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overview of the “Three-North” Shelterbelt project in 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LI Miao-miao LIU An-tian +3 位作者 ZOU Chun-jing XU Wen-duo Hideyuki SHIMIZU WANG Kai-yu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2年第1期70-79,共10页
The "Three-North" Shelterbel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distinctive artifici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roject in China. It has been conducted since November 25, 1978 in the "Three-North" (i.e., Northeast China, Nor... The "Three-North" Shelterbel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distinctive artifici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roject in China. It has been conducted since November 25, 1978 in the "Three-North" (i.e., Northeast China, North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 regions. In this study, the background and the essential benefits of the "Three-North" Shelterbelt project are summarized. The basic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North" Shelterbelt project are also studied. As well, we tried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helterbelt system and the strategies to conduct this ecological project ratio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north shelterbelt project essential benefits species adaptability
下载PDF
黑龙江三北五期工程区造林面积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崔琳 王力刚 +3 位作者 张强 张玉柱 季晓慧 周佳奇 《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4-57,70,共5页
对黑龙江省三北五期工程2011-2020年10年来造林面积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造林总面积呈先减后增再减态势,总量从2011年的9.93万hm~2减少至2020年的4.38万hm~2,不同造林方式下造林面积变化幅度也存在... 对黑龙江省三北五期工程2011-2020年10年来造林面积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造林总面积呈先减后增再减态势,总量从2011年的9.93万hm~2减少至2020年的4.38万hm~2,不同造林方式下造林面积变化幅度也存在着时段性差异;造林面积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主要造林区域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占造林总面积的57%,灌木造林分布区域零星分散,退化修复改造面积分布区域则相对集中在黑龙江西部的松嫩平原,封山育林面积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东部山区以及北部小兴安岭余脉;气候、水分、地形、社会、前期工程建设等诸多因素均会对防护林建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五期工程 造林面积 时空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森林碳汇价值评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人工林案例 被引量:36
3
作者 支玲 许文强 +2 位作者 洪家宜 刘燕 李平云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碳汇的研究也伴随气候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研究重点。对森林碳汇价值评价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简称三北工程)人工林为例,采用换算因子连... 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碳汇的研究也伴随气候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研究重点。对森林碳汇价值评价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简称三北工程)人工林为例,采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三北防护林的碳汇价值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持续开展三北工程、提高人工林固碳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森林碳汇 价值评价
下载PDF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金兆 周心澄 胡建忠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5,共7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104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104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施时的5.05%提高到目前的9%,一些重点地区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工程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实行带、片、网相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封沙育林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相结合,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21世纪前50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决战期,必须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并采取切实措施巩固建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三北”防护林 思考 展望
下载PDF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金兆 周心澄 胡建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千秋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万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施时的5.05%提...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千秋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万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施时的5.05%提高到目前的9%,一些重点地区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工程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实行带、片、网相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封沙育林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相结合,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21世纪前50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决战期,必须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并采取切实措施巩固建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规划 成就 经验 展望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力小 宋豫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4-600,共7页
作为世界 4大防护林体系之一的“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经过 2 0多年的建设 ,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护目的。究其原因 ,作者认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规划建设伊始 ,就存在与中国气候格局和人口压力、生态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规... 作为世界 4大防护林体系之一的“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经过 2 0多年的建设 ,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护目的。究其原因 ,作者认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规划建设伊始 ,就存在与中国气候格局和人口压力、生态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规律之间的三大矛盾冲突。新形势下的荒漠化防治要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型 ,这种转型应以解决三大矛盾冲突入手。最后 ,提出了造林必须满足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坚持多样化复合型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几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荒漠化 防护效益
下载PDF
遥感影像在三北防护林监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卫平 孙垂河 《森林工程》 2008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选取甘肃省景泰县两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并经过加工处理,分析比较两个时期该区域的植被变化情况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计算出两个时段的具体数据,从该县近年各项林业工程建设任务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消长的原因,首次尝试应用... 通过选取甘肃省景泰县两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并经过加工处理,分析比较两个时期该区域的植被变化情况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计算出两个时段的具体数据,从该县近年各项林业工程建设任务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消长的原因,首次尝试应用美国TM遥感卫星影像和法国SPOT卫星影像结合调查三北防护林的监测管理。通过该例研究和分析,为在三北工程建设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遥感数据进行工程监测和管理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影像 三北防护林 监测 应用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生态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桂丽 李晓娜 王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文章主要对"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一些对策,为今后几期工程实施提供建议和思考,以便更好发挥"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生态效益 建议
下载PDF
