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ecting the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A Case Study of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1
作者 HE Aihong WANG Yil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4期45-48,52,共5页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is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China'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s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public finance, lacking mar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is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China'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s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public finance, lacking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That not only increases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leads to the incomprehensive compensation scope. Moreover, China'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acks market mechanism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et 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calculate offsets. This paper takes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economy,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reference poi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polic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prov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minority areas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farmers under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poor mountain areas: A case study of the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被引量:3
2
作者 HE Ren-wei GUO Shi-li +1 位作者 DENG Xian ZHOU K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958-973,共16页
Social capital in the form of social resources or social net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velihood capital of farmer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poor households and increase income. It is imp... Social capital in the form of social resources or social net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velihood capital of farmer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poor households and increase income.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reasons underlying the livelihood strategy choices of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under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is study, the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 povertystricken mountainous area in southwestern China, was selected as the case study area, and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livelihood strategie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non-agricultur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On average,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the ratio of farmers’ nonagricultural income to total productive income(Income_Rto) increased by 0.002% and 0.062%,respectively. Collective social capital, with the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PECO) as the carrier,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non-agricultur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farmers;on average,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PECO, Income_Rto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0.053%. However, this effect was only significant in the river valley area.(2) The incom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y types were explained by the livelihood strategy choices of farmers. As non-agricultural work can bring more benefits, the labor force exhibited one-way migration from villages to cities, resulting in a lack of the subje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PECO in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come for farmers. Finally,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policy recommendations with respect to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and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apit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Village types Rural revitalization Poor mountain areas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下载PDF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Qiandongnan Prefecture
3
作者 Wen ZHOU Dafeng P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12期50-56,61,共8页
The revital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preliminary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of Qian... The revital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preliminary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of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this article summaries the main contents of Qiandongnan Prefecture’s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from the aspects of key point( rural industries),assisting forces( ethnic culture and folklore industry)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human resources),and proposes tha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an be implemented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rough consolidating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culture to realize simultaneous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rural culture,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and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VITALIZATION ETHNIC minority area Industry TALENT Culture Qiandongnan Prefecture
下载PDF
HPV Infection among Uygur Women in a Rural Area of Hetian Prefecture,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被引量:8
4
作者 Sulaiya HUSAIYIN Mayinuer NIYAZI +7 位作者 WANG Li hong WANG Jun Jie WANG Jian Bing Ayeti SIMAYI WANG Lin Zumurelaiti AINIWAER MA Chun Hua Jennifer S.SMITH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934-936,共3页
It is not clear how HPV infection is prevalent among Uygur wome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nd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HPV infection is related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inci... It is not clear how HPV infection is prevalent among Uygur wome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nd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HPV infection is related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incidence among them. A study including 883 Uygur women were conducted from 2006 to 2007 in Hetian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Infection among Uygur Women in a Rural Area of Hetian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
下载PDF
