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遨游何必故乡邪”:诸葛亮故乡观念与出仕选择探析
1
作者 申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遨游何必故乡邪”语境关涉汉末不同社会阶层对于归乡出仕的态度,而在三国鼎峙的时代背景之下,鱼豢等曹魏史家对于蜀汉史的叙述常隐含着一定政治敌意,甚至有时会存在误导性虚构。诸葛亮规劝游学好友孟建勿北归家乡仕魏之缘由并非因其... “遨游何必故乡邪”语境关涉汉末不同社会阶层对于归乡出仕的态度,而在三国鼎峙的时代背景之下,鱼豢等曹魏史家对于蜀汉史的叙述常隐含着一定政治敌意,甚至有时会存在误导性虚构。诸葛亮规劝游学好友孟建勿北归家乡仕魏之缘由并非因其故乡情感淡薄或不敢与曹魏士大夫竞争。事实上,诸葛深受故乡文化影响,其政治立场与曹操、刘表等人存在冲突,故而最终选择追随共同政治目标的汉室宗亲刘备出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故乡观念 出仕 三国
下载PDF
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伯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 ,塑造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 :(1)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2 )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 ,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3)多方刻画诸葛...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 ,塑造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 :(1)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2 )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 ,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3)多方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作品对诸葛亮的“多智”虽有夸张过甚之处 ,但对此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就总体而言 ,书中的诸葛亮形象仍然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智慧 忠贞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之移花接木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子运 徐海斌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6-109,共4页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最光辉的形象,其塑造方法除在史实上进行夸张之外,其他诸如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七星坛祭风、二气周瑜、智取汉中、奉召班师等故事都是根据历史上其他人的事迹综合加工创作出来的。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移花接木 史实
下载PDF
是智是怯说子午——《三国演义》诸葛亮智能性格侧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喻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8-90,94,共4页
《三国演义》中魏延所提出兵发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被诸葛亮拒绝,多数论者认为这是诸葛亮的一大失误。本文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地理特征,认为上庸在魏军控制之中,如引兵入子午谷,只能是死路一条,魏延之计勇而无谋,诸葛亮未予采纳... 《三国演义》中魏延所提出兵发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被诸葛亮拒绝,多数论者认为这是诸葛亮的一大失误。本文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地理特征,认为上庸在魏军控制之中,如引兵入子午谷,只能是死路一条,魏延之计勇而无谋,诸葛亮未予采纳,乃正确决策。此事足显诸葛亮之智,而非露其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子午道
下载PDF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 被引量:4
5
作者 沈伯俊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主要精髓是: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哥们义气;而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奋斗目标,应予...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主要精髓是: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哥们义气;而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奋斗目标,应予基本肯定。忠贞是诸葛亮的重要品格,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自有其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国家统一
下载PDF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德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5-12,共8页
马谡所谓的"街亭违命"罪难于成立;"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也并非导致街亭兵败的真正原因。导致街亭乃至此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蜀军的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街亭之败,马谡身为主将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其性... 马谡所谓的"街亭违命"罪难于成立;"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也并非导致街亭兵败的真正原因。导致街亭乃至此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蜀军的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街亭之败,马谡身为主将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其性质而论,尚不属指挥错误,而是指挥不力甚至是指挥不动的问题。马谡虽有罪责,但并没严重到非斩不可的程度。诸葛亮北伐的最终目标是北定中原,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稳扎稳打,决不作无谓冒险;二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北伐战争的规律,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进攻策略和作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诸葛亮 马谡
下载PDF
为诸葛亮析疑辩诬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伯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16,共6页