广州市市域林带规划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化顺 张贵 郭清和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3期15-18,共4页
把广州市市域林带分为市域主干道绿化带、市域生态廊道、市域组团绿化隔离带、市域滨水林带 ;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 ,提出生态优先、一体化、分期规划原则 ,规划过程中重点突出了 7条主干道绿化带的“一路一景”特色 ,7条新建生... 把广州市市域林带分为市域主干道绿化带、市域生态廊道、市域组团绿化隔离带、市域滨水林带 ;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 ,提出生态优先、一体化、分期规划原则 ,规划过程中重点突出了 7条主干道绿化带的“一路一景”特色 ,7条新建生态廊道的城市生态安全对策以及丰富城市形象的组团绿化隔离带和规划建设有岭南风情的滨水生态风光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林带规划体系 生态廊道 主干道绿化带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耀 张昌顺 +1 位作者 刘春兰 甄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847-5856,共10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功能是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器,然而,三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研究仍较缺乏。动态评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认识、保护和调控三北防护林体系森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功能是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器,然而,三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研究仍较缺乏。动态评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认识、保护和调控三北防护林体系森林水源涵养,制定三北工程植被建设与保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北工程区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在植被分区的基础上,分析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时空格局与变化特征,对比研究各区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揭示各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与地形及森林状况与质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持续增强,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从1990年的73.92mm增加到2015年的75.14mm,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态势。(2)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在植被分区和森林类型间差异显著,森林植被区是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的主体;针阔混交林是三北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最强的森林类型。(3)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受其地形、状况与质量的影响显著,除个别植被区外,各区森林水源涵养量随坡度、覆盖度和NPP增加而增大,随生物量增加而降低,这是区域植被适应及滥砍滥伐、毁林开垦、植被建设与保护等人为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通过调整与优化林分结构,调控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 林业生态工程 植被分区 水源涵养 格局变化
下载PDF
三北工程区降水量长时间序列与多尺度变化趋势检验及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欧 李亦秋 +2 位作者 鲁春霞 肖玉 李若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707-8716,共10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区")早期的植被建设忽略了水资源承载力,对三北防护林的可持续维护产生了不利影响。为落实"以水定林草"的发展理念,在三个空间尺度上,基于1951—2018年降水量,采用Mann-...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区")早期的植被建设忽略了水资源承载力,对三北防护林的可持续维护产生了不利影响。为落实"以水定林草"的发展理念,在三个空间尺度上,基于1951—2018年降水量,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全年、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降水量多尺度变化趋势与未来30年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三北工程区"全年和生长季降水量呈增长趋势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73.64%和70.10%,主要分布在西北荒漠区;非生长季降水量呈增长趋势的面积比例达92.06%,除黄土高原南部和风沙区的少部分地区而外,均呈增长趋势。全年、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降水量呈增长趋势且置信度为90%以上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5.43%、37.31%和36.79%。18个重点建设区的雷达统计图显示:生长季与全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由东向西,松辽平原等7个区域以不显著减少趋势为主,松嫩平原等7个区域以不显著增长趋势为主,西部的柴达木盆地等4个区域以显著性达到90%或95%的增长趋势为主;非生长季除晋陕峡谷、泾河渭河流域以非显著减少趋势为主而外,其他地区均以增长趋势为主。5个"重点县"的降水统计量UFk与其反序统计量UBk两条曲线出现交点,表明年降水量有突变发生,库尔勒市、磴口县、科尔沁左翼后旗UFk与UBk曲线多处出现交点,表明年降水量突变发生频繁。采用ARIMA预测得出未来30年的年降水量,计算得到未来30年间的年降水量变化数据,并绘制其空间分布图。本研究可为三北工程区开展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林草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础数据,为发展"雨养林草植被"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区 降水量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ARIMA模型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参与式方法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建茹 李俊香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0,共2页
以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PAAF)示范县原平市下班政村为例,阐述了参与式方法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中的应用,并认为式方法能够解决三北防护林工程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 参与式方法
下载PDF
三北工程四十年碳汇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芊卉 韦海航 +2 位作者 陈健 侯瑞萍 周春国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3,112,共8页
CO_2作为全球增温潜势值较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早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森林作为天然碳汇,对减少CO_2排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森林植被碳汇价值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人工林40年碳储量,对提高人工... CO_2作为全球增温潜势值较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早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森林作为天然碳汇,对减少CO_2排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森林植被碳汇价值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人工林40年碳储量,对提高人工林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森林碳汇 碳汇价值
下载PDF
Causal effects of shelter forests and water factors 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during 2000–2010 at the Horqin Sandy Land region, China 被引量:5
14
作者 Qiaoling Yan Jiaojun Zhu +1 位作者 Xiao Zheng Changjie J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3-45,共13页
The Horqin Sandy Land(HSL), the largest sandy land in the semi-arid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subject to desertification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 response, and to control the desertificat... The Horqin Sandy Land(HSL), the largest sandy land in the semi-arid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subject to desertification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 response, and to control the desertification,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Three-North Shelter/Protective Forest Program, world's largest ecological reforestation/afforestation restoration program. The program began in1978 and will continue for 75 years until 2050.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s a precondition for controlling desertification.However,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directly link causal effects with desertification process(i.e., on the changing area of sandy land) because desertific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that can be affected by vegetation(including vegetation cover and extent of shelter forests) and water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surface soil moisture, and evapotranspiration.