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box-counting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fractal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pore characteristics in sandstone
1
作者 Huiqing Liu Heping Xie +2 位作者 Fei Wu Cunbao Li Renbo G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Fractal theory offer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precise descrip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in reservoir rocks,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torage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withi... Fractal theory offer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precise descrip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in reservoir rocks,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torage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within these rocks.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calcula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fractal dimensions of rock porosity,this study proposes an innovative computational process that directly calculates the three-dimensional fractal dimensions from a geometric perspective.By employing a composite denoising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Fourier transform(FT)and wavelet transform(WT),coupled with multimodal pore extraction techniques such as threshold segmentation,top-hat transformation,and membrane enhancement,we successfully crafted accurate digital rock models.The improved box-counting method was then applied to analyze the voxel data of these digital rocks,accurately calculat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rock pore distribution.Furth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permeabilit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phys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rock pore fractal dimensions,porosity,and absolute permeability.The results reveal that rocks with higher fractal dimensions exhibit more complex pore connectivity pathways and a wider,more uneven pore distribution,suggesting that the ideal rock samples should possess lower fractal dimensions and higher effective porosity rates to achieve optimal fluid transmission properties.The methodology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provide new tools and insights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pores in rocks and contribut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ract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edia within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fractal analysis Fractal dimension Rock pore structure Box-counting method Permeability simulation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s
下载PDF
On coherent structures in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plane jet 被引量:3
2
作者 Kun Luo Jie Yan +1 位作者 JianRen Fan KeFa Ce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386-396,共11页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herent structur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jet with a moderate Reynolds number of 5000 was conducted.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was used to discretize the governing equatio...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herent structur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jet with a moderate Reynolds number of 5000 was conducted.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was used to discretiz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in space; the low-storage, three-order Runge-Kutta scheme was used for time integration.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flow field;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data we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schemes. The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oherent vortex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nwise vortex structure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s similar to that in two-dimensional jet. The spanwise vortex structures are subject to three-dimensional instability;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eamwise; lateral vortex structures. Going with the breakup; mixing of the spanwise vortex structures, the streamwise; transverse vortex tubes also fall to pieces; the mixing arranged small-scale structures are formed in the flow field. Finally, the arrangemen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panwise, the streamwise; the lateral vortex structures was analyzed;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RENT structures three-dimensional PLANE JET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FINITE volume method interactions
