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 paraplegic gait orthosis in thoracolumbar spinal cord injury 被引量:2
1
作者 Lang Shuai Guo-hua Yu +4 位作者 Zhen Feng Wan-song Wang Wei-ming Sun Lu Zhou Yin Y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997-2003,共7页
Paraplegic gait orthosis has been shown to help paraplegic patients stand and walk, although this method cannot be individualized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pinal cord injurie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lower e... Paraplegic gait orthosis has been shown to help paraplegic patients stand and walk, although this method cannot be individualized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pinal cord injurie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There is, however, a great need to develop individualized paraplegic orthosis to improv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for paraplegic pati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36 spinal cord(below T4) injury patients were equall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cluding maintenance of joint range of motion, residual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standing training, balance training,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n individualized paraplegic locomotion brace and functional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spinal cord injury levels and muscle strength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fter 3 month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hieved therapeutic locomotion in 8 cases, family-based locomotion in 7 cases, and community-based locomotion in 3 cases. However, locomotion was not achieved in any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ized paraplegic brac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locomo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spinal cor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paraplegia brace thoracolumbar spine locomotion ability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 hip-knee ankle foot orthosis knee-ankle foot orthosis ankle foot orthosis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An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in 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Zhicheng Zhang Fang Li Tiansheng Su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3077-3086,共10页
This is an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y, estab- lished from February 2009 to July 2010. The expert consensus consists mainly of six parts with a total of 54 recommend... This is an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y, estab- lished from February 2009 to July 2010. The expert consensus consists mainly of six parts with a total of 54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the overview (one item); pre-hospital care (one item);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13 items); treatment (23 item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jor com- plications (12 items); and rehabilitation (four item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Chinese experts have published a consensus on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The expert consensu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Delphi method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Each recommendation is supported by and was interpreted using multi-level evidences. The level of agreement with the rec- ommendation among the panel members was assessed as either low, moderate, or strong. Each panel member was asked to indicate his or her level of agreement on a 5-point scale, with "1" cor- respondJng to neutrality and "5" representJng maxJmum agreement. Scores were aggregated across the panel members and an arithmetic mean was calculated. This mean score was then translated into low, moderate, or strong. After all of the votes were collect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no low-level recommendations, 10 moderate-level recommendations, and 44 strong-level recom- mendations. An expert consensus was reached and was recognized by Chinese spine surgeons. Wide-scale adoption of these recommendations is urg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thora- columbar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in a broader attempt to create a standard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expert consensus thoracolumbar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guideline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neurological func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grant-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于超 刘建生 +4 位作者 张磊 孟小娜 魏巍 杨艳 姚立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的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将其按照术后住院期间是否... 目的分析影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的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将其按照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n=67)和非感染组(n=81)。收集患者的临床、手术及实验室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风险模型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67.23±5.26)岁vs.(60.21±4.25)岁]、糖尿病占比(62.69%vs.3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比(73.13%vs.40.74%)、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量表(ASIA)分级A级人数占比(47.76%vs.14.81%)、ASIA分级D级人数占比(5.97%vs.38.27%)、留置导尿占比(53.73%vs.27.16%)、间歇导尿占比(46.27%vs.73.84%)、血清C反应蛋白(CRP)[(57.85±9.72)mg/L vs.(44.84±10.22)mg/L]、降钙素原[(0.37±0.08)μg/L vs.(0.23±0.07)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COPD、留置导尿、高龄、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是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ASIA分级高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82(95%CI:0.956~1.000),敏感度为95.522%、特异度为97.531%。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感染与糖尿病、合并COPD、留置导尿、高龄、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ASIA分级高为其保护因素,同时据此风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
4
作者 梁俊豪 陈罗西 +2 位作者 刘付龙 刘思源 赖华兵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2组均接受坐位及卧位的CST,A组在不稳定支撑面(训练球)上训练,B组在稳定支撑面(训练床)上训练,均连续训练8周。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10周,评估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ASIA)改善效果;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2、4、6、8、10周,采用脊髓功能独立性评分(SCIM)、功能独立性测定评分(FIM)和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量表(WISCIⅡ)评分评估2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评估2组立位姿势控制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复查X线片检查伤椎矢状位Cobb′s角。结果训练后10周,A组B、C、D级分别为8、23、17例,B组分别为11、30、7例,A组ASIA分级改善效果均优于B组(P<0.05)。训练后4、6、8、10周,A组SCIM、FIM和WISCIⅡ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A组静态睁眼轨迹长度、静态闭眼轨迹长度、单位时间轨迹长度、动态稳定轨迹长度和动态达目的时间均长于B组(均P<0.05);A组各时间点Cobb′s角均明显小于B组(均P<0.05)。结论不稳定支撑面CST可显著改善胸腰椎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脊髓残损修复和步行功能,可在无视觉反馈帮助下有效促进患者立位姿势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支撑面 核心稳定性训练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康复疗效
下载PDF
MOTOmed运动训练干预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独立性的影响
5
作者 侯铁东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68-71,80,共5页
