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原发Rosai-Dorfman病合并压缩性骨折1例
1
作者 陈林 谢珍国 +1 位作者 李波 冯世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25-328,共4页
患者,男,52岁,因搬重物扭伤致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周于2020年11月5日入院。查体:神清,自行步入病房,查体配合,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腰交界段棘突叩压痛,椎旁肌僵硬,腰椎向左侧弯曲,腰椎棘突无明显叩痛,无下肢放射性疼痛,双下肢... 患者,男,52岁,因搬重物扭伤致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周于2020年11月5日入院。查体:神清,自行步入病房,查体配合,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腰交界段棘突叩压痛,椎旁肌僵硬,腰椎向左侧弯曲,腰椎棘突无明显叩痛,无下肢放射性疼痛,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肌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张力及反射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征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ROSAI-DORFMAN病 骨折 压缩性
下载PDF
手法治疗伴有类冠心病症状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益善 范宇 郭伟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冯氏手法治疗伴有冠心病症状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冯氏手法治疗和单纯中药热敷治疗的伴有冠心病症状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180例,男86例,女94例;年龄18~82岁,平均... 目的:探讨冯氏手法治疗伴有冠心病症状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冯氏手法治疗和单纯中药热敷治疗的伴有冠心病症状的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180例,男86例,女94例;年龄18~82岁,平均43.7岁;病程1d~40年,平均20.6个月。其中90例以冯氏手法治疗(A组)每周治疗1~2次;90例采用单纯中药外敷治疗(B组),每日热敷2次(每次间隔6h以上),每次20min,治疗1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包括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颈背疼痛、棘突压痛、痛性结节)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8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3年,平均12.7个月。A组在胸闷(χ2=8.9322,P=0.0028<0.05)、心前区疼痛(χ2=20.6527,P<0.0001)、心悸(χ2=24.2804,P<0.0001)、颈背疼痛(χ2=23.5917,P<0.0001)、棘突压痛(χ2=12.2062,P=0.0005<0.01)、痛性结节(χ2=4.0261,P=0.044<0.05)方面均较B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胸椎后关节紊乱可以导致类冠心病症状的出现,手法治疗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骨科 胸椎 脊椎关节紊乱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皓 唐焕章 +4 位作者 姚晓东 符臣学 张朝春 林松庆 陈宗雄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全部病例均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术。术中病灶清除后局部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9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19例中仅有l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考虑炎性改变。随访13~42个月,平均25个月,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示椎体序列良好,植骨节段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器松动、断裂。术前误诊为“脊柱结核”8例。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但确诊需以病理为准;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并加强内固定有利于治疗该疾病,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感染性骨疾病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手术治疗胸椎疾病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健 陈瑜 +2 位作者 李熙雷 张磊 周晓岗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的创伤、安全性、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4月我院施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17例。对照组在均衡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的条件下,选择开胸脊柱...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的创伤、安全性、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4月我院施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17例。对照组在均衡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的条件下,选择开胸脊柱前路手术22例。对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围手术期参数:小切口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痛持续时间、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与开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胸腔引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并发症:小切口组2例(11.8%);开胸组3例(13.6%),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临床疗效:小切口组平均随访15.8个月,开胸组平均随访17.6个月。胸背痛缓解率两组均为100%。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切口组术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充分,内固定效果确切。随访期间未见上下椎体肿瘤及结核的复发或神经功能障碍的加重,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胸椎前路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对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椎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脊柱疾病 胸腔镜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吕艳伟 田伟 +2 位作者 肖斌 段芳芳 王立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医疗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医院的His系统,分析2011-2015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时间趋势,并计算实际和扣除物价影响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采用决策树模型分... 目的分析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医疗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医院的His系统,分析2011-2015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时间趋势,并计算实际和扣除物价影响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8844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男性4827例(54. 58%),女性4017例(45. 42%)。住院费用中位数为78419. 6元,下四分位数费用为45167. 7元,上四分位数费用为98794. 7元。与2011年相比,2015年的实际和调整住院费用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 83%和5. 84%。经决策树模型分析,脊柱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层次包括4层。手术分类、退变部位、年龄、性别及伴随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费用呈逐年升高趋势;恰当控制内置物的使用可能是降低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费用的可行方法;对于DRG预付费制度,需要考虑年龄、性别和是否伴随骨质疏松对脊柱退行性疾病医保费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脊柱退行性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 胸椎退行性疾病 颈椎退行性疾病 决策树