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俞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对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行评估,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西昌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7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电子病历收集孕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采... 目的:对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行评估,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西昌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7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电子病历收集孕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采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统计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状况,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1705例新生儿中,维生素D营养状况充足者共197例(11.55%),不足/缺乏者1508例(88.45%)。孕妇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OR=0.906,95%CI:0.820~0.997)、维生素D补充(OR=0.826,95%CI:0.690~0.989)及新生儿出生胎龄高(OR=0.912,95%CI:0.835~0.996)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而日照不充足(OR=1.284,95%CI:1.051~1.568)、孕期维生素D缺乏(OR=1.484,95%CI:1.017~2.166)及分娩季节为冬春季(OR=1.316,95%CI:1.017-1.693)是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不足/缺乏发生率高,应关注此地区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及时干预,以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 新生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的地方立法研究(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华袁媛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特质传承的载体,也是开发文旅产业的宝贵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指引,而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所... 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特质传承的载体,也是开发文旅产业的宝贵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指引,而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困难、少数民族非遗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对非遗进行开发利用的期望则彰显了在国家非遗法框架下以少数民族地区自治立法推进非遗工作的必然性。这样的立法具有上位法的制度空间、也有大量先行实践的立法先例、更有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作为参考,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下载PDF
民族地区智库建设调查研究——基于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的抽样分析
7
作者 郭建文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意义]民族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智库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抽取8个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民族地区智库发展的现状。[结果/结论]民族地区当... [目的/意义]民族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智库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抽取8个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民族地区智库发展的现状。[结果/结论]民族地区当前智库发展呈现规模小、水平低、分散封闭、民族特点被忽视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智库建设意识不强、认知不清、物质资源匮乏、人才短缺和行动迟缓。因此,本文认为提升认识、强化学习、整合资源、以人才为本、走民族特色之路,加强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智库建设 民族自治州 抽样分析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优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8
作者 李婷婷 王洋 盘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以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为关键,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性,进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意义 问题 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raining Effects Evaluation by Matching Methods: Evidence from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1
9
作者 Jiachun Xie Xingxu Li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13年第6期398-408,共11页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raining is one of important poverty alleviation measures in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raining participation situation and evaluates training effects by matching methods in the case of co...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raining is one of important poverty alleviation measures in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raining participation situation and evaluates training effects by matching methods in the case of coastal autonomous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by using 2053 rural household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training participation from 2006 to 2008 is 26.39 percent. In addition, ATE is 18.33 percent, TT is 18.99 percent, TUT is 18.09 percent. And,TUT .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raining program is effective and well-directed in coastal autonomous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autonomous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Treatment Effect Training Effects EVALUATION MATCHING EVALUATION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 陈思颖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116,166,共10页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三治”基础上增加“政治”与“智治”,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三治”基础上增加“政治”与“智治”,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脱贫乡村治理的案例审思,剖析民族地区脱贫乡村治理目前仍存在的现实矛盾:治理主体的逐利性与治理事务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治理手段的先进性与村民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硬治理的外嵌性与软治理的内生性之间的矛盾。在深入分析“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动因,论证“五治”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遵循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规范—治理目标为治理逻辑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融合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基于治理实践,提出合理划分主体权责和保障程序公正、转变旧有思想观念和提高治理主体文化水平、强化宏观法律保障和兼具地方柔性约束等解决怒江州脱贫乡村治理现存矛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乡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治融合” 乡村治理体系
下载PDF
贵州黔西南州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凯 李博 +2 位作者 吴相波 肖玖军 曹建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2期66-73,共8页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是构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完善“双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重点选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流失脆弱性、石漠化脆弱性评价等因子作为主因子进行分析,...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是构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完善“双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重点选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流失脆弱性、石漠化脆弱性评价等因子作为主因子进行分析,调查影响喀斯特石漠化区自然地理特征和主导环境影响因子,形成各单因子本底评价结果。运用区域性生态廊道修正方法对“三调”地类弱生态功能区和有显著生态保护功能的图斑地块进行拓扑分析,综合集成分析和修正,形成黔西南州生态保护“两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5803.89 k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4.53%;生态保护重要区面积8808.20 k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52.40%。该研究为其他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提供借鉴,同时也为黔西南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优化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重要性 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喀斯特石漠化区 黔西南州
下载PDF
东北朝鲜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失与社会治理——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朴美兰 程昊 《东疆学刊》 CSSCI 2023年第1期64-69,127,128,共8页
东北朝鲜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失给边疆安全与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保持一定人口规模与高素质的人口质量,能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的人口发展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流失的局面,优... 东北朝鲜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失给边疆安全与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保持一定人口规模与高素质的人口质量,能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的人口发展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流失的局面,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对维护边疆安全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朝鲜族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人口流失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特色村落富集地区乡村振兴应对策略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颖 裴新生 赖楚杨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7期35-44,共10页
