指数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TTP阻滞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CPB下瓣膜置换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改善IR指数,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 胸横肌平面阻滞 心肺转流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晓 杨程杰 +1 位作者 李亚红 周军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8-17,共10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建库起至2022年1月的文献。纳入ESPB与TPVB用于成人...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建库起至2022年1月的文献。纳入ESPB与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比较两组主要结局指标[术后6、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次要结局指标(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共纳入16个RCT,9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ESPB组与TPVB组的术后6 h (MD静息=0.04,95%CI:-0.15~0.22;MD运动=0.10, 95%CI:-0.07~0.28)、 12h (MD静息=0.36, 95%CI:-0.01~0.73;MD运动=0.34,95%CI:-0.10~0.78)、24 h (MD静息=0.26,95%CI:-0.44~0.96;MD运动=0.52,95%CI:-0.40~1.43)和48 h (MD静息=0.05,95%CI:-0.20~0.31;MD运动=0.11,95%CI:-0.19~0.40)静息及运动VAS、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O^R=1.37,95%CI:0.52~3.63)、术后恶心呕吐(O^R=1.25,95%CI:0.82~1.89)、皮肤瘙痒(O^R=0.86,95%CI:0.39~1.86)、胸闷发生率(O^R=0.59,95%CI:0.07~4.63)和镇痛泵按压次数(MD=-0.10,95%CI:-0.28~0.0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TPVB组比较,ESPB组完成神经阻滞操作时间(MD=-2.40, 95%CI:-3.25~-1.55)更短,术后低血压发生率(O^R=0.29,95%CI:0.13~0.66)更低。结论 ESPB能提供与TPVB相似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其操作简单易学,且术后低血压发生率更低。故ESPB可作为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镇痛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冰 李应清 +3 位作者 陈康 栾国会 王靠 吴玉龙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220-122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plane,TTP)阻滞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和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9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plane,TTP)阻滞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和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9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TP阻滞,对照组不行神经阻滞,2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且术后连接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泵。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静息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2组镇痛用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及24 h抽取患者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浆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48 h静息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补救镇痛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均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毕和术后6、24 h的NT-proBNP、CK-MB、cTnI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毕和术后6、24 h的NT-proBNP、CK-MB、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TP阻滞能够为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提供良好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可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胸横肌平面 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心肌损伤
下载PDF
Ⅱ型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城旗 王凯元 +6 位作者 王桂月 陈翱翔 于凯丽 张斌 黄胜川 斯朗旺姆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2-615,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择期单侧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组(P组)30例和全身麻醉组(C组)30例,C组给与常规麻醉诱导,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PECSⅡ联合TTM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1、6、12、24 h患者静息和咳嗽运动时疼痛强度,记录围术期阿片类药物总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采血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于术后24 h行15项恢复质量(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QoR-15)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P组在术后1、6、12 h静息和咳嗽运动时VAS评分均未超过3分,显著降低(P<0.001)。术后24 h静息时VA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98),而咳嗽运动时P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24 h的P组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40.97±18.76)μg,明显低于C组的(318.37±22.63)μg(P<0.001)。P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血清中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01)。P组术后24 h的QoR-15评分为(136.63±4.41)分,高于C组的(130.13±3.52)分(P<0.001)。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24 h疼痛强度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早期的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胸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与静脉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细胞免疫的影响及镇痛效果评价
20
作者 李争卫 陈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2006-2010,共5页
目的比较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与静脉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细胞免疫的影响及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7)。对照... 目的比较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与静脉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细胞免疫的影响及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术后行静脉镇痛,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并置管,术后行连续竖脊肌平面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安静、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首次按泵时间、有效按泵次数、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不同时间点细胞免疫水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24、48、72 h,观察组患者安静时及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首次按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按泵次数少于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患者IL-6、IL-10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72 h,两组患者的NK细胞数目、Th1/Th2、CD14^(+)均较术前降低,CD42^(+)/CD14^(+)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NK细胞数目、Th1/Th2、CD14^(+)均高于对照组,CD42^(+)/CD1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02%,低于对照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中,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与静脉镇痛比较,患者可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其炎症反应更轻、不良反应更少、细胞免疫功能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镇痛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 细胞免疫 不良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