本文针对近年来批评和责难诸葛亮的三个问题予以辨析。认为:(1)"三顾茅庐"事实确凿,本无可疑;(2)"借刀杀关羽"毫无根据,完全站不住脚;(3)综观其战略战术、统率能力、改革创新、军事实绩等,证明诸葛亮当之无愧地堪... 本文针对近年来批评和责难诸葛亮的三个问题予以辨析。认为:(1)"三顾茅庐"事实确凿,本无可疑;(2)"借刀杀关羽"毫无根据,完全站不住脚;(3)综观其战略战术、统率能力、改革创新、军事实绩等,证明诸葛亮当之无愧地堪称一流军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三顾茅庐 关羽 一流军事家
下载PDF
在失败中塑造英雄人物——诸葛亮形象塑造刍议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伦才 阎春萍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9-142,共4页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巧妙地利用反面环境表现正面性格,在失败中保护、歌颂英雄人物,在悲剧气氛中烘托英雄人物,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的形象。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英雄人物 形象塑造
下载PDF
《三国演义》的人物、结构和主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三国演义》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小说着力表现的是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三个接力式的人物,他们是三国这段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强者,其他人物都直接间接地陪衬或烘托这三个人物。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曾探 诸葛亮 司马懿
下载PDF
诸葛亮荆益战略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天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6-48,共3页
荆益战略是诸葛亮至为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集团始则进取荆州,窥北控南。继而又占夺西川,卒成帝业。蜀汉基业成在荆州,败也在荆州。在中原逐鹿,三国纷争,蜀汉相对孱弱的历史条件下,尤其... 荆益战略是诸葛亮至为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集团始则进取荆州,窥北控南。继而又占夺西川,卒成帝业。蜀汉基业成在荆州,败也在荆州。在中原逐鹿,三国纷争,蜀汉相对孱弱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当军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诸葛亮若能审时度势,事变策异,主动放弃荆州,退守西川,如此,既可与东吴修好,又能确保刘备集团的锐气,进而全力伐曹,克复中原,则汉室可兴,霸业定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荆益战略 蜀汉 成败
下载PDF
依附与独立——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双重文化人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英然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为对权势的选择与依附,又有对个体人格的保持与独立。这是封建时代杰出知识分子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双重文化人格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下载PDF
《隆中对》的成功与失误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6-62,共7页
《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预见到天下三分的未来,指出了实现天下三分的途径,提出了"兴复汉室"的长远任务,这是它的成功之处。"跨有荆益"是它最大的失误之处。
关键词 《隆中对》 三国 诸葛亮
下载PDF
才较仲达胜一筹 业比司马输三分——从诸葛亮与司马懿形象比较窥探蜀汉命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莹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2-55,共4页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才远在司马懿之上,其功业按理应不在仲达之下。但因其悲剧性格成为恢复汉室的致命弱点,且无家族势力支撑,而司马懿却具有乱世争霸的性格特点与有利条件,加之争战双方力量的悬殊。最终,智谋超仲达的诸葛亮未能...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才远在司马懿之上,其功业按理应不在仲达之下。但因其悲剧性格成为恢复汉室的致命弱点,且无家族势力支撑,而司马懿却具有乱世争霸的性格特点与有利条件,加之争战双方力量的悬殊。最终,智谋超仲达的诸葛亮未能击败对手司马懿,完成大业。而智谋逊于诸葛亮的司马懿却能够扫平一切障碍,成功掌握曹魏军政大权,为其子孙平三国建晋朝,奠定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窥探 形象 《三国演义》 性格特点
下载PDF
诸葛玄死于西城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满仓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8-21,共4页
陈寿的《三国志》关于诸葛玄的记载太简略了,袁晔的《献帝春秋》中关于诸葛玄的记载不但与《三国志》不矛盾,而且还能对其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补充。诸葛玄任豫章太守确实是袁术所任命的,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诸葛玄在背弃袁术归依刘表后... 陈寿的《三国志》关于诸葛玄的记载太简略了,袁晔的《献帝春秋》中关于诸葛玄的记载不但与《三国志》不矛盾,而且还能对其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补充。诸葛玄任豫章太守确实是袁术所任命的,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诸葛玄在背弃袁术归依刘表后,派人护送诸葛亮等侄子侄女到达荆州,而自己仍留在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诸葛玄 诸葛亮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影子艺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柏桥 《太原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富魅力的艺术形象。文中不但有大量直接描写诸葛亮的智慧神奇之处,而且也有意识地运用了影子艺术,以不直接写诸葛亮而又处处见"诸葛亮"的方式来渲染和凸显诸葛亮这个艺术典型。这不但无限延伸了诸葛...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富魅力的艺术形象。文中不但有大量直接描写诸葛亮的智慧神奇之处,而且也有意识地运用了影子艺术,以不直接写诸葛亮而又处处见"诸葛亮"的方式来渲染和凸显诸葛亮这个艺术典型。这不但无限延伸了诸葛亮的智慧,也让其如神人一般存在于作品中,使这个艺术形象接近完美,但这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影子艺术 完美形象 悲剧
下载PDF
