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simetric Impact of Inter-Fraction Variation in Interstitial HDR Brachytherapy
1
作者 Saravanan Kandasamy K. S. Reddy +2 位作者 Vivekanandan Nagarajan Parthasarathy Vedasoundaram Gunaseelan Karunanid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3年第4期111-116,共6页
Background: Patient setup errors in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EBRT) are minimized to a great extent, due to 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but in contrary brachytherapy received least attention in inter-fraction ... Background: Patient setup errors in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EBRT) are minimized to a great extent, due to 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but in contrary brachytherapy received least attention in inter-fraction catheter movement and its impact in dose delivery.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inter-fraction interstitial catheter movement and its impact in dose delivery to the target. An attempt is made to study the dosimetric impact of this variation.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inter-fraction variation in the position of implanted interstitial applicators and to assess the dosimetric impact in interstitial High Dose Rate (HDR) brachytherapy. Materials and Methods: 55 patients treated for carcinoma tongue, breast, buccal mucosa, cervix, floor of mouth and soft tissue sarcoma over a period of 2 years (December 2011-May 2013) were considered.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CT scan on the next day of the implant and 3D planning was done either by Eclipse or Oncentra Master pla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HDR brachytherapy remote after-loading units, either by Gamma Med iX plus or Microselectron. At the end of the last fraction, CT scan was repeated and re-planning done. The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the implanted applicators/catheters and its impact on dosimetric parameter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ange of positi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interstitial catheters ranges from 4.5 mm to 6.8 mm. The maximum variation in prescribed dose to D90 of Clinical Target Volume was 10.88%. Conclusions: If the total duration of interstitial implant of HDR brachytherapy extends for more than a week from the day of imaging, it is recommended to do CT imaging and re-plan again. It is mandatory to suture the buttons of the implant to the skin. Edema and movement of organs (e.g., tongue) are the main cause for the positional variation of the cath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R brachytherapy interstitial implant Inter-Fraction VARIATION Dosimetric VARIATION
下载PDF
Iridium Implantation in T1 and T2 Cancers of Anterior Tongue: Report from B. P. Koirala Memorial Cancer Hospital, Nepal
2
作者 Vijayakumar Narayanan Bibek Acharya +1 位作者 Chaurasia Pradumna Prasad Dejkumar Gaut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Early stage cancers of tongue are treated traditionally with a wide local excision or hemiglossectomy, but the preservation of normal speech and swallowing are hampered. 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 Early stage cancers of tongue are treated traditionally with a wide local excision or hemiglossectomy, but the preservation of normal speech and swallowing are hampered. 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beam irradiation to achieve the best locoregional control as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tongue cancers can be excised. Underdeveloped nations with finite resources are still dependent on cobalt based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and sometimes a Linear Accelerator with two dimensional planning. This treatment has many limitations, as the large radiation fields irradiate not only the tumor but also normal tissue. The sequalae include mucositis, dry mouth, teeth and gum injury, spinal cord damage and rarely mandibular necrosis.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which can abrogate these side effects, is not available to these patients. Irradiation using implanted solid radioactive sources into the tumor tissue is a viable option in this context. This kind of treatment is termed as brachytherapy and if the impla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issue then it is 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 This report details our experience in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planning, dosimetry and treatment. Diagnosed cancers of anterior 2/3rd of lateral border of tongue with T1 N0M0 or T2 N0M0 stages were subjected to Iridium implanta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Orthogonal films were taken and planning done with brachyvis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High dose rate radiotherapy was delivered as per the prescription. Excellent local control of the tumor was achieved with no undue morbidity to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The patients were asked to undergo regular follow up. Surgical salvage was advised in cases of nodal recurrence.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is a treatment that can be safely administered in early stage cancers of the tongue. This has remarkable efficacy and is also a patient friendly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Cavity CANCER 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 implantation Remote After LOADER