目的:研究MOTOmed运动训练干预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康复训练进行干预... 目的:研究MOTOmed运动训练干预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MOTOmed训练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运动评分、徒手法肌力检查(MMT)评分以及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ROM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RO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FIM及ASI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及ASI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MMT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MM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MMT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MM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以MOTOmed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生活独立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Omed运动训练 胸腰段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功能独立性
下载PDF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complicated by simple conus medullaris injury
6
作者 余斌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7年第4期283-285,共3页
Between 1990 and 1996, 15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complicated by simple conusmedullaris injury were admitted. All patients were Injured by falling from height (mean, o meters). Clinical symp-toms in... Between 1990 and 1996, 15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complicated by simple conusmedullaris injury were admitted. All patients were Injured by falling from height (mean, o meters). Clinical symp-toms indicated hypoesthesia or anesthesia of S3-5 sensory region,dysporia and urinary dysfunction. but normal sensation and motion of the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ies. Waston-Jones classified the spinal cord and nerve root injury following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our observations, it should be classfied into five types: 1) concussion of the conus medullaris; 2) simple incomplete injury of the conus medullaris; 3) simplecomplete injury of the conus medullaris; 4) spinal cord transection and partial nerve root injury; 5) spinal cordtransection and entire nerve root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spinal cord INJURY clinical diagnosis
下载PDF
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红艳 徐维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8-1343,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护理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51例胸腰椎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型胸...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护理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51例胸腰椎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术后1 h有32例病人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1.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较高、高血压、糖尿病、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级较高和术后低体温是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此建立预测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经验证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一致性指数为0.806,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0.772,0.854],在8%~82%范围内列线图预测净获益值较高。结论:BMI较高、高血压、糖尿病、ASIA分级较高和术后低体温是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坐式八段锦在胸腰段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杜晓梅 肖泽埠 +3 位作者 游洋 戴丽华 伍海庆 范苏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在胸腰段脊髓损伤(SCI)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SCI康复期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与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在胸腰段脊髓损伤(SCI)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SCI康复期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与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坐式八段锦锻炼,干预12周。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综合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综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坐式八段锦锻炼干预能有效提高胸腰段SCI康复期患者综合功能,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髓损伤 康复期 坐式八段锦
下载PDF
胸腰撑开支具联合智能间歇站立床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林乐 王锡祥 +2 位作者 杨千克 苏洁慧 卢君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胸腰撑开支具联合智能间歇站立床训练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28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脊髓损伤常规治疗的同时,穿戴自主研发的胸腰椎撑开支具,于智能间歇站立... 目的分析应用胸腰撑开支具联合智能间歇站立床训练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28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脊髓损伤常规治疗的同时,穿戴自主研发的胸腰椎撑开支具,于智能间歇站立床早期进行站立训练;对照组因不同原因延长术后卧床时间,仅接受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行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同时评估患者站立训练安全性及卧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腰椎(L1~4)及股骨颈骨密度在治疗后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代谢标志物均有所上升,对照组患的N-MID、β-CTX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胸腰椎撑开支具并联合智能站立床训练,能够有效减少该类患者术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延缓骨质流失、改善骨代谢指标进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 支具 站立训练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指标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坤 董晖 朱红鹤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68-71,74,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比较两组康复指...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比较两组康复指标、步行能力、生活独立性。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步行功能优于对照组;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中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加快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骨折愈合与脊柱功能恢复,提高其步行功能,增强生活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训练 步行能力 生活独立性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对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宗儒 徐晓龙 +5 位作者 张文辉 杨玉平 范立真 张辉 柳少光 台会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48例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A组(29例)和B组(19例)。A组患者伤后24 h内行急诊手术治疗,B组患者伤后3~5 d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48例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A组(29例)和B组(19例)。A组患者伤后24 h内行急诊手术治疗,B组患者伤后3~5 d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191.6±35.1)min长于B组的(156.4±23.6)min,术中出血量(968.5±114.3)ml多于B组的(468.8±85.8)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情况。末次随访时,A组有4例由术前的A级恢复为B级,好转率为13.8%(4/29);B组有2例由术前的A级恢复为B级,好转率为10.5%(2/19)。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手术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且对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显著效果,因此需先行对症支持治疗、处理基础疾病、改善一般情况后,再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完全性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家庭功能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武茜 牛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目的 研究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在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的86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观察组实施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 目的 研究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在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的86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观察组实施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各项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Botsford、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对于提高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家庭功能及改善健康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
下载PDF
