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罗铸 李伦走 +2 位作者 黄章峰 李科良 张传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B组60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5.11±0.89)h,短于B组的(6.03±0.73)h,术中出血量(37.21±4.27)mL,少于B组的(39.82±4.41)mL,48 h血肿清除率(90.06±3.44)%,大于B组的(88.69±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8、3.299、2.017,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98.36%(60/61),高于B组的86.67%(52/60)(χ^(2)=4.460,P=0.035);术后3 d,2组患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A组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可更有效促进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及临床疗效,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叶入路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损伤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切除岛叶胶质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程进超 王其福 +3 位作者 李陈 荣军 李廷政 倪红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 通过尸头标本模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医师进行岛叶胶质瘤手术提供参考,从而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功能。方法 在10例尸头标本上进行外侧裂、岛叶、大脑中动脉区域的解剖研究,拍照并观察... 目的 通过尸头标本模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医师进行岛叶胶质瘤手术提供参考,从而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功能。方法 在10例尸头标本上进行外侧裂、岛叶、大脑中动脉区域的解剖研究,拍照并观察各重要结构的关系及测量相关参数。结果 岛中央沟与大脑表面的中央沟相齐平,将岛叶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为3~5个岛短回,后半部分由2个岛长回构成。岛叶前半部分被额下回三角部、盖部和中央前回覆盖;岛叶后半部分的上方被中央后回、缘上回覆盖,下方被赫氏勒回覆盖。岛叶被上纵束环绕,上纵束联系额颞顶枕叶,钩束在岛叶下方连接额叶和颞叶。经侧裂暴露到达上界沟区域、前岛点,额眶部至少需要牵拉2.0 cm,牵拉时要避免对Broca区的损伤。暴露岛叶下界沟则需要牵拉颞叶2.5 cm,牵拉压迫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颞横回。结论 经外侧颞-岛叶入路可充分暴露岛叶,适合切除纯岛叶胶质瘤。对于其他类型岛叶胶质瘤,前岛点和前界沟位置容易暴露,后岛点及下界沟暴露更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岛盖 外侧裂 胶质瘤 显微解剖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赖荣福 李育华 梁鄂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8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颞中回造瘘入路)及观察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各43例。比较...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8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颞中回造瘘入路)及观察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血肿清除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F)、S100B蛋白、D-二聚体]、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6、TNF-α、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6、TNF-α、PCT、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SE、NF、S100B蛋白、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SE、NF、S100B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DA、SOD、LPO、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DA、SOD、LPO、GSH-Px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提升血肿清除率,减轻炎症反应、神经功能损伤,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 颞中回造瘘入路 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高崇丽 陆芳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超声辅助神经内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侧裂入路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中及术后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2.25±2.17)%,明显高于对照组[(83.0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残余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2.75±18.96)mL、(95.08±17.58)min、(3.72±0.82)mL、(9.27±1.22)d,均分别低于对照组[(311.68±37.87)mL、(179.29±16.73)min、(8.57±1.69)mL、(14.85±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5、30 d的GCS分别为(9.62±1.09)、(11.57±1.23)、(13.71±1.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8.98±1.12)、(9.63±1.31)、(11.85±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为(9.85±0.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87±0.92)分],术后ADL评分为(66.71±4.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23±4.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获得满意的血肿清除率,能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后血肿残余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超声引导 神经内镜 经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术 手术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路径入路的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5
作者 李春乐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路径入路的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到2023年10月收治的1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数据,根据血肿清除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皮质入路传统手术组(皮质组)和显微镜下经侧裂... 目的分析不同路径入路的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到2023年10月收治的1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数据,根据血肿清除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皮质入路传统手术组(皮质组)和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组(侧裂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侧裂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皮质组(均P<0.05);侧裂组术后3个月Nogo-A和NF-kBp65水平均低于皮质组(均P<0.05);侧裂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低于皮质组,且ADL评分高于皮质组(均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比经皮质入路传统手术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缩短,神经功能预后更好,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曹廷亮 吴恒浩 +1 位作者 张圣旭 张万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05-906,共2页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B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B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神经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的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P<0.05)。结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7
作者 郑亚北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析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应用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2)传统开颅去骨瓣手术治疗,观察组(n=32)小骨瓣经侧裂... 目的 探析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应用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2)传统开颅去骨瓣手术治疗,观察组(n=32)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手术时间、术后昏迷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血肿清除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病死率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两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HICH患者行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发病特征
8
作者 秦钦 董青军 王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3例陈旧性肛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3例陈旧性肛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肛裂切扩术,分析两组临床效果、愈合时间、术后第3天的疼痛和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出院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异常复发情况,总结陈旧性肛裂的发病特征。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陈旧性肛裂多为单个裂口,裂口主要位于6点位,临床症状多为疼痛和出血,并发症多为哨兵痔。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术后3个月均无肛门功能异常及复发。两组术中出血、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疼痛及出血情况轻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效果确切,可以加速术后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肛裂 发病特征 括约肌间入路 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 被引量:8
9
