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史志目录中《尔雅》的类归看我国小学类的演变
1
作者 宋玉静 《焦作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尔雅》作为古代“小学”中的训诂学著作,在正史目录书中并未一开始就被科学分类。从史志目录入手,基于不同时期“尔雅”类书籍归属的不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探明“小学”归入经书的作用,寻找《尔雅》和“小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厘清在历... 《尔雅》作为古代“小学”中的训诂学著作,在正史目录书中并未一开始就被科学分类。从史志目录入手,基于不同时期“尔雅”类书籍归属的不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探明“小学”归入经书的作用,寻找《尔雅》和“小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厘清在历代艺文志三级类目中《尔雅》的分类所体现的我国“小学”发展渐趋系统化、合理化演变。这种文史相通、文献学与语言学交互的研究方法或可为我们研究小学史的学术发展、掌握目录学知识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志目录 尔雅 小学 分类
下载PDF
《史记》徐广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玉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80-90,共11页
《史记》徐广注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史记》注本 ,记载了六朝时期的《史记》异本 ,对校正今本《史记》之讹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依据徐广注所列异文 ,证以其他先秦、两汉典籍 ,论述了六朝时期《史记》异本的特点 ,并考证了今本《史记》文字... 《史记》徐广注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史记》注本 ,记载了六朝时期的《史记》异本 ,对校正今本《史记》之讹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依据徐广注所列异文 ,证以其他先秦、两汉典籍 ,论述了六朝时期《史记》异本的特点 ,并考证了今本《史记》文字致讹的原因 ,为恢复《史记》原貌提供了一定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广注 史记 异本
下载PDF
平淡朴拙见真意精神贯注浩气行——简析汤谐《史记半解》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瑞芳 李淑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2期22-24,28,共4页
清代才子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取《史记》原文68篇内容进行评注,是《史记》研究的重要选本之一。汤谐从探究行文笔法入手,既在细节处进行分析,又能依行文脉络来划分原文段落,语言妙趣横生,全书倾注其毕生研究所得,高瞻远瞩,是阅读与研... 清代才子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取《史记》原文68篇内容进行评注,是《史记》研究的重要选本之一。汤谐从探究行文笔法入手,既在细节处进行分析,又能依行文脉络来划分原文段落,语言妙趣横生,全书倾注其毕生研究所得,高瞻远瞩,是阅读与研究《史记》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谐 《史记半解》 文法
下载PDF
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逸周书》叙事特点举隅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先培 向冠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2-95,共4页
《逸周书》中若干可靠的西周文献里,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颇引人注目,也很值得研究。这些篇章或按时空坐标记叙复杂事件,或用意联法表示事件的先后次序,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特色比甲骨卜辞和商周铭文更显成熟、充分。
关键词 记叙文 叙事艺术 逸周书
下载PDF
意、法、神的融合——汤谐《史记半解》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新科 袁方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清代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录了《史记》原文68篇进行点评。汤谐的《史记》评点理论主张是意、法、神三者的融合。他认为'文章之道有三:曰意,曰法,曰神。意之本在识,识高则意高;法之本在心,心细则法细;神之本在养,养到则神到。'... 清代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录了《史记》原文68篇进行点评。汤谐的《史记》评点理论主张是意、法、神三者的融合。他认为'文章之道有三:曰意,曰法,曰神。意之本在识,识高则意高;法之本在心,心细则法细;神之本在养,养到则神到。'评点者以此为出发点,对每篇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评点,大到整个文章布局,小到遣词造句,甚至一般人不注意的地方,都能深入挖掘,一步一步引导读者进入《史记》的世界。《史记半解》对于意、法、神的提出,虽然针对《史记》而论,但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对于后来的古文家产生了影响。《史记半解》对前人的评点有继承,又有发展,对于后来的《史记》评点,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汤谐 《史记半解》 文学评析
下载PDF
司马迁自叙生于建元年间——兼论张守节《史记正义》不可尽信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名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1期32-37,共6页
司马迁把自己的生年系于父亲的行年之下,就像把父亲的逝年系于君王的行年之下一样,况且自己之生就是父亲生平中的一件大事。所以他说:"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quo... 司马迁把自己的生年系于父亲的行年之下,就像把父亲的逝年系于君王的行年之下一样,况且自己之生就是父亲生平中的一件大事。所以他说:"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有子曰迁"之"有"是生的意思。《词源》"有"的第二个义项是"发生"的意思。从上下文看"有子曰迁"也是"生子曰迁"之意。"有子曰迁,迁生龙门"是司马迁明写自己生于建元年之后。张守节注《史记》之"正义"断章取义,自相矛盾体。说司马迁的家乡韩城在"河之北",不足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正义》 建元 有子曰迁 太史公