三国时期上庸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刘备诸葛亮的失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前程 占艳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10,13,共7页
古上庸地区地处汉水、长江之间,北抵汉水,西连汉中,南接长江,东通襄阳,在汉末三国时期具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战略价值,是三国英雄争霸的重要战场之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集团成功夺取上庸之地,却因浓烈的享乐主义思想和麻痹轻敌而... 古上庸地区地处汉水、长江之间,北抵汉水,西连汉中,南接长江,东通襄阳,在汉末三国时期具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战略价值,是三国英雄争霸的重要战场之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集团成功夺取上庸之地,却因浓烈的享乐主义思想和麻痹轻敌而痛失荆州和上庸。蜀汉建兴五年(227年),孟达谋划叛魏归蜀,诸葛亮因内部权力之争和个人喜好而消极处事,断送了上庸回归蜀汉之路,失去了蜀汉事业由弱变强、实现战略转折的良机,也充分暴露了蜀汉用人制度的严重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上庸 刘备 诸葛亮
下载PDF
《隆中对》的政略修改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方针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满仓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2-19,共8页
蜀汉的政略方针在夷陵之战以前和以后是有变化的。夷陵之战的失败,给了蜀国一个沉重的教训,使它的当权人诸葛亮不得不对蜀汉的政略方针作一深入的思考,其结果,就是蜀汉政权对以前的政略方针作了局部的调整和改变。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 蜀汉的政略方针在夷陵之战以前和以后是有变化的。夷陵之战的失败,给了蜀国一个沉重的教训,使它的当权人诸葛亮不得不对蜀汉的政略方针作一深入的思考,其结果,就是蜀汉政权对以前的政略方针作了局部的调整和改变。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既不是北伐中原,也不是以攻为守,而是进占陇右,进而占有关中,配置起两路进攻中原的另一支钳臂。这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都体现出来。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义主要为:一具有弥补蜀汉以前政略失误;二关系到蜀汉的国力能否进一步壮大;三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四关系到能否与孙吴一起建立起新的钳形攻击曹魏的态势。诸葛亮北伐把主战场推向魏境,使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大大地宣扬了蜀汉国威,鼓舞了蜀汉君臣和军民振兴蜀汉的壮志。其预期战略目标虽未实现,但对蜀汉国力的增强,对主敌曹魏的防御,都是不可低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中对》 诸葛亮 北伐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的三位最杰出战略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亚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7-102,共6页
在《三国演义》中,三位最杰出的战略家分别是曹操、鲁肃、诸葛亮:曹操具有最远大的战略眼光,富于最卓越的战略才能,创造最突出的历史功业,成为第一位的战略家;鲁肃深刻认识汉朝命运,正确应对曹操集团,着力促成和维护孙权刘备联盟,成为... 在《三国演义》中,三位最杰出的战略家分别是曹操、鲁肃、诸葛亮:曹操具有最远大的战略眼光,富于最卓越的战略才能,创造最突出的历史功业,成为第一位的战略家;鲁肃深刻认识汉朝命运,正确应对曹操集团,着力促成和维护孙权刘备联盟,成为第二位的战略家;诸葛亮完整规划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毕生坚持复兴汉朝的战略目标,成为第三位的战略家。罗贯中在主观上力图使曹操妖魔化、鲁肃边缘化、诸葛亮神圣化,但是终究无法改变他们战略家身份的实际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战略家 曹操 鲁肃 诸葛亮
下载PDF
巴渝方志所载三峡地区踏碛习俗考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茂松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11,共5页
踏碛习俗是三峡地区的人们在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为了纪念诸葛亮而举行的各种游乐活动。此种习俗在唐宋时期曾经盛极一时,及至清中期发生流变,逐渐消失。踏碛习俗流变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地区在明末清初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传承踏碛习俗... 踏碛习俗是三峡地区的人们在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为了纪念诸葛亮而举行的各种游乐活动。此种习俗在唐宋时期曾经盛极一时,及至清中期发生流变,逐渐消失。踏碛习俗流变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地区在明末清初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传承踏碛习俗的本地人大量死亡,外来移民对诸葛亮的情感已不如原本地先人那么强烈。文化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传统,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人始终是传播文化习俗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诸葛亮 踏碛习俗
下载PDF
诸葛亮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海营 《襄樊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2-17,共6页
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11至2011年间国内外学术界公开发表的诸葛亮研究成果进行搜罗、比对、归纳与交叉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关于诸葛亮的学术研究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并于1980年后形成研究热潮,期间经历1981—1985和1991—199... 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11至2011年间国内外学术界公开发表的诸葛亮研究成果进行搜罗、比对、归纳与交叉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关于诸葛亮的学术研究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并于1980年后形成研究热潮,期间经历1981—1985和1991—1995两个研究的小高峰后至2006—2011年达到学术研究最高峰。袁思强、沈伯俊、马强、谭邦和四位学者单篇研究成果处于高被下载和高被引用前10位,处于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1985年以前,关于诸葛亮研究的学术热潮主要集中在历史考诠方面,而近20年则主要集中在家世背景、成长修为和艺术形象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文化 诸葛亮 文献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