作者 夏芹 覃凡 +1 位作者 刘泓渊 钟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HICH患者资料,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为小骨窗组,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59例为神经内...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HICH患者资料,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为小骨窗组,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59例为神经内镜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血肿清除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的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含量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以及置管时间较小骨窗组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小骨窗组显著减少(P<0.05),血肿清除率小骨窗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7 d,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组的GO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NFD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组的血清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神经内镜组显著低于小骨窗组(P<0.05);2组血清NSE水平、血清S100蛋白含量相比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神经内镜组显著低于小骨窗组(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小骨窗组显著下降(3.39%比14.58%,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效果明确,相较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及置管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血肿清除率,并能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内镜 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径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植海 《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径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入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8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径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入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8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状况(包含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及血肿清除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情况[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分析]及并发症风险(包含术后再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术后各时间段GCS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其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GCS评分和ADL评分,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颅内出血 经外侧裂入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下载PDF
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王建华 侯建金 莫教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龙岩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外侧裂组与颞叶皮层组,各6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龙岩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外侧裂组与颞叶皮层组,各64例。两组均实施血肿清除术治疗,颞叶皮层组经颞叶皮层入路进行手术,外侧裂组经外侧裂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1周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肺部感染、脑疝、颅内再出血、癫痫)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结果:外侧裂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颞叶皮层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颞叶皮层组,手术出血量少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周时,两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外侧裂组高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裂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裂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显著优于颞叶皮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层入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昏迷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陈东亮 彭玉平 +5 位作者 漆松涛 谢庆海 彭涛 颜循金 李云 覃祖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6个月,依据GOS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疗效好,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超早期 小翼点 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造瘘术对基底核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贺仕清 廖勇仕 +3 位作者 梁日初 段永红 杨刚 杜美燕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10-212,共3页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造瘘术对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33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组),行经皮质造瘘术30例(经皮...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造瘘术对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33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组),行经皮质造瘘术30例(经皮质造瘘手术组)。结果与经皮质造瘘手术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组术后7 d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术后48 h残余血肿量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7 d 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组血肿全部清除21例,大部分清除12例;术后再出血1例,癫疒间3例,脑积水2例。经皮质造瘘手术组血肿全部清除12例,大部分清除18例;术后再出血2例,癫疒间5例,脑积水5例,失语3例。结论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能明显减轻脑出血周围水肿,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核 脑水肿 手术入路 经外侧裂-岛叶 皮质造瘘术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清平 邱建东 +4 位作者 冯文峰 李伟光 钟远强 彭智涛 陈建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对2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经岛叶无血管区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按照严格的内科治疗,控制血压,神经营...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对2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经岛叶无血管区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按照严格的内科治疗,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康复治疗,进行ADL评分。结果术后存活24例,死亡1例(4.0%)。24例术后3个月按ADL评分:Ⅱ级13例(54.2%),Ⅲ级8例(33.3%),Ⅳ级2例(8.3%),Ⅴ级1例(4.2%)。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自发性脑出血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唐建建 张紫寅 +3 位作者 周建 马春阳 王子珍 黄秋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人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64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A组);另23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人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64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A组);另23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近远期预后。结果 A组手术时间(115.35±46.23)min、术后自动睁眼时间(5.22±3.43)h均短于B组(212.43±58.24)min、(8.74±4.51)h(P<0.05)。术后7 d A组GCS评分(11.92±2.73)分高于B组(9.85±2.46)分(P<0.05)。术后48 h行CT复查,A组血肿大部分清除率为80.49%(33/41)优于B组的56.52%(13/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9.02%vs.47.83%,P>0.05)。术后3个月随访,A组优良率为60.98%(25/41),明显高于B组的34.78%(8/23)(P<0.05)。术后12个月随访,A组优良率为72.50%(29/40),明显高于B组的47.62%(10/21)(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显微神经外科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谢轩贵 张洪良 +3 位作者 蔡德成 李鹏 周学斌 蔡毅骁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 目的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第1d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均在9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3例,病死率11.5%。生存的23例患者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9例(45.67%),Ⅳ级6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结论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侧裂-岛叶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外侧裂手术入路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平 李少华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为外侧裂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头颅湿标本,模拟手术入路观察外侧裂区解剖结构和相互毗邻关系并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外侧裂前点将外侧裂分割为前后两部分,在93%的标本里外侧裂前点处有外侧裂池存在,该点位于... 目的:为外侧裂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头颅湿标本,模拟手术入路观察外侧裂区解剖结构和相互毗邻关系并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外侧裂前点将外侧裂分割为前后两部分,在93%的标本里外侧裂前点处有外侧裂池存在,该点位于额下回三角部的下方,在Rolandic下点前方(2.1±0.5)cm处,颅骨鳞缝前段下方直径1.5cm的平面上,其毗邻结构组成外侧裂岛盖,该处具有恒定的形态学特征。结论:外侧裂岛盖的特定的结构及外侧裂前点与颅骨、神经的恒定关系使其容易识别,为进一步研究外侧裂处的脑沟脑回提供了可靠的起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钱洪波 殷骏 潘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周GCS均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显示,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预后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后部 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预后 疗效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鹏洲 罗江兵 +2 位作者 吴敬伦 欧英雄 余瑞钿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切开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进行...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切开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进行两组的差异分析。结果:统计两组的术后昏迷结束时间以及术后三日复查血肿的清除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无一例再出血病例和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微创、效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焦松 衣希 +5 位作者 韩冲 夏湘平 曾尤超 肖华 刘锐 唐钧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1日~2015年10月1日收治入院的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外侧裂-...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1日~2015年10月1日收治入院的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5%、80%≤血肿清除率〈95%、血肿清除率〈80%的百分比分别为75.00%、23.33%、1.67%,对照组为48.33%、28.33%、23.33%;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为(13.57±1.05)分,对照组为(10.87±2.34)分。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超早期治疗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早期治疗效果更佳。应在早期积极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层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