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引流管悬吊联合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
1
作者 张忠强 胡丽丽 陈俊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引流管悬吊联合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该治疗方案对患者漏口闭合时间、发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06例难治性气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与研究...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引流管悬吊联合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该治疗方案对患者漏口闭合时间、发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106例难治性气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内注射凝血酶+引流管悬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留管时间、漏口闭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热、胸膜粘连、纵隔气肿),对比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残气量(R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氧饱和度(SaO_(2))]、6 min行走试验(6MWT)、Borg呼吸困难指数。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管时间、漏口闭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C、RV、DLCO、TLC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后,2组PaO_(2)、PaO_(2)/FiO_(2)、SaO_(2)高于治疗前,PaCO_(2)、Borg呼吸困难指数低于治疗前,6MWT长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凝血酶联合引流管悬吊治疗难治性气胸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量,缩短恢复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气胸 凝血酶 胸腔内注射 引流管悬吊 漏口闭合时间
下载PDF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邵千航 刘雪梅 +1 位作者 黄琳 封宇飞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864-874,共11页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RCT,共1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眉蛇毒血凝酶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的凝血酶时间(TT)均小于对照组(P <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中,白眉蛇毒血凝酶组的止血时间、单位面积的出血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减少(P <0.05)。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酶组PT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T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内镜手术、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两组TT、APTT、P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酶组TT、P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项研究对白眉蛇毒血凝酶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其中4项研究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的止血疗效更佳,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蛇毒血凝酶 外科手术切口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1个FGG基因新变异致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
3
作者 王晓欧 王锦院 +6 位作者 舒旷怡 游畅 胡榕 王锦乐 林素珍 李姗姗 江明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凝血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g)三个编码基因FGA、FGB和FGG测序的结果。应用PolyPhen-2、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三款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 目的: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凝血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g)三个编码基因FGA、FGB和FGG测序的结果。应用PolyPhen-2、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三款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分析变异的致病性;利用Clustal X软件对变异氨基酸进行保守性分析;突变蛋白的模型分析采用PyMol软件;单点变异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用I-Mutant Suite软件进行分析。运用血栓弹力图对该家系成员进行Fg功能的评价。结果:先证者纤维蛋白原抗原(Fg:Ag)正常(3.20 g/L),纤维蛋白原活性(Fg:C)显著降低(0.91 g/L),凝血酶时间(TT()22.0 s)延长;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先证者为FGG第9号外显子G1133A存在碱基置换(p.Gly378Asp),其母亲和弟弟血样中检测到相同的变异位点。三款生信预测软件均提示c.1133G>A变异为有害和致病变异;Clustal X Software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Gly378在同源物种之间高度保守。血栓弹力图的指标K值延长,Angle值减小,提示家系三位携带c.1133G>A变异的成员Fg功能均下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遗传变异标准与指南,支持证据组合(PM2+PP1+PP2+PP3+PP4),判定c.1133G>A(p.Gly378Asp)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Fgγ链Gly378Asp变异是引起该家系CD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时间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家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不同SRBS︰FFP配比输注对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余海燕 肖鑫 +1 位作者 张黎 黄于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悬浮红细胞(SRBC)︰新鲜冰冻血浆(FFP)配比输注对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2月收治的急性创伤大出血100例,按输血治疗SRBS︰FFP配比进行分组,其中SRBS︰FFP≥2︰1为A组(32例)、SRBS︰... 目的 探讨不同悬浮红细胞(SRBC)︰新鲜冰冻血浆(FFP)配比输注对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2月收治的急性创伤大出血100例,按输血治疗SRBS︰FFP配比进行分组,其中SRBS︰FFP≥2︰1为A组(32例)、SRBS︰FFP<2︰1~1︰1为B组(35例)、SRBS︰FFP<1︰1为C组(33例),比较3组血液制品输注量、输血前后血常规与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C组FFP输注量高于B组,B组高于A组(P<0.05)。