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 in Analgesic-Sedative Treatment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被引量:2
1
作者 Gang Yang 《Surgical Science》 2022年第7期327-334,共8页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refers to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 at basal ganglia, thalamus, ventricle, cerebellum and brainstem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explicit hypertension disease, excluding sec...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refers to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 at basal ganglia, thalamus, ventricle, cerebellum and brainstem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explicit hypertension disease, excluding secondary cerebral hemorrhage caused by trauma, vascular structural disorders, coagulation disorders, hematologic diseases, systematic diseases and neoplastic diseases. 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high morbidity, fatality rate, disability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HICH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pontaneous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various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re one of the major treatments for HICH. Surgical treatment is to eliminate hematoma, relieve oppression of hematoma on surrounding brain tissues, lower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alleviate secondary brain tissue damages, thus enabling to decrease fatality rat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Patients with HICH often ma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ma, pains, dysphoria, anxiety and delirium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fter central pivot was damaged, the sympathetic central excitability spreading is strengthened in the state of cortical inhibition, which also might be accompanied by 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excitation syndrome to strengthen disease conditions of patients and thereby influence subsequent treatment. Several professional guidelines all recommend analgesic-sedative treatmen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CU therapy. However, it lacks support by large sample sized clin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analgesic-sedative treatment of HICH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This study analyzed literature concerning analgesic-sedative treatment of HICH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in recent years, aiming to guide specific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ostoperative Period analgesic-Sedative treatment
下载PDF
龙藤通络方联合阿片类止痛药治疗中重度肺癌癌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2
作者 周迪 许玲 +7 位作者 黄虞枫 董昌盛 陈建茹 苏羚子 林丹 姚嘉麟 龚亚斌 陈洁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目的观察龙藤通络方外用联合阿片类止痛药治疗中重度肺癌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收集中重度肺癌癌痛患者117例(治疗组57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阿片类药物联合龙藤通络方外用,对照组采用单纯... 目的观察龙藤通络方外用联合阿片类止痛药治疗中重度肺癌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收集中重度肺癌癌痛患者117例(治疗组57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阿片类药物联合龙藤通络方外用,对照组采用单纯阿片类药物,连续给药8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日均吗啡消耗量、爆发痛次数、止痛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镇痛疗效。并运用UPLC-QQQ-MS/MS质谱技术对龙藤通络方含测指标进行检测,预估止痛有效成分。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97.37%,显效率为50.8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值为(2.07±1.0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在不同疼痛程度及类型人群中,龙藤通络方联合阿片类药物对中度疼痛(NRS评分4分~7分)、骨转移性癌痛以及副肿瘤综合征、恶病质等引起的癌痛人群中治疗疗效更有优势,治疗前后NRS差值与同类型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中度疼痛亚组患者的等效吗啡日均消耗量为(61.57±51.69)mg,少于中度疼痛对照组(P<0.05)。龙藤通络方联合治疗后与外治相关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瘙痒和局部红肿为主,其余发生率超过10%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头晕、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质谱分析检测出龙藤通络方中野漆树苷、络石苷等7个活性指标性化合物,这些有效成分可能在肺癌癌痛治疗中起着一定作用。结论龙藤通络方联合阿片类止痛方案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尤其在中度疼痛中效果显著,可减少中度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日均消耗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癌痛 龙藤通络方 阿片类止痛药 中医外治 UPLC-QQQ-MS/MS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鹰嘴豆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及鹰嘴豆总黄酮对小鼠的镇痛效果研究
3