原文传递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在孔隙结构建模中的研究
3
作者 高嘉琦 刘宇航 +2 位作者 谢青 李嘉 宋奕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9期13-18,共6页
传统地质模拟算法的目的在于对一个之前的协方差C(h)模型或等价的变差函数进行重构,其实质为空间任意两值Z(μ)和Z(μ+h)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序贯高斯模拟方法作为地质统计学模拟算法之一,拥有构建更精确协方差的能力。本文基于真实岩心... 传统地质模拟算法的目的在于对一个之前的协方差C(h)模型或等价的变差函数进行重构,其实质为空间任意两值Z(μ)和Z(μ+h)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序贯高斯模拟方法作为地质统计学模拟算法之一,拥有构建更精确协方差的能力。本文基于真实岩心孔隙数据信息,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了孔隙结构建模研究,通过对真实岩心数据进行序贯高斯模拟,随后对模拟结果的各向异性进行变差函数分析,通过最终实验的指数函数图像及拟合指数函数得出,序贯高斯模拟具有良好的模拟性能,经验证可以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来实现未知信息的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 孔隙结构建模 变差函数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井组开发过程物理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滕起 杨正明 +3 位作者 刘学伟 冯骋 黄伟 于荣泽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9-305,共7页
根据油田井组实地测量地质资料及生产数据,采用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制作模型,实现模型孔隙结构及渗透率与实际储层相同.通过相似理论进行了砂岩露头的筛选、注采井布置及实验参数的确定,保证了实验过程与油藏实际开发过程相似.在进行驱替... 根据油田井组实地测量地质资料及生产数据,采用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制作模型,实现模型孔隙结构及渗透率与实际储层相同.通过相似理论进行了砂岩露头的筛选、注采井布置及实验参数的确定,保证了实验过程与油藏实际开发过程相似.在进行驱替实验的同时,采用电阻率法测量了模型中含水饱和度的分布,饱和度标定采用核磁共振与驱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特低渗透油藏井组开发过程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油田现场生产过程,实验结果反映了有微裂缝存在的特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易沿主向突进,侧向见效差,水驱波及效果差的生产特征.研究可为实际油田井组几口油井的见水来源分析提供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 空气渗透率 砂岩露头 孔隙结构 物理模拟 电阻率法
下载PDF
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三维孔隙结构数值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建邦 胡高伟 +3 位作者 李隆键 陈强 吴能友 王广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三维孔隙结构重建是揭示沉积物内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基础和前提。在现有的数值重建方法中,模拟退火法被广泛应用。为使该方法的重建结构更加接近于实际,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所构建的数值重建模型能够纳... 三维孔隙结构重建是揭示沉积物内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基础和前提。在现有的数值重建方法中,模拟退火法被广泛应用。为使该方法的重建结构更加接近于实际,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所构建的数值重建模型能够纳入沉积物颗粒形状(包括圆球状、椭球状、扁球状、长扁球状、片状和针状)、尺寸分布(如正态分布)以及水合物分布模式(如胶结状、悬浮状或颗粒状)等重要结构与统计信息,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含水合物沉积物的三维孔隙结构进行了数值重建。最后,对重建的沉积物(不含水合物)孔隙结构进行特征化分析,可获得沉积物内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等信息;对重建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孔隙结构进行特征化分析,可获得各组分体积分布及其截面平均体积分数沿x轴方向的分布曲线等信息。结论认为:所开发的数值重建模型能够重建出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含水合物沉积物三维孔隙结构,且能揭示水合物分布模式对沉积物孔隙内水(或冰)和天然气空间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天然气水合物 沉积物 孔隙结构 分布模式 模拟退火法 数值重建 特征化分析
下载PDF
前驱体浸渍法制备泡沫镍屈服强度与孔结构的关系
6
作者 王辉 向长淑 +2 位作者 王建 李广忠 周进雄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5-589,共5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计算不同孔结构泡沫镍的屈服强度,并以气雾化Ni-20Cr合金粉末为原料,以不同孔径的聚氨酯泡沫为模板,控制浸渍工艺制备出不同孔径与不同密度的泡沫镍铬合金,研究合金屈服强度随密度与孔径尺寸的变化关系。有限元模拟... 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计算不同孔结构泡沫镍的屈服强度,并以气雾化Ni-20Cr合金粉末为原料,以不同孔径的聚氨酯泡沫为模板,控制浸渍工艺制备出不同孔径与不同密度的泡沫镍铬合金,研究合金屈服强度随密度与孔径尺寸的变化关系。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开孔泡沫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符合Gibson-Ashby方程,在开孔泡沫金属材料密度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的屈服强度不随孔径的变化而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孔径的泡沫金属材料,其屈服强度和相对密度的关系为σ/σs与相对密对(即ρ/ρs)的1.5次方呈线性关系(σ和σs分别为泡沫材料与致密材料的屈服强度;ρ和ρs分别为泡沫材料与致密材料的密度);而具有相同密度和不同孔径的泡沫镍铬合金,其屈服强度很接近,验证了开孔泡沫金属材料屈服强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符合Gibson-Ashby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有限元模拟 前驱体浸渍法 孔结构 屈服强度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扩散层孔隙结构与渗透率的孔隙尺度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玉松 白敏丽 郝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3-1064,共12页
运用基于球体的模拟退火方法和动态颗粒堆积模型数值重建了微扩散层(MPL),其中前者更能准确地反映多孔介质的孔隙特性.利用具有多反射固体边界的多弛豫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了重建的微扩散层内的单相流动.系统地分析了碳相体积分数... 运用基于球体的模拟退火方法和动态颗粒堆积模型数值重建了微扩散层(MPL),其中前者更能准确地反映多孔介质的孔隙特性.利用具有多反射固体边界的多弛豫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了重建的微扩散层内的单相流动.系统地分析了碳相体积分数、聚四氟乙烯(PTFE)载量、孔隙率和PTFE分布方式对微扩散层孔隙结构和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扩散层渗透率随碳相体积分数和PTFE载量的增加而减小,且PTFE的分布方式影响微扩散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KC关联式低估了MPL的渗透率,通过拟合计算数据提出了预测MPL渗透系数的关联式,预测结果与孔隙尺度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微扩散层 孔隙尺度模拟 孔隙结构 渗透系数
下载PDF