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how influencing factors, especially shelter forests, affected desertification in HSL over a recent decade. We used Landsat TM imagery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water and vegetation parameters during2000–2010. Desertification was controll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s indicated by a decrease in desert area at a rate of163.3 km2year-1and an increase in the area with reduced intensity or extent of desertification. Total vegetation cover in HSL increased by 10.6 %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is factor exerted the greatest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slowing desertific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otal vegetation cover to controlling desertific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desertification. On slightly and extremely severe desertified areas, vegetation cover contributed 5 and 42 % of the desertification reduction,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otal vegetation cover and water conditions(i.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and the area of shelter forests(P / 0.0001), in which water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shelter forests contributed49.7 and 12.8 % to total vegetation cover, respectively. The area of shelter forests increased sharply due to program efforts, but only shrub forests had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s on reducing the area of desertification categorized as slightly desertified. The reason for the lack of direct effect of increased arbor forests(accounting for 95.3 % of the total increase in shelter forests) on reducing desertification might be that the selected arbor species were not suited to water conditions(low precipitation, high evapotranspiration) prevailing at HSL. The establishment of shelter forests aided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HSL region, but the effect was less than expected. Effective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HSL region or other similar sandy areas will require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vegetation cover. In particular,shrub species should be selected for plant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potential to survive and reproduce in the harsh climatic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ypical of desertifi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hree-north Shelter Forest program Precipitation Remote sensing Vegetation cover Semi-arid region
下载PDF
海门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杰 王思健 +4 位作者 蔡洪达 施胜彪 江华 杨永康 刘丹 《江苏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23-28,共6页
通过对海门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总体布局、建设形式、林带断面结构、复合农田林网、苗木良种繁育、滩涂开发等6个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完成了“以江海河堤林带为骨架、农田林网为主体、成片林为基地、四旁树木相配套”的带、片、网、点相... 通过对海门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总体布局、建设形式、林带断面结构、复合农田林网、苗木良种繁育、滩涂开发等6个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完成了“以江海河堤林带为骨架、农田林网为主体、成片林为基地、四旁树木相配套”的带、片、网、点相结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使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11.8%,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8.9%,村庄内绿化覆盖率达49.3%。因有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棉花年增产19%,水稻年增产12.9%,“三麦”增产8%,玉米增产6%,年净增产值236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门县 沿海防护林 防护林体系建设 技术研究
下载PDF
论防护绿地的规划建设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来成 《防护林科技》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主要概述防护绿地含义及主要类型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防护绿地 防护林带 规划建设 类型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治理对策
17
作者 姚文强 李守明 王小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81-83,共3页
通过对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的简要总结以及对工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分区提出了我省三北地区的治理对策及主攻方向。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五期工程 治理对策
下载PDF
Research on Post-evaluation in 1st Phase Aims ofThree North Shelterbelt Program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18
作者 LIU Yo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年第3期11-16,共6页
In aspect of the scale of works, the Three North Shelterbelt Program is up to now the most magnificent project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2000, the 1st, 2nd, and 3rd periods of con... In aspect of the scale of works, the Three North Shelterbelt Program is up to now the most magnificent project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2000, the 1st, 2nd, and 3rd periods of construction in the 1st phase (1978-2000) had been completed.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paper is about the researches on post-evaluation in the 1st phase aims of the Three North Shelterbelt Program. The conclusion obtained is that the aims are partly success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体系 模糊评价 防风林 林业建设
原文传递
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强 张勃 +2 位作者 张志强 张喜风 戴声佩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本文基于1982-2006年连续25年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与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连续25年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 本文基于1982-2006年连续25年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与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连续25年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近25年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每10年0.007;(2)研究区植被和气温、降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植被与降水正相关面积明显大于植被与气温正相关面积,说明降水是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关键因子;(3)1982-2006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主要是在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动态研究 中国北部
原文传递
绿洲-荒漠交错带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协同防风效能及优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满厚 刘彤 +1 位作者 赵新俊 张卫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4-1232,共9页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区,研究了该区防护林与其外围自然植被的协同防风效能,进而构建了二者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①在有障碍物(防护林、自然植被)存在时,风表现出显著的规律性,即在0.5m和1.5m高度处,防...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区,研究了该区防护林与其外围自然植被的协同防风效能,进而构建了二者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①在有障碍物(防护林、自然植被)存在时,风表现出显著的规律性,即在0.5m和1.5m高度处,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后对风速起到了减弱作用。对于疏透结构林带,风速的减弱程度为自然植被内部>自然植被与防护林之间>防护林外部;对于紧密结构林带,当风速较小时,风速的减弱程度为自然植被与防护林之间>自然植被内部>防护林外部。②防护林带的冠层体积(V)、单位长度林带段胸高断面积(S)、株行距(Q)与自然植被的平均高度(H)、覆盖度(C)协同后和两高度处的相对风速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据此以编程运算得到最小相对风速下二者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式,即在0.5m高度处,当V=62.1476m3、S=0.5756m2/50m、Q=5.5645m2、H=1.6889m、C=0.2878时,二者的协同防风效能达到85.07%;在1.5m高度处,当V=62.1476m3、S=0.5237m2/50m、Q=5.5645m2、H=1.8154m、C=0.3073时,二者的协同防风效能达到74.67%。对不同相对风速下二者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自然植被 防风效能 优化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