下载PDF
MRI T2WI量化指标评估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申沧海 冯永健 +4 位作者 宋彦澄 刘钢 刘志伟 王玲 戴海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93-2899,共7页
背景:MRI对于胸脊髓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够通过脊髓受压的形态及信号强度变化来评估脊髓受损情况,并且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有提示作用。目的:分析MRI T2WI量化指标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并建立预后不良... 背景:MRI对于胸脊髓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够通过脊髓受压的形态及信号强度变化来评估脊髓受损情况,并且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有提示作用。目的:分析MRI T2WI量化指标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并建立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为其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87例行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且完成术后随访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改善率≥50%)和预后不良组(改善率<5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JOA评分、骨化物Sato分型、脊髓矢状径残余率、脊髓横截面积、脊髓高信号分布、脊髓信号强度比值、高信号范围、胸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矫正度数、减压节段数以及脑脊液漏变化。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预后分析,纪录曲线下面积及预测界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病程、JOA评分、脊髓矢状径残余率、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高信号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各指标预测手术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0.733,0.647,0.715,0.753和0.765,预测界值分别为13个月、4分、29.8%、0.25 cm2、1.593和13.64 mm。病程与脊髓矢状径残余率预测价值较低(ROC曲线下面积<0.7);JOA评分、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与高信号范围具有中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0.9)。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JOA评分、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显著高于JOA评分、脊髓横截面积、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④结果证实,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而言,在MRI量化指标中,脊髓信号强度比值联合高信号范围具有最高的手术预测价值,JOA评分与MRI T2WI量化指标相结合,可更好地预测术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柱疾病 胸椎 黄韧带 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手术 影像学参数 高信号 影响因素 预后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胸椎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固定中上位胸椎 被引量:2
7
作者 洪有志 吴小涛 +2 位作者 庄苏阳 洪鑫 刘夕友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的安全性和牢靠性,找出较理想的进钉点。方法 6具成人胸椎尸体随机分为3组,A组经椎弓根途径置钉,B、C 2组以不同的进钉点经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对3组螺钉的位置、钉道总长度及各组成部分的长度行影像学...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的安全性和牢靠性,找出较理想的进钉点。方法 6具成人胸椎尸体随机分为3组,A组经椎弓根途径置钉,B、C 2组以不同的进钉点经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对3组螺钉的位置、钉道总长度及各组成部分的长度行影像学测量。结果 B、C 2组的误置率明显低于A组,B、C 2组间的误置率相当。B、C 2组钉道的总长度明显长于A组,B、C 2组间的钉道总长度相当。B组钉道的非骨性部分长度占钉道总长的百分比明显低于C组。结论经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固定中上位胸椎的安全性和牢靠性有一定保障,横突中外1/3头侧是较为理想的进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脊柱疾病 内固定器
下载PDF
休门病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和正常青少年骨密度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俞杨 殷刚 +5 位作者 邱勇 李卫国 王斌 朱锋 刘臻 邵翔 《脊柱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青少年休门病(Scheuermann’s disease,SD)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青少年SD患者10例和正常青少年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非优势侧的股骨近端和腰椎(L2~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青少年休门病(Scheuermann’s disease,SD)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青少年SD患者10例和正常青少年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非优势侧的股骨近端和腰椎(L2~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2组受试者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比较,并对SD组BMD结果与后凸Cobb角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椎及非优势侧股骨近端BMD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组患者腰椎及非优势侧股骨近端BMD与后凸Cobb角角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可能不是青少年发生SD的致病因素,骨质疏松与SD的严重程度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胸椎 腰椎 SCHEUERMANN病 脊柱后凸 骨密度
下载PDF