褐铁矿颗粒的CO磁化焙烧还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代涛 李保卫 +2 位作者 官媛 严泉 武文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针对包头固阳褐铁矿磁化焙烧过程中含有丰富孔隙结构的特点,采用氮气吸附法在77 K下对-0.074 mm褐铁矿粉进行了吸附-脱附等温线测定,研究了其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孔结构变化,计算得到其脱水矿的体积比表面积为1.152×108m2/m3。在... 针对包头固阳褐铁矿磁化焙烧过程中含有丰富孔隙结构的特点,采用氮气吸附法在77 K下对-0.074 mm褐铁矿粉进行了吸附-脱附等温线测定,研究了其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孔结构变化,计算得到其脱水矿的体积比表面积为1.152×108m2/m3。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还原气体浓度、化学反应和孔隙结构变化对褐铁矿颗粒磁化焙烧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传热、传质与孔隙变化的耦合动力学模型,以模拟褐铁矿颗粒在773~873 K温度区间下的磁化焙烧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颗粒在不同温度下的还原度随时间的变化,同时模拟了一氧化碳在颗粒内部的浓度分布变化,颗粒粒度为-74μm,873 K下,CO浓度为10%时,还原度达到1时所需时间为8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还原 褐铁矿颗粒 孔结构 氮气吸附法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分子筛孔结构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俊炜 陈振乾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1-665,共5页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CO_2在FAU分子筛上的吸附情况,比较了不同CO_2逸度下,CO_2在分子筛模型上的吸附位、吸附量的变化,拟合了其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吸附饱和状态下,分子筛的孔结构越大,对CO_2的吸附量越大,对于比CO_2分子...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CO_2在FAU分子筛上的吸附情况,比较了不同CO_2逸度下,CO_2在分子筛模型上的吸附位、吸附量的变化,拟合了其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吸附饱和状态下,分子筛的孔结构越大,对CO_2的吸附量越大,对于比CO_2分子更小的微孔结构,吸附几乎不发生;在低逸度下,CO_2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小孔内,随着逸度的提高,CO_2的吸附量迅速上升;在高逸度下,吸附量的提高主要发生在大孔内;FAU分子筛吸附CO_2的过程符合Ⅰ型Langmuir吸附等温线,在高压下对CO_2的吸附能力远大于低压下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FAU分子筛 孔结构 模拟吸附 蒙特卡罗方法
下载PDF
多孔催化颗粒积碳消除行为的孔隙尺度模拟
10
作者 杨学松 高国辉 王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明晰多孔催化颗粒消碳再生过程中微观孔隙结构与积碳分布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耦合固相更新方法构建消碳反应的孔隙尺度模型,研究孔隙尺度上积碳消除行为引起的孔隙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气体稀薄效应下的消... 为明晰多孔催化颗粒消碳再生过程中微观孔隙结构与积碳分布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耦合固相更新方法构建消碳反应的孔隙尺度模型,研究孔隙尺度上积碳消除行为引起的孔隙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气体稀薄效应下的消碳行为,评估不同孔径和消碳速率对消碳反应特性和传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单孔隙内积碳均匀分布条件下,消碳反应导致轴向产生扩张的孔隙结构,黏性流动的贡献更加显著;消碳过程减弱了气体稀薄效应,降低了传质速率和反应速率;“大孔”和“小孔”内均匀分布的积碳,更容易被均匀地消除,而“中孔”内积碳,入口效应更加显著;高气体稀薄效应和高反应速率下,消碳反应导致简单孔隙结构演变对黏性流动的促进作用比努森扩散更加显著;复杂的随机孔隙结构,同样存在入口效应,并且积碳消除会导致钟型孔径分布的均匀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积碳消除 孔隙尺度模拟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稀薄效应
下载PDF
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霏 陈铭谦 +2 位作者 赵御庭 殷存敏 张凯 《地下水》 2019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孔隙是流体赋存于岩石中的基本储集空间,吼道则是连通孔隙的细小通道,控制了流体在岩石中的流通。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集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控因素,它不仅控制了石油的运移和储集,而且影响采收率... 孔隙是流体赋存于岩石中的基本储集空间,吼道则是连通孔隙的细小通道,控制了流体在岩石中的流通。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集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控因素,它不仅控制了石油的运移和储集,而且影响采收率,因此研究孔隙结构对认识和评价储集层及油气层产能的预测、油气层改造等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岩石孔隙结构研究方法:毛细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和离心机法等)、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和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特征以及三维孔隙结构模拟法。介绍了它们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曲线 铸体薄片 扫描电镜 CT扫描 测井资料 三维孔隙结构模拟法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及伊利石甲烷吸附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鑫 朱炎铭 +2 位作者 郭远臣 刘宇 周小艺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09-1816,共8页
为探究页岩中龙马溪组储层孔隙结构及伊利石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基于等温吸附实验、压汞、液氮及低温二氧化碳等实验,研究了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及伊利石的分布特征,利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法模拟了不同孔径的伊利石狭缝孔的吸附特征。结果表... 为探究页岩中龙马溪组储层孔隙结构及伊利石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基于等温吸附实验、压汞、液氮及低温二氧化碳等实验,研究了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及伊利石的分布特征,利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法模拟了不同孔径的伊利石狭缝孔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页岩中孔容与比表面积主要由小于2nm的孔隙提供;伊利石为龙马溪组页岩中黏土矿物主要成分之一,常构成平行或近平行板状孔隙;303.15K(30℃),8MPa条件下,孔径在0.5~0.9nm之间时,甲烷分子受范德华力和静电力的共同作用,甲烷过剩吸附量较大;孔径大于0.9nm之后,随着孔径增大孔壁表面电荷的静电力对甲烷分子作用减小,甲烷吸附主要受范德华力控制,甲烷过剩吸附量表现出先减小后基本保持不变的特征,游离气含量表现出随孔径增大而增加的特征;平均等量吸附热反映出伊利石对甲烷的吸附方式属于物理吸附。吸附过程中,孔径介于0.5~1.2nm之间时,随着孔径增大,平均等量吸附热迅速减小;孔径大于1.2nm时,甲烷分子与伊利石狭缝孔间的吸附强度基本稳定,平均等量吸附热为6.72kJ/mol;孔径介于0.5~0.8nm之间时,甲烷分子单层吸附于伊利石晶间处,甲烷局部密度表现出单峰的特征;孔径介于0.8~1.2nm之间时,吸附方式由单层吸附向双层吸附逐渐转变,局部密度曲线由单峰向双峰变化;孔径大于1.2nm时,可供甲烷分子吸附的自由体积较大,局部密度曲线表现为双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蒙特卡洛法 吸附模拟 狭缝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