下载PDF
中国五帝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希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2-47,76,共7页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中国封建时期五帝时代研究的重要成果。20世纪初,中国史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中国封建时代的五帝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层累的古史观",认为司马迁所记载的这段历史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是商周到秦汉时期的学者如积薪般累积起来的,是伪造的,不可靠的。"古史辨派"打破了人们对五帝时代历史的传统认识,中国学者在废墟的基础上开始了艰难的五帝史重建工作,至今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里,五帝史研究在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科学的五帝史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五帝时代 《五帝本纪》 “古史辨派” 苏秉琦
下载PDF
论《史记》对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麦巧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1期17-21,37,共6页
《史记》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经典著作。学习《史记》,有助于中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精神品格;有助于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坚... 《史记》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经典著作。学习《史记》,有助于中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精神品格;有助于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持理想,百折不回;有助于中学生增强人文关怀,修身养性,爱己爱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中学生 人文精神 自我价值
下载PDF
唐代《史》《汉》古注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固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58-261,共4页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了 2 2种唐代学者为《史记》、《汉书》所作的古注 ,文章对其注释、音义、杂论、辨疑等 ,一一作出考证。通过考察书目著录和其它史料 ,进而研究诸书撰述的缘起、内容大概、流传影响等 。
关键词 《史记》《汉书》 古注 考证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的异域解读--中国文集日本古注本谫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卞东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中国古代文集东传到日本后,日本历代的学者、僧侣、文人对中国文集加以注释,形成了中国文集的日本古注本。这些古注本的产生与日本的汉诗风气、江户时代的思想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受到荻生徂徕为代表的蘐园学派影响甚大,当时产生了大... 中国古代文集东传到日本后,日本历代的学者、僧侣、文人对中国文集加以注释,形成了中国文集的日本古注本。这些古注本的产生与日本的汉诗风气、江户时代的思想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受到荻生徂徕为代表的蘐园学派影响甚大,当时产生了大量的唐诗、明诗注本,后来受到反蘐园派学者提倡宋诗的影响,又产生了不少宋诗的注本。这些古注本在注释方法上或注重征引文献,或注重"讽寓性阐释",同时也讲究分段解诗,还发展出"事唯标用某事"及"时添一字"的方法,追求简洁,并注重"意解"或"意悟"。这些日本古注本或可以补充中国文集无注之阙,或可以对现有之注进行补遗,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日本传播与接受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集 日本古注本 蘐园学派 学术价值 传播接受
下载PDF
洪颐煊《史记考异》的比较研究——兼对乾嘉考据史学衰落原因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29-37,共9页
洪颐煊《史记考异》凡129条,其中有28条是钱大昕、王鸣盛、王念孙、梁玉绳等乾嘉考据名家曾经考证过的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此28条之中洪说略同他说者凡8条,洪说误、他说是者亦有8条,洪说不如他说详备者达11条,洪说是、他说非者仅1条... 洪颐煊《史记考异》凡129条,其中有28条是钱大昕、王鸣盛、王念孙、梁玉绳等乾嘉考据名家曾经考证过的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此28条之中洪说略同他说者凡8条,洪说误、他说是者亦有8条,洪说不如他说详备者达11条,洪说是、他说非者仅1条。洪氏晚出,却在考史内容、体例、方法等方面皆未能超越前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到洪颐煊之时乾嘉考据史学颓势已显,失去了突破传统史学研究范式而重获生机的内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颐煊 史记考异 乾嘉考据史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史记》徐广注版本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智耕 龙剑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80-83,共4页