下载PDF
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在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中的镇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一鸣 张明川 +5 位作者 陈慧敏 武豪 郭大鹏 陈昊 谢广伦 程淑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应用于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妇科肿瘤患者50例,其中25例行硬膜外置管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麻醉组),25例行肌注曲马多止痛(对照组)。应用疼痛... 目的:探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应用于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妇科肿瘤患者50例,其中25例行硬膜外置管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麻醉组),25例行肌注曲马多止痛(对照组)。应用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表(NRS)、EORTC QLQ-C30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IES-R事件冲击量表对患者感受定量分析。结果:麻醉组的平均NRS评分[(2.04±1.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4±2.35)分](P<0.05),状态焦虑问卷(SAI)、特质焦虑问卷(TAI)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评分麻醉组躯体、情绪、角色、社会及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高于对照组,疼痛、气促、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IE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的止吐药物使用次数明显高于麻醉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谵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及延迟出院。结论:在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中应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止痛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及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插植 近距离放疗 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 疼痛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在支气管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建 曹秀峰 于力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2030-2032,共3页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已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有多种植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正逐步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 组织间植入 近距离治疗
下载PDF
近距离放疗在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新平 陈昆田 +1 位作者 何智纯 叶伟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射 ;(丙组 ) :12例采用雌激素加免疫治疗。结果 :4年的生存率 :甲组 :81 82 % ( 9/11) ;乙组 :66 67% ( 12 /18) ;丙组 :5 0 0 0 % ( 6/12 ) ;合计 :65 85 % ( 2 7/4 1)。结论 :早期的前列腺癌可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较晚期的前列腺癌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组织间插植放疗 敷贴放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转移瘤1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先海 王伟昱 +4 位作者 秦汉林 施长杲 许军 谢韬 周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放射性125I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采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计划,选择粒子活度:(1.11~2.96)×107Bq(0.3~... 目的探讨CT引导放射性125I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采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计划,选择粒子活度:(1.11~2.96)×107Bq(0.3~0.8 m Ci),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3、6、12个月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术后出现气胸3例,气管瘘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3、6、12个月,患者局部控制率为81.8%、90.9%、72.7%、72.7%;疼痛缓解有效率,1周100%、1个月90.9%、3个月90.9%、6个月81.8%、12个月72.7%。结论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转移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病灶控制率确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瘤 ^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膜后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泽阳 任文君 +2 位作者 张宏涛 底学敏 王娟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膜后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腹膜后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行腹膜后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的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膜后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腹膜后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行腹膜后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的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术后定期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粒子18~52颗,粒子活度0.4~0.8 mCi,术后疗效评价:CR 3例(27%),PR 5例(45%),SD 3例(27%),总有效率(CR+PR)73%,PFS最长13个月,中位PFS6个月。比较分析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显示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粒子植入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结论CT引导下行腹膜后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手术操作安全,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腹膜后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植入术 组织间植入 原发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转移淋巴结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125)碘粒子组织内放疗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旺扣 骆永基 +3 位作者 曹钟华 许运龙 周强 傅骏 《陕西肿瘤医学》 2002年第4期241-242,245,共3页