不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月 白皦辉 岳旭珂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76例... 目的对比分析不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康复方法将其分为不稳定组(41例)和稳定组(35例),不稳定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稳定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下肢运动能力、躯干控制能力、跌倒风险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不稳定组患者Brunel平衡量表(BBA)中的站位、步行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稳定组(t=4.445、4.163-2.852,P<0.001、P<0.001、P=0.006),坐位评分无明显差异(t=0.241,P=0.810);不稳定组患者脊髓损伤步行指数量表Ⅱ(WISCI-Ⅱ)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躯干控制能力测试量表(TCT)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组(t=4.153、2.939、3.568、2.964,P<0.001、P=0.004、P=0.001、P=0.004),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稳定组(t=4.649,P<0.001)。结论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相比,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更能明显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及躯体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不稳定支撑面 稳定支撑面
下载PDF
手术时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海涛 张晓越 +4 位作者 刘康 杨维新 左可斌 贾斌 黄咏梅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以损伤至手术时间≤8 h和>8 h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以损伤至手术时间≤8 h和>8 h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Ⅰ期愈合、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 h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长于≤8 h组(P<0.05)。末次随访时,≤8 h组的ASIA分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8 h组(P=0.007)。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从损伤至手术时间>8 h、椎管受压程度、ASIA分级为A级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手术可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末次随访神经功能,对身体状况稳定的患者宜早期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性骨折 脊髓压迫 手术时间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荣辉 张志承 苏城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核承气加味汤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伤椎高度,以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ASIA脊髓损伤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脊髓损伤评分和伤椎高度,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桃核承气加味汤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伤椎高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截瘫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树清 胥少汀 +1 位作者 李建民 李京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行后正中入路前减压的效果与措施。方法:术前悬吊牵引、局麻,后正中入路。经一侧椎弓根行前减压,64例中,27例有椎板骨折,脊椎短节段固定。行椎体、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后4周带支具起床... 目的:探讨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行后正中入路前减压的效果与措施。方法:术前悬吊牵引、局麻,后正中入路。经一侧椎弓根行前减压,64例中,27例有椎板骨折,脊椎短节段固定。行椎体、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后4周带支具起床。结果:随访平均43个月(20~70个月)。畸形矫正:Cobb氏角平均12°(术前17°/术后5°);术后椎管扩大62%(术前5%/术后67%);不全瘫痪术后提高1级或1级以上739%(34/46);平均45个月脊椎融合。结论:最大限度椎管前方减压是治疗的关键:术前、中、后正确运用脊柱过伸,维持脊柱曲线是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胸腰椎骨折 截瘫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7
作者 施建党 白雷 +2 位作者 丁惠强 赵浩宁 王自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与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9月-2006年3月,收治34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前路减压椎体...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与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9月-2006年3月,收治34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7~54岁。骨折椎体节段:T112例,T125例,L18例,L23例。术前Cobb角为(36.33±3.13)°;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2.34±11.61)mm;神经功能JOA评分为(10.44±1.12)分,病程为8~50个月,平均25个月。B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18~56岁。骨折椎体节段:T112例,T126例,L17例,L21例。术前Cobb角为(38.55±4.22)°;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0.61±10.22)mm;神经功能JOA评分为(10.23±2.23)分。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28个月。既往采用非手术治疗A组12例,B组10例;手术治疗A组6例,B组6例,均为椎板减压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两组各4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Cobb角、JOA评分及伤椎前后缘高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6个月,平均13.5个月。Cobb角A组为(12.78±3.76)°,较术前改善(24.23±1.64)°;B组为(10.56±4.23)°,较术前改善(26.66±1.66)°。JOA评分,A组为(14.21±1.08)分,较术前改善(3.92±1.33)分;B组为(13.14±2.32)分,较术前改善(3.12±1.95)分。术后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差A组为(3.11±1.06)mm,较术前改善(18.03±2.14)mm;B组为(2.56±1.33)mm,较术前改善(20.36±3.78)mm。两组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胸腔积液2例,局限性肺不张4例,肋间神经痛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B组发生脑脊液漏3例,未经特殊处理自愈。两组均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神经症状均无加重。结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中医康复方案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蔡素芳 冯晓东 +3 位作者 李丽 吴劲松 饶婷 江一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优化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8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接受中医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周期,治疗前后均采用标准化评定...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优化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8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接受中医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周期,治疗前后均采用标准化评定方法测量2组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感觉功能=0.045,P运动功能=0.038、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0.025)。结论:该研究表明综合性及规范化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案 胸腰段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出院随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焦永倩 张瑾超 +2 位作者 张艳卿 童莉 李彬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8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探讨入户随访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出院自我感受负担效果影响,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引导其理性自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进行截瘫患... 目的探讨入户随访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出院自我感受负担效果影响,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引导其理性自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进行截瘫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和复查,观察组由专职护士实施系统的为期1个月(4次)入户专病随访以及电话随访至出院后12个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自我感受负担及抑郁心理的差异。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各评价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入户专病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减轻,抑郁心理减轻明显(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及出院后持续居家专病随访,能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及抑郁心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髓损伤 截瘫 自我感受 护理
下载PDF
手术入路的选择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秦入结 李垠 +2 位作者 宋波 史东平 葛祥祯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后路和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4例,其中19例同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经侧前方减压植骨Z-plate钛板内固定18例。观察两组的术中... 目的比较经后路和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4例,其中19例同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经侧前方减压植骨Z-plate钛板内固定18例。观察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并评价复位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42例均获9~36个月随访。后路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小于前路组(P〈0.05),椎体前高丢失及Cobb角丢失后路大于前路(P〈0.05),后、前路术后Frankel分级各改善1.2级与1.8级。结论前、后路手术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应依据椎管占位的程度和脊柱结构的综合稳定性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脊髓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