输血后3组血红蛋白(Hb)均比输血前升高(P<0.05),A组输血后血小板(PLT)明显降低(P<0.05),B组、C组PLT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B组、C组Hb、PLT高于A组(P<0.05),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输血后A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P<0.05),B组、C组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B组、C组TT、PT、APTT、D-D、INR短于或低于A组,FIB高于A组(P<0.01),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RBS︰FFP<2︰1~1︰1为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的适宜配比,有助于防止输血治疗后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可节约血液制品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创伤和损伤 悬浮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 输血 配比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眼外伤患者凝血功能与眼压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邱婷婷 李廷军 董彦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6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凝血功能与眼压的相关性。方法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眼外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45.80±15.41)岁。其中眼压正常62例,高眼压22例。入院后次日晨取空腹...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凝血功能与眼压的相关性。方法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眼外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45.80±15.41)岁。其中眼压正常62例,高眼压22例。入院后次日晨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采用Goldman压平眼压计检测眼压,其中高眼压标准为>21 mmHg(1 mmHg=0.133 kPa)。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84例眼外伤眼压为11~42 mmHg,平均值为18.76 mmHg;高眼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D-二聚体(D-D)高于眼压正常的眼外伤患者[(18.95±3.10)s比(15.82±2.94)、(25.79±4.24)s比(21.68±4.05)s、(0.65±0.12)mg/L比(0.42±0.09)mg/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眼压正常患者[(1.92±0.55)g/L比(2.45±0.6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7、4.043、8.975、3.510,均P<0.05)。眼外伤患者的眼压与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D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77、0.291、0.444;眼压与Fib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33。结论高眼压和TT、APTT及D-D有正相关性,与Fib有负相关性,眼外伤患者控制眼压治疗时,需考虑凝血功能异常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凝血功能 眼压 凝血酶时间 D-二聚体
下载PDF
测定凝血4项检测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余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凝血4项检测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凝血项目检验的55份血液标本,分别在不同标本采集量、不同条件下制备、常温下储存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与未溶血试验下检测凝血四项[凝血酶... 目的 探讨凝血4项检测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凝血项目检验的55份血液标本,分别在不同标本采集量、不同条件下制备、常温下储存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与未溶血试验下检测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总结上述各种不同处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评估凝血4项检测结果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采血量<2.0 mL和> 2.0 mL的凝血四项结果均与合格标本产生明显差异,其中PT、APTT、TT均长于合格标本,而FIB小于合格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离心时间下,离心时间5 min的PT、APTT值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3 000 r/min,15 min和4 000 r/min,15 min制备乏血小板血浆检测凝血4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下储存时间4 h的APTT明显长于放置2 h的标本,TT值短于放置2 h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的PTA、PTT均明显短于未溶血标本,TT长于未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标本是否溶血未对FIB造成影响,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标本采集量、常温下储存时间、离心时间及标本溶血与未溶血试验均是影响凝血项目检验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均> 1,P<0.05)。结论 凝血项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异常会受标本采集量、常温时间储存过长、离心时间及溶血等因素影响,故在临床检验中应严格控制标本采集至运输的整个过程,高度重视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增加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TT、FIB、D-D用于二次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栓塞风险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继宏 欧阳国林 +2 位作者 陈涛 邵微刚 容向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用于二次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二次创伤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 目的分析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用于二次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二次创伤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1例与非DVT组59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T、FIB和D-D对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TT低于非DVT组,FIB、D-D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身麻醉[OR(95%CI)=2.194(1.626~2.960)]、术中输血[OR(95%CI)=2.458(1.780~3.394)]、FIB[OR(95%CI)=1.483(1.244~1.768)]和D-D[OR(95%CI)=2.026(1.610~2.549)]是二次创伤骨折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T[OR(95%CI)=0.868(0.774~0.973)]是术后DVT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TT、FIB、D-D联合预测术后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灵敏度为0.927,特异度为0.878。结论TT、FIB和D-D是二次创伤骨折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三项联合可作为术后DVT发生的灵敏度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二次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凝血四项和TEG评估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昭 干金文 +2 位作者 魏伟 张建梅 金刚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其与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诊治的58例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其与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诊治的58例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将患者分为危重伤组(ISS评分16~25分,24例)和重伤组(ISS评分>25分,34例)。