目的 研究术中植入1 2 5碘粒子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①临床观察 43例术中见肿瘤外侵 ,残留或 和局部淋巴结转移 ,在靶区植入1 2 5碘 (组织总剂量 110~ 160Gy)。②实验研究 :动物肠吻合口总剂量 113Gy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③测定术前... 目的 研究术中植入1 2 5碘粒子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①临床观察 43例术中见肿瘤外侵 ,残留或 和局部淋巴结转移 ,在靶区植入1 2 5碘 (组织总剂量 110~ 160Gy)。②实验研究 :动物肠吻合口总剂量 113Gy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③测定术前、术中、术后辐射对周围人群的影响。结果  1.随访 10~ 2 3月 (平均12 6月 ) ,局部复发 5 % (2 43 ) ,术后无不良反应。 2 .所有实验动物 7天吻合口均愈合良好 ,吻合口羟脯氨酸量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术中植入1 2 5碘粒子对局部肿瘤疗效好 ,全身反应小 ,不影响附近外科吻合口愈合 ,易防护。是中晚期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碘粒子 组织放疗 肿瘤外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9
作者 潘建基 吴君心 +4 位作者 郑步宏 潘才住 戴培山 陆军 王博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实际的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的插植进行比较,探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鼻咽癌咽旁插植技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对10例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患者设计虚拟理想插植施源管,并对两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大体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组织器官... 目的通过对实际的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的插植进行比较,探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鼻咽癌咽旁插植技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对10例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患者设计虚拟理想插植施源管,并对两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大体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体积剂量直方图进行比较。结果鼻咽咽旁间隙实际插植和虚拟插植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均数为4.9mm。虚拟插植10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肿瘤靶区体积大于实际插植,而实际插植10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正常组织体积大于虚拟插植。结论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咽旁间隙插植模拟有可能减少实际插植与虚拟插植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改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组织间插植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锥颅插植近距离高剂量率放射治疗转移性脑肿瘤
10
作者 王道梅 熊奎 +2 位作者 张群林 沈正海 饶清萍 《实用癌症杂志》 1997年第3期212-214,共3页
1993年1月~1995年1月,对10例晚期转移性脑肿瘤患者进行锥颅插植脑组织间近距离高剂量率后装放射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瘤体缩小显著,平均缩小率达64%,患者生存期延长,最长达24个月,中位生存期12个... 1993年1月~1995年1月,对10例晚期转移性脑肿瘤患者进行锥颅插植脑组织间近距离高剂量率后装放射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瘤体缩小显著,平均缩小率达64%,患者生存期延长,最长达24个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Karnofsky评分由平均33分提高到86分。该方法并发症少,无一例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放射疗法 高剂量率 锥颅插植
下载PDF
脑肿瘤的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
11
作者 陈洪雷 张可领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可提升脑肿瘤局部照射剂量,对于经过选择的原发和复发恶性脑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且无严重的放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性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肿瘤 近距离放射治疗 组织间插植 脑转移瘤 并发症
下载PDF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俊安 刘文君 +1 位作者 罗然 李贤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2-1516,共5页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放疗技术发展迅速,治疗方式多样化,近距离放疗方式包括:腔内近距离放疗、插植近距离放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本文旨在介绍腔内、插植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进展,主要回顾腔...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放疗技术发展迅速,治疗方式多样化,近距离放疗方式包括:腔内近距离放疗、插植近距离放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本文旨在介绍腔内、插植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进展,主要回顾腔内结合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腔内近距离放疗 插植近距离放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
下载PDF
三维组织间后装插植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钰娟 李波 +4 位作者 苏松 林盛 杨波 吴敬波 文庆莲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究胆(胃)肠吻合术中植入施源管术后三维后装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只40 kg正常家猪作为实验对象,术前运用Mimics Innovation Suite医疗软件重建系统对实验动物进行胰腺与周围血管、组织、器官的三维重... 目的:探究胆(胃)肠吻合术中植入施源管术后三维后装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只40 kg正常家猪作为实验对象,术前运用Mimics Innovation Suite医疗软件重建系统对实验动物进行胰腺与周围血管、组织、器官的三维重建,模拟施源器植入的过程,术中按计划植入施源管,术后给予实验动物胰腺不同的放射剂量,术前术后常规进行血液学检查,术后60 d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腹腔有无炎症,渗出,穿孔,粘连等表现。结果:3只实验动物植入施源管后成功按计划进行放疗。实验动物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放疗毒副反应,胰腺周围相邻的腹腔脏器并没有出现渗出、出血、坏死,进行放疗后血液学检查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结论:三维后装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是可行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组织间后装插植 放疗 胰腺癌
下载PDF
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施源器模板的应用
14
作者 欧阳翼 黄晓丹 +9 位作者 陈佛平 伍海莹 叶伟军 陈锴 李珺芸 刘红英 麦苗青 顾慧宽 林焕新 曹新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设计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施源器模板,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0例ⅡB-ⅣA期(国际妇产科协会2018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照射前后磁共振... 目的设计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施源器模板,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0例ⅡB-ⅣA期(国际妇产科协会2018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照射前后磁共振影像资料,对宫颈原发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对比。基于外照射后肿物残留情况,勾画近距离放疗高危临床靶区(HR-CTV),设计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的施源器模板,并进一步评估施源器模板插植组(37例)与徒手插植组(63例)治疗宫颈癌的剂量和疗效差异。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U检验。