作者 海婷玉 金科旭 +2 位作者 阿力米热·阿布都外力 冯浩强 戴小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目的]研究鹰嘴豆总黄酮最佳提取及处理方法,评价鹰嘴豆总黄酮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以产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鹰嘴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索氏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旋... [目的]研究鹰嘴豆总黄酮最佳提取及处理方法,评价鹰嘴豆总黄酮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以产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鹰嘴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索氏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旋转蒸发处理法、索氏回流提取+旋转蒸发处理法、超声波辅助提取+冷冻干燥处理法分析获得的鹰嘴豆总黄酮含量,确定鹰嘴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及处理方式。将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鹰嘴豆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鹰嘴豆总黄酮60、30、15 mg/(kg·BW),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80 mg/(kg·BW),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1 mL/(10 g·BW),每日给药1次,连续3 d;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案,采用热板舔足法(n=40,每组8只)、温浴甩尾法(n=40,每组8只)和醋酸扭体法(n=40,每组8只)考查不同剂量鹰嘴豆总黄酮对小鼠的镇痛效果。[结果]不同提取及处理方法获得的鹰嘴豆总黄酮含量为:超声波辅助提取+冷冻干燥处理法(51.18 mg/g)>索氏回流提取法(13.16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4.86 mg/g)>索氏回流提取+旋转蒸发处理法(4.75 mg/g)>微波提取法(3.03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旋转蒸发处理法(0.57 mg/g)。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和低剂量鹰嘴豆总黄酮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延长给药后10、30、60 min小鼠热板舔足反应痛阈,中剂量鹰嘴豆总黄酮可显著(P<0.05)延长给药后10、30 min小鼠热板舔足反应痛阈;中剂量和低剂量鹰嘴豆总黄酮均可极显著(P<0.01)延长给药后2 h小鼠温浴甩尾反应痛阈;高、中、低剂量鹰嘴豆总黄酮均可极显著(P<0.01)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高、中、低剂量组的疼痛抑制率分别为35.44%、35.44%、61.37%,低剂量组的扭体反应次数低于阳性对照组,疼痛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确定的鹰嘴豆总黄酮最优提取及处理方法是超声波辅助提取+冷冻干燥处理法。不同剂量的鹰嘴豆总黄酮对小鼠均表现出较好的镇痛效果,以低剂量[15 mg/(kg·BW)]鹰嘴豆总黄酮的镇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总黄酮 提取方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 冷冻干燥处理 镇痛效果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产妇分娩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史明春 樊雪梅 +2 位作者 侯静静 马秀 周春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4,共5页
该文从分娩疼痛产生机制,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分娩疼痛管理的理论基础及方式进行综述,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增加舒适感方面的应用优势,探讨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的展望,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娩疼痛 中医 适宜技术 穴位镇痛 水针疗法 中药热奄包 五行音乐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物研发现状和趋势
5
作者 王志媛 吴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1-495,共15页
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有效控制各类型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同时,也带来非医疗目的用药和药物成瘾的风险,造成阿片类药物危机。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介导复杂的生物学效应。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呼吸... 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有效控制各类型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同时,也带来非医疗目的用药和药物成瘾的风险,造成阿片类药物危机。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介导复杂的生物学效应。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依赖和成瘾等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物研发策略主要包括防滥用新制剂、靶向外周的阿片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G蛋白信号通路偏向性激动剂、阿片受体异聚体激动剂和阿片受体多功能配体等,大部分正在进行非临床或临床研究,有一些新制剂药物已经上市。但这些措施在产生镇痛或其他治疗益处的同时,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潜在滥用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如何将镇痛作用与成瘾潜能完全分离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新型低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研发仍需更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镇痛药物 疼痛 治疗 药物滥用 防滥用制剂 偏向激动 异聚体 多功能配体
下载PDF
医疗机构基于镇痛药物分线分级管理的疼痛管理模式初探
6
作者 蔡军 曹力 +6 位作者 杨旭丽 吕燕妮 陈璿瑛 章勇 刘书豪 张达颖 胡锦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2-896,共5页
镇痛药物品种多,以阿片类药物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因其特殊的两重性需要加强管理。我国存在阿片类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而美国的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危机,应以此为鉴,防患于未然。本文参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镇痛药物品种多,以阿片类药物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因其特殊的两重性需要加强管理。我国存在阿片类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而美国的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危机,应以此为鉴,防患于未然。本文参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结合临床疼痛管理实际情况,创新性提出医疗机构镇痛药物分线分级管理模式,探索临床疼痛规范化、个体化诊疗,规范医疗机构镇痛药物临床使用,为各类疼痛病人提供同质化、高效化、安全化的疼痛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镇痛药物 分线分级管理 疼痛评估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冷敷联合布洛芬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步玉辉 史立波 +5 位作者 韩晓琳 于德海 高路明 姜婷婷 田洪雨 高桂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冷敷联合布洛芬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以冷敷联合布... 目的探讨冷敷联合布洛芬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以冷敷联合布洛芬治疗。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母乳喂养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48/52),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包括前列腺素E2(PGE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重组人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化量表(BSES-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回乳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7/52)、9.62%(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敷治疗联合布洛芬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可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乳腺炎 布洛芬 冷敷治疗 镇痛效果 生活质量 母乳喂养