胸腰椎不稳与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屈留新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分析脊柱不稳与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至2006年门诊诊治的82例(男24例,女58例;年龄15~>61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从脊柱着手进行手法治疗,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结果:82例治...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分析脊柱不稳与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至2006年门诊诊治的82例(男24例,女58例;年龄15~>61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从脊柱着手进行手法治疗,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结果:82例治愈75例,好转7例。结论:胸腰椎不稳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直接发病原因,减少胸腰椎不稳对其周围神经或血管的压迫或刺激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简便而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结肠疾病 功能性 肌肉骨骼手法 胸腰椎不稳
下载PDF
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冬雪 马广斌 +5 位作者 黄永吉 赵宁 招友 卢剑 沈翀 刘瑞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9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直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胸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和术后1周呼吸功能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月的疼痛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的肺功能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视野纵向直径、胸内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具有进胸快、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出血量少、关胸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肋骨 肋间隙入路 胸椎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青年健康体检误漏诊直背综合征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子扬 林玲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5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直背综合征 健康体检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古仕明 杨春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7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凸成形术的优势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52例接受脊柱后凸成形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结果 52例患者均完成脊柱后凸成形术,1例术后发生脊柱前骨水泥渗漏,1例术后发生脊柱后骨水泥&qu...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凸成形术的优势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52例接受脊柱后凸成形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结果 52例患者均完成脊柱后凸成形术,1例术后发生脊柱前骨水泥渗漏,1例术后发生脊柱后骨水泥"尾巴",未造成脊髓硬膜囊受压、疼痛等后遗症,52例患者随访1~18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脊柱后凸成形术不仅具有椎体成形术的优点,还恢复压缩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又可部分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但脊柱后凸成形术又存在骨水泥渗漏、肺栓塞、脊髓损伤、局部出血和血肿、疼痛加重、一过性发热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后凸成形术 优势 并发症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病变的手术入路选择
13
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6 位作者 鲁世金 邓展生 郭超峰 吴建煌 王昱翔 陈凌强 王永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颈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1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6例颈胸段脊柱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肿瘤13例,结核20例,椎间盘病变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15例,D级3例,E级...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颈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1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6例颈胸段脊柱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肿瘤13例,结核20例,椎间盘病变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15例,D级3例,E级8例。[结果]随访3~47个月,术后3~8个月所有患者植骨部位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15例,E级16例,平均改善1.1级。2例肿瘤转移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17个月死亡。[结论]颈胸交界区域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应根据病变的性质、位置、范围、影像学改变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外科学 颈椎/外科学 胸椎/外科学
下载PDF
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45例
14
作者 严冬雪 马广斌 +3 位作者 黄永吉 招友 卢剑 沈翀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并不切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胸椎疾病患者,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进行病灶清除、脓肿引流、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7.6±1.1)... 目的:探讨保留并不切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胸椎疾病患者,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进行病灶清除、脓肿引流、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7.6±1.1)cm,视野纵向平均直径(12.1±1.6)cm,开关胸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结论:该术式能满足大部分胸椎手术操作的要求,是治疗胸椎疾病理想的手术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肋骨 不断肋骨 肋间隙入路 胸椎疾病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治疗Kummell’s病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炯 孙长惠 +3 位作者 邹灵 胡旻炜 陈一南 杨泽宇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311-1312,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Ku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胸腰椎Kummell’s病患者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Ku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胸腰椎Kummell’s病患者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38例Kummell’s病椎体行PVP治疗均成功,手术时间每个病椎平均34min,术前术后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35例术后随访6月至9年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来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背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对治疗Kummell’s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s病 椎体成形术 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653例胸椎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饶海涛 董伟杰 秦世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75-680,共6页