按照诊治结果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37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TEG水平[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血块强度(MA)],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凝血四项、TEG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危重伤组患者的TT、APTT、PT、R、K水平分别为(25.02±2.11) s、(41.09±3.47) s、(22.55±2.16) s、(16.64±4.25) min、(14.93±4.48) min,明显高于重伤组的(21.36±1.98) s、(36.76±3.59) s、(17.09±2.14) s、(13.96±3.79) min、(11.82±3.26) min,FIB、α角、MA水平分别为(2.04±0.33) g/L、(18.23±5.38)°、(22.64±6.33) mm,明显低于重伤组的(3.49±0.30) g/L、(23.37±7.14)°、(28.61±8.27)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TT、APTT、PT、R、K水平分别为(30.41±2.16) s、(47.23±3.87) s、(25.12±2.27) s、(18.15±5.24) min、(16.04±4.86) min,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5.89±2.31) s、(30.46±4.21) s、(14.45±2.03) s、(11.74±3.21) min、(9.51±3.02) min,FIB、α角、MA水平分别为(1.69±0.38) g/L、(15.25±4.11)°、(20.01±5.82) mm,明显低于存活组的(3.94±0.52) g/L、(26.19±8.42)°、(31.17±9.0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T、APTT、PT、R、K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FIB、α角、MA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凝血四项和TEG评估参数与严重创伤性大出血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和评估TEG参数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性大出血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凝时间 血块成型时间 α角 血块强度
下载PDF
TT和APTT联合应用指导成人ECMO支持患者肝素抗凝管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建国 马丽英 +2 位作者 陈云 刘志昱 张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评估在成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期间,通过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联合检测来综合判断肝素浓度及体内抗凝效果,为ECMO治疗患者提供恰当的抗凝管理。方法选取26例静脉-动脉ECMO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凝... 目的评估在成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期间,通过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联合检测来综合判断肝素浓度及体内抗凝效果,为ECMO治疗患者提供恰当的抗凝管理。方法选取26例静脉-动脉ECMO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凝血相关指标:活化凝血时间(ACT)、TT、APTT、抗Xa因子,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T与抗Xa因子的相关性较强(r=0.901,P<0.001)。APTT、ACT与抗Xa因子的相关性中等(r=0.566、0.540,P<0.001)。APTT与ACT的相关性较强(r=0.864,P<0.001)。TT与APTT、ACT的相关性弱(r=0.297、0.321,P=0.001、<0.001)。结论TT与低浓度肝素有良好的正相关性,ECMO治疗期间,TT和APTT联合应用可以较好地反映肝素浓度的变化及抗凝效果,可为临床指导肝素的剂量及输血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凝血时间 抗XA因子 肝素
下载PDF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
10
作者 陈岩飞 左志洪 赵影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瘢痕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94例,根据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瘢痕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94例,根据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仅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2组产后2、12、24 h出血量和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2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产前和产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1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24 h,2组PT、TT、APTT及FIB均较产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4,P=0.16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瘢痕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加速产妇产后康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二次剖宫产 麦角新碱 缩宫素 产后出血 出血量 血红蛋白 止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APTT、TT和Ccr对利伐沙班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过程中出血事件的监测价值分析
11
作者 许园园 谢胜新 +3 位作者 顾敏红 黄勇先 朱晓明 魏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在利伐沙班治疗相关出血事件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肌酐清除率(Ccr)的监测效能。方法 138例老年NVAF患者,采集利伐沙班治疗期间的基础临床资料、临床评分及凝血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在利伐沙班治疗相关出血事件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肌酐清除率(Ccr)的监测效能。方法 138例老年NVAF患者,采集利伐沙班治疗期间的基础临床资料、临床评分及凝血指标。观察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临床指标,分析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评分)、房颤出血评分(HAS-BLED)评分与凝血指标、Ccr的相关性, APTT、TT和Ccr对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 APTT、TT和Ccr对出血事件的影响。结果 随访12个月, 138例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9%(22/138)。根据是否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22例)和未出血组(1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利伐沙班用药剂量、CHA2DS2-VASc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HAS-BLED评分(3.77±1.02)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69±0.73)高于未出血组的(2.14±0.74)分、(2.99±0.58), APTT(42.01±4.24)s、TT(25.33±3.35)s长于未出血组的(29.43±3.01)、(19.24±2.16)s, Ccr(60.08±3.85)ml/min低于未出血组的(71.46±4.73)m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与Ccr呈正相关(r=0.473, P<0.05),与PT、APTT、TT和INR无相关性(P>0.05);HAS-BLED评分与APTT、TT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r=0.528、0.685、-0.651, P<0.05),与PT和INR无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APTT、TT和Cc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99、0.757和0.754。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发生率曲线显示:APTT≥33.25 s患者出血事件累积发生率高于APTT<33.25 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23.84 s患者出血事件累积发生率高于TT<23.84 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68.35 ml/min患者出血事件累积发生率高于Ccr>68.35 ml/min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中, APTT、TT和Ccr可以作为监测利伐沙班相关出血事件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出血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2017-2022年凝血试验室间质评回顾分析