下载PDF
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1117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沈碧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2期41-4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近5年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资料完整者1117例,分析性别、年龄、依从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 目的回顾性分析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近5年痔疮术后穴位镇痛治疗资料完整者1117例,分析性别、年龄、依从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术式、手术时长、术灶位置与数量、初次手术与否、术毕至治疗的时间、治疗时长与频度、取穴数目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总有效率为73.05%(816/1117);依从性、吸烟、高血压病、镇静镇痛药使用或依赖、麻醉方式、术式、手术时长、术灶位置、术毕至治疗的时间、治疗频度与单次时长、取穴为影响因素(P<0.05);其中,吸烟、高血压病、术灶与齿状线的关系、术毕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单次治疗时长与频度、取穴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穴位治疗可有效缓解痔疮术后疼痛;应辨证论治、合理取穴、同穴异治;对于有影响因素或独立影响因素者宜采用早治疗、多穴位、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魄门痛 痔疮术后 穴位镇痛治疗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诊疗 被引量:41
9
作者 李虹义 魏振军 刘端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3-607,共5页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阿片类药物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困扰着癌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影响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因此,控制OIC则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关于OIC的诊断未达成共识,有必要探讨与统...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阿片类药物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困扰着癌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影响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因此,控制OIC则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关于OIC的诊断未达成共识,有必要探讨与统一其诊断,以便交流和比较治疗效果。本研究提出了OIC相关的诊断意见并概述了OIC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同时提出OIC预防、治疗的初步流程,以利于临床工作者方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镇痛药 便秘 诊断 治疗流程
下载PDF
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与原因 被引量:77
10
作者 武林鑫 孙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本文旨在以综述的方式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汇总,进而为改善临床癌痛治疗提供参考。对于癌痛治疗以及治疗不足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今后癌痛治疗的规范... 本文旨在以综述的方式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汇总,进而为改善临床癌痛治疗提供参考。对于癌痛治疗以及治疗不足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于癌痛治疗不足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今后癌痛治疗的规范化、癌痛的正确评估以及加强癌痛治疗的宣教仍然是癌痛治疗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癌痛治疗 阿片类镇痛药 镇痛不足
下载PDF
骨科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东华 全香花 +7 位作者 邢晓敏 韩冰 周长凯 曲海军 刘月芬 王龙源 王堃 荆凡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促进骨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和手术后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建立基于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骨科开展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和手术后镇痛药物的用药路径。结果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实施后,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 目的促进骨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和手术后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建立基于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骨科开展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和手术后镇痛药物的用药路径。结果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实施后,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均药费和每床日药费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51.50%,23.86%和8.28%,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建立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模式,为促进合理用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临床路径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镇痛药物 骨科
下载PDF
理气止疼与活血止疼治则镇痛作用的比较药理学研究(Ⅰ)——失笑散与金铃子散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前进 王世民 +2 位作者 冯玛莉 武玉鹏 杨艳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2-14,共3页
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观察理气止疼方剂金铃子散和活血止疼方剂失笑散对冰醋酸、热板和甲醛-足跖炎性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气止疼方剂金铃子散对冰醋酸以及甲醛-足跖炎性疼痛反应(F、S相)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热刺激疼痛... 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观察理气止疼方剂金铃子散和活血止疼方剂失笑散对冰醋酸、热板和甲醛-足跖炎性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气止疼方剂金铃子散对冰醋酸以及甲醛-足跖炎性疼痛反应(F、S相)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热刺激疼痛反应的抑制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活血止疼方剂失笑散对冰醋酸、热板以及甲醛-足跖炎性疼痛的F相反应有显著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笑散 金铃子散 镇痛 药理学
下载PDF