《史记》徐广注保留了六朝及六朝以前大量的《史记》异本的文献材料,这不仅对我们了解《史记》的原始风貌,流传情况,异本产生原因有重要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考证今本《史记》讹误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史记》 徐广注 版本考证 司马迁
下载PDF
《金史·爱申传》勘误一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刚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0-120,共1页
元顺帝时,在丞相脱脱的主持下,元朝修成了辽、宋、金三朝的断代史,其中《金史》被后世学者公认为三史中错讹最少、最为审密翔实的。自《金史》修成后,历代学者都进行过校勘订误,加以中华书局的校勘考证,使《金史》更加完善,故现行的中... 元顺帝时,在丞相脱脱的主持下,元朝修成了辽、宋、金三朝的断代史,其中《金史》被后世学者公认为三史中错讹最少、最为审密翔实的。自《金史》修成后,历代学者都进行过校勘订误,加以中华书局的校勘考证,使《金史》更加完善,故现行的中华书局1975年版《金史》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本子。但仍偶有错讹,因此,对中华书局本《金史》中所出现的一则错误进行勘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书局版 《金史》 勘误
下载PDF
《史记》彭寅翁本所见删易三家注重复文字例谈——以《仲尼弟子列传》为中心
14
作者 吴新江 赵生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中心,考察元人彭寅翁刻本《史记》"删易"三家注的诸种具体表现,肯定其删易工作及其实际效果,进而探讨其编纂思想的积极意义,指出应将这方面之长与其版刻之短区别对待。
关键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彭寅翁本 三家注 删易
下载PDF
《史记》本纪三家注校理
15
作者 吴昱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6-38,共3页
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三家注。但《校补》仅仅罗列异同,不作考辨,使学者无从判断。文章参考相关文献,对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本纪部分的有关三家注的条目进行梳理考辨,揭出《... 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三家注。但《校补》仅仅罗列异同,不作考辨,使学者无从判断。文章参考相关文献,对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本纪部分的有关三家注的条目进行梳理考辨,揭出《校补》可以改正今本或对今本有参考价值的异文,以期有助于《史记》的校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本纪三家注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 校理
下载PDF
《史记》三家注标点辨误九则
16
作者 王永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4,共2页
文章校勘了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三家注部分的标点讹误凡九条。
关键词 《史记》 三家注 标点 校勘
下载PDF
编写《史记笺证》的若干尝试
17
作者 韩兆琦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13,共7页
文章缕述了作者编写《史记笺证》的若干尝试,实际上也就是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了《史记笺证》其书的一些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每个方面举了几个例子。
关键词 《史记笺证》 校勘 标点 研究成果 评论资料
下载PDF
历史注释之意蕴追寻
18
作者 邹兴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6-19,共4页
历史注释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所有人类历史活动的记载与评价,是人类历史活动主体在历史中注入其主体性与主观性的活动过程。将历史注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引入哲学研究,有助于哲学界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的丰富性、理解历史的全面性和注... 历史注释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所有人类历史活动的记载与评价,是人类历史活动主体在历史中注入其主体性与主观性的活动过程。将历史注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引入哲学研究,有助于哲学界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的丰富性、理解历史的全面性和注释历史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注释 记载 评价
下载PDF
《史记集解》的文献价值
19
作者 刘治立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史记》注本,裴骃广泛搜集和征引汉晋注释家的成果,将传统的经史注释方法与史注新法融合起来,在注释的内容、方法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果,在史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 裴骃 史记集解 史注
下载PDF
习见中求是反正——袁传璋先生《论裴骃“〈史记集解〉八十卷”系合本子注本》读后
20
作者 任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21-27,共7页
《文学遗产》2022年第1期卷首刊发了袁传璋先生的新作《论裴骃“〈史记集解〉八十卷”系合本子注本》。文章有力地论证了裴骃《史记集解》施注方式为“合本子注”,清理了自清儒到当代“三家注原先都各自单行……《隋书·经籍志》和... 《文学遗产》2022年第1期卷首刊发了袁传璋先生的新作《论裴骃“〈史记集解〉八十卷”系合本子注本》。文章有力地论证了裴骃《史记集解》施注方式为“合本子注”,清理了自清儒到当代“三家注原先都各自单行……《隋书·经籍志》和《唐书·经籍志》著录《史记集解》八十卷”这一流行两三百年观点的致误所在。文章信息量大,给人启发良多。文章从积累有年多创获、《史记》版本源流、“《史记集解》八十卷”的误称误传及其缘由、文献功底深厚四方面,评价了袁先生此文中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传璋 《史记集解》 “合本子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