目的:分析胸椎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断为胸椎结核的653例患者病案首页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及实验室检查、手术方案选择等。结果:653例胸... 目的:分析胸椎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断为胸椎结核的653例患者病案首页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及实验室检查、手术方案选择等。结果:653例胸椎结核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大[49.0(30.0,62.0)岁]、病程较长[6.0(3.0,12.0)个月]、背痛者较多[78.1%(510/653)],主要依靠组织病理诊断[81.0%(417/515)]。外埠患者[65.7%(429/653)]多于本埠患者[34.3%(224/653)],且本埠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发病率[34.8%(78/224)]高于外埠患者[14.0%(60/429)](χ^(2)=38.330,P<0.001)。中、下段胸椎受累达91.4%(597/653),累及2个椎体者最多[69.5%(454/653)],其次为3个及以上椎体者[28.2%(184/653)],截瘫患者达30.5%(199/653),接受手术治疗者达83.2%(543/653),其中术后出现并发症者99例(18.2%)。截瘫患者入院时血红细胞沉降率[35.0(16.0,66.3)mm/1 h]、贫血[36.7%(73/199)]、接受手术时间[210.0(168.5,250.0)min]和术中出血量[600.0(400.0,1000.0)ml]均明显高于非截瘫组[27.0(11.0,55.5)mm/1 h、24.7%(112/454)、201.0(150.0,240.0)min、500.0(400.0,800.0)ml](Z=-2.867,P=0.004;χ^(2)=9.835,P=0.002;Z=-2.494,P=0.013;Z=-3.182,P<0.001)。最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经积极处理均痊愈,好转出院581例(89.0%),转往其他医疗机构继续康复或治疗基础疾病61例(9.3%),截瘫未愈8例(1.2%),死亡3例(0.5%)。结论:胸椎结核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中下胸椎受累及累及2个及以上椎体多见,病理是主要的确诊方式。手术是胸椎结核的重要治疗手段,截瘫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增加,但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胸椎 疾病特征
下载PDF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龚宏达 陈仲强 孙垂国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后纵韧带骨化即多种因素导致的后纵韧带异位骨结构形成,可导致椎管、椎间孔容积减小,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而产生脊髓损伤及神经根刺激症状,产生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Tsukimoto等[1]于1960年首次报道.OPLL多见于颈椎,胸椎次之[2].
关键词 胸椎 骨化 后纵韧带 脊髓疾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球形探针技术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忠伟 贺苗 +4 位作者 程浩 张树文 努尔哈那提·沙依兰别克 赵东明 杨新明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路锥置钉技术比较,评价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应用球形探针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06例...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路锥置钉技术比较,评价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应用球形探针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应用球形探针技术或传统开路锥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其中56例采用直径2.5 mm球形探针穿刺(球形探针组),其余50例采用传统开路锥穿刺(传统组)。术后采用CT检查确认螺钉位置以评估置钉准确性。结果球形探针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96枚,传统组共置入264枚。术后CT显示球形探针组置钉准确率为97.64%,7枚置钉不良;传统组置钉准确率为83.71%,43枚置钉不良。2组置钉准确率及穿透椎弓根内侧、椎弓根外侧、椎体前壁骨皮质螺钉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1例出现L5神经根损伤致足下垂;球形探针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脑脊液漏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开路锥置钉技术相比,球形探针技术能更准确置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减少因螺钉位置不良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疾病 内固定器
下载PDF
SRS-Schwab 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
19
作者 陈毅 赵亮 王利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2期5968-5971,共4页
目的探讨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的33例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患者内... 目的探讨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治疗的33例胸腰椎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患者内固定前、内固定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后2周除骨盆投射角(PI)外,其余参数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除PI、胸腰段后凸角(TLK)外,其余参数与内固定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S-SchwabⅣ级截骨矫形术能有效地恢复退变性胸腰椎/腰椎后凸畸形(TL/LDK)患者的矢状面平衡,且矫正丢失少,融合率高,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胸椎 退变性疾病 截骨 后凸
下载PDF
切除第11肋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腰段脊椎病变
20
作者 王大兴 解京明 +1 位作者 张颖 王迎松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腰段脊柱病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胸腰段病变的患者,均采用切除第11肋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直接暴露胸腰段椎体,施行各类脊柱手术。结果 本组手术暴露时间为30~...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腰段脊柱病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胸腰段病变的患者,均采用切除第11肋的经膈肌胸、腹膜外胸腹联合切口,直接暴露胸腰段椎体,施行各类脊柱手术。结果 本组手术暴露时间为30~50min,病灶清除彻底,螺钉位置理想。术后发生气胸1例,乳糜液漏1例。62例平均随访23个月,无钢板断裂、植骨不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手术切口对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胸腰段脊椎病变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脊柱疾病 胸椎 腰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