弥漫性肝癌予以单次大剂量放疗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的姑息止痛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炬辉 刘文晖 +8 位作者 许元基 滕开原 洪亮 周永涛 陈隐 杨华清 吴君心 潘建基 程文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 目的: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疼痛症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最佳支持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30天内和60天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评分减少>2分或日吗啡消耗量减少>2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基于WHO-QOL-100标准)、患者生存差异及实验组放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2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转移性肝癌1例),对照组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转移性肝癌2例)。治疗后3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实验组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对照组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实验组10例疼痛明显缓解,对照组仍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0天和6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7%vs.64%和54%vs.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3~4级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弥漫性肝癌(原发或转移性),出现肝区疼痛症状患者,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患者耐受良好,可明显缓解疼痛,并提高生存质量,但对延长生存期尚无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肝癌 支持治疗 单次大剂量放疗 止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门诊癌性疼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吉爱军 施如春 +1 位作者 俞晨 李苏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门诊癌性疼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改善癌性疼痛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门诊首次就诊并符合下述入组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门诊治疗患者;NRS评分≥4分;治疗周期≥1个... 目的探讨门诊癌性疼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改善癌性疼痛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镇痛门诊首次就诊并符合下述入组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门诊治疗患者;NRS评分≥4分;治疗周期≥1个月且耐受阿片类药物治疗;有病理结果确诊依据,肿瘤分期为Ⅲ期~Ⅳ期,不再进行根治性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及《NCCN成人癌性疼痛临床实践指南》要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并对药物剂量、使用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40例患者,患者疼痛缓解后吗啡日剂量为40~600 mg。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患者吗啡日均用量较内脏痛和躯体痛患者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片类药物对所有癌性疼痛均有效,但对躯体痛疗效最明显。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57.5%)、恶心呕吐(15.0%)、排尿困难(7.5%)和头晕(5.0%)等。结论癌性疼痛是一种总疼痛,多模式干预为最佳治疗策略,强阿片药物治疗癌性内脏痛效果明显,药物滴定及动态评估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另外,门诊癌痛患者定期随访不可或缺,要充分体现全程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阿片类 治疗结果 生活质量 癌性疼痛 门诊病人
下载PDF
无线镇痛信息系统在麻醉科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霜英 于京杰 朱四海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介绍无线镇痛信息系统在术后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手术麻醉科的使用价值。方法:无线镇痛系统通过镇痛终端发射无线信号给镇痛管理基站,将镇痛泵与无线镇痛终端相连,在设定的参数下进行持续或间... 目的:介绍无线镇痛信息系统在术后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手术麻醉科的使用价值。方法:无线镇痛系统通过镇痛终端发射无线信号给镇痛管理基站,将镇痛泵与无线镇痛终端相连,在设定的参数下进行持续或间断精密给药,以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水平。结果:对患者镇痛过程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处理和保存,通过监测台显示镇痛终端的运行及报警信息,自动生成患者自控镇痛记录单。结论:无线镇痛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镇痛治疗满意度,减轻了麻醉医师镇痛治疗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疗工作质量,提升麻醉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 癌痛治疗 信息系统
下载PDF
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翠林 周小燕 陈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情况,为有效止痛给药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口服止痛治疗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依从性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2例(50.5%)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其依从的原因90...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情况,为有效止痛给药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口服止痛治疗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依从性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2例(50.5%)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其依从的原因90.4%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年龄、医药报销、个人月收入和疼痛程度的患者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差,特别是小于75岁老年人、自费及部分报销的患者、低收入者、疼痛程度轻的患者依从性差,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干预,提高其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肿瘤 疼痛 口服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中药五生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邓宏 许蕾 +6 位作者 河文峰 吴万垠 龙顺钦 潘宗奇 杨小兵 周宇姝 廖桂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5-889,894,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五生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简称癌痛)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伴有癌性疼痛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共78例完成了本研究(5例出现皮肤瘙痒后退出),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按疼... 【目的】观察中药五生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简称癌痛)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伴有癌性疼痛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共78例完成了本研究(5例出现皮肤瘙痒后退出),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按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疼痛程度分级。