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KLK11、MK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清甲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建军 严鸣光 +3 位作者 田红英 方晓 贾雷鸣 崔宁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组织激肽释放酶11(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 11,KLK11)、中期因子(midkine,MK)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首次^(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效果的关...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组织激肽释放酶11(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 11,KLK11)、中期因子(midkine,MK)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首次^(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108例DTC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且术后进行放射性清甲治疗,男37例,女71例;年龄(48.32±4.25)岁,范围为28~79岁。根据治疗后是否清甲成功将患者分为清甲成功组64例和清甲未成功组44例,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无异常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阳性组20例和转移阴性组88例。清甲治疗后第二天取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KLK11、MK水平,搜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NM分期、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病灶最大径、清甲治疗时间,统计数据采用SPPS 21.0软件,采用单因素对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对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清甲成功组和清甲未成功组血清KLK11、MK水平高于对照组(KLK11:t=5.129、7.832,P<0.05;MK:t=7.799、15.978,P<0.05),而清甲未成功组血清KLK11、MK水平高于清甲成功组(KLK11:t=2.642,P<0.05;MK:t=11.906,P<0.05)。转移阳性组血清KLK11、MK水平高于转移阴性组(KLK11:t=2.908,P<0.05;MK:t=14.90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χ^(2)=6.780,P=0.009)、病灶最大径(χ^(2)=14.819,P=0.001)、TSH(χ^(2)=13.627,P=0.001)、血清KLK11(t=2.642,P=0.01)、血清MK(t=11.906,P<0.001)与DTC术后首次^(131)I清甲效果有关(P<0.05)。以清甲成功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径>2 cm(OR=10.740,95%CI:7.033~16.401)、TSH水平升高(OR=8.559,95%CI:2.812~26.057)、血清KLK11水平升高(OR=16.710,95%CI:8.548~32.666)、血清MK水平升高(OR=10.580,95%CI:6.294~17.786)是影响DTC术后首次^(131)I清甲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KLK11、MK水平升高是影响DTC术后首次^(131)I清甲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清甲疗效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组织激肽释放酶11 中期因子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碘治疗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肠外实性肿瘤的发生风险与监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伏超 于成功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由免疫等多因素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恶性肿瘤是IBD患者第二大死亡原因,包括肠道肿瘤和肠外肿瘤。目前IBD患者发生肠外肿瘤的风险及相关机制仍然未知。既...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由免疫等多因素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恶性肿瘤是IBD患者第二大死亡原因,包括肠道肿瘤和肠外肿瘤。目前IBD患者发生肠外肿瘤的风险及相关机制仍然未知。既往研究发现UC和CD在肠外肿瘤发病风险上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文将概述IBD的肠外肿瘤总体发病风险,并阐述IBD及UC和CD在多系统肠外实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发病机制、监测方案等,为IBD患者肠外肿瘤的预防、监测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肠外肿瘤 肺癌 甲状腺癌
原文传递
近红外荧光正显像联合术中快速PTH测定对甲状旁腺辨识及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欣荣 陈高翔 +1 位作者 吴旻骅 吴伟主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正显像技术联合术中快速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测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及功能保护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甲乳外科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因疑似双侧甲状腺癌...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正显像技术联合术中快速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测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及功能保护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甲乳外科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因疑似双侧甲状腺癌需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近红外荧光正显像联合术中快速PTH测定)、对照组(术中经验识别)。收集术中发现甲状旁腺个数、手术前后PTH、血钙、血磷、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有无甲状旁腺组织及术后症状等资料。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33例,术中显影可疑旁腺组织135枚,平均(4.09±0.52)枚;术后1例发生手足麻木(3.03%);术后第1天PTH(23.68±9.48)ng/L。对照组31例,术中肉眼识别甲状旁腺109枚,平均(3.52±0.63)枚;术后6例发生手足麻木(19.35%);术后第1天PTH(17.93±11.58)ng/L。以上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79.45±30.18)min、术后住院天数(5.85±2.27)d、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6个月PTH[(27.10±9.80)、(33.08±10.21)]ng/L、血钙[(2.11±0.10)、(2.25±0.09)]mmol/L、血磷[(1.20±0.20)、(1.15±0.12)]mmol/L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红外荧光正显像技术联合术中快速PTH测定可提高甲状旁腺的识别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术中旁腺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手术 近红外荧光正显像技术 甲状旁腺素测定 甲状旁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