特色村落富集地区作为拥有较高价值资源的地域,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发展的重任,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落实此类地区的乡村振兴有待讨论。面对传统乡村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实施性不足,特色村落富集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需要发生... 特色村落富集地区作为拥有较高价值资源的地域,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发展的重任,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落实此类地区的乡村振兴有待讨论。面对传统乡村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实施性不足,特色村落富集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需要发生价值理念和规划方法的转变,认识到特色乡村资源的多元价值,以及空间层次更丰富的规划策略的必要性。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特色村落富集地区的典型案例,基于乡村多元价值的识别,构建分层分类的乡村空间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的空间管控策略和规划传导要求,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落富集地区 乡村价值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振兴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驻村干部助力产业振兴的实践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鑫怡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9期118-121,共4页
选派干部驻村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驻村干部作为一支外部力量,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现实遮蔽。该文通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具体实践帮扶案例研... 选派干部驻村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驻村干部作为一支外部力量,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现实遮蔽。该文通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具体实践帮扶案例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驻村干部主要存在驻村任期较短、职责定位不清,政策把握不准、思想认知不足,工作积极性低及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完善驻村干部制度、延长驻村干部任期链,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切实履行干部职责,强化驻村干部思想认知、提高工作积极性,加强技能知识培训、提高干部专业素养等方面入手,以使驻村干部的制度优势发挥最大功效,为推进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强劲的主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驻村干部 民族地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参与海外利益保护
15
作者 吴明策 秦永红 戴永红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8,142,共12页
当前中国海外利益规模越来越大,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与日俱增,海外利益保护的难度和强度陡然增加,仅仅依靠中央政府来实现海外利益的有效保护已然捉襟见肘,更多力量共同保护海外利益已是大势所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统一于政府的整体范畴... 当前中国海外利益规模越来越大,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与日俱增,海外利益保护的难度和强度陡然增加,仅仅依靠中央政府来实现海外利益的有效保护已然捉襟见肘,更多力量共同保护海外利益已是大势所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统一于政府的整体范畴之内,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央地关系在海外利益保护中表现为协调一致性,地方政府的参与可以有效填补海外利益保护的真空区域。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政府中的特殊存在,在央地关系中既符合协调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既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在深刻认识自身参与海外利益保护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扬长避短,从理念、能力、机构、机制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事半功倍地参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利益保护 央地关系 民族地区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四川省甘孜州的调查与思考
16
作者 杜明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6-91,98,共7页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以四川省甘孜州为例,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民族地区农村通过改革推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获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有效的经验和积极启示。但改革...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以四川省甘孜州为例,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民族地区农村通过改革推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获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有效的经验和积极启示。但改革还存在如数据不完整、治理能力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难度、产权交易市场推进缓慢等问题。提出应加强宣传培训、完整相关数据、健全经营管理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发展要素、发展交易市场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 甘孜州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研究
17
作者 李可欣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7期172-175,共4页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核心驱动力,而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则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经济基础。为全面切实了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实况,以大理白族自治州...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核心驱动力,而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则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经济基础。为全面切实了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实况,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高发村为例,进行具体田野调查,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培养致富带头人、发展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建设美丽村寨等方面出发,以小见大论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民族发展 大理白族自治州
下载PDF
典型山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58
18
作者 何仁伟 刘邵权 +3 位作者 刘运伟 李立娜 梁岚 李婷婷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51,共11页
以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凉山州)为例,运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其生计资本划分成较高、中等和较低三级,并将各县(市)农户生计资本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资本的空间差... 以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凉山州)为例,运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其生计资本划分成较高、中等和较低三级,并将各县(市)农户生计资本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资本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农户生计资本分布与凉山州地理资源条件空间位置有较强的藕合性,安宁河流域的"五县一市"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水平均高于其他县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农户生计资本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性。2.农户生计资本存量与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呈极强的负相关,即凉山州少数民族(或彝族)集中分布区与生计资本的低值区基本相重合。3.农户生计资本存量与交通优势度之间呈强的正相关,与地形起伏度呈中度负相关。4.农户生计资本总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极强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户 生计资本 评价 空间格局 凉山州
下载PDF
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 被引量:37
19
作者 樊杰 王强 +1 位作者 周侃 陈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共7页
基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特征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分析,本文初步提出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理论的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新思路,并就城镇化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地体系构建、产业区位选择与国土品质打造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组织模式探讨,... 基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特征与城镇化发展需求分析,本文初步提出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理论的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新思路,并就城镇化空间总体布局、中心地体系构建、产业区位选择与国土品质打造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组织模式探讨,以期为我国山地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城镇化 空间组织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宁夏六盘山地区
下载PDF
政策支持对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利斌 刘龙飞 +1 位作者 涂慧 张广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采用野三关镇136份返乡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对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对政府总体支持力度的满意度越大,其返乡创业的意愿就越强烈.具体到每项政策,"... 采用野三关镇136份返乡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对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对政府总体支持力度的满意度越大,其返乡创业的意愿就越强烈.具体到每项政策,"对简化工商登记手续的满意度"影响最显著,"对技能培训的满意度"次之.此外,"婚否"、"文化程度"、"风险态度"、"是否有亲戚担任村干部、经商或者公务员"、"兄弟姐妹数"、"是否曾担任管理岗位"等个体特征因素和"对当地创业文化满意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意愿 返乡农民工 政策支持 民族地区 恩施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