对照组给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治疗组在WHO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五生酊外涂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采用NRS、生活质量表评价中药五生酊外用配合WHO三阶梯方案对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用药第7天,2组患者的NRS评分均较用药前1 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8.4%,治疗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疼痛患者中,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疼痛患者中,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用药第7天,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与用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癌痛患者,中药五生酊外用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中药五生酊外用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未能提高疗效,也未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中药疗法 中药五生酊 外治法 三阶梯止痛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GPM病房创建实施的实践及效果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昆 付虹 钟丽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4期2294-2296,共3页
目的探讨GPM病房创建后对癌症患者实施规范化诊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GPM病房创建前后入院的癌症患者共计100例(创建前47例,创建后53例),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为工具,对比分析癌痛控制程度及便秘和爆发痛次数情况。结果GPM病房... 目的探讨GPM病房创建后对癌症患者实施规范化诊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GPM病房创建前后入院的癌症患者共计100例(创建前47例,创建后53例),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为工具,对比分析癌痛控制程度及便秘和爆发痛次数情况。结果GPM病房创建后,癌症患者躯体疼痛程度比创建前显著减轻(P<0.05),用药后疼痛缓解程度显著提高(P<0.05),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影响度显著降低(P<0.05),便秘程度和爆发痛次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GPM病房创建后,通过对癌痛规范化诊疗和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减轻疼痛、便秘、爆发痛等的影响,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规范化治疗 镇痛
下载PDF
某肿瘤医院2013至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静 陈开杰 贾毅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66-870,947,共6页
目的:了解某肿瘤专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在门诊和住院药房的使用数据,探讨该类药物在某院的临床用药结构及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院2013至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品种及数量,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客观指标,对... 目的:了解某肿瘤专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在门诊和住院药房的使用数据,探讨该类药物在某院的临床用药结构及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院2013至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品种及数量,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客观指标,对药物销售金额、使用频次、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该院麻醉性镇痛药物排序基本稳定,总体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口服类缓释制剂剂型和用量不断增多;住院部门以芬太尼类和口服吗啡缓释制剂为主,门诊部门以口服类吗啡和羟考酮缓释制剂为主;DDDs稳居第一的是盐酸吗啡缓释片(30 mg),垫底的分别是哌替啶和新品种药物氢吗啡酮注射液。结论:该院麻醉镇痛药物品种和剂型可供临床使用的选择较多,严格遵循口服给药原则,以吗啡类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成为癌痛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性镇痛药 三阶梯止痛疗法 吗啡缓释制剂 口服给药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6
20
作者 姚滢 蒋平 +1 位作者 岑奕 夏建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60岁,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60岁,将患者随机分人3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坐骨结节水平坐骨神经一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坐骨结节组)、超声引导下胴窝处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胭窝组)和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硬脊膜外腔组),每组30例。监测患者术中心率(HR)、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完成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度、麻醉满意度、镇痛时间、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结果90例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的局部麻醉药中毒、血管内注射、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坐骨结节组、胭窝组、硬脊膜外腔组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93.3%、100.0%、96.7%,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坐骨结节组+胭窝组)的成功率为96.7%,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成功率为96.7%。坐骨结节组的麻醉满意度显著低于硬脊膜外腔组(P〈O.01),镇痛时间显著短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显著高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但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胭窝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度显著小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镇痛时间显著短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显著高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两组间麻醉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结节组的麻醉满意度显著低于胭窝组(P〈0.01),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度、镇痛时间和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一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镇痛时间短,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就阻滞位置而言,较之坐骨结节水平,于胭窝处行坐骨神经一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麻醉满意度和麻醉成功率更高,对于膝部以下位置的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坐骨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手术 麻醉满意度 镇痛时间 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