12
作者 朱兵兵 刁艳君 刘家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S01期90-92,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2017-2022年该科室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得分情况及偏倚趋势,发现潜在风险,完善检测流程,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每年2次定期对卫计委临检中心凝血试验室发放的质评物进行检测,按照不同检测水平,仪... 目的回顾分析2017-2022年该科室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得分情况及偏倚趋势,发现潜在风险,完善检测流程,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每年2次定期对卫计委临检中心凝血试验室发放的质评物进行检测,按照不同检测水平,仪器,试剂按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报。结果2017-2022年凝血试验室间质评共检测50个质量控制品,其中,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在2018年第二次室间质评出现1次失控,失控率为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未发生失控现象,失控率为0,各项目质评得分均≥80%,全部符合能力验证要求,质评成绩汇总均为满意。结论凝血试验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加强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试剂质量,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量评价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偏倚
下载PDF
质量控制措施对输血安全性及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黄伟珍 胡艺伟 彭娟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措施对输血安全性及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81例输血存在不同问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流程,观察组...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措施对输血安全性及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81例输血存在不同问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输血安全性、不良反应及实施前后凝血因子水平。结果两组交叉配血、写错血型、采错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输血前后未及时消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实施前,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实施前,但观察组PT、TT均短于对照组,PL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措施能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质量控制措施 安全性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付杰平 王敏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后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术后40例未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颅脑损伤患者...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后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术后40例未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脑中线偏移≥1 cm占比、发生颅脑骨折占比、去骨瓣减压术率、凝血酶时间(TT)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受伤机制、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脑中线偏移≥1 cm、颅骨骨折、去骨瓣减压术、TT延长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OR>0,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发生受脑中线偏移≥1 cm、颅骨骨折、去骨瓣减压术、TT延长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颅骨骨折 去骨瓣减压术 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益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性因子、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罗家佩 肖婧洁 +1 位作者 黄丽华 练家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性因子、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2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益肾活血汤辅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02...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性因子、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2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益肾活血汤辅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02例)和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98例)2组。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2,91.18%)高于对照组(68/98,69.39%)(P<0.01)。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内皮素-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硫化血红蛋白、一氧化氮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肾活血汤辅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机体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益肾活血汤 肾透析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硫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D-二聚体、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
16