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外照射后残留肿物边缘按顺时针3、6、9、12点方向与宫颈管中心的距离中位数为16.5、14.0、17.0、13.0 mm。将对应的HR-CTV叠加重建三维图,设计制作蘑菇头圆柱体式IC-ISBT施源器模板:头部长径为35 mm,短径为20 mm,中心适配宫腔管,内圈C1-C12为表盘式排列,两侧拓展B1-B5及A1-A4针道。在剂量方面,模板插植组与徒手插植组的HR-CTV D90%[(635.12±22.65)∶(635.80±25.84)cGy]、膀胱D_(2cm^(3))[(473.79±44.78)∶(463.55±66.43)cGy],直肠D_(2cm^(3))[(396.99±73.54)∶(408.00±73.94)cGy]及乙状结肠D_(2cm^(3))[(293.07±152.72)∶(311.31±135.77)cGy]无明显差异(P>0.05),但前者的HR-CTV D98%较高[(544.78±32.07)∶(536.78±32.04)cGy,P=0.007],直肠D1 cm3及D0.1 cm3较低[(438.62±69.65)∶(453.97±67.89)cGy,P=0.016;(519.46±70.67)∶(543.82±81.24)cGy,P=0.001]。两组的宫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86%∶83%,P>0.05)无差异。结论该IC-ISBT施源器模板设计合理,与徒手插植疗效相当,靶区剂量覆盖符合临床需求,可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其使用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有望作为常规模板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局部晚期 近距离放射疗法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 施源器模板 徒手插植 剂量分析
原文传递
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龙婕 邓晓琴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不可或缺。近年来,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等近距离放疗...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不可或缺。近年来,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等近距离放疗技术迅猛发展,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三维后装治疗 组织间插植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的物理学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瑞杰 张红志 王俊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8年第6期566-568,共3页
作为一种颇具特点的近距离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肿瘤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出现,植入技术设备、影像引导、剂量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粒子植入在肿瘤治疗方... 作为一种颇具特点的近距离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肿瘤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出现,植入技术设备、影像引导、剂量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粒子植入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攀升,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作为低危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其长期疗效与根治手术或外照射相当,但由于其创伤和副作用小、治疗时间短、对设备和场所要求低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所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治疗 组织间永久性植入 放射性粒子 物理学特性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概念的提出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俊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随着肿瘤近距离治疗和消融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疗效可以达到消融治疗的目的。本文首次提出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stereotactic ablation brachytherapy,SABT)概念,同时将SABT分为两类:H-SABT和L-SABT。H-SABT是指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消融治... 随着肿瘤近距离治疗和消融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疗效可以达到消融治疗的目的。本文首次提出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stereotactic ablation brachytherapy,SABT)概念,同时将SABT分为两类:H-SABT和L-SABT。H-SABT是指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消融治疗,L-SABT是指低剂量率近距离消融治疗,也就是临床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SABT具有大分割,短疗程;影像引导,精确性高;疗效确切,可以达到手术切除式的疗效;器官功能保留的特点。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治疗已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微创治疗技术体系,未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将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近距离治疗 消融 组织间粒子植入
原文传递
巴黎系统基础上的剂量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卿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3-56,共4页
分析近距离间质治疗的巴黎系统及其基础上的优化剂量结果。材料与方法采用Nucletron公司的近距离治疗软件UPSv10.22比较点源周围各向同性和异性的剂量结果差异和单平面、双平面插植在各种优化方式下的分布和DVH以... 分析近距离间质治疗的巴黎系统及其基础上的优化剂量结果。材料与方法采用Nucletron公司的近距离治疗软件UPSv10.22比较点源周围各向同性和异性的剂量结果差异和单平面、双平面插植在各种优化方式下的分布和DVH以及几何优化在布源不够规范时改善剂量分布的能力。结果点源周围的分布说明各向异性算法没有考虑源的自身形状。几何优化对单平面排布的剂量分布改变不大但在双平面布源时能增加有效体积和改善均匀性,在布源偏离规则不太大的情况下,几何优化能明显增大治疗区域和减少不均匀性。结论几何优化能改善区域剂量分布均匀性,而剂量点优化能形成所需的分布,它们一般都能增大治疗范围,为了达到一个合理的分布,平行等距规则依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治疗 剂量优化 巴黎系统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中晚期宫颈癌插植内照射治疗
19
作者 司琴 曹怀宇 +2 位作者 张兰英 庞芳 王金岩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3130-313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插植内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间插植内照射+外照射。结果:有23例肿瘤脱落,宫颈原形出现,其余7例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时间均≥1个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插植内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间插植内照射+外照射。结果:有23例肿瘤脱落,宫颈原形出现,其余7例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时间均≥1个月,另有2例肿块缩小<50%,即CR为71.9%,PR为21.8%,NC为6.3%,PD为0%。结论:超声引导下插植内照射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安全有效的近距离放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宫颈癌 组织间插植 近距离放疗
原文传递
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插植针路径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祥 周剑良 +1 位作者 张翔 王彬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 目的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插植后装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插植后装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s,平均缩短53.39s(P<0.001)。结论虚拟优化插针计划比徒手方式插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组织间插植 腔内照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