作者 葛卫卫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另选取30例该院规律产检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D、凝...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另选取30例该院规律产检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D、凝血指标水平检测。比较两组D-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及诊断变迁》,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6例、轻度子痫前期(PE)组24例、重度PE组18例,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亚组间D-D、凝血指标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D、凝血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轻度PE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轻度PE组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PE组FIB、D-D水平均高于轻度PE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轻度PE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凝血指标水平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0.9,诊断价值较高,且高于各单项检测。结论:D-D、凝血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能高于各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宏伟 魏立友 +3 位作者 邱方 张小平 王宝民 胡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04-705,共2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予积极综合治疗(包括处理原发病、输血补液维持循环系统稳定、保护性机械...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予积极综合治疗(包括处理原发病、输血补液维持循环系统稳定、保护性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及纠正低氧血症、对症止血和镇痛镇静、预防和处理消化道出血、抗炎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当天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60min/次,2次/d,连用10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和10d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5和10d时PT、APTT、PL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凝血酶时间法测定家兔血浆中重组水蛭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洪灿 芮明 +4 位作者 韩国柱 吕勇 李颖 肖述 叶红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50,共4页
建立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法测定国产重组水蛭素血药浓度的方法,以便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在家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提供方法学基础.重组水蛭素血浆水平依其抗凝血酶活性(TT延长)予以测定.对该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适... 建立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法测定国产重组水蛭素血药浓度的方法,以便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在家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提供方法学基础.重组水蛭素血浆水平依其抗凝血酶活性(TT延长)予以测定.对该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适测定条件确定为5 U/mL的凝血酶溶液,0.1 mol/L pH 7.4的Tris-HCL缓冲液及血浆各50 μL;结果发现对凝血酶时间延长百分率的对数与浓度呈线性相关,r为0.98~0.99;线性范围为0.12~0.60 mg/L,定量限为0.12 m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5.6%~9.1%和9.2%~11.5%;方法回收率97.5%~99.2%;超出线性范围的高浓度血浆样品作2~100倍稀释,其稀释回收率为92.4%~94.8%.血浆样品在-20℃冰冻保存,至少1星期内稳定.应用本方法测定家兔iv重组水蛭素2.0 mg/kg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表明该药符合二室模型、一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水蛭素 生物测定法 凝血酶时间 家兔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及产科早期DIC患者PT、APTT、TT、FIB、D-D、FM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30
19
作者 姜志凤 宗玮芳 +1 位作者 徐叶 杨一斐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孕妇妊娠各期及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妇女、90例正常... 目的研究正常孕妇妊娠各期及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妇女、90例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早期30例、妊娠中期30例、妊娠晚期30例)及10例产科早期DIC患者的PT、APTT、TT、FIB、D-D及FM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妊娠早期的PT及妊娠中、晚期的APTT、TT、FIB、F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孕妇组妊娠各期D-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产科早期DIC组与正常孕妇组妊娠各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01)。正常孕妇组妊娠中、晚期PT、APTT较妊娠早期明显缩短(P<0.001),FM水平明显升高(P<0.001);TT、FIB、D-D水平在正常孕妇组妊娠各期中均有差异(P<0.05、P<0.001)。结论妊娠不同期,正常孕妇凝血机制会发生改变。一旦有早期DIC的发生FM水平会有较明显的升高,因此,FM指标的检测相对于D-D检测在确定早期DIC有着较明确的标识。对发现早期凝血异常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单体 D-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 妊娠 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样本存放时间对凝血指标影响的实验评估 被引量:22
20
作者 汤荔 冯忠盈 +3 位作者 曹文俊 石毅 邵明希 陈惠雯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血凝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份枸橼酸钠抗凝外周血标本分别在室温放置1、2、4、6、8和10 h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目的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血凝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份枸橼酸钠抗凝外周血标本分别在室温放置1、2、4、6、8和10 h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的测定。根据不同检测项目和时间段分组,使用SAS统计软件包对上述4项指标在放置2、4、6、8、10 h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放置1 h内检测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T、TT测定在标本采集1 h内的结果与2和4 h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 h后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测定在标本采集1 h内检测的结果与2、4、6、8和10 h后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测定在标本采集1 h内的结果与2 h检测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后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于凝血试验的标本在室温存放一段时间后,对不同检测项目均造成一定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1 h内检测,如不能做到也应在2 h内检测完毕,